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05)
2023(3584)
2022(3229)
2021(2997)
2020(2687)
2019(6010)
2018(5920)
2017(10107)
2016(6317)
2015(7105)
2014(6991)
2013(6724)
2012(6270)
2011(5745)
2010(5882)
2009(5229)
2008(5299)
2007(4728)
2006(4326)
2005(3901)
作者
(19992)
(16947)
(16938)
(16065)
(10885)
(8480)
(7497)
(6496)
(6462)
(6370)
(6036)
(5950)
(5791)
(5557)
(5343)
(5273)
(5180)
(5143)
(5040)
(4904)
(4407)
(4334)
(4239)
(4053)
(3828)
(3828)
(3816)
(3811)
(3660)
(3648)
学科
(20729)
经济(20707)
(11339)
管理(10955)
方法(9969)
(8366)
企业(8366)
(8087)
理论(7379)
数学(7339)
数学方法(7064)
(7020)
地方(5473)
教学(5198)
中国(5055)
农业(4999)
教育(4971)
业经(4703)
学法(3640)
教学法(3640)
(3317)
学理(3249)
学理论(3249)
研究(3230)
(3154)
(3046)
环境(3034)
技术(2884)
(2883)
(2618)
机构
学院(87930)
大学(85847)
研究(34105)
管理(27542)
科学(25508)
(25430)
经济(24627)
中国(23319)
理学(23052)
(22698)
理学院(22658)
管理学(21817)
管理学院(21669)
(19956)
(19145)
农业(17991)
研究所(17764)
业大(17391)
(15345)
(15297)
师范(15099)
中心(14675)
技术(13453)
(12758)
北京(12691)
(12368)
(12113)
师范大学(12091)
(11615)
农业大学(11580)
基金
项目(60861)
科学(45419)
基金(40935)
研究(40371)
(38317)
国家(38005)
科学基金(30716)
(26452)
(22302)
社会(22291)
自然(22143)
基金项目(21853)
自然科(21598)
自然科学(21586)
自然科学基金(21176)
社会科(20965)
社会科学(20955)
教育(20325)
资助(18593)
编号(16212)
重点(14837)
(13613)
计划(13462)
课题(13078)
成果(12786)
科技(12545)
(12297)
(11921)
科研(11674)
创新(11454)
期刊
(30488)
经济(30488)
研究(22140)
学报(21772)
中国(21417)
(21038)
科学(17294)
教育(16202)
大学(15293)
学学(14563)
农业(14560)
管理(9868)
技术(8692)
(8274)
(8016)
业大(6869)
(6510)
(6288)
旅游(6288)
(6288)
(5887)
资源(5558)
农业大学(5543)
林业(5437)
职业(5391)
业经(5338)
学刊(5053)
旅游学(5050)
游学(5050)
统计(4962)
共检索到134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岩  刘凡  曹鸣庆  
对普通小白菜、乌塌菜和菜■三个小白菜变种的12个基因型进行了游离小孢子培养试验.从供体母株上选取2~4mm长的花蕾,机械分离小孢子并将其置于含NAA0.5mg/L、6BA0.05mg/L和蔗糖13%的NLN82液体培养基中薄层培养,先在33℃下暗培养24h,后移至25℃下继续暗培养,2周后有9个基因型形成球形期至子叶期胚.将成熟的小孢子胚移至B_5无激素琼脂培养基上,继续发育为植株.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德双  曹鸣庆  秦智伟  
通过游离小孢子培养获得绿菜花(Brasicaoleraceavar.italica)再生植株PlantRegenerationfromIsolatedMicrosporeCultureofBrasicaoleraceavar.italica70年代初...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蒋武生  张晓伟  姚秋菊  原玉香  耿建峰  
以24个小白菜品种为材料,通过在NLN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活性炭,研究其对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LN-13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0.5 g/L),有利于小孢子胚的诱导和形成,供试材料(N4,N8)添加活性炭处理胚诱导率较未添加活性炭的处理分别提高19,66.5倍。采用添加活性炭(0.5 g/L)的NLN培养基对24份小白菜品种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有20份材料诱导出胚,培养成功率为83.3%。表明添加活性炭的培养基对小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有较好的效果。不同基因型间胚诱导率差别较大,每花蕾诱导胚数为0.4~86.7个。依据胚诱导率的高低可将其分为极易诱导、易诱导、难诱导和不能诱导出胚4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曹鸣庆  李岩  蒋涛  西尾刚  
植物的游离小孢子离体培养方法最先在毛叶曼陀罗(Datura innoxia)上,以后又在烟草、矮牵牛、马铃薯等茄科植物上试验成功。八十年代初,在十字花科芸薹属的油莱(Brassica napus L.)上获得突破,后相继在该属的埃塞俄比亚芥菜(B.carinata)、黑芥(B.nigra)、大白菜(B.campestris spp.pekinensis)和结球甘蓝(B.oleracea spp.capitata)上获得成功。在植物育种应用方面,游离小孢子离体培养方法较花药培养表现了更大的应用前景。它不仅能以更高的效率获得单倍体来缩短常规育种周期,而且还可以比较方便地用于诱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德双  曹鸣庆  秦智伟  
取花蕾长3.0~5.5mm的花序,7%(W/V)饱和次氯酸钙溶液(加一滴吐温20)表面消毒15min,无菌水洗3次。然后轻压花蕾,过滤,收集滤液,离心后,将小孢子悬浮于经过滤灭菌的改良的1/2NLN培养基中。石蜡膜封口,置温度梯度培养箱作32.5℃、1d的高温热激诱导处理,后置25℃下继续培养。本试验对13份绿菜花供试材料的游离小孢子培养能力进行初步研究,其中8种基因型(占全部材料的61.5%)有胚胎发生,并获得5种基因型的再生株,共207株。基因型对绿菜花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很大,基因型“巴绿青花菜”出胚率最高,达37.08胚/蕾。同时,对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悬浮液和更换培养基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成妍  班青宇  王倩  侯喜林  
对影响不结球白菜小孢子培养和植株再生的几个因素及再生植株的倍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是影响小孢子胚诱导率的最重要因子,正反交材料的胚诱导率无显著差异;供体植株开花后6~10 d培养可获得高的胚诱导率;琼脂在8~12 g.L-1范围内,随着质量浓度的提高可显著提高小孢子胚再生率。结合流式细胞仪和植株形态鉴定,不结球白菜小孢子再生植株自然加倍率总体水平较高,有的高达90%,但不同基因型间有明显差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文佳  侯喜林  赵晓嫚  刘照坤  
以7个基因型的小菘菜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基因型、培养方法、激素及AgNO3对小孢子胚芽诱导率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是影响小菘菜小孢子胚芽诱导率的最重要的因子;小菘菜小孢子培养初期用170 g.L-1蔗糖处理1 d后,更换培养基能显著提高小孢子的胚芽诱导率;0.05 mg.L-16-BA和0.2 mg.L-1NAA能促进小菘菜小孢子胚的发生;添加0.1 mg.L-1GA3和0.3或0.4 mg.L-1AgNO3可显著提高小菘菜小孢子胚的胚芽诱导率和平均每胚出芽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琳  侯喜林  郝慧楠  
以3个高菜品种三池高菜、紫高菜、柳川大缩缅为试材,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小孢子胚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是限制小孢子胚发生的主要因素,相同处理条件下,不同基因型之间出胚率有显著差异,紫高菜出胚率为16.00%,三池高菜出胚率为10.67%,而柳川大缩缅未产生小孢子胚;热激诱导时间对胚发生也有明显影响,当热激(33℃)时间为48~72 h时出胚率有较大提高;转胚后适宜胚状体生芽培养基为B5+0.02 mg.L-1TDZ+0.02 mg.L-1NAA+0.05 mg.L-1KT+1 g.L-1活性炭+30 g.L-1蔗糖+8 g.L-1琼脂,生芽率为88%;继代生根培养基以1/2MS+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曹鸣庆  李岩  刘凡  
17个用于大白菜常规育种的基因型在NLN-13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结果有16个基因型经由小孢子胚胎发生途径获得小孢子胚.这些基因型包括从早熟到晚熟的各种类型.各基因型之间在小孢子胚胎发生频率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产量最高的两个基因型T11和CC11,平均每百花蕾分别达35 928和34 132个胚.供体植株生长环境对小孢子胚胎发生具有明显影响:在10/20℃(夜/昼)的部分控温温室生长的供体植株,其小孢子胚产量较高;而在温度无法调控、午间最高温达30-40℃、夜间降至10-15℃左右田间生长的供体植株,胚产量仅为前者的29.5%.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前程  吉立柱  蔡荣旗  刘莉莉  佟志强  孙德岭  
以186个花椰菜杂交品种及组合为试材,进行了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型是胚状体发生的决定因素;24 h 32℃的高温前处理是胚状体发生的必须条件;单核靠边期到双核期的小孢子是进行胚状体诱导的最佳时期,胚状体发生频率最高;培养基中添加6-BA 0.1 mg/L,NAA 0.005 mg/L可以促进胚状体发育。将20 d的胚状体进行脱分化处理,可以大幅度提高胚状体的成活率,植株再生率为53%,再生植株中双单倍体占83.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祁魏峥  颉建明  郁继华  康俊根  
对108个甘蓝品种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计算出胚率,分析表型与出胚难易的关系。经流式细胞仪对其再生植株进行倍性鉴定,计算自然加倍率。以流式细胞仪的结果为基准对再生植株叶片气孔保卫细胞周围叶绿体数目,保卫细胞长、宽以及周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圆球、早熟、春甘蓝3个特性的甘蓝品种易出胚,而扁球、中熟、晚熟以及越冬甘蓝不易出胚;再生植株的自然加倍率会因基因型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不同倍性的再生植株叶片保卫细胞周围叶绿体平均个数所得规律为:单倍体6~9个,二倍体9~12个,四倍体12~23个,且随着倍性的增加,叶绿体个数分布范围更加广泛。保卫细胞长度变化范围为:单倍体18~23μm,二倍体25~3...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岫云  张凤兰  徐家炳  余阳俊  张德双  孙日飞  
以大白菜小孢子植株再生能力不同的材料为亲本,采用双列杂交方法,研究了小孢子植株再生能力的遗传特性。大白菜小孢子植株再生能力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式,主要受核基因控制,基因作用以加性效应为主,高植株再生能力由隐性基因控制,狭义遗传力为70.6%。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凤英  冯辉  王超楠  
21个小白菜品种小孢子培养结果表明:适宜的花蕾长为2.5~3.5mm,花瓣与花药长度比为1/2~3/4;0.05~0.10 mg.L-1的细胞分裂素能促进小孢子胚的发生,高于此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对小孢子胚的产生有抑制作用,并使小孢子胚向畸形化发展;0.05mg.L-16-BA+0.10 mg.L-1NAA的配比可以明显提高成熟胚的比例。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包美丽  付颖  郑鹏婧  冯辉  
为解决黄心春结球白菜小孢子胚诱导难的问题,以引自韩国和日本的12个黄心春结球白菜杂交种为试材,对影响小孢子胚发生和发育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品种间小孢子胚发生能力有极显著差异;不同品种对培养基中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反应不同;发现了花蕾低温密封预处理具有促进小孢子成胚的作用;MS培养基中添加0.1mg.L-1的NAA具有促进小孢子植株生根的作用。在优化培养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针对黄心春结球白菜的游离小孢子高效培养体系,获得了11个黄心春结球白菜杂交种的445株小孢子植株,鉴定出362株双单倍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凡  姚磊  李岩  曹鸣庆  刘公社  
大白菜小孢子培养获得的子叶期胚状体,经粉碎的玻璃碴摩擦后,与农杆菌共培养,在加筛选剂Basta(含phosphinothricin5mg/L)的培养基上,再生出数株绿苗。自交留种后,对其后代苗期进行的Basta抗性鉴定显示,有4株抗此除草剂。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抗性植株的基因组中各有一个bar基因插入位点。对转化株的小孢子进行再培养,后代小孢子植株对Basta抗性的分离比显示,此转基因株为杂合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