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25)
2023(15654)
2022(13378)
2021(12440)
2020(10594)
2019(24183)
2018(24041)
2017(46093)
2016(25231)
2015(28483)
2014(28278)
2013(28294)
2012(25685)
2011(22918)
2010(23039)
2009(21839)
2008(21890)
2007(19774)
2006(17722)
2005(16189)
作者
(72809)
(60278)
(60124)
(57121)
(38598)
(28704)
(27299)
(23532)
(22852)
(21825)
(20527)
(20503)
(19394)
(19202)
(18617)
(18242)
(18053)
(17870)
(17254)
(17249)
(14944)
(14894)
(14510)
(13848)
(13734)
(13649)
(13398)
(13317)
(12150)
(11859)
学科
(101303)
经济(101142)
(100740)
管理(97801)
(91326)
企业(91326)
方法(44705)
(35950)
数学(34568)
数学方法(34211)
业经(32565)
(32069)
(25767)
(25741)
财务(25689)
财务管理(25648)
中国(24503)
企业财务(24343)
农业(22268)
技术(20483)
理论(20068)
(19620)
(19149)
(18955)
(18539)
地方(18082)
(18053)
(16758)
贸易(16747)
(16705)
机构
学院(361940)
大学(361065)
管理(151322)
(143861)
经济(140629)
理学(128664)
理学院(127320)
管理学(125580)
管理学院(124876)
研究(113568)
中国(90228)
(77480)
(72964)
科学(68611)
(58286)
(56440)
财经(56268)
(55966)
中心(52317)
业大(52299)
(51036)
研究所(50472)
北京(48849)
农业(45409)
(44649)
(44248)
师范(43848)
经济学(41628)
财经大学(41596)
(41177)
基金
项目(236939)
科学(187480)
研究(176861)
基金(172460)
(148171)
国家(146859)
科学基金(128314)
社会(111267)
社会科(105358)
社会科学(105330)
(93149)
基金项目(91788)
自然(83258)
自然科(81305)
自然科学(81288)
教育(80198)
自然科学基金(79878)
(76671)
编号(72563)
资助(70278)
成果(59106)
(52153)
重点(51816)
(51396)
(49362)
课题(49181)
创新(47302)
(47290)
项目编号(45493)
(45337)
期刊
(169111)
经济(169111)
研究(108928)
中国(73301)
管理(62855)
(61359)
(54653)
学报(52365)
科学(49932)
大学(40802)
学学(38343)
教育(38020)
农业(37499)
(34119)
金融(34119)
技术(32796)
业经(29224)
财经(28263)
经济研究(24494)
(24120)
(22320)
问题(21417)
技术经济(19284)
现代(18539)
财会(18257)
理论(17952)
图书(17728)
科技(17298)
会计(16958)
(16475)
共检索到549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韩侑谊  陈景秋  钱思远  
中国制造业以往一直以低廉的人力成本占有优势。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新生代进入工厂使得成本逐渐提高,此优势已逐渐消失,未来中国制造业的出路在于品牌和质量。6S管理作为一种建立标准化的工艺流程并以此提升流水线的生产品质的现场管理方法无疑是提升中国"质"造的关键。但目前能够有效推行6S管理的企业并不多,其主要原因是管理层缺乏重视,认为企业基层生产团队的工作是高度流程化和重复性的,没有通过对于日常工作的反思对6S管理进行改善。因此本研究在制造业团队中实施团队自省的组织干预,并通过定性分析的方法考察了其对6S管理的效用,进而改善生产质量。6S的特点是着眼于细节,并持续关注和改善。而团队自省是通过对工作目标(质量和产量)和工作过程进行回顾,进而找到改善的方法,并进行小量和循序渐进的改善,这个与6S现场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本研究通过团队自省引导团队成员关注和重视6S的持续改善,并进一步讨论了如何通过团队自省促进6S的现场管理以及6S管理在中国制造业背景中的内涵,最终实现向中国"质"造的转型。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韩侑谊  陈景秋  钱思远  
中国制造业以往一直以低廉的人力成本占有优势。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新生代进入工厂使得成本逐渐提高,此优势已逐渐消失,未来中国制造业的出路在于品牌和质量。6S管理作为一种建立标准化的工艺流程并以此提升流水线的生产品质的现场管理方法无疑是提升中国"质"造的关键。但目前能够有效推行6S管理的企业并不多,其主要原因是管理层缺乏重视,认为企业基层生产团队的工作是高度流程化和重复性的,没有通过对于日常工作的反思对6S管理进行改善。因此本研究在制造业团队中实施团队自省的组织干预,并通过定性分析的方法考察了其对6S管理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谢家智  姚领  叶盛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增长动力的核心和基础,制造业转型升级已成为中国经济金融稳定发展和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核心战略。以制造业"融资难"和"融资贵"为突出矛盾的金融服务严重滞后现象,以及金融业系统性风险增大现象的背后有深层次的理论缺失和机制建设滞后的矛盾。为此,我国需要解决在经济金融化背景下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机制问题,构建金融市场化发展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型耦合机制和满足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的包容性金融结构的供求机制。构建对创新成长型企业金融服务能力的运行与调控机制,完善促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政府诱导型科技金融发展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昌南  苏婷  
文章选取了生产性服务业各细分行业和制造业中代表性行业8个,采用我国2006~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个体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估计,结果显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对以上8个代表性制造业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金融业对大部分制造业存在促进作用。科学研究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影响为正,而对传统制造业的影响微乎其微。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对制造业影响很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怀英  
党的"十七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作为重大战略任务再次加以强调。2006年9—10月份,笔者在赴韩国访问考察期间,与韩国对外政策研究院东北亚经济研究中心等有关单位的学者官员就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结构升级互动的议题进行了座谈,并考察了韩国著名企业三星电子、现代汽车公司的研发、生产、销售情况。调查研究显示,韩国在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特别是在自主创新关键期,从劳动、资本密集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霞  盛晴  卞靖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知识型中间投入,其主要消费对象是制造业,制造业转型升级离不开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通过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在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现状及其制约因素的分析,可以得出:目前,亟须在政策体系、市场环境、制度建设、产业融合、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努力,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更好地支撑和推动制造业升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玲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国制造业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本国服务要素的供给,生产性服务进口贸易对制造业的投入率和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进口贸易的需求率都在发挥正向促进作用。本文构建非竞争性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发现OECD国家非常注重本国传统优势制造业发展,其在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传统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优势产业服务化转型以及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产品和服务包的纵向服务化升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程斌  孙华平  张瑾  
本文通过模型分析探讨了功能性服务与制造业互动的机理,并以浙江义乌专业市场群为例提炼出功能性服务集群促进制造业集群升级的四大效应:成本节约效应、价格发现效应、信息与技术外溢效应及专业化和国际化渠道效应。最后结合我国功能性服务集群的发展现状和困境,提出了发展功能性服务集群促进产业升级的政策思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丁世豪   李平  
选取中国制造业2005—2020年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基于市场、技术、产品维度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的创新效应,且表现出行业和投入双重异质性,一方面,数字化转型抑制了劳动资源密集型行业创新,但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创新呈正向影响;另一方面,硬件数字化转型相较软件数字化转型的创新效应更强。市场规模效应、技术改造效应、产品革新效应是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创新的三大渠道,其中,硬件数字化转型可引致技术改造升级和产品革新开发促进创新,而软件数字化转型则通过本土市场规模扩大和产品革新开发带动创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汉江  吴娜  唐维  
由于我国对资源、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绿色供应链管理也日益受到关注。但绿色供应链在我国起步较晚,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本文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视角出发,结合制造业的实际情况与特点,研究得出了绿色供应链管理对制造业及循环经济发展的意义,提出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必将促进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并针对目前我国国情下绿色供应链管理存在的整体高效益,局部不经济这一主要矛盾,提出了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具体措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慧力  汪金月  李静  
科技服务业作为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运用现代科学知识、技术和信息向企业提供智力服务,可以通过专业化分工降低制造业成本、通过技术创新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优化资源配置,有效提升制造业的效率。然而,这种提升作用并不是直接的,可能通过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服务业集聚和人力资本水平等条件来实现。为了明确科技服务业促进制造业效率提升的路径,本文基于东部地区11省(市)的面板数据建立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科技创新能力具有完全中介效应,科技服务业集聚的中介效应较大,人力资本水平的中介效应较小。据此提出建立产学研+中介联盟,整合资源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引导科技服务业按照城市群形成空间集聚,建设一站式科技服务园区,培养自主创新人才,提高企业人力资本水平。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尹铁岩  何明钰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目标,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切入点,针对我国制造业存在的产能过剩、库存冗余、供给质量和效率不高等问题,基于供应链库存管理中的协同规划、预测和补给(CPFR)模型,采取信息系统技术、库存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相结合的手段,优化供应链企业生产结构,以信息流带动商流、物流效率的整体提升,从而促进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樊利  李忠鹏  
本文以2016~2018年沪深股市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建立门槛效应模型,验证了政府补贴与企业研发投入的作用关系会随着资本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研究发现,政府补贴能够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并且在资本结构的调节作用下呈现三重门槛效应。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政府补贴对非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系数更高。因此,政府研发补贴政策需要综合考虑企业资金状况、企业性质,建立有效甄别机制,实施差异化补贴策略,加大对非国企补贴力度,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钱宝荣  
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是"调结构、促转变"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制造业行业发展情况和税收现况的解析,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税收政策,有效发挥税收政策的积极作用,更好地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俊  
本文对进口商业服务是否促进了制造业企业技术进步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制造业企业使用更多的进口商业服务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分样本的实证分析发现东部地区和出口企业受到进口商业服务的影响较大,而对中西部地区和国有企业而言,进口商业服务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