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457)
2022(1275)
2021(1181)
2020(1086)
2019(2357)
2018(2428)
2017(3966)
2016(2653)
2015(3210)
2014(3284)
2013(3099)
2012(3076)
2011(2764)
2010(3106)
2009(2976)
2008(2937)
2007(2791)
2006(2799)
2005(2787)
2004(2514)
作者
(7887)
(6503)
(6503)
(6460)
(4233)
(3116)
(2964)
(2639)
(2544)
(2416)
(2315)
(2269)
(2258)
(2237)
(2144)
(1997)
(1992)
(1981)
(1941)
(1909)
(1893)
(1647)
(1617)
(1610)
(1600)
(1576)
(1511)
(1494)
(1416)
(1396)
学科
(7888)
经济(7866)
管理(7582)
(5911)
(4929)
企业(4929)
理论(3954)
中国(3934)
教学(3920)
(3644)
(3122)
教育(2962)
学法(2833)
教学法(2833)
(2689)
(2610)
银行(2609)
学理(2537)
学理论(2537)
(2509)
(2501)
地方(2482)
业经(2165)
(2127)
制度(2126)
(2041)
(1962)
农业(1961)
税收(1845)
(1839)
机构
大学(35313)
学院(35284)
研究(12988)
(11493)
中国(11294)
管理(11155)
经济(11013)
(8738)
(8468)
理学(8200)
理学院(8083)
(7954)
管理学(7844)
管理学院(7765)
科学(7446)
中心(6918)
(6897)
(6767)
(6618)
(6316)
(5806)
师范(5756)
北京(5743)
研究所(5704)
技术(5625)
职业(5296)
财经(5216)
(5207)
教育(5084)
银行(5034)
基金
项目(17411)
研究(14755)
科学(13009)
基金(10620)
(8849)
国家(8724)
教育(8381)
(7907)
社会(7602)
科学基金(7226)
社会科(7074)
社会科学(7073)
成果(6931)
编号(6884)
(6369)
课题(5992)
(5296)
基金项目(5029)
资助(4857)
自然(4367)
重点(4285)
自然科(4260)
自然科学(4259)
自然科学基金(4172)
(4071)
规划(4026)
项目编号(3968)
研究成果(3789)
(3699)
(3670)
期刊
(18470)
经济(18470)
研究(15028)
中国(14125)
教育(11574)
(6989)
(6332)
金融(6332)
(6146)
管理(5570)
学报(5276)
技术(4808)
科学(4365)
大学(4212)
图书(4120)
职业(3821)
农业(3578)
书馆(3430)
图书馆(3430)
学学(3398)
财经(2819)
业经(2804)
(2783)
论坛(2783)
(2459)
技术教育(2453)
职业技术(2453)
职业技术教育(2453)
(2388)
问题(2371)
共检索到73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德秀  
名校之名,在于名师。一所高校如果只有基本队伍,没有拔尖人才,就没有神韵。所谓拔尖人才,就是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超群。能凭借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为社会作出较大贡献,在人才队伍中起领军与核心作用的人才。就高校而言,是指学识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潜心钻研、深得学生爱戴的优秀教师;科研上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科学家和学科带头人;管理上具有战略眼光、办学理念清晰、善于协调各方、全心全意为学校发展服务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彭芝  
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中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具备长远的眼光、发现的眼光、全面的眼光,需要处理好办学思想和体制机制中无为和有为的关系、整体适应和局部突破的关系。旗帜鲜明、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时代选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绍雄  陈雪芳  
“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是当前高校为创建一流大学面临的任务。本文结合浙江大学人才引进工作实际,指出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并根据当前人才流动的特点和引进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郝克明  
为适应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以及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我国必须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鉴于大学的独特优势,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大学义不容辞的重任,大学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地。大学应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多样化、正确处理各种关系以及搞好高层次人才的继续教育等方面深化改革,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郝克明  
抢占世界科技制高点 ,提升国际竞争能力 ,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人才 ,特别是对社会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的发现、培养和使用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大学作为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 ,必须着力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 ,充分发挥其在高层次人才继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创设和营造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条件和环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高晓明  
近年来,"拔尖创新人才"一词频频出现,但人们对其意义并未达成一致的理解和认同。笔者以为拔尖创新人才意指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富于个性和突破的时代中,在各行各业那些试图通过变革来引领发展,从而为整个社会经济的顺利转型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物,精深的专业造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勇于批判和变革的勇气应作为其基本的素质特征。只有抛开人才培养的功利性,从培养一个真正的"人"开始,大批的拔尖创新人才才能不断涌现。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桂荣  尹宝林  
北航校领导从战略高度认识到造就一大批高水平年轻人才的重大意义,于1985年在全国首批建立博士后流动站。五个一级学科已接纳博士后人数名列全国高校第六。在培养博士后工作方面北航做到了四个明确,即:明确选拔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以培养跨世纪学科带头人为着眼点;明确培养途径是在重大科研攻关项目中进行培养,合作导师甘为人梯,实现人才成果双丰收;明确培养思路是与学科建设相结合,为学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明确培养的组织保证是上下一条心,全校一盘棋,为一大批年轻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硬软件条件。目前已出站的博士后全部晋升高级技术职称,3名获“国氏”博士后奖励基金,占全国十分之一。为此,有关专家对北航博士后工作给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卢铁城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我国是科技人力资源大国,但非科技强国;是教育大国,但非教育强国。问题就在传统高等教育难以培养造就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此,高等教育必须深化改革,坚持创新,大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亮  金祥雷  王瑞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对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探索价值。为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国家组织实施了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作为试点的重要内容。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应当按照拔尖人才的成长规律,科学地建立起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为学生个性的、创造性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培养模式、培养机制和外在环境。2009年以来,吉林大学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和搭建国际交流平台等,按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树国  
一流大学必然是一流人才的摇篮,一流大学也必然以培养一流人才为己任,能否培养出经国济世的卓越人才已成为衡量一流大学社会声誉和学术地位的重要尺度,也是一流大学内涵发展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程黎  马晓晨  张凯  张春莉  
在大力倡导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背景下,我国的超常教育发展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对超常教育的认识存在争议;超常教育体系不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受众面小;超常教育支持系统薄弱、教师专业素养不高。苏格兰的超常教育曾经面临着与我国相似的情境,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成为了世界上实施超常教育颇为成功的典范。借鉴苏格兰超常教育发展的经验,可以从(1)拓展对超常儿童的认识,重新定义超常儿童;(2)深入推进当前课程与招生制度改革,践行关注超常学生发展的全纳教育理念;(3)整合各方社会资源,建立开放的教育信息网络平台;(4)明确有关超常教育的法律和政策,并保障落地实施这四个方面努力,切实推进新时代我国超常教育事业的发展,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沈悦青   刘继安   章俊良  
当前,我国高校建设的中国特色现代书院主要有内嵌型书院、融合型书院、平台型书院三类。以中国特色现代书院制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国家层面应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在高校层面应明确书院定位、内涵和职能,以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推动书院管理制度创新,以学生自主性发展为中心深化书院制内涵建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汪怿  
国际人才市场是吸引、集聚全球优秀人才的载体和平台。本文在对国际人才市场的内涵进行界定及梳理其与单一国内人才市场的区别的基础上,对加快建立和完善国际人才市场的必要性、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发展对策,以有效应对激烈的全球人才竞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美贤  
选拔跨世纪优秀金融干部的几点思考□刘美贤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五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党领导的事业要取得胜利,不但必须有正确的理论和路线,还必须有一支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把一个稳定的充满活力和生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