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70)
2023(5381)
2022(4556)
2021(4119)
2020(3518)
2019(7874)
2018(8009)
2017(14900)
2016(7908)
2015(8679)
2014(8841)
2013(8560)
2012(8213)
2011(7739)
2010(8265)
2009(7961)
2008(7792)
2007(6909)
2006(6730)
2005(6358)
作者
(22410)
(18741)
(18590)
(18361)
(12141)
(8663)
(8578)
(7254)
(7199)
(6747)
(6655)
(6224)
(6219)
(6206)
(6154)
(5824)
(5503)
(5475)
(5327)
(5186)
(4946)
(4538)
(4488)
(4469)
(4314)
(4252)
(4075)
(3836)
(3832)
(3711)
学科
(56805)
经济(56758)
管理(22214)
地方(16202)
方法(13978)
(13609)
数学(12360)
数学方法(12245)
地方经济(12057)
中国(11944)
(11667)
企业(11667)
(11605)
(10577)
(10348)
业经(9806)
(8905)
(7947)
(7402)
金融(7402)
经济学(6959)
财政(6857)
(6770)
体制(6576)
国家(6543)
(6509)
银行(6500)
(6366)
环境(6306)
(6037)
机构
大学(119666)
学院(117474)
(61324)
经济(60260)
研究(47992)
管理(40342)
中国(35815)
理学(32890)
理学院(32477)
管理学(32071)
管理学院(31800)
(30465)
科学(25443)
(25214)
(24501)
财经(22217)
研究所(21513)
经济学(20789)
(20031)
中心(19847)
(19060)
经济学院(18171)
北京(16713)
(16712)
(16510)
师范(16401)
财经大学(16081)
(14992)
(14432)
(14244)
基金
项目(66359)
研究(51838)
科学(51816)
基金(47724)
(40497)
国家(40171)
社会(35196)
科学基金(33651)
社会科(33384)
社会科学(33375)
(24831)
基金项目(23817)
教育(23263)
(20230)
编号(19978)
资助(19696)
成果(18373)
自然(17971)
自然科(17459)
自然科学(17453)
自然科学基金(17114)
(15949)
国家社会(15451)
重点(15221)
(15118)
课题(14893)
(14137)
经济(14013)
(13817)
发展(13746)
期刊
(81691)
经济(81691)
研究(47624)
中国(27258)
(24452)
管理(17536)
学报(15389)
经济研究(14554)
科学(14149)
教育(14114)
(13922)
(13264)
金融(13264)
财经(12891)
大学(12251)
(11337)
学学(11251)
技术(10746)
问题(10142)
业经(9638)
农业(8691)
技术经济(7367)
(7340)
世界(7125)
统计(7119)
改革(7109)
(7109)
国际(6572)
经济问题(6519)
经济管理(6368)
共检索到2053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方福前  
在现代市场经济下 ,既存在市场失灵 ,也存在政府失灵。公共选择理论提出的解决政府失灵的思路是 ,对现行的宪法或宪法制度进行改革 ,对政府权力施加宪法约束 ,重新确立一套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宪法规则 ;通过对制定经济政策的规则进行重新选择来约束政府规模的过度膨胀和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过度干预。这个思路构成宪法经济学的基本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景芳  
宪法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是布坎南后期学术上的重要理论贡献。宪法经济学的知识传统来源于公共选择理论、古典经济学理论和维克赛尔财政理论。宪法经济学以规则的选择为研究对象,以个人主义、理性选择和交换视角为方法论,以"一致同意"和集体政治决策的双层结构为理论基础,以契约理论为政治哲学。文章认为,宪法经济学思想的理论价值与缺陷并存,对我国的经济改革颇具启示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宁立成  
我国现行宪法颁布实施后迄今通过了4个修正案,其中关于经济方面的内容最多。宪法修正案中经济规范变迁的趋势是确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定进入市场的生产要素不断丰富和完善;进入市场的主体不断增多和完善;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障更加完善和理性化以及国家调控干预经济的手段由直接变为间接,实行政企分开等。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明圣  
主流的行政主体理论认为,地方政府是我国行政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从宪法的角度上分析,无论是从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宪法原则,还是宪法确立的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与领导体制、地方政府的事务管理权,乃至于地方政府的组织机构设置、公务员管理,还是从其所归属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宪法地位,与其说地方政府属于一级独立行政主体,不如说它更多地是作为中央政府的执行体而存在的。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慎之  
今年开年以后,中国的第一件大事恐怕无过于中共中央在1月22日向全国人大提出的要又一次修改宪法的建议了。我们的国家已定下了建设“法治国”的目标。宪法正是法治国的根本。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50年前成立,在1954年制定第一部宪法以来,已经先后制定了四部宪...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陶镕   富新梅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主要目标任务中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也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完善。宪法在经济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多方面的属性与功能。首先,宪法规定了基本经济原则和政策,如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为经济政策制定和执行提供指导。其次,宪法保障公民经济权利,
关键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继楼  杨艳秋  
对政府会计的研究需从政府会计概念框架入手,而会计概念框架的首要问题是确定会计目标,即为谁服务、向谁提供信息、提供什么样的会计信息。政府会计目标的建立需要一个基石和支点,即必须建立在经济理论、政治理念、法律和实践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现行《宪法》、《预算法》来研究政府会计目标的逻辑起点,即政府会计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政府会计目标的关键决定基础,并影响其他概念框架要素的界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银奕淇  李梓铭  欧迪巧  
弥补法律缺失和化解法律冲突是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改革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从宪法的角度寻找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改革的立法途径,必须明确宪法对混合所有制的层次、办学主体、投资结构及资产保护形式等问题的依据与边界。只有按照宪法的逻辑,结合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改革实践,才能主动避免混合所有制改革对职业院校的法律地位、法人属性、产权归属、治理结构等方面的不利影响,建立起适合其改革与发展的法律规章,从而解决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改革的法律困境。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成刚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海尔管理模式等一系列中国企业管理理念和方式引起了全球管理学界广泛关注与研讨。而回顾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这段历史,"鞍钢宪法"创新性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则具有一定的全球影响力。一、"鞍钢宪法"的内涵"一五"(1953-1957年)时期,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在我国实施,苏联专家在我国企业推行的管理模式多为集权化管理,搞物质刺激,依靠少数专家和烦琐的规章制度,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郑发  
《反垄断法》已列入全国人大“八五”立法规划,有关部门正抓紧研究起草,国内学术界对我国反垄断立法呼声日益高涨,因此,有必要就我国反垄断法的有关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芳  
新中国宪法保障非公有制经济经历了《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的变迁及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的修改历程。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从"资本主义的尾巴"到"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再到需要"毫不动摇"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到进行"平等竞争"和受到"平等保护"的享受国民待遇的市场主体。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历程,就是对社会主义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发展完善的历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曾迪  
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要求任何法律部门为其贯彻落实开辟道路,经济法也不例外。经济法在保障现代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同时,也实现着宪法中的公民权利。经济法对宪法权利的维护存在细化维护与转化维护两种方式。本文以结社自由中的消费者结社权为例,将宪法权利如何在经济法中加以落实进行解读,再次印证经济法对宪法权利的维护是有路径可循的。经济法的权利维护与宪法精神一脉相承,经济法的权利本身来源于宪法,并将之运用到市场经济的法治化运行中不断完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莉  
作为现代国家基本经济职能的宏观调控不是政府的普通行政问题,而是一个关涉公民基本权利和国家权力平衡的根本法问题。所以,从宪法角度研究和看待宏观调控,是由其本身性质决定的,经济宪法是宏观调控的基本法律架构。同时注意的是,经济宪法不仅包括狭义的经济宪法,也指广义的经济宪法,它们都构成宏观调控的基本法律框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宏  
国家干预经济活动行为需要有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尽管我国宪法和经济法中有相关经济体制和处理不良金融机构的条款内容,但是当前宪法对于政府如何正确处理不良金融机构仍然缺乏价值指引,存在着很大的不明确性。可以通过部门宪法的宪法解释模式,加强金融领域与法律规范间的互动,建立各部门法的宪法原则这一途径解决。部门宪法和国家宪法之间不是竞争关系,而是伙伴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