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92)
- 2023(2435)
- 2022(2122)
- 2021(2115)
- 2020(1812)
- 2019(4159)
- 2018(4243)
- 2017(8042)
- 2016(4687)
- 2015(5211)
- 2014(5275)
- 2013(5107)
- 2012(5213)
- 2011(4622)
- 2010(4858)
- 2009(4628)
- 2008(4872)
- 2007(4649)
- 2006(4114)
- 2005(3843)
- 学科
- 济(19183)
- 经济(19164)
- 管理(12790)
- 业(11933)
- 企(10597)
- 企业(10597)
- 方法(8404)
- 数学(7040)
- 数学方法(6884)
- 学(6662)
- 财(5617)
- 中国(5401)
- 制(5191)
- 结构(5016)
- 农(4522)
- 体(4172)
- 产业(3971)
- 地方(3766)
- 业经(3688)
- 务(3685)
- 财务(3675)
- 财务管理(3663)
- 企业财务(3520)
- 体制(3510)
- 理论(3373)
- 贸(3280)
- 贸易(3277)
- 易(3180)
- 银(3165)
- 银行(3141)
- 机构
- 大学(72728)
- 学院(70948)
- 研究(27082)
- 济(25558)
- 经济(24927)
- 管理(22557)
- 中国(20285)
- 科学(19399)
- 理学(19145)
- 理学院(18862)
- 管理学(18264)
- 管理学院(18150)
- 农(17061)
- 京(16601)
- 所(15497)
- 研究所(14119)
- 农业(13707)
- 业大(13428)
- 财(12354)
- 中心(11825)
- 江(11692)
- 北京(10259)
- 省(9783)
- 院(9698)
- 财经(9671)
- 范(9636)
- 师范(9413)
- 州(9139)
- 农业大学(8911)
- 技术(8860)
- 基金
- 项目(45174)
- 科学(34376)
- 基金(32569)
- 家(29864)
- 国家(29627)
- 研究(28563)
- 科学基金(24327)
- 省(17880)
- 自然(17331)
- 社会(16988)
- 自然科(16955)
- 自然科学(16950)
- 基金项目(16751)
- 自然科学基金(16661)
- 社会科(16047)
- 社会科学(16042)
- 划(15176)
- 资助(14470)
- 教育(13572)
- 重点(10734)
- 编号(10648)
- 计划(9643)
- 部(9631)
- 成果(9477)
- 发(9416)
- 科技(8983)
- 科研(8952)
- 创(8543)
- 大学(8234)
- 创新(8149)
共检索到111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曹轶梅 卢曾军 孙甲川 孙普 郭建宏 刘在新
【目的】口蹄疫病毒(FMDV)对酸很敏感,当pH值低于7时,二十面体对称的衣壳结构就会裂解成12S的五聚体。而昆虫细胞培养基的正常pH值在6.3左右,很难应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昆虫细胞中组装天然的FMDV空衣壳结构。本研究旨在通过耐酸性改造,应用杆状病毒表达载体在昆虫细胞中组装产生AsiaⅠ型FMDV空衣壳结构。【方法】应用定点突变技术改变VP3上的H140和H143为亮氨酸,以提高空衣壳对酸的耐受性。将改造和未改造的P12A基因和3C基因插入带双启动子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TM Dual中,通过在大肠杆菌内转座重组,获得重组杆粒,转染Sf9细胞,获得两株表达FMDV全衣壳蛋白的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罗卫 田飞焱 刘荭 陈焕春 李惠芳 刘宗晓 王侃 蔡伊娜 吕建强
利用RT-PCR技术获得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0603株的衣壳蛋白基因,将其插入到杆状病毒Bac-To-Bac表达系统的pFastBacⅠ质粒中,构建了pFastBac-cp质粒。转化DH10Bac大肠杆菌后获得重组穿梭载体Bacmid-cp,脂质体介导将其转染Sf9细胞产生有感染性的重组杆状病毒AcNPV-cp。利用AcNPV-cp感染Sf9细胞后,SDS-PAGE分析可见大小约为37ku的特异性蛋白带,Western-blotting分析发现,其可以与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阳性血清反应出现特异性的杂交带。试验结果表明,AcNPV-cp在Sf9细胞中成功地表达了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的衣壳蛋白,其具有良...
关键词: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 衣壳蛋白 病毒样颗粒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潘一峰 邝炳朝 刘文明
在种源的抗性和速生性状选择的基础上,再选出具有抗旱、耐酸和速生性状的优树,以其作为无性系原株,经组培继代繁殖后的无性系作耐酸、耐Al毒性测定。从测定结果中选出17个耐酸性和6个耐Al毒性的柚木无性系,其聚合遗传增益达26.2%~106.3%。以后对选出的无性系将安排在中试推广中进一步作大田测定,以验证其耐酸、耐Al毒性能。
关键词:
柚木无性系 耐酸性 耐Al毒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康丽华 李素翠
对22株相思根瘤菌耐酸性的比较结果得出:大多数的相思根瘤菌不耐酸。在pH5.0条件下大多数根瘤菌生长不好,只有IS004、IS002、CR002和LR007菌株生长较好,在培养基pH3.86条件下和在pH4.9土壤悬液中,IS004和IS002菌株的生长及存活率较其它菌株高,通过在酸性条件下生长与结瘤的试验,初步筛选出耐酸菌株IS002。
关键词:
相思根瘤菌,耐酸性,金合欢属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宋德伟 马艳 冯颖 陈晓鸣
综述了从60年代首次建立昆虫细胞系以来国内外的昆虫细胞工程的研究进展。包括昆虫细胞培养基的研究,昆虫细胞系的建立,昆虫细胞冻存的研究,昆虫细胞培养过程中污染的检测和解决,以及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BaculovirusExpressionVectorSystem,BEVS)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丁伟峰 冯颖 马艳 张欣 马涛
针对目前昆虫细胞库日常维护工作中在数据和资料管理上的不足,使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 2005软件开发工具与Microsoft SQL Server2005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工具构建了一套昆虫细胞库管理系统。本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各种实验数据的集中管理,并为使用者提供实用的工具,方便这些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其主要功能有:细胞系基本信息的管理、照片管理、文献管理、核型分析、细胞冻存与复苏操作、生长曲线绘制等,具有功能全面、操作简便、直观,实用等特点。采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细胞库的管理水平,为昆虫细胞系库的长期有效管理奠定基础。
关键词:
细胞库 数据库 管理系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慧廉
按照国家"九五"科技攻关96-004-03-06专题(赣中红壤丘陵综合开发模式建设与农业持续发展研究)计划,1997年~1998年在江西省泰和县中科院千烟洲实验站、冠朝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亓倩 于淑惠 孙涛 王雪庆 刘博文 杨璞 陈晓鸣
[目的]本研究欲利用Bac-to-Bac表达系统,在Sf9细胞中表达WS。[方法]将WS编码序列克隆到质粒p faStBac~(tM)Ht B后,转化大肠杆菌DH10Bac~(tM),经抗性和蓝白斑筛选,获得重组杆粒r BacMiD/EpEl WS。将r BacMiD/EpElWS转染Sf9细胞。[结果]免疫荧光标记检测表明:WS在受感染细胞的细胞质中表达。[结论]本研究成功表达了白蜡虫WS,为白蜡虫WS的生化特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向骏 程安春 汪铭书
疱疹病毒衣壳主要由VP5蛋白构成,还包括其它3种含量相对较少的蛋白,VP19C,VP23,VP26。VP5是所有162个衣壳粒的结构亚单位,而VP19C和VP23则位于衣壳粒的空隙间。除了结构蛋白之外,衣壳的组装还涉及蛋白酶和脚手架蛋白preVP22a的参与。冷冻电镜与重组杆状病毒技术的应用使得疱疹病毒衣壳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前者确认了衣壳的形态结构,后者通过证实完整衣壳组装过程中的中间体来确认了组装路径。本文综述了当前疱疹病毒衣壳蛋白及其组装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疱疹病毒 衣壳 组装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善元 王安平 吴双 王永娟 左伟勇 洪伟鸣
根据禽腺联病毒Rep基因序列设计2对引物,分别扩增出Rep78和Rep52基因,将其克隆至杆状病毒双表达载体pFastBacDual,获得重组穿梭质粒pFastBacDual-Rep,将其转化到E.coli 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经抗性和蓝白斑筛选,获得重组病毒表达质粒rBacmid-Rep。在脂质体的介导下转染昆虫细胞Sf9,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Bac-Rep。SDS-PAGE结果分析表明,Rep78、Rep52均获得了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表达的重组蛋白能够与Rep52多抗反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结论:禽腺联病毒的非结构蛋白Rep78、Rep52基因在昆虫细胞中获得了...
关键词:
禽腺联病毒 Rep基因 昆虫细胞 表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芳 胡波 任雪枫 范志宇 张则斌 徐为中 何孔旺
用RT-PCR方法对ConA刺激后的新西兰白兔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扩增家兔γ-干扰素(IFN-γ)基因并进行测序,测序结果显示,与GenBank公布的序列核苷酸同源性达到99.4%~99.6%,氨基酸同源性为98.8%~99.4%;然后通过克隆、转化将家兔γ-干扰素基因转入转移载体pFastBacTM1,得到重组转移载体pFastBacTM1-IFN-γ,用pFastBacTM1-IFN-γ转化含有穿梭载体Bacmid的大肠杆菌DH10Bac感受态细胞,经筛选得到重组穿梭载体Bacmid-IFN-γ,用此质粒转染Sf9昆虫细胞,得到重组病毒rAcV-Bac-IFN-γ,经RT-PCR鉴定...
关键词:
家兔 γ-干扰素 克隆 重组杆状病毒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西西 池洪树 郑在予 刘晓东 罗潘潘 许斌福 陈秀霞 龚晖
为建立大黄鱼肿大细胞病毒的培养方法,明确其分类地位,用肿大细胞病毒检测呈阳性的大黄鱼幼鱼病料(FD201807和SA201808)肾组织匀浆液感染鳜仔鱼细胞系(mandarin fish fry cell line-1,MFF-1)并连续传代,从病料组织匀浆液和细胞冻融液中提取病毒DNA,克隆病毒主要衣壳蛋白基因(mcp),测序后与NCBI Genebank中的虹彩病毒科肿大细胞病毒属病毒mcp以及2018—2020年所检出的15株大黄鱼肿大细胞病毒mcp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病毒传至第4代才可引起MFF-1细胞病变,细胞病变的主要特征为细胞脱壁、变圆、折光度增强;感染时间越长脱壁细胞越多,同时培养液中的颗粒增加;透射电镜下可见感染细胞的细胞质散在大小为130~150 nm的六边形病毒粒子和空壳。感染细胞的病变周期随传代代次的增加而缩短,第15代次的FD201807株感染细胞80%细胞病变的时间为3 d,第15代次的SA201808株感染细胞80%细胞病变的时间为7~8 d。mcp序列比对和聚类分析发现SA201808株和FD201807株为虹彩病毒科、肿大细胞病毒属的不同病毒,SA201808株与FD201807株的mcp序列存在21个碱基差异,二者的mcp序列分别与大黄鱼虹彩病毒(Large yellow croaker iridovirus, LYCIV)LYCIV-Zhoushan(GenBank: MW139932.1)和花鲈虹彩病毒(Lateolabrax maculatus iridovirus, LMIV)(GenBank: MH577517.1)相近。15株从大黄鱼病料检出的病毒中,12株的mcp序列与SA201808株聚类;3株与FD201807聚类。本研究首次利用MFF-1细胞系分离培养了大黄鱼肿大细胞病毒,揭示了大黄鱼肿大细胞病毒存在差异,为更好地了解大黄鱼肿大细胞病毒提供了数据参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水良 王平 许建华
由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由此引起酸雨频率及强度增加,长期酸雨侵蚀造成我国大面积土壤酸化。酸沉降影响森林的生长,主要表现:1)抑制植物养分、水分的吸收和运输;2)抑制光合作用;3)抑制呼吸作用;4)
关键词:
降水酸度 不同家系 马尾松 适酸性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长琨 王荫长 朱荣生
夜蛾科昆虫小地老虎、棉铃虫和粘虫,由幼虫经蛹至成虫的变态过程中,马氏管、直肠、脂肪体、后肠和前肠等成虫器官细胞的发生,具有相同的"细胞变态"模式:(1)预蛹期这些器官的幼虫细胞的细胞器如微绒毛、基膜内褶、线粒体和内质网等在崩解后,形成自体吞噬泡;(2)至前期蛹(1~5d),幼虫细胞残骸内的细胞核迅速分化或分裂,在自体吞噬泡逐渐消失的同时,成虫细胞器不断发生,形成成虫细胞的雏形;(3)后期蛹(5日龄后)成虫细胞进一步发育和分化,羽化后成虫细胞执行与幼虫不同的生理功能。"细胞变态"的启动在预蛹期,此时存在特种类型的脑神经分泌细胞,前胸腺处于蜕皮激素释放高峰期。成虫细胞分化关键时期是前蛹期。
关键词:
小地老虎 棉铃虫 粘虫 细胞变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晴坤 冯华 任春晓 魏蔷 刘运超 张改平
为了研制廉价高效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亚单位疫苗,根据大肠杆菌密码子的偏好性合成PCV2b(GenBank:AY969004.1)cap基因全序列,利用PCR技术,分别将PCV2的2个B细胞表位(~(226)LKDPPLNP~(233)和~(195)HVGLGTAF~(202))以单独和串联的方式连接到Cap的C端,成功构建至pE-SUMO表达载体,将3个重组载体转化表达菌株BL21(DE3)后诱导表达,经SDS-PAGE分析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3种重组蛋白均以可溶形式表达且表达正确。对3种重组蛋白分别进行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再用SUMO蛋白酶除去融合标签,获得无标签的Cap-e1、Cap-e2和Cap-e12蛋白,并分别与相应的弗氏佐剂等体积乳化,将20只6周龄大小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免疫3种重组蛋白,同时设置疫苗组和PBS组作为对照组,并进行免疫评价,比较C末端连接的不同B细胞表位对Cap免疫原性的影响。抗体检测结果表明,除第2周外,各试验组的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PBS组,且连接2个表位的Cap-e12蛋白产生的抗体水平高于只连接1个表位的蛋白(Cap-e1、Cap-e2),而在第6周时,Cap-e12蛋白抗体水平与疫苗组无显著差异。综上Cap的免疫原性与连接表位数量有关,连接2个表位后能显著提高Cap的免疫原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