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97)
2023(4211)
2022(3466)
2021(3112)
2020(2655)
2019(5687)
2018(5540)
2017(10508)
2016(5745)
2015(6144)
2014(6339)
2013(6326)
2012(5914)
2011(5240)
2010(5227)
2009(4633)
2008(4628)
2007(4288)
2006(3514)
2005(3319)
作者
(19277)
(16239)
(16026)
(15447)
(10576)
(7981)
(7085)
(6243)
(6034)
(5995)
(5767)
(5484)
(5345)
(5332)
(5243)
(5001)
(4918)
(4846)
(4825)
(4687)
(4146)
(4079)
(4068)
(3896)
(3686)
(3658)
(3590)
(3507)
(3501)
(3442)
学科
(21938)
经济(21917)
(21671)
管理(19090)
(17880)
企业(17880)
技术(12220)
方法(11301)
数学(9975)
数学方法(9867)
技术管理(6712)
(5987)
(5923)
(5794)
中国(5464)
(4422)
业经(4404)
农业(4209)
(4122)
(4122)
财务(4102)
银行(4102)
财务管理(4093)
企业财务(4001)
(3929)
(3852)
金融(3851)
(3738)
贸易(3737)
理论(3697)
机构
大学(86110)
学院(85858)
(34130)
经济(33419)
研究(32208)
管理(31001)
理学(26949)
理学院(26622)
管理学(26086)
管理学院(25923)
中国(22329)
科学(21902)
(21218)
(18489)
(17932)
农业(17393)
业大(17117)
研究所(16618)
(14884)
中心(14433)
(13555)
财经(12264)
技术(11905)
(11733)
(11326)
(11190)
农业大学(11096)
北京(11071)
经济学(10804)
(10341)
基金
项目(62218)
科学(48452)
基金(45712)
(42690)
国家(42422)
研究(40461)
科学基金(35051)
社会(25741)
(24915)
社会科(24611)
社会科学(24604)
自然(24272)
基金项目(24160)
自然科(23796)
自然科学(23786)
自然科学基金(23380)
(21281)
教育(18745)
资助(18579)
重点(14715)
编号(14241)
(14163)
(13858)
计划(13513)
创新(13424)
(13158)
科技(12361)
(12353)
科研(12233)
(11615)
期刊
(33766)
经济(33766)
研究(23065)
学报(20349)
(19355)
中国(18569)
科学(16838)
大学(14490)
学学(14049)
农业(13870)
管理(11997)
(11788)
技术(10101)
教育(8614)
(7892)
(7784)
金融(7784)
业大(6563)
财经(6435)
科技(6392)
技术经济(6141)
经济研究(5891)
农业大学(5592)
(5588)
(5164)
业经(4530)
(4185)
论坛(4185)
问题(4170)
林业(3866)
共检索到124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平  伍洪铭  张福鳞  曹鹏辉  蔡梦颖  宋炜涵  刘世家  江玲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RNAi技术下调OsLOX提高水稻种子耐储性,增强其在老化处理后的种子活力。[方法]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下调水稻品种‘宁粳1号’脂氧合酶基因(LOX)的表达,对转基因后代进行多年分子鉴定及生理生化特征和农艺性状考察。[结果]获得了稳定含有目的片段且不含潮霉素基因的2个改良家系XO3和XO6,与‘宁粳1号’相比,改良系中OsLOX2和OsLOX3表达量显著降低;经10个月自然放置和7 d人工老化处理,改良系脂氧合酶和丙二醛含量均显著低于受体亲本‘宁粳1号’,其脂氧合酶含量为0.094~0.111 ng·mL~(-1)、丙二醛含量低于4 nmol·mg~(-1),而‘宁粳1号’分别为0.115 ng·mL~(-1)和6 nmol·mg~(-1);老化后‘宁粳1号’发芽率只有31%,而改良系发芽率在70%以上;TTC染色后还原得到的2,3,5-三苯基四唑氯化物(TTCH)含量和发芽速率也表明改良系的种子活力显著提高;老化后,改良系的种子淀粉含量和胶稠度变化幅度小于‘宁粳1号’。此外,改良系的分蘖数和有效穗数明显增加但结实率降低。[结论]通过RNA干扰技术降低‘宁粳1号’中OsLOX2和OsLOX3基因的表达,提高了‘宁粳1号’的耐储性,为耐储藏水稻分子育种提供材料基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喜  林秋云  孙爱玲  曹鹏辉  姜一梅  陈亮明  江玲  万建民  
[目的]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利用‘Koshihikari’/‘Kasalath’//‘Koshihikari’衍生获得的回交重组自交系(backcross-inbred line,BIL)群体和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CSSL)群体检测到1个控制种子耐贮性的QTL q SS-9。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对q SS-9进一步进行定位分析。[方法]利用以‘Koshihikari’为背景、携带q SS-9的‘Kasalath’染色体片段置换系SL226,在多年环境下采用人工老化和自然老化两种处理方法,验证q SS-9的真实存在及稳定性;利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喜  林秋云  孙爱玲  曹鹏辉  姜一梅  陈亮明  江玲  万建民  
[目的]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利用KoshihiKari/Kasalath//KoshihiKari衍生获得的回交重组自交系(bacKcross-inbred line,bil)群体和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cssl)群体检测到1个控制种子耐贮性的Qtl Q ss-9。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对Q ss-9进一步进行定位分析。[方法]利用以‘KoshihiKari’为背景、携带Q ss-9的‘Kasalath’染色体片段置换系sl226,在多年环境下采用人工老化和自然老化两种处理方法,验证Q ss-9的真实存在及稳定性;利用‘Koshih...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艳  宋兆强  夏祥华  王宝祥  周振玲  卢百关  李健  秦德荣  徐大勇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江玲  张文伟  翟虎渠  万建民  
水稻种子休眠性是关系到稻米品质和稻种质量的重要农艺性状,与穗发芽抗性直接相关。DNA 标记和水稻连锁图谱的发展,为定位种子休眠性的基因位点、研究单个基因的“剂量效应”和剖析各基因位点对环境的敏感性等方面提供了可能性。迄今,利用分子标记,对不同的遗传群体,已初步定位了多个与水稻种子休眠性有关的QTL。本文简要介绍了水稻种子休眠性传统遗传学研究概况,重点对已报道的种子休眠性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进行比较分析,探查稳定表达的种子休眠性QTL,讨论了水稻种子休眠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途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亚平  姜孝成  陈良碧  杨远柱  
以2个常规稻(99早677,湘早籼24号)和2个杂交稻(株两优819,株两优02)的新鲜种子(高活力种子,萌发率95%以上)为材料,研究人工老化处理时种子的活力变化及其生理生化机制.结果表明,人工老化过程中,水稻种子的细胞膜很容易受到伤害,浸泡相同时间时,同一品种或组合的种子活力越低,种子浸泡液的相对电导率越高.与高活力种子(萌发率95%以上)相比,低活力种子(萌发率为45%~55%)和死种子(萌发率为0)中的蛋白质含量显著下降,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升高,但下降或上升的幅度随品种或组合不同而表现明显差异,死种子中,蛋白质含量下降幅度由大到小依次是湘早籼24号,株两优819,株两优02和99早67...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易克  田云  徐向利  卢向阳  萧浪涛  
为探讨水稻灌浆期间与籽粒充实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建立了一套适于水稻种子胚乳蛋白双向电泳分析技术,探讨了胚乳蛋白的提取、纯化以及双向电泳的一些关键技术.结果表明,通过乙醇铵沉淀、高压等电聚焦和两步平衡等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分析结果,获得胚乳蛋白斑点数约 350 个,等电点范围在 3.0~9.0,其中大部分集中在 4.0~7.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洋  王盈盈  洪德林  
测定了太湖流域5个生态类型297个粳稻地方品种和2个对照育成品种的种子活力指数和5 cm水深条件下生长7 d的芽鞘长度,研究了这两个性状的遗传变异及它们与水直播14 d的幼苗高、成苗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地方品种的种子活力和幼苗耐缺氧能力的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19.5%和15.2%,这两个性状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早熟晚粳生态型中。种子活力指数、缺氧条件下芽鞘长度均与水直播14 d的幼苗高及成苗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从早熟晚粳中筛选到薄稻3、硬头茎、三百粒头、大稻头、乌金香糯、荒三石4、晚八哥头7个高活力和耐缺氧能力的品种资源,可供适于直播的水稻新品种选育利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雲雲  陈鑫  陈启洲  卢芳  徐晨  杨洪涛  苏佩佩  刘晓龙  
为了探究高温胁迫下外源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芽生长的影响。采用10μmol/L的ABA溶液对水稻种子浸种24 h,然后置于40℃的高温环境中萌发,设计对照(CK-ABA)、ABA浸种(CK+ABA)、高温处理(HS-ABA)和ABA浸种后施加高温处理(HS+ABA)4种处理方式,研究ABA浸种对高温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幼芽生长、活性氧(ROS)积累、细胞损伤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显著(P<0.05)抑制了水稻种子的萌发及幼芽和幼根的生长,且种子发芽率与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及丙二醛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说明导致ROS过量积累及细胞损伤是高温胁迫抑制种子萌发的重要限制性因素。非高温胁迫下,ABA浸种与非ABA浸种处理间水稻种子的萌发及幼芽生长指标无显著差异。高温胁迫下,ABA浸种提高了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及幼芽、幼根的生长,显著(P<0.01)或显著(P<0.05)负相关关系。此外,高温胁迫下,ABA浸种显著(P<0.05)上调了幼芽内ABA应答基因Salt和OsWsi18的表达,说明ABA信号途径被激活。综上所述,提高下游抗氧化防御能力、抑制ROS过量积累和降低细胞损伤是ABA诱导水稻在种子萌发期适应高温胁迫的一个重要途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广林  罗群昌  陈远孟  陈传华  蒋显斌  
为筛选出在抽穗扬花期具有强耐冷性的种质以供水稻耐冷研究与育种利用,利用人工气候室创造的低温条件,对在自然低温条件下初步鉴定具有耐冷性的82份种质材料进行抽穗扬花期耐冷性鉴定评价。结果表明:①筛选出抽穗扬花期耐冷性极强(1级)和强(3级)的种质资源分别有7份和14份,占供试材料的8.54%和17.07%;②供试种质中,项目组创建的种质材料耐冷性整体上强于外引种质材料,21份强或极强耐冷性种质有13份为项目组创建的种质材料,占61.90%;③在21份耐冷性强或极强的种质中,属于迟熟类群的有15份,占71.43%,从迟熟类群中挖掘强或极强耐冷种质资源的潜力较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何俊瑜  任艳芳  周国强  杨良静  王阳阳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0.5 mmol/L镉(Cd)胁迫对贵州省主要栽培的32个水稻品种种子的萌发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芽长和鲜质量的影响,并根据综合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Cd对种子发芽率影响较小,对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芽生长的影响显著,且对根的抑制效应大于芽;不同水稻品种种子萌发状况对Cd的响应存在较大的差异。应用快速聚类方法,根据综合效应可以将参试品种划分为耐受型、中间型和敏感型3种不同类型,其中耐性品种有中优5617、II优808、川江优3号,敏感品种有中优9801、冈优725、中优293、黔香优2000、金优425、宜香1979、宜香优101,其他为耐性中等品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俊周  李梦琪  刘磊  刘娟  杜彦修  赵全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艾林  李召虎  李建民  田晓莉  王保民  翟志席  段留生  
以旱稻297和水稻越富种子为材料,用冠菌素浸种处理,研究冠菌素对旱稻和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芽某些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冠菌素对旱稻和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芽生长具有双重性效应,低浓度的冠菌素(10-8mol/L)可促进旱稻种子萌发和初生根及芽的生长,提高幼芽含水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而高浓度的冠菌素(≥10-5mol/L)则明显抑制二者种子的萌发及幼芽的生长,旱稻和水稻对一定浓度冠菌素处理的反应效果有差异;冠菌素促进或抑制种子萌发可能与α-淀粉酶活性有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玉梅  杜秋红  于洪久  郭炜  王根林  阎秀峰  魏丹  
采用碱溶酸析技术将稻壳灰中非晶态分子硅转化为易溶态硅酸盐,通过水稻萌发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硅预处理对种子活力、根系吸收能力及幼嫩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壳灰提取硅与常规硅肥对种子萌发影响表现趋势一致。一定硅浓度范围内,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随硅浓度增加而增加,达一定值后,随硅浓度增加而降低;根系活跃吸收面积与总吸收面积以处理B硅含量8%,稀释300倍最高,其次是稀释400倍,以处理D硅含量16%,稀释100倍最低;常规硅肥处理对水稻叶绿素影响略低于与同一硅浓度稻壳灰提取硅处理,但差异不明显。稻壳灰提取硅含量在8%,稀释300~400倍浸种,具有明显的促进种子萌发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小林  李健强  谷安宇  徐雨然  年伟  张锦文  邓伟  胡建  谭宽映  董阳均  汪伟  
在文献评述的基础上,进行了236份样本的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云南省水稻种子生产标准化进程整体处于刚起步和较为落后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24.58%和15%。水稻生产对种子标准化技术的需求十分迫切,98.73%的受访者认为必须加快水稻种子生产标准化的实施进程。分析认为,云南省水稻种子生产标准化进程较为缓慢,水稻产量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种子机械加工设备数量不足,部分专用设备和装备尚属空白,影响了商品种子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提出了云南省水稻种子生产标准化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措施和发展对策即建立种子市场监管和推广应用系统、加速水稻种子生产标准化关键技术研究和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3个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