- 年份
- 2024(5427)
- 2023(7732)
- 2022(6415)
- 2021(5768)
- 2020(4886)
- 2019(10643)
- 2018(10279)
- 2017(18770)
- 2016(10483)
- 2015(11362)
- 2014(10941)
- 2013(10675)
- 2012(9715)
- 2011(8817)
- 2010(8408)
- 2009(7743)
- 2008(7675)
- 2007(6591)
- 2006(5679)
- 2005(5009)
- 学科
- 济(36865)
- 经济(36784)
- 管理(28920)
- 业(26934)
- 企(20968)
- 企业(20968)
- 方法(16928)
- 数学(15241)
- 数学方法(15077)
- 学(11655)
- 农(11411)
- 财(10736)
- 中国(9624)
- 制(8833)
- 贸(8726)
- 贸易(8724)
- 易(8500)
- 业经(8371)
- 农业(7451)
- 环境(7192)
- 务(6196)
- 财务(6184)
- 银(6181)
- 财务管理(6175)
- 技术(6167)
- 银行(6128)
- 体(6017)
- 企业财务(5903)
- 行(5833)
- 税(5807)
- 机构
- 大学(151128)
- 学院(149330)
- 济(57421)
- 经济(56358)
- 研究(55153)
- 管理(53786)
- 理学(47649)
- 理学院(47001)
- 管理学(45918)
- 管理学院(45672)
- 中国(40168)
- 科学(39052)
- 农(38504)
- 京(31549)
- 业大(31201)
- 农业(30935)
- 所(29931)
- 研究所(27991)
- 财(26004)
- 中心(24975)
- 江(21246)
- 财经(21094)
- 农业大学(20917)
- 院(20090)
- 北京(19370)
- 经(19370)
- 省(18835)
- 范(18171)
- 经济学(17885)
- 师范(17792)
- 基金
- 项目(112122)
- 科学(86772)
- 基金(83263)
- 家(78087)
- 国家(77515)
- 研究(70124)
- 科学基金(64067)
- 社会(45731)
- 自然(45331)
- 基金项目(44878)
- 自然科(44291)
- 自然科学(44271)
- 自然科学基金(43522)
- 社会科(43295)
- 社会科学(43286)
- 省(43037)
- 划(37908)
- 资助(32699)
- 教育(31123)
- 重点(26312)
- 编号(24799)
- 计划(24691)
- 部(23993)
- 创(23270)
- 发(23180)
- 科研(22989)
- 科技(22254)
- 创新(21956)
- 业(20455)
- 国家社会(19840)
共检索到2062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张阳锋
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是我国南亚热带地区珍贵的乡土常绿阔叶乔木之一,具有生长快、凋落物量大等特点,是一种良好的用材、造纸和生态造林树种。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土壤肥力和养分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森林培育的过程中,林分密度控制是重要的经营措施之一,影响林分生产力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为研究林分密度与凋落物的关系,本文以6年生米老排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分析5种造林密度(625株·hm-2、833株·hm-2、1111株·hm-2、1667株·hm-2、25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洋 张健 冯茂松
研究四川洪雅县4种不同密度下巨桉人工林的凋落物量、养分归还量及分解动态。结果表明:巨桉人工林凋落物产量随密度增大而递增;4个巨桉人工林年凋落规律相似,5月是全年凋落物产量的高峰期,1月凋落量最低;4个巨桉人工林凋落物大量元素年归还总量分别为95.32、86.90、67.72和66.37kg·hm-2,且N>K>Ca>Mg>P,叶是养分归还的主要组分,春夏两季叶养分归还量最大;枝、叶的平均年失重分别为18.2%和36.1%,分解系数分别为0.176~0.214和0.383~0.445,半衰期分别为3~4年和1~2年,周转期分别为14~17年和6~8年。5种元素释放率大小顺序为Mg>Ca>K>N>...
关键词:
巨桉人工林 凋落物 养分归还量 分解速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邢进梅 王克勤 宋娅丽 张雨鉴 张转敏 潘天森
【目的】通过研究滇中亚高山4种典型林分凋落物归还及养分动态变化特征,得出不同林分类型养分归还变化规律,为开展不同林分林地生产力的维持机制和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及其生态恢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滇中亚高山常绿阔叶林、高山栎林、云南松林和华山松林为研究对象,在每个林分随机设置方形凋落物收集器,每月收集凋落枝和叶,烘干至恒质量后计算月和年凋落量,并测定有机碳(C)、全氮(N)、全磷(P)、全钾(K)含量,研究林分凋落物组成、养分含量及养分归还动态变化。【结果】4种林分年凋落物量为396.93~767.32 kg/hm~2;凋落物组分中凋落叶占86.08%~89.13%,枝仅占10.87%~13.92%;4种林分凋落枝、叶及总量月动态变化呈单峰或双峰型变化规律,凋落物最高值出现在5月,C、N、P和K养分含量无明显变化规律;4种林分养分归还量为常绿阔叶林>云南松林或华山松林>高山栎林,凋落叶养分归还量大于凋落枝,不同养分归还量大小顺序为C> N> K> P,C、N、P和K归还量分别为193.57~359.37、3.18~6.51、0.25~0.49和1.86~3.41 kg/hm~2;4种林分C、N、P和K归还量月动态变化呈单峰型、双峰型、多峰型或无规则变化规律,受凋落量以及养分含量的共同影响。【结论】常绿阔叶林年凋落物量和养分归还量均较高,周转期短,物种多样性丰富,群落结构稳定,具有较普遍的适应性,较快的凋落物分解周转能更好地进行养分归还,较强地维持土壤肥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瑞强 黄志群 何宗明 万晓华 余再鹏 郑璐嘉 肖好燕
【目的】研究米老排和杉木凋落叶分解及其对根系去除的响应,探索根系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从而为森林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福建南平峡阳林场米老排和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各个林分中分别设置3个20 m×20 m的试验小区,在每个试验小区各设置对照和根系去除处理。利用网袋法研究凋落叶的分解。【结果】分解16个月后,根系去除处理下米老排和杉木凋落叶的质量损失率分别为32.3%和33.4%,与对照处理(38.1%和38.7%)相比,分别降低了15.3%和13.1%;树种、处理、时间、树种与时间的交互效应对凋落叶质量损失率均有显著影响,2种凋落叶的质量损失率在分解初期(0~8个月)差异显著,分解后...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佳佳 傅伟军 杜群 张国江 姜培坤
基于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2010年6—9月的森林凋落物碳密度数据和浙江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CFI)数据,利用克里格插值法研究浙江省森林凋落物碳密度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浙江省森林凋落物碳密度为10.2~4 589.8 kg·hm-2,均值为1 627.1 kg·hm-2,森林凋落物平均碳密度在全国范围内处于较低水平;浙江省森林凋落物碳密度变异系数为0.54,半变异函数基台效应(Nugget/Sill)为62.75%,变程为42.69 km,其空间分布存在区域差异;克里格插值显示浙江省森林凋落物碳密度由内陆至东南沿海呈下降趋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雷 刘勇 李瑞生 徐扬 郭蓓
研究密度对叶凋落物基质物质及分解速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2002年在北京市延庆县营盘村附近中山,对造林密度为3130株/hm2的18年生油松人工林设置0、35.7%、49.2%6、4.2%4个间伐强度的处理,3年后,应用分解网袋法比较叶凋落物分解速率、养分归还及初始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①样地Ⅰ~Ⅳ油松叶凋落物年分解速率分别为25.81%、26.25%、27.68%和25.96%,周转期为10.04、9.84、9.24和9.97年,用分解速率来评价间伐效果可行。②在分解的前2个月,N、P、K、Mg等迅速释放;在观测的14个月内,叶片N、Mg归还呈释放-固定交替规律,P、K呈释放-固定-稳定趋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方江平 巴青翁姆
论文对西藏南伊沟原始林芝云杉林凋落物养分归还规律进行了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原始林芝云杉林年凋落物量为3.40 t·hm-2,凋落物中除Ca元素之外,其它元素含量均低于活体物中含量。5种元素的年归还总量为82.14 kg·hm-2,其中Ca在凋落物归还总量中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N和K元素。凋落物层厚度达5.0 cm,现存量约为40.65 t·hm-2,凋落物层的年平均分解率为0.08 t·hm-2,5种元素的总储量为937.65 kg·hm-2,其中已分解层储量占57.28%。
关键词:
凋落物 养分归还 原始林芝云杉林 西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勇 吴明作 樊巍 高喜荣
为了解太行山地区针、阔叶森林凋落物分解特征,以刺槐和侧柏人工林为对象,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其凋落物养分归还和营养元素周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侧柏和刺槐林年凋落总量分别为7 494.71和5 372.34 kg/hm2;凋落物中落叶比重最大。为减少养分流失,阔叶林树刺槐的N、P养分回流现象明显,其中N回流率约为34%~53%,P回流率约为28%~56%;而针叶树侧柏的养分回流现象不明显。森林凋落物3种元素含量以Ca最高,其次是N,含量最低的是P;阔叶林凋落物中N、P含量明显高于针叶林。凋落物N、P迁移符合富集-释放模式;Ca为直接释放类型。刺槐凋落物分解速率明显快于侧柏,其完全分解时间分别为7....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郁善 荣俊冬 陈礼光 张玲玲 夏海涛 张志欣
对沿海沙地小叶龙竹林的凋落物及养分月动态特征进行连续观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竹林凋落物量月动态波动较大,峰值分别出现在2004年10月、2005年4月和9月,2005年1月和7月处于低谷.凋落物各营养元素组分平均值大小为N>K>P.N、K养分含量月动态变化幅度相对较大,P变化相对平稳.凋落物N年归还总量最高,K年归还量次之,P年归还量最低.凋落叶分解速度最快,分解6个月残留率为51.43%,竹枝分解速度最慢,6个月后残留率为83.27%.分解1 a后竹叶残留最少,笋箨其次,竹根残留的最多.应用二次方程对小叶龙竹各器官分解剩余量与分解时间的关系进行拟合得出模拟方程.
关键词:
小叶龙竹 凋落物 分解 养分 滨海沙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片桐成夫 李昌华 川口英之 长山泰秀
自1989年至1992年对江西省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的天然常绿阔叶林通过凋落物归还到枯枝落叶层的养分量进行了测定。凋落物的干重约为6.4t/hm~2·a~8.8t/hm~2·a,其中叶凋落物约为4.3t/hm~2·a~4.7t/hm~2·a。养分归还量氮、磷、钾、钠、钙和镁各为68kg/hm~2·a~85kg/hm~2·a,3.1kg/hm~2·a~3.8kg/hm~2·a,21kg/hm~2·a~67kg/hm~2·a,4.4kg/hm~2·a~6.8kg/hm~2·a,113kg/hm~2·a~160kg/hm~2·a 和19kg/hm~2·a~28kg/hm~2·a。氮和磷的归还量小于而钙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志海 尹光天 杨锦昌 覃国铭
[目的]探究不同造林密度对米老排枝条发育的影响规律,为米老排修枝培育无节良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以8年生米老排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一级枝条的数量、基径、长度、分枝角、分枝高和方位角等观测数据,分析5种造林密度对米老排林分9 m以下枝条发育以及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米老排枯枝层的高度随密度的增大而增高,枝条总量和枯枝数量受密度影响不显著,林分枯枝率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活枝量与密度呈负相关;米老排树干9 m以下枝条基径、枝长和分枝角均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水平方向上,同一密度,不同方位的枝条基径、枝长、分枝角和数量均随方位角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在光照条件较好的方位区间(0~90°或316~360°)内达到最大值;垂直方向上,枝条基径、长度、数量随相对位置的升高先逐渐增大,之后无显著变化。[结论]造林密度对米老排枝条大小的影响显著,高密度(2 500株·hm~(-2))可以抑制枝条的生长;建议根据培育目的选择合适的造林密度,并采用目标材种培育技术,在幼龄期对优势木及亚优势木进行人工修枝,提高木材质量。
关键词:
米老排 造林密度 分枝特征 空间分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葛晓改 周本智 肖文发
通过文献收集法对亚热带马尾松人工林主要分布区凋落物产量、养分含量和养分归还量进行分析,以研究我国马尾松林主要分布区凋落物养分动态和区域特征,以期在区域尺度上为马尾松林生产经营和生态管理提供更全面和更具普遍性的参考。结果表明:不同地区马尾松人工林凋落物产量差异显著,并随林分龄级而异,10~20、20~30a龄级马尾松林凋落物产量差异较0~10、30~50a龄级马尾松林凋落物大,产量最高地区的10~20、20~30龄级林分分别是产量最低地区同一龄级的2.93、2.74倍,30~50a生林分产量最高地区仅是最低地区的1.37、1.63倍;凋落物不同养分含量差异显著,三峡库区N元素含量较高,福建三明P...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陆德辉 丁贵杰 陆晓辉 李燕
为探索马尾松人工纯林养分循环过程中的养分归还动态,利用凋落物收集器法对低、中、高3种密度类型马尾松人工纯林的年凋落量、组成、月动态变化及凋落松针中各养分浓度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密度林分年凋落量最大,约为4.51 t/hm2,明显大于低、高密度林分,差异显著(P<0.05),低密度林分与高密度林分间差异不明显;各月凋落量存在明显差异,秋季凋落量最大;凋落物各组分中,松针所占比例最大,占70%以上;凋落松针中各养分浓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最大季与最小季之间差异显著(P<0.05)。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志勤 傅懋毅
This paper dealt with a study on the nutrient status of litter collected in different phases from 2002 to 2003 in winter or summer in reclamation and non-reclamation pure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stands or mixed P.pubescens stands with broadleaved trees by means of fixed monitoring in Luxi and Jiansh...
关键词:
毛竹林 凋落物 垦复 养分含量 养分贮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超 杜阿朋 赵知渊 吴志华 陈少雄
以广西黄冕林场10年生邓恩桉的3种不同密度1 250、1 666和2 000株/hm2的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林分生长特征、凋落物贮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及pH值。结果表明,2 000株/hm2密度的林分平均胸径和树高显著较小(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