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30)
- 2023(8472)
- 2022(7700)
- 2021(7365)
- 2020(6145)
- 2019(14368)
- 2018(14459)
- 2017(28139)
- 2016(15379)
- 2015(17367)
- 2014(17349)
- 2013(17197)
- 2012(15601)
- 2011(13926)
- 2010(13627)
- 2009(12234)
- 2008(11661)
- 2007(9852)
- 2006(8460)
- 2005(7096)
- 学科
- 济(58000)
- 经济(57936)
- 管理(43541)
- 业(40986)
- 企(34817)
- 企业(34817)
- 方法(29449)
- 数学(25492)
- 数学方法(25198)
- 农(14840)
- 中国(13930)
- 财(13783)
- 学(13683)
- 业经(12888)
- 地方(12024)
- 理论(10491)
- 和(10213)
- 贸(10027)
- 贸易(10023)
- 农业(9961)
- 易(9720)
- 技术(9632)
- 环境(9504)
- 务(9237)
- 财务(9166)
- 财务管理(9152)
- 制(8948)
- 企业财务(8671)
- 教育(8653)
- 划(8370)
- 机构
- 大学(214390)
- 学院(212075)
- 管理(89131)
- 济(78648)
- 理学(78416)
- 理学院(77584)
- 经济(76792)
- 管理学(76218)
- 管理学院(75857)
- 研究(68029)
- 中国(48286)
- 京(45974)
- 科学(45086)
- 业大(34191)
- 财(34121)
- 所(33819)
- 农(33285)
- 研究所(31309)
- 中心(30603)
- 北京(28952)
- 江(28865)
- 财经(28362)
- 范(28179)
- 师范(27903)
- 农业(26113)
- 经(25846)
- 院(25219)
- 州(24045)
- 技术(22952)
- 师范大学(22721)
- 基金
- 项目(154247)
- 科学(120248)
- 研究(112228)
- 基金(111046)
- 家(96844)
- 国家(96028)
- 科学基金(82439)
- 社会(68099)
- 社会科(64423)
- 社会科学(64405)
- 省(60564)
- 基金项目(60259)
- 自然(55407)
- 自然科(54078)
- 自然科学(54066)
- 自然科学基金(53079)
- 教育(51168)
- 划(51050)
- 编号(46529)
- 资助(45808)
- 成果(37025)
- 重点(33868)
- 部(33392)
- 发(32146)
- 创(32100)
- 课题(31365)
- 创新(29819)
- 科研(29815)
- 项目编号(29002)
- 大学(28749)
共检索到291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那斌 岳孔 卢晓宁 王楠 王志强
为了研究改性增强后的杨木蠕变性能,对杨木素材进行不同处理,分别用浓度为15%、25%、40%的酚醛树脂胶和浓度为30%的脲醛树脂胶对试件进行处理,并测量其最大破坏力.分别用其最大载荷的30%和50%的力进行加载试验.对不同处理方法所得到材料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在不同的应力水平下,同类型的试件蠕变变形不遵循相同的规律;在相同应力水平下,不同材料瞬时弹性变形相差不大.(2)素材无论是在极限强度的30%的力还是50%的力作用下其稳定性都是最差的.(3)用不同浓度的酚醛树脂胶处理过的试件在极限强度的30%或50%的力的作用下,稳定性能比素材强得多,并且不同浓度处理的试件的稳定性差别不大.(...
关键词:
木材科学 速生杨木 改性处理 蠕变性能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郎倩 陈鹤予 佘颖 武国峰 蒲俊文
以速生杨木为研究对象,通过木材改性剂对速生材浸渍强化处理,使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分析仪对改性前后的木材进行表征,并分析改性前后木材的物理性能。结果表明:经木材改性后,速生材物理性能显著提高。X射线衍射仪数据表明,木材改性剂使木材结晶度从39.65%降到36.89%,能谱分析仪结果显示:氮(N)氧(O)碳(C)元素在木材内部分布均匀,扫描电子显微镜谱图分析了木材改性剂在木材管孔中的分布,最后红外光谱图表明改性剂与木材内部集团发生交联反应,并且羟基数目大量减少。图4表1参7
关键词:
木材学 速生木材 木材改性剂 化学改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余先纯 孙德林 李湘苏
为了提高速生杨木的综合性能,以脲醛树脂/钠基蒙脱土(UF—Na—MMT)插层复合材料为改性液进行改性处理。结果表明:速生杨木的密度、尺寸稳定性以及力学性能均能得到明显改善;随着改性液中Na—MMT比例的增加,其抗弯强度、抗压强度、弹性模量不断增加;当Na—MMT的用量为14%、UF树脂的用量为20%时能获得较好的改性效果,抗弯强度、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分别提高了19.37%、30.24%和50.56%,但改性液对耐磨性和冲击韧性有负面影响,随着Na-MMT用量的增加表现为下降的趋势。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杨小军 孙友富
为了研究碳纤维应用于建筑木构件及其节点加固工程中的长期承载性能,采用持续负载的剪切试验方法对碳纤维木材复合材结合层在高湿(温度60℃,相对湿度90%),低湿(温度24℃,相对湿度45%)环境条件下的蠕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Burger模型可较精确地模拟复合材结合层的短期剪切性能(R2≥98%);高湿环境下结合层剪切蠕变量显著大于低湿环境,温度及相对湿度都是影响蠕变的重要因素;结合层厚度越大,剪切蠕变变形也越大,应力松弛较大,建议碳纤维与木材复合时施加一定的压力(0.05 MPa以上)以减少结合层厚度;高湿环境下高应力水平的蠕变速率最大,较短时间便出现结合层断裂,在碳纤维设计应用时,应确保...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侯瑞光 李贤军 刘元 徐康 乔建政 胡嘉裕 程曦依 李芸
摘 要:采用木材真空加压浸渍处理专用设备,较系统地研究了浸渍压力和浸渍时间对杨木增重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浸渍压力和时间对杨木增重率有很大影响;在本研究范围内,随着浸渍压力的提高和浸渍时间的延长,增重率呈现先快速增长后趋于平缓的趋势,增重率最高可达到 36.6%;从节约时间和能源成本方面综合考虑,选定本试验的优化浸渍工艺为浸渍压力 1.0 MPa、浸渍时间 2 h。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袁宁 罗迎社 胡云楚
通过超声波分散改性技术对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的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制备了改性纳米碳酸钙,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木纤维(WF)/聚丙烯(PP)/纳米碳酸钙三元复合材料。使用ARES旋转流变仪系统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动态流变性能。结果表明:扫描频率、温度及纳米Ca CO3含量均会对体系的流变性能产生影响。随着扫描频率的增大,体系的储能模量G′与损耗模量G″越大,而复数粘度η*则减小,温度升高时复数粘度和松弛时间降低。当纳米Ca CO3加入量≤15%(质量分数)时,随着纳米Ca CO3含量的增加,WF/PP/纳米Ca CO3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复数黏度逐渐增加且均高于WF/PP,当纳米Ca CO3加入量>15%(质量分数)时,反而呈下降趋势。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纳米碳酸钙 动态流变性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吕晓慧 朱林峰
针对当前采用杨木单板为基材进行材色改良,处理过程中单板破损率高,后续加工复杂的现状,选用3种具有代表性的染料:酸性大红GR,活性黄K-RN,直接深棕B-NM,对杨木厚木(30 mm)进行染色处理。选取染色温度、染色时间、促染剂Na2SO4添加量和改性剂胺溶铜季铵盐添加量4个因素3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利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染料在木材内部的分布状态。用90℃的皂液处理染色后试件30 min后,测皂洗前后色差值,利用色差值变化评价其皂洗牢度。试验结果确定最优染色工艺条件:染色温度80℃,时间9 h,促染剂Na2SO440 g/L,改性剂5 g/L。其中改性剂添加量对试件染色效果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染色温...
关键词:
速生杨木 染色处理 染透率 色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许茂松 吕文华 王雪玉
【目的】探讨人工林杨木增强-染色复合改性方法及改性材性能,为人工林杨木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将相同质量分数的酸性大红G水溶液、酸性湖蓝A水溶液、酸性大红G和酸性湖蓝A与水溶性树脂型增强改性剂MUF复配得到的增强-染色复合改性剂,分别对人工林杨木进行真空加压浸渍处理,得到D_G、D_A、MUF-D_G和MUF-D_A4种染色改性材,测试其强度、颜色、耐水色牢度等性能。【结果】1)D_A和D_G染色材的质量增加率分别为-1.69%和-0.65%,密度分别为0.352和0.365 g·cm-3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邓彪 罗迎社 李贤军 马远荣
以桉树木材为对象,研究其在不同外加荷载、不同含水率以及不同温度条件下在5 h内的短时蠕变,并根据Burger模型对短时蠕变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1)在含水率及温度恒定的条件下,桉树木材的蠕变变形随着外加荷载的增大而增大,且在荷载较低的条件下蠕变曲线无显著加速蠕变阶段;(2)保持温度和荷载恒定,增加木材的含水率,其蠕变也随之增大;(3)在含水率及荷载恒定的情况下,温度的增加也能导致桉树木材的蠕变变形显著增加;(4)Burger模型可用来描述桉树木材的短期蠕变行为。
关键词:
桉树 抗弯蠕变 荷载 含水率 温度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PHAM TUONG LAM 王新洲 邓玉和 蒋姗姗 CAO QUOC AN 董葛平 TRAN MINH TOI
采用纳米蒙脱土浸渍改性普通杨木板材,提高板材的密度、力学性能以及尺寸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改性处理后板材的密度、尺寸稳定性和各项力学性能都得到了显著提高,最佳改性工艺条件为:预压缩率为30%、预压温度为70℃、浸渍液浓度为4%、浸渍时间为120 min。蒙脱土不仅均匀分布于杨木内部,还与木材组分发生交联反应。与杨木素材比,处理材的刚度增加了10.92%,热稳定性能也得到显著提高。纳米蒙脱土改性处理杨木板材为地板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新型材料,扩大速生低质杨木材料的使用范围。
关键词:
杨木 预压缩 浸渍改性 纳米蒙脱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范祥林 王新洲 邓玉和 蒋姗姗 CAO QUOC AN 董葛平 TRAN MINH TOI
采用纳米蒙脱土浸渍改性普通杨木板材,提高板材的密度、力学性能以及尺寸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改性处理后板材的密度、尺寸稳定性和各项力学性能都得到了显著提高,最佳改性工艺条件为:预压缩率为30%、预压温度为70℃、浸渍液浓度为4%、浸渍时间为120 min。蒙脱土不仅均匀分布于杨木内部,还与木材组分发生交联反应。与杨木素材比,处理材的刚度增加了10.92%,热稳定性能也得到显著提高。纳米蒙脱土改性处理杨木板材为地板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新型材料,扩大速生低质杨木材料的使用范围。
关键词:
杨木 预压缩 浸渍改性 纳米蒙脱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美宏 闫琦铭 訾龙博 雷亚芳 闫丽
【目的】采用糠醇-环氧植物油复合改性方法,改善糠醇改性降低木材韧性的问题,促进其在建筑结构领域的应用。【方法】将环氧大豆油和环氧亚麻油2种环氧植物油以不同添加量与糠醇溶液复配制备浸渍液,采用满细胞法处理毛白杨木材,获得不同环氧植物油添加量的糠醇-环氧植物油复合改性材。利用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探究糠醇、环氧植物油在木材细胞结构中的分布规律,揭示其化学反应关系。分析复合改性材的力学性能变化,优选适宜增韧剂添加量。【结果】复合改性材SEM观察并结合其增重率和密度测试结果(显著增加)证明,糠醇树脂和环氧植物油可浸渍到木材细胞结构中。FTIR分析表明,环氧植物油与糠醇发生开环反应。与糠醇改性材相比,环氧大豆油添加量为20%(质量分数,下同)时,复合改性材气干/吸水饱和的弦向和体积湿胀率降低幅度最大,分别降低36.9%、20.0%和35.9%、30.7%,且抗湿胀系数(ASE)最大;环氧亚麻油添加量为40%时,复合改性材气干/吸水饱和的弦向和体积湿胀率降低幅度最大,分别降低52.5%、65.6%和41.5%、46.0%,且ASE最大,环氧植物油加入能够显著提高糠醇改性材的尺寸稳定性。环氧大豆油和环氧亚麻油添加量为20%时,复合改性材的抗弯强度(MOR)和静态硬度提高幅度最大,与糠醇改性材相比,分别提高17.9%、25.3%和30.0%、25.1%。环氧大豆油和环氧亚麻油添加量为40%时,复合改性材的抗弯弹性模量(MOE)提高幅度最大,与糠醇改性材相比,分别提高22.7%、21.1%。与其他力学性能相比,环氧植物油对糠醇改性材的韧性提高幅度最大。环氧大豆油和环氧亚麻油添加量为40%时,复合改性材的冲击韧性分别提高88.7%、59.8%。环氧植物油添加可显著提高糠醇改性材的MOE、MOR和静态硬度,改善其韧性下降问题。【结论】环氧植物油添加量20%的复合改性材物理力学性能最优。环氧植物油与糠醇发生开环反应,其长柔性脂肪链引入糠醇树脂链中可改善糠醇改性降低木材韧性的问题,且可进一步提高其物理力学性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白晓艳 王清文 王海刚 韩振 李中秋
采用旋转流变仪及小振幅流变测量法,研究了冲击改性剂ACR对发泡木粉-PVC复合材料熔体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发泡木粉-PVC复合材料熔体表现出黏弹性。②加入5份ACR,发泡木粉-PVC复合材料熔体的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随角频率ω增大而增加;在相同ω时,G′和G″随ACR用量增加而降低;随ω增大,加入ACR使木粉-PVC复合材料熔体的弹性响应增加。③加入5份ACR,明显促进了PVC的凝胶化。发泡木粉-PVC复合材料熔体的复数黏度η*随角频率ω增大而降低;加入5份ACR,其η*明显高于其他ACR用量的熔体,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增加26%,提高幅度最大。④ACR在改善发泡木粉-PVC复合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玉果 罗迎社 彭万喜
在不同应力水平下,对经历不同湿热老化时间的树脂增强生物进行三点弯曲蠕变实验,研究了湿热老化对树脂增强生物板蠕变性能的影响。利用时间-应力等效原理,选取本试验所考虑的应力水平范围内的最低应力水平为参考应力(σ=69.2 MPa),将其他应力水平下的蠕变柔量曲线向参考曲线进行水平移位,构建了经历不同湿热老化时间的树脂增强生物板在参考应力水平下的蠕变柔量主曲线,从而可以通过较高应力水平下的短期蠕变行为来预测材料在较低应力水平下的较长期的蠕变行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丽丽 蔡杰 唐镇忠 朱俊艳 朱礼智 马晓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