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02)
2023(10802)
2022(8907)
2021(8242)
2020(6860)
2019(15262)
2018(14621)
2017(28205)
2016(14607)
2015(16184)
2014(15563)
2013(15054)
2012(13674)
2011(12221)
2010(12626)
2009(12458)
2008(11610)
2007(10668)
2006(9549)
2005(8989)
作者
(38345)
(31999)
(31578)
(30045)
(20151)
(14966)
(14328)
(12319)
(11904)
(11357)
(10981)
(10741)
(10248)
(10209)
(10015)
(9933)
(9298)
(9226)
(9167)
(8761)
(8011)
(7606)
(7368)
(7300)
(7259)
(7211)
(7150)
(7074)
(6346)
(6190)
学科
管理(52291)
(51882)
(50833)
经济(50742)
(47322)
企业(47322)
(33993)
银行(33847)
(32272)
(30343)
金融(30341)
(25742)
中国(22669)
(20096)
方法(19159)
技术(16303)
数学(16035)
数学方法(15875)
业经(15004)
(14165)
制度(14134)
(13720)
(13398)
财务(13369)
财务管理(13344)
企业财务(12805)
(12650)
技术管理(12293)
业务(12024)
体制(11966)
机构
学院(193777)
大学(193412)
(85321)
经济(83525)
管理(76999)
理学(64830)
理学院(64208)
管理学(63441)
管理学院(63044)
研究(62044)
中国(62000)
(46471)
(39232)
财经(35270)
中心(32238)
(32222)
(31919)
科学(31847)
(31361)
银行(30970)
(28871)
(28826)
经济学(27698)
财经大学(26496)
(25740)
(25677)
(25516)
研究所(25358)
金融(25269)
经济学院(24854)
基金
项目(124247)
科学(100406)
研究(95568)
基金(91712)
(77465)
国家(76770)
科学基金(68305)
社会(63975)
社会科(60942)
社会科学(60929)
(49438)
基金项目(48204)
教育(43684)
自然(41210)
自然科(40336)
自然科学(40329)
(40143)
自然科学基金(39691)
编号(37137)
资助(35927)
(32859)
成果(30865)
(30606)
创新(29743)
重点(28051)
(27884)
国家社会(27112)
(26643)
课题(26567)
(25333)
期刊
(95266)
经济(95266)
研究(66443)
(49765)
金融(49765)
中国(46712)
(38304)
管理(33451)
科学(23880)
(23855)
学报(23077)
教育(20809)
大学(19296)
财经(18701)
学学(18260)
技术(16820)
(15929)
经济研究(15224)
业经(14451)
农业(13221)
问题(11296)
理论(10878)
科技(10550)
技术经济(9880)
实践(9694)
(9694)
国际(9556)
财会(9537)
(9425)
(9287)
共检索到3201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徐滇庆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金融体系随经济领域一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金融机构由单一实现了多样化、金融总量快速增长、金融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明显加强。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金融业还是一个垄断性较强的行业,有效竞争不足、效率不高、风险隐患等问题依然存在。从战略高度来看,在WTO的后过渡期,加快金融改革步伐,稳步推动金融制度创新,对迎接外来挑战意义特别重大。为此,本刊特推出经济学家徐滇庆教授的新作,以饷读者。徐滇庆教授是国内最早对民营银行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发起者,也是提出进行民营银行试点的倡导者。希望这篇文章的发表,能对深化和推动民营银行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有所帮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勉  
此文从政府和监管部门、主发起银行和村镇银行的不同层面,剖析村镇银行创新试点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制度约束,探索商业可持续村镇银行体系的构建路径,包括发挥独立法人的公司治理功能、扩大市场准入的主体范围、创新村镇银行管理架构、建立垂直的农村金融服务供应链以及完善配套政策环境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蒋晓妍  阮素梅  左晓慧  
近些年,以民间金融服务机构与民营银行作为典型代表的民间资本参与金融市场活动的积极性和广泛性日益加深,这为我国民间金融制度创新下市场主体的多元发展提供了成熟的市场背景。然而从实践上看,发展成熟的民间金融主体之间的转型发展并未取得良好效果。以民间金融服务机构向民营银行的转型为例,在总结域外民间金融服务机构向民营银行转型路径的基础上,立足本国实际情况,提出并分析我国民间金融服务机构向民营银行转型中应当明确转型条件的适用,从主体确立、市场选择、危机应急、监管主体、市场约束等角度明确转型内外部保障机制,注重业务转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蒋晓妍  阮素梅  左晓慧  
近些年,以民间金融服务机构与民营银行作为典型代表的民间资本参与金融市场活动的积极性和广泛性日益加深,这为我国民间金融制度创新下市场主体的多元发展提供了成熟的市场背景。然而从实践上看,发展成熟的民间金融主体之间的转型发展并未取得良好效果。以民间金融服务机构向民营银行的转型为例,在总结域外民间金融服务机构向民营银行转型路径的基础上,立足本国实际情况,提出并分析我国民间金融服务机构向民营银行转型中应当明确转型条件的适用,从主体确立、市场选择、危机应急、监管主体、市场约束等角度明确转型内外部保障机制,注重业务转型过程中法制化的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蒋雨亭  史彦泽  
本文通过对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指出金融监管制度的功能不应仅局限于约束功能,还应该具有激励功能。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短板,而形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与我国过于强调约束功能的金融监管制度则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由于监管过度、制度冲突和监管组织框架等问题导致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不足。应通过加强行业自律、优化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和改组监管组织框架,构建一个更加具有激励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监管制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湃  
国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着制度障碍。其中,单一的产权制度安排致使金融创新的动力机制缺失;“分业经营”的制度安排封堵了金融创新空间;资金价格管制使得金融创新缺乏应有的市场基础。因此,推动国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关键是制度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玉霞  
一、我国当前的宏观全融环境分析 中国的民营经济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零起点开始,在传统体制的缝隙中顽强的生长起来,目前已形成国有、三资和民营经济三足鼎立的结构态势。从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来看,2001年我国中小企业工业产值、实现利税和出口额分别占总量的60%、40%和60%左右,并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和社会稳定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从私有产权的合法性来看,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提出“私营经济” 的概念,确认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1997年党的“十五大”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吴荣  李加明  
国外银行与保险的合作模式主要有以银行为主的营销模式 ,以寿险公司为主的营销模式 ,银行、寿险公司共建模式 ,银行以收购的形式进入寿险公司的模式。目前在西方社会 ,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所售保单逐年增加 ,银行、保险的合作可使银行、保险和客户三方都受益 ,在考虑发展我国的银行保险业务时对一些具体问题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秦艳梅  
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商业银行体系结构和银行市场结构,具有浓厚的制度性特征,带来的主要问题是较高的市场集中度与银行融资结构的矛盾,突出表现在国有银行为主体的金融垄断体系所集聚的大量资金不能进入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经济实体,这种融资结构性矛盾已经成为国有商业银行自身发展和中小企业以及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障碍。本文提出支持建立民营银行,大胆尝试民间金融创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存明  
本文重点探讨了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制度约束 ,并分析了城市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劣势 ,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樊志刚  李卢霞  
在多种因素作用下,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如何吸取危机的教训、遵循科学的创新路径成为中国商业银行稳健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本文基于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进行分析,认为金融创新出现结构性失衡是次贷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商业银行制度创新滞后于产品创新导致的内部创新失衡以及由于宏观制度创新不足导致的外部金融生态环境劣化共同酝酿并催生了危机。在后危机时代,中国商业银行应遵循理性的金融创新路径,大力推进产品创新的同时同步推动制度创新。此外,积极加强宏观制度创新,为中国商业银行提供有利的金融生态环境也是次贷危机的重要启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俊  孟娜  
加入 WTO给中国金融业带来了改革和发展机遇的同时 ,也给内忧外患的国有商业银行带来新的威胁和金融风险。国有商业银行应对 WTO的金融创新应从规避制度风险的研究切入 ,通过盘活不良资产、完善内部法人治理机构、改善外部经营环境等途径 ,提高资质 ,以参与激烈的全球化金融竞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吴大庆  王定芳  
金融制度包括金融法律制度、金融监管制度、金融管理制度等 ,它是确保金融有序运行的基础。加入WTO ,我国金融业遇到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金融创新已成为我国金融业与狼共舞的应对之策 ,而金融创新的关键在于创新金融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