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3.59.103.64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16)
2023(4981)
2022(4200)
2021(3977)
2020(3313)
2019(7312)
2018(7378)
2017(13689)
2016(7939)
2015(8796)
2014(8523)
2013(8677)
2012(8256)
2011(7779)
2010(7943)
2009(7414)
2008(7277)
2007(6851)
2006(6318)
2005(5599)
作者
(28195)
(24414)
(23798)
(22335)
(15071)
(12005)
(10553)
(9551)
(9235)
(8538)
(8310)
(7933)
(7899)
(7885)
(7717)
(7636)
(7238)
(6985)
(6973)
(6736)
(6551)
(6290)
(6053)
(5695)
(5680)
(5518)
(5394)
(5367)
(5269)
(5239)
学科
(43968)
(31668)
经济(31631)
农业(29223)
(27678)
业经(11969)
管理(11946)
农业经济(9658)
(9536)
方法(8976)
(8852)
农村(8845)
数学(8071)
中国(8028)
数学方法(7975)
(7724)
(7599)
(7321)
企业(7321)
及其(7180)
土地(6961)
地方(6833)
(6768)
劳动(6766)
发展(6710)
(6704)
收入(6345)
人口(6288)
农业劳动(6278)
(6275)
机构
学院(118428)
大学(113770)
(61556)
研究(49645)
农业(48314)
(45625)
经济(44720)
管理(37823)
科学(37057)
中国(37044)
业大(35266)
理学(33012)
理学院(32579)
管理学(31780)
管理学院(31637)
农业大学(29656)
(29322)
研究所(27097)
(25248)
(24664)
中心(22935)
(21973)
(19800)
科学院(19197)
(17357)
(16576)
(15939)
技术(15252)
(15186)
实验(15108)
基金
项目(83012)
科学(62554)
基金(58907)
(55955)
国家(55377)
研究(53547)
科学基金(43933)
(36121)
(33223)
社会(31564)
基金项目(31372)
自然(31330)
自然科(30549)
自然科学(30529)
自然科学基金(29990)
(29716)
社会科(29227)
社会科学(29214)
资助(23383)
教育(22253)
编号(21676)
(20487)
(20015)
计划(19963)
重点(19404)
科技(19402)
农业(18324)
(17512)
(17411)
成果(16961)
期刊
(68337)
(58421)
经济(58421)
农业(46020)
学报(35543)
中国(30427)
研究(28637)
科学(27744)
大学(24950)
学学(24462)
(21746)
业经(16702)
业大(13275)
农业经济(13129)
(12956)
金融(12956)
农村(12882)
(12882)
农业大学(12223)
(11345)
(10241)
管理(9532)
中国农业(9378)
问题(9040)
世界(8776)
农村经济(8636)
教育(8031)
技术(8003)
经济问题(7406)
科技(6945)
共检索到182279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RAZZAQ Abdul  张艳敏  赵和  马峙英  郭北海  王海波  
土壤盐碱是一种严重障碍作物生产的环境因子,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是一种重要的可赋予植物渗透调节抗性的基因。本研究用基因枪法及农杆菌介导法向小麦幼胚和成熟胚愈伤组织导入了BADH基因。用PDS-1000/HE基因枪轰击2 933块幼胚愈伤组织,分化出了45株再生植株,分化率为1.53%。PCR分析表明,其中的5株为BADH基因转化植株。用PPT涂抹其叶片,进一步证实了PCR的结果。以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为受体,用农杆菌介导转化1 968块愈伤,仅再生出了5株绿苗,PCR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但对其转化愈伤组织的PCR检测表明,外源基因已在受体细胞中实现了整合。以幼胚愈伤组织为受体,用农杆菌介导转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冬南  陈晓阳  李伟  骈瑞琦  赵杨  
以子叶节为外植体,草丁膦为选择剂,对根癌农杆菌LBA4404介导的美丽胡枝子遗传转化进行研究,建立美丽胡枝子遗传转化体系,获得转BADH基因植株,最高转化率可达28%。抗性植株经分子检测表明,目的基因已整合进美丽胡枝子基因组中。NaCl胁迫下,转基因植株能积累更多的甜菜碱,证明BADH基因在转化植株中得到正常表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如佳  王阳  王美南  井金学  李振岐  
为了得到带有明确遗传标记的毒性突变菌株,应用基因枪转化技术,以小麦条锈菌野生白化菌系为转化受体,以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Hyg)的质粒为插入载体,对基因枪介导小麦条锈菌插入突变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小麦条锈菌夏孢子萌动2 h,可裂膜承载压力为1 100 Psi时进行轰击转化,所得的小麦条锈菌夏孢子在含有潮霉素的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为36.09%。进一步将转化的小麦条锈菌夏孢子进行扩繁,在筛选品种上筛选,将筛选到的突变体在其上继代培养4代,获得了两个稳定的毒性突变菌株MM-2、MM-3。MM-2菌株对南大2419的毒性减弱,反应型由野生菌系的4型变为2型;MM-3菌株在南大2419的反应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志江  丁在松  王金明  赵明  
敏感型受体小麦品种鉴定的匮乏制约了农杆菌介导小麦的发展。以Gus基因检测及PCR检测为方法,对68个品种的成熟胚愈伤检测Gus基因表达,对8个品种的幼胚转化植株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受体材料扬麦10、师栾02-1、石家庄5号、周麦18、山东01-35、泰山008、Y9-63、邯郸3475经PCR检测,检测到目标基因,为农杆菌侵染敏感型受体材料;扬麦10、师栾02-1侵染后,Gus基因能够表达,且以恢复培养14 d的侵染效果最好,Gus基因表达的愈伤数量增加与蓝斑体积增大,可作为体系优化的受体材料。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梁鸿  王新望  张晓东  胡道芬  刘广田  
用基因枪进行gus基因转化,研究了小麦幼穗、幼胚愈伤组织不同诱导培养时间的转化效果。结果表明,幼穗以诱导培养16d的转化效果最佳,幼胚以诱导培养15d的转化效果最好。比较幼穗和胚的组织培养结果发现,幼穗较幼胚更耐继代和形成再生植株。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HisayoYamane  MeiGao-Takai  RyutaroTao  
休眠是植物适应季节气候变化的一种生长调节机制。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使得休眠的遗传机制研究迫在眉睫。与梅花休眠相关的MADS-box基因被认为是调控梅花休眠规律的遗传因子。然而,通过同源植物的转基因来研究这类基因的功能尚未有报道。最近,Gao等(2010)成功地开发了梅花的遗传转化系统。本文试图用农杆菌介导转化未成熟子叶,通过PmDAM6的组成型表达或RNAi诱导基因沉默的方法来控制PmDAM基因表达。尽管体细胞胚胎发生率很高以及转化率也能够接受,但从体细胞胚很难获得再生植物。最终,我们只得到了少数转基因个体。初步的表达分析表明该系统能够控制PmDAM基因的表达。因此,为了进一步鉴定PmDAM...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世全  李平  刘熔山  
以水稻的两个亚种籼稻和粳稻作为受体, 比较了不同外值体、vir诱导物等对根癌农杆菌转化的影响, 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高效转基因实验体系。依据该体系,以粳籼DREW 的幼愈伤组织和籼稻D汕B的幼穗愈伤组织为受体,经农杆菌AGL1/pCAMBIA1301转化后, 获得了超过50% 的潮霉素抗性愈伤筛选率, 并获得再生植株。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海凤  韩冉  张东武  刘振华  赵惠贤  
【目的】获得转玉米ZmalⅠ基因的安全转基因小麦植株,为研究玉米ZmalⅠ基因在增加小麦籽粒大小和粒质量方面的作用,以及利用基因工程提高小麦产量奠定基础。【方法】以陕农138为供试材料,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为安全标记基因,利用基因枪法,将由谷蛋白胚乳特异表达启动子启动的ZmalⅠ+GFP融合蛋白基因的过表达载体pGlu-exbessa::ZmalⅠ导入小麦中,并对转基因小麦进行PCR检测。【结果】采用基因枪法共轰击3 000个幼胚,获得再生植株59株,移栽至培养钵后成活52株,成活率为88.1%;利用载体上安全标记基因GFP的特异引物对成活的转化植株进行PCR检测,获得含有GFP基因的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池青  周鹏  刘香利  程绘绘  赵惠贤  
【目的】通过基因枪介导共转化,获得转拟南芥抗旱基因PYL5的小麦植株,为转基因小麦的抗旱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小麦品种西农889、绵阳19和宁春16为供试材料,通过基因枪介导法将诱导型启动子Rd29A启动的PYL5基因和筛选标记基因Bar共转化到小麦幼胚愈伤组织中,经过除草剂PPT(Phosphinothricin)筛选和愈伤组织分化,获得再生植株。根据目标基因PYL5和Bar基因序列分别设计特异引物,对移栽成活的小麦T0代再生植株进行基因特异性PCR检测。【结果】采用基因枪分别轰击西农889的1800个、绵阳19的800个和宁春16的800个幼胚愈伤组织,经过筛选和分化分别获得了9,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叶兴国  Shirley Sato  徐惠君  杜丽璞  Tom Clemente  
以预培养 4 d的小麦幼胚愈伤组织为受体 ,L B培养基上激活培养 3 d或 AB培养基上激活培养 4 d,并在WCC培养基中重悬的 C5 8c1农杆菌菌系为供体 ,将含有目的基因、标记基因的 p PTN2 4 9、p PTN 2 5 4、p PTN2 70、p SIS-GFP等重组 DNA质粒转入了小麦 ,经在含 10~ 5 0 mg/ L geneticin( G4 18)、5 0 mg/ L cefotaxime、5 0 m g/ L vancomycin、5 0 m g/ L ticillicin选择培养基上多次选择 ,移栽前利用 npt EL ISA检测 ,移栽后利用叶片离体退绿、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月婷  廖玉才  黄涛  刘正位  高春生  李和平  
为建立农杆菌介导的高效小麦遗传转化体系,分析比较了不同小麦栽培品种、不同培养处理条件下的愈伤诱导、分化及转化效率。结果表明:2个长江中下游主推小麦品种扬麦158和华麦13的幼胚愈伤诱导没有差异,但扬麦158形成的胚性愈伤多、分化率及转化率高于华麦13,是优良的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受体基因型。预培养20d的愈伤转化率最高,高渗处理可进一步提高转化率。获得的T0、T1代转基因植株,经PCR分析鉴定,表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小麦基因组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鹏  池青  吕金洋  刘香利  赵惠贤  
【目的】获得转KN2基因的小麦植株,为研究KN2基因对提高转基因小麦抗寒性的作用,以及为利用基因工程提高小麦抗逆性奠定基础。【方法】以弱冬性小麦品种小偃22为供试材料,通过基因枪法,用含有KN2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和筛选标记基因bar共转化小麦幼胚愈伤组织,经过除草剂(Phosphinothricin,草丁膦)筛选和愈伤组织分化获得再生植株,并对得到的再生小麦植株进行PCR检测。【结果】采用基因枪法共轰击小偃22的幼胚愈伤组织1 680个,共获得再生植株17株,移栽到花盆中成活15株;根据目标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对成活的小麦植株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获得含有bar基因和KN2基因的转基因阳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福双  张艳敏  杨帆  梁新朝  刘桂如  王海波  
为建立简易的不依赖组织培养和抗性筛选的小麦转基因技术,以小麦品种石4185为对象,以gus和badh/bar为外源基因,围绕适于基因枪转化的种子芽生长点受体的制备、基因枪轰击参数的优化等开展了试验,建立了"用解剖刀去除种子根、用镊子把芽鞘掰去、用镊尖扫去包盖生长点的未展开叶、将带生长点的部分与胚乳分离"为特点的受体制备方法;确定1100 Psi+9 cm为最佳轰击参数组合。对轰击后的小麦芽生长点(70个×3批)进行gus基因瞬时表达检测,以受体数统计时,转化率为22.9%~35.7%;以生长点数统计时,转化率为5.7%~8.6%。用含badh/bar的pABH9质粒转化1000个受体,发育成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团武  朱建楚  亢福仁  陈耀锋  曹鑫  赵云祥  任慧莉  李春莲  
以小麦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用基因枪法将报告基因GUS和目的基因Psag12-IPT导入小麦中。GUS基因表达检测表明,金粉用量越高,转化频率越高;质粒DNA用量以2.0μg/枪最佳;随着愈伤组织培养时间的延长,GUS基因瞬时表达呈明显下降趋势,至第28天以后趋于稳定。另外,GUS基因瞬时表达检测应在24h内进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权军利  何玉科  陈耀锋  李春莲  郭东伟  韩德俊  余玲  
以小麦幼胚愈伤组织为转化受体,以植物表达载体质粒pROK2为外源DNA,以蔗糖和甘露醇为渗透剂,研究了愈伤组织生长状态、渗透剂种类及其处理时间和浓度对基因枪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采用基因枪轰击法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进行转化的体系中,受体愈伤的最佳发育阶段为胚性启动前期;高渗处理可以使基因枪转化频率得到明显提高,但处理时间过长对愈伤组织的增殖和分化又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用蔗糖进行高渗处理对愈伤组织生长及再生的抑制作用较用甘露醇弱;用0.6 mol/L蔗糖和0.5 mol/L甘露醇分别在轰击前6 h和轰击后18 h进行高渗处理转化效果均最佳。文章建立了高效蔗糖高渗基因枪转化受体系统。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