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60)
2023(9826)
2022(7760)
2021(7008)
2020(5817)
2019(12695)
2018(12816)
2017(25064)
2016(13847)
2015(15236)
2014(15401)
2013(14905)
2012(13422)
2011(12084)
2010(12371)
2009(11857)
2008(11708)
2007(11025)
2006(10017)
2005(9449)
作者
(37924)
(32358)
(31683)
(30357)
(20028)
(15232)
(14240)
(12341)
(12176)
(11352)
(11078)
(10553)
(10206)
(10106)
(10105)
(9680)
(9344)
(9315)
(9142)
(9116)
(8167)
(7881)
(7833)
(7432)
(7353)
(7285)
(7225)
(7064)
(6451)
(6326)
学科
(56322)
经济(56223)
(48976)
(45520)
管理(41470)
农业(30192)
(28560)
企业(28560)
业经(19740)
(17975)
(17970)
中国(17606)
方法(16124)
数学(13730)
数学方法(13629)
(13536)
地方(11999)
(11727)
(10438)
银行(10427)
农业经济(10234)
发展(10013)
(10004)
(9989)
体制(9940)
(9895)
(9445)
金融(9443)
(9234)
农村(9224)
机构
学院(195642)
大学(191633)
(86574)
经济(84876)
管理(74693)
研究(66630)
理学(63931)
理学院(63367)
管理学(62537)
管理学院(62197)
中国(53589)
(50355)
(42715)
(39676)
农业(37973)
科学(37311)
业大(33191)
(33164)
财经(32017)
中心(31900)
(31839)
研究所(29269)
(29066)
经济学(26268)
北京(24212)
(24166)
(23880)
师范(23687)
经济学院(23666)
农业大学(23346)
基金
项目(126661)
科学(100988)
研究(98294)
基金(92650)
(79287)
国家(78505)
科学基金(67867)
社会(65440)
社会科(61678)
社会科学(61665)
(50478)
基金项目(49020)
教育(43183)
编号(41202)
(40503)
自然(40018)
自然科(39061)
自然科学(39052)
自然科学基金(38377)
资助(35540)
成果(33826)
(31472)
(29530)
(29221)
(28645)
重点(28007)
国家社会(27795)
课题(27737)
(26504)
(26383)
期刊
(107232)
经济(107232)
研究(60640)
(56152)
中国(46480)
农业(37553)
(33756)
学报(28593)
科学(27314)
管理(25446)
(24265)
金融(24265)
大学(23729)
业经(22863)
学学(22615)
教育(19498)
(17371)
财经(16275)
技术(16034)
问题(15499)
农村(14535)
(14535)
经济研究(14507)
农业经济(14056)
(13897)
世界(12331)
(11522)
经济问题(10940)
社会(9626)
现代(9479)
共检索到308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申兵  
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使其获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最终实现职业与社会身份的双转变,是"十二五"时期提高我国城镇化质量的重要任务。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家属在城市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逸冰  
新型城镇化的瓶颈在于农民工市民化,虽然当前户籍制度改革的阻滞因素正在逐渐消解,但除了制度层面之外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在巨大的成本压力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较为缓慢。因此,需要分析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分类,厘清政府、企业和农民工等三个成本分担主体的责任所在,进而建立合理的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冯俏彬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农民工市民化作为我国城镇化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内容之一,一直都是各方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玫  
本文分析了目前农民工市民化信息保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包括政策法规机制、信息服务机制、协调机制、支撑机制、监督机制、救济机制在内的一系列农民工市民化信息保障的政府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涛  
促进农民工实现市民化,不仅有利于我国城市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随着时代发展和户籍制度改革,我国农民工市民化政策得到一定推行,对该政策实施现状以及相应的成本分担机制进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推进农民工市民化需加快制度创新,改革农村产权制度,促进农民工带着财产权利(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落户,深化税制改革,完善监督激励措施,提高企业的分担动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建社  张华初  
农民工市民化是指农民工与城市户籍居民享有同等的福利待遇,即农民工的同城化,城市给农民工提供教育、医疗、公共卫生、就业扶持、社会保障和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其实质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基于广东省G市2013年以来公共服务的相关标准,测算出农民工市民化所需要投入教育、医疗、公共卫生、就业扶持、社会保障和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人均公共服务成本约为15.7万元,每年需要增加财政支出979.5万元。有效解决农民工市民化公共服务成本巨大,是市财政难以承受的难题,关键在于"缩差"、"分类"与"并轨"结合,建构农民工市民化公共成本分担机制,即建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市场和个人共同承担的多元化成本分担机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江瀚  吕小军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是伴随经济发展,与城乡二元经济制度改革而产生的问题,其市民化的成本分担问题受到各级财政的关注。应构建农民工市民化分类改革战略,并建立完善财政分担联动机制,逐步推进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难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英东  刘涛  
从理论上分析了在晋升激励和财政激励机制下,地方政府行为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同时,基于2003-2012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农民工市民化增长率、晋升激励和财政激励指标,采用静态OLS和动态GMM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以往的晋升激励机制和财政激励机制不利于农民工市民化,财政激励会强化晋升激励对农民工市民化的阻碍作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还具有自我弱化的趋势。需要通过转变政府官员考核机制,调整中央和地方财权和事权关系,健全地方政府的财力保障制度,改革户籍制度,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动力机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英东  刘涛  
从理论上分析了在晋升激励和财政激励机制下,地方政府行为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同时,基于2003-2012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农民工市民化增长率、晋升激励和财政激励指标,采用静态OLS和动态GMM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以往的晋升激励机制和财政激励机制不利于农民工市民化,财政激励会强化晋升激励对农民工市民化的阻碍作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还具有自我弱化的趋势。需要通过转变政府官员考核机制,调整中央和地方财权和事权关系,健全地方政府的财力保障制度,改革户籍制度,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动力机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申兵  
本文以宁波市为案例,对"十二五"时期农民工及其家属市民化的成本进行了测算。测算表明,地方政府为农民工提供与本市户籍居民同水平的子女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就业培训、社会保障和改善住房条件等公共服务,人均需投入13507.4~25507.4元。在此基础上,本文设计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政府间以及政府与企业间的分担机制,中央政府重点加强跨省农民工集中流入地区的支持,企业主要在农民工权益保障、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住房条件改善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臻  徐莉  
在实施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改革后,域外户籍农民工仍难以获得与城镇职工均等的社会保险服务,保障程度偏低。究其原因,从表面上看是由于各种制度改革滞后所致,实际上问题的根本在于制度改革背后的成本问题:企业面临运营成本压力;农民工个人工资收入低,支付能力弱;在经济分权体制下,各级地方政府有其独立经济利益,负担社保成本的财力与意愿不足。因此,建立健全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维护域外户籍农民工社保权益,亟需处理好社会保险成本的分担问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雯  陈昭玖  滕玉华  
本文借鉴制度变迁理论重新梳理出影响农民工市民化供给和需求的因素,建立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供求均衡分析框架。运用江西460个农民工的调查数据、采用需求可识别的BioproBit模型、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考察农民工市民化程度,运用oaxaca分解方法分析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程度代际差异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市民化的程度为60.07%,新生代、老一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程度分别为66.37%、52.31%;农民工的年龄、代际差异、专业技能、家庭抚养比、工资收入显著正向影响市民化需求;工资水平、购买社保种类、职业阶层、承包地处置方式、户籍管制显著影响市民化供给;福利水平、户籍管制的回报差异是影响农民工市民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志勇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外部牵引力和内在推动力两个角度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动力机制,从外部阻障和内在阻障两个角度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阻障机制。最后提出了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峰  
苏南地区在外来农民工市民化长效机制构建方面,目前已经迈出坚实一步,走在全国的前列,但与农民工市民化本身内涵要求相比,仍凸现诸多不足,为此,笔者提出了苏南地区外来农民工市民化长效机制的进一步构建思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勇  王鹏飞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而提振这一群体的消费需求,近年来已经成为学术界和政策层面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从降低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改变消费观念和消费文化两个渠道分析了市民化水平影响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内在机制,并使用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2014)进行了相关的计量检验。研究显示:市民化水平的提高可以显著增加农民工家庭的消费水平。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市民化水平上升1个标准差将导致农民工家庭的人均消费支出增加0.24%。此外,市民化水平的提高还显著降低了农民工家庭的生存型消费支出比例,发展和享受型的消费支出比例将随之相应增加,从而改善农民工家庭的消费结构。关于影响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较高的市民化水平可以显著降低农民工家庭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同时还通过改变日常交往的对象和交往频率,帮助他们逐渐接受城市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