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91)
- 2023(6050)
- 2022(5277)
- 2021(4639)
- 2020(4099)
- 2019(9787)
- 2018(9865)
- 2017(19703)
- 2016(11137)
- 2015(12704)
- 2014(13161)
- 2013(13430)
- 2012(12629)
- 2011(11438)
- 2010(11524)
- 2009(10535)
- 2008(10802)
- 2007(10097)
- 2006(8491)
- 2005(7493)
- 学科
- 济(49488)
- 经济(49436)
- 管理(35005)
- 业(31092)
- 方法(25778)
- 企(25202)
- 企业(25202)
- 数学(23094)
- 数学方法(22912)
- 财(13887)
- 农(13135)
- 环境(11977)
- 学(11808)
- 中国(10927)
- 贸(9474)
- 贸易(9474)
- 务(9431)
- 财务(9413)
- 财务管理(9383)
- 易(9196)
- 地方(8927)
- 业经(8731)
- 和(8677)
- 企业财务(8586)
- 农业(8512)
- 制(8186)
- 划(7753)
- 银(6744)
- 银行(6721)
- 理论(6477)
- 机构
- 大学(165070)
- 学院(164126)
- 济(68895)
- 经济(67355)
- 管理(64603)
- 理学(55156)
- 理学院(54588)
- 管理学(53710)
- 研究(53660)
- 管理学院(53414)
- 中国(40832)
- 京(34672)
- 科学(33636)
- 财(31283)
- 农(30468)
- 所(28091)
- 业大(26541)
- 中心(25663)
- 研究所(25517)
- 江(25210)
- 财经(24973)
- 农业(24168)
- 经(22494)
- 北京(21804)
- 经济学(21201)
- 范(20261)
- 师范(20055)
- 州(19725)
- 经济学院(19342)
- 院(18940)
- 基金
- 项目(107057)
- 科学(82927)
- 基金(76983)
- 研究(76792)
- 家(67138)
- 国家(66623)
- 科学基金(56303)
- 社会(47423)
- 社会科(44937)
- 社会科学(44919)
- 省(42391)
- 基金项目(41246)
- 自然(37021)
- 自然科(36088)
- 自然科学(36075)
- 划(35766)
- 自然科学基金(35437)
- 教育(35251)
- 资助(32046)
- 编号(31512)
- 成果(25163)
- 重点(24158)
- 部(24121)
- 发(23227)
- 创(21617)
- 课题(21346)
- 科研(21197)
- 计划(20356)
- 教育部(20333)
- 创新(20310)
共检索到237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冯亮明 肖友智
根据《京都议定书》的内容,分析得出清洁发展机制(CDM)造林再造林项目的成本主要包括造林抚育及森林管理成本、机会成本、交易成本和泄漏成本4种类型,并分别阐述4种成本的主要内容及高低的影响因素;讨论CDM造林再造林项目的木材收益、碳排放权收益、非木质林产品收益等有关收益的内涵;最后通过广西项目成本收益的具体数据指出CDM造林再造林项目对于促进森林多目标经营,实现森林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着积极的意义。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曾程 沈月琴 朱臻 冯娜娜
通过林业活动固碳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根据土地利用机会成本及净现值的基本原理,以中国南方集体林区典型林场为案例点,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为案例树种,借鉴Benítez固碳模型和杉木生长模型,基于造林再造林项目,对浙江、福建、江西等3省的杉木固碳成本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土地农业生产机会成本且利率为5%的情况下,杉木固碳成本江西<浙江<福建,江西省固碳成本最低,是3省中最适宜造林固碳的省份;3省的固碳成本对利率、木材价格都敏感。利率越低,木材价格越高,最优轮伐期越短,杉木固碳成本越低。固碳成本与利率、木材价格的变化关系为使用政策手段降低固碳成本提供了可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仲伟周 邢治斌
通过造林再造林工程进行固碳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土地利用机会成本及净现值的基本原理,借鉴Benítez固碳模型,基于造林再造林工程,对我国各省区的固碳成本收益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土地农业生产机会成本且在折现率为8%的情况下,我国西南、西北地区固碳成本较低;固碳成本最高的省份是广东省,北京次之,最低的省份是云南省;以国际碳交易市场321元/t碳作为市场价格时,云南省的收益最高,为适合造林固碳的最佳省份;各省固碳成本对折现率的敏感性分析表明,折现率越低,固碳成本越低,适合开展造林固碳的省份越多;另外,内蒙古、云南和西藏三省对折现率的变化最为敏感。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文认...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怒云 徐泽鸿 王春峰 陈健 章升东 张爽 侯瑞萍
阐述《京都议定书》框架下清洁发展机制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的重要意义和实施项目的特殊要求。根据国际规则和中国林业发展现状,依据1990年以来无林地状况、林木生长率、造林成本、生物多样性状况等指标,综合评价确定适合开展清洁发展机制下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的优先发展区域。
关键词:
造林再造林 碳汇项目 评价指标 优先区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章纯 程典 杨阳 彭立群
通过对106家企业的实地调研,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调研数据开展分析,从企业个体特征、企业心理特征了解企业参与碳汇造林的认知、动机以及影响企业参与碳汇造林的因素。结果显示,企业对碳汇造林的认知度较低,企业参与碳汇造林的主要动机在于能否获得一个权威的环保认证以及认证之后能够为企业身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发现政府的支持下政策对企业的参与意愿影响很大。基于这些实证研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碳汇造林 企业 参与意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宰胜 陈钦
林业碳汇市场化进程缓慢,碳汇成本是关键影响因素之一。本文借鉴Benítez固碳模型,考虑土地利用的机会成本和木制品的碳释放成本,构建了基于造林成本法的林业碳汇成本模型,并对浙江省瑞安市20年期的湿地松碳汇造林项目进行实证分析。文中动态分析了轮伐期、木材价格、贴现率和劳动力价格等因素对碳汇成本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轮伐期的增加,湿地松碳汇成本先下降再上升,若考虑木材收益,20年期的碳汇成本为21.86元/t,可获得碳汇收益;若不考虑木材收益,其碳汇成本则为670.33元/t,高于国际和国内市场高位碳汇价格,将不能获得收益;此外,碳汇成本还与木材价格负相关,与贴现率和劳动力价格正相关,文中还分...
关键词:
造林成本法 林业碳汇 成本收益 因素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武曙红 张小全 李俊清
从定义、类型、准则和确定方法等方面论述造林或再造林项目有关基线的问题;对目前确定CDM造林、再造林项目活动基线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并提出建议:我国在进行CDM造林或再造林项目时,可采用半结构化的特定项目级基线方法来提高项目基线计算的一致性、可比性和总体质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曹先磊
碳交易试点机制可为造林碳汇项目投资提供额外资金支持。但是,在该机制下造林碳汇项目的顺利开展仍面临着较大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充分考虑上述特征,从投资者视角揭示造林碳汇项目投资时机临界阈值和投资的期权价值,可为造林碳汇项目投资者的最优决策和政府推动造林碳汇项目投资的政策制定提供更全面的参考。为此,基于实物期权最优投资时机选择理论,利用Faustmann-Hartman模型测度造林碳汇项目价值,运用动态规划法求解造林碳汇项目在项目前期规划备案阶段和项目建设阶段最优投资时机临界阈值和投资期权价值的解析表达式,并以湿地松为例,对造林碳汇项目最优投资时机临界阈值及投资期权价值进行了实证与模拟分析。研究发现:①湿地松造林碳汇项目在项目前期规划备案阶段和项目建设阶段的投资期权价值分别为0.12万和0.59万元/hm~2,最优投资时机临界阈值分别为79.23和57.33元/t,理性的投资者只有在大于临界阈值时,才会从事立即投资,否则选择延迟投资。②碳价格波动率、碳汇交易成本、劳动力价格变量对湿地松造林碳汇项目投资时机临界阈值和投资期权价值有显著的影响;上述因素提高增加了项目投资的期权价值和最优投资时机临界阈值,但最优投资时机临界阈值提高却延迟了最优投资的时机;③木材价格上涨、项目备案成功率提高将使最优投资时机临界阈值下降,即上述因素提高可缩短投资者延迟投资的时机。基于此,为促进造林碳汇项目投资、发挥林业在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碳价格波动调控政策和项目备案管理政策,并采取综合措施降低碳汇交易成本。此外,考虑到林业投资所具有的长期性、公益性等典型特征及中国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的趋势,未来相关部门还需建立和实施林业碳汇补贴制度。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汪淅锋 沈月琴 王枫 郑旭理 胡忠明
以浙江省临安市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碳汇林基地为研究点,根据对毛竹碳汇林经营专家的访谈和对毛竹碳汇林经营者的调查,结合二手资料,运用比较分析法和投资回收期法分析了毛竹碳汇造林经营模式的特点及其效益。结果表明:毛竹碳汇造林经营模式和现行竹林经营模式特点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经营目标和日常管护措施等方面。前者以竹林生态系统,特别是乔木层的固碳最大化为目标,经营措施要求一方面能够增加现有林分的固碳量,另一方面由竹林经营带来的碳泄漏和碳排放最低;成本收益方面,前者在人工除草、有机肥施用、日常管护、碳汇计量方面的成本较高,但化肥成本低。单位面积的竹材、竹笋等林产品产值也比后者高;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颖 张莉莉 金笙
【目的】为了加强对中国碳交易市场价格的管理,推动林业碳汇造林的发展,调动碳汇造林者的积极性,本文对2013年以来中国碳交易试点的碳交易价格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相关管理决策提供参考。【方法】研究选取2013年6月至2018年3月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实际交易数据,采取分类分析中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的方法对2013年以来中国碳交易试点的碳交易价格进行分析。【结果】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价格存在明显的波动性和规律性,每年6月或7月和1月及2月份是碳市场最为活跃的时期,且在周期性波动中,交易价格明显发生变化。碳交易价格共分为3类,即1—5月份交易价格为第1类; 6—7月份交易价格为第2类; 8—12月份交易价格为第3类。另外,在碳交易价格周期性波动中,每年4月份、9月份的碳交易价对价格划分的影响较大,且对交易价格类型的划分的影响显著。另外,研究还对林业碳汇造林进行了讨论,指出按目前的碳市场价格进行林业碳汇交易,其收益远低于当前的林业碳汇平均造林成本。目前的林业碳汇造林平均成本约为28 812. 08元/hm~2,造林30年的林业碳汇平均收益为14 102. 58元/hm~2。这是在目前的碳汇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结论】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价格存在明显的波动和规律性,且价格的波动幅度较大。一年中的碳交易价格呈现3次近似的"V"字型变化。目前,我国林业碳汇造林的平均成本远高于按目前碳市场交易价格所获得的平均收益,从经济上来说是十分不划算的,这种情况应该引起人们的注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武曙红 宋维明
从CDM造林、再造林项目人为净温室气体汇清除量估算值不确定性源的产生过程、各种不确定性源的不确定性分析以及量化不确定性的方法等方面论述与人为净温室气体汇清除不确定性有关的问题,提出量化人为净温室气体汇清除不确定性的方法和建议,以期对CDM-AR项目开发商选择合适的方法学以及确定未来改进方法学准确性的优先努力方向提供帮助。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先磊 张颖 石小亮 单永娟
基于竹子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和改进的项目减排量经济价值评价模型,以湖北省通山县竹子造林项目为例,对竹子造林项目减排量及经济价值进行了动态定量评估,并对不同情景下项目减排量经济价值的变化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当前条件下,单位面积平均和20年累计减排量为12.6 t CO_2e/hm~2和251.2 t CO_2e/hm~2,项目面积为6 556 t CO_2e和131 125t CO_2e,但其主要集中在项目运行期前十年的地上和地下生物质碳库,而后十年的竹制品碳库相对较少;项目面积年均和累计碳汇价值量为9.62万元和192.41万元,中国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发育和健康运行对竹子造林项目碳汇价值影响显著;竹林经营技术条件,主要竹制品加工联合利用效率及联合使用寿命变化,对竹子造林项目年均和累计碳汇价值均有正向影响,但后两者的影响程度较小。未来应尽快构建囊括抵消机制的全国统一碳市场;重视毛竹碳汇造林与管护技术的应用、示范与推广;并鼓励竹子加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生产和销售耐用竹制品。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元梁 马万沭
杉木造林项目经济效益分析杨元梁,马万沭衫木是速生丰产用材林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在速生丰产林中,衫木林占有重要的地位,如福建省明溪县1984—1989年营造15067hm2速生丰产林中,衫木林占74.8%。由于造林项目投资回收期长,营造林经济效益和风险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小全 李怒云 武曙红
分析我国实施清洁发展机制(CDM)林业项目的利弊因素,阐述在我国开展CDM造林项目的可行性;通过对影响CDM碳汇市场主要因素的分析,估计了我国CDM造林项目的潜力。结果表明,在我国实施CDM造林项目是可行的,我国在第1承诺期CDM碳汇市场的份额估计最高可达20%。我国应尽快启动CDM造林试验项目,并开展相关的能力建设以及政策和方法学的研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德应
在对中国森林实行永续轮伐(Perpetualrotations)的假定下,计算了通过大规模造林来减少大气中CO2积累的潜力,并进行相应的成本-效益分析。首先把中国分成5个区,在每个区中选择4种造林或森林经营的方式,总计20种造林或森林经营的方式。根据现有可用于造林的土地面积的资料,对这些造林成森林经营的方式进行计算。从吸收1吨碳所需的成本来看,马尾松的成本是最低的,其次是云杉。疏林的木材生长率虽然很低,但由于只需要通过改善对疏林的管理就可促进森林的生长,所投入的成本很低,所以按单位碳量计算其成本也是比较低的。某些生产力比较低的树种吸收碳的净成本则比较高。大多数农用林生态系统虽然它们的初始成本很...
关键词:
中国 造林 吸收CO_2 成本效益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