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4)
2023(1362)
2022(1148)
2021(1072)
2020(896)
2019(2305)
2018(2301)
2017(4971)
2016(2506)
2015(2169)
2014(2093)
2013(2046)
2012(2002)
2011(1765)
2010(1758)
2009(1560)
2008(1440)
2007(1300)
2006(1091)
2005(1049)
作者
(5084)
(4266)
(4177)
(4093)
(2765)
(2108)
(1972)
(1649)
(1548)
(1517)
(1447)
(1423)
(1413)
(1349)
(1342)
(1334)
(1263)
(1257)
(1158)
(1154)
(1034)
(1009)
(983)
(982)
(967)
(910)
(885)
(877)
(870)
(847)
学科
(10166)
(9981)
经济(9976)
(9069)
贸易(9069)
(9022)
出口(7575)
出口贸易(7575)
(7575)
方法(4938)
数学(4732)
数学方法(4708)
管理(4426)
(4163)
(3721)
(2894)
(2838)
企业(2838)
财政(2799)
中国(2687)
(2610)
支出(1932)
(1766)
进出(1740)
进出口(1740)
进出口贸易(1740)
概况(1698)
财政支出(1687)
农业(1551)
地方(1499)
机构
大学(28533)
学院(28045)
(16395)
经济(16219)
管理(10618)
研究(9356)
理学(9292)
理学院(9226)
管理学(9134)
管理学院(9092)
中国(7628)
(7557)
经济学(6344)
财经(5950)
经济学院(5936)
(5597)
(5511)
财经大学(4464)
科学(4398)
中心(4332)
(4118)
(4077)
(4039)
(3889)
研究所(3654)
(3507)
业大(3425)
北京(3266)
商学(3255)
商学院(3228)
基金
项目(19406)
科学(15803)
基金(15244)
研究(14853)
(12929)
国家(12837)
科学基金(11183)
社会(10915)
社会科(10508)
社会科学(10507)
基金项目(7796)
(6889)
教育(6544)
资助(6473)
自然(6231)
自然科(6109)
自然科学(6108)
自然科学基金(6002)
(5613)
编号(5472)
国家社会(5155)
(4965)
教育部(4526)
中国(4389)
人文(4351)
(4246)
(4225)
社科(4210)
重点(4196)
成果(4153)
期刊
(15297)
经济(15297)
研究(9562)
(5619)
中国(5176)
(4976)
国际(3945)
学报(3661)
(3648)
管理(3404)
经济研究(3364)
大学(3179)
科学(3075)
财经(3028)
学学(2955)
问题(2877)
(2849)
金融(2849)
(2641)
农业(2513)
(2511)
贸易(2511)
世界(2253)
业经(2214)
国际贸易(2120)
技术(2017)
教育(1788)
经贸(1753)
统计(1623)
技术经济(1511)
共检索到439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余永定  
总供给曲线的推导是宏观经济学中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在大多数宏观经济模型中 ,在推导总供给曲线时 ,加总问题 (aggregationproblem)往往被忽略。一般认为 ,总供给曲线是各企业供给曲线的简单算术和或是一个代表性企业供给曲线的简单放大。但是 ,在现实中 ,各个企业是不同的。只有在非常严格的条件下 ,总供给曲线与企业供给曲线在性质上才是等价的。考虑到中国经济的制度性特点并在解决加总的一系列技术问题的基础上 ,本文推导出了在企业劳动生产率服从均匀分布情况下的总供给曲线。通过这种方法推出的总供给曲线具有许多传统总供给曲线所不具有的新性质。笔者希望本文能为进一步研究处于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之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乃武  孙稳存  
本文采用实证方法从总供给方面来研究我国经济的增长趋势和经济波动,通过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的变化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具有一致性;经济的短期波动则主要由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引起,但是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也有一定的影响,即中国的短期总供给曲线与新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在结构上一致,并无其他变形。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孙国梁  
中国基础产业与其他产业资源配置的方式不同,以及二元结构的存在使西方经济学中的总供给曲线在中国缺乏适用性。本文在中国经济的实际背景下,基于里昂惕夫生产函数,构建了基础产业供给不足时的总供给模型,并对供给曲线做了实证检验。本文提出了基础产业产出的价格效应和产出效应的概念,并认为这两个效应是构建中国的总供给曲线的关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皓  石柱鲜  
本文应用时变经济"自然率"条件下的新凯恩斯模型对我国总供给曲线进行估计,并且对其动态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总供给曲线所描述的通货膨胀率与产出缺口变动关系与我国宏观经济态势的发展相吻合;产出缺口是通货膨胀率变动的Granger原因,并且产出缺口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具有时变性和非对称性特征;总供给曲线作用下的月度环比和同比通货膨胀率适度水平分别近似为0.35%和4.28%。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汉文  
传统的公共品需求理论并没有特别考虑公共品个人需求曲线的加总。事实上,公共品需求曲线的加总与私人品个人需求曲线的加总不同,并且要复杂得多。在充分考虑公共品的性质后,可以运用萨缪尔森方法、中间投票者个人需求函数替代法以及社会效用函数法来加总公共品个人需求曲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卢盛荣  
本文着重检验了我国区域经济中的基于产出缺口的地区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存在性,进而分析地区短期总供给曲线对货币政策地区效应的影响。文章首先对地区短期总供给曲线存在的可能性进行了理论解释,应用卡尔曼滤波方法估算了我国各地区的产出缺口,然后运用ARMA模型说明预期通货膨胀率形成机制,最后以通货膨胀率与其预期之差、外部需求冲击等作为解释变量对产出缺口进行回归,结果发现,我国东部地区的短期总供给曲线较中西部地区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更平坦,因而东部地区货币政策效应要强于中西部地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运信  曾令华  
在货币政策是应该坚持单目标还是双重目标的争论中 ,正斜率的总供给曲线的存在经常被作为双重目标论的依据。本文认为 ,这只是双重目标论的一个必要条件 ,该曲线的不稳定性及其测度上的不确定性才是决定货币政策要盯住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双重目标的充分条件。实证分析表明 ,我国的总供给曲线具有这两个特征 ,这就决定了我国货币政策必须盯住双重目标 ,而不能只盯住通货膨胀目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高  
本文运用Blanchard和Quah(1989)提出的长期识别条件,在一个二元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中将影响中国真实GDP和通货膨胀的冲击分解成了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利用分解的结果,我们估计了中国短期总供给/总需求曲线的斜率。估计结果表明,中国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斜率为负(真实产出与通货膨胀负相关),而短期总需求曲线斜率为正(真实产出与通货膨胀正相关),这与现有的宏观理论完全不符。我们将这一结果称为"斜率之谜"。这一现象的真实性还需要更多经验研究的验证。如果这一现象的可靠性能够得到确认,那么对其原因的分析将是下一步理论研究的重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运信  曾令华  
一、货币政策目标之争与总供给曲线近五年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特征的巨大转变,使货币政策目标决策问题又受到不少学者的关注。关于货币政策目标定位的问题,分歧主要是坚持维护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单一目标还是坚持币值稳定与经济增长并重的双重目标。坚持币值稳定单一目标论的重要依据是货币政策"中性理论"、动态不一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史晋州  
总供给曲线与经济增长路径变化──关于产量、物价与增长周期的一种假说史晋州70年代末期以来,在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经济增长呈现出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在宏观经济运行中扩张性货币政策已经愈来愈成为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的必不可少的“启辉器”;二是在经济发...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栋  宋辉  刘新建  
鉴于一般的宏观经济预测模型中缺乏对历史数据反映供需失衡状态的分析,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投入产出(IO)分析原理的总供给—总需求(AS-AD)分析框架,以中国1987~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均衡产出水平的影响较小;减税能够改善就业和对外贸易状况,且对劳动者收入改善效果显著;劳动生产率提高是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但需要改善就业和劳动者收入政策措施的配合。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仲崇文  吴甦  于洪菲  
本文在菲利普斯曲线和奥肯定律曲线反映的经济变量关系的基础上,同时考虑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的影响,利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方法估计了我国的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实证结果表明,需求冲击对产出水平的影响确实只是暂时性的,而供给冲击对于产出水平的影响具有持续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方福前  孙永君  
在我国的失业产出关系中,短期内,总供给冲击是产出波动的主要来源,总需求冲击则是失业波动的主要来源,总需求冲击和总供给冲击共同破坏了产出失业之间反向变化关系,但是总需求冲击的破坏作用更多一些。在长期,总需求冲击对产出没有影响,总供给冲击对产出有显著的正的影响,总需求冲击在长期对失业没有影响,但总供给冲击在长期会对失业产生不利影响,即正的供给冲击的累积影响所带来的产出增加在长期使我国的失业率上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袁晓丽  刘圣中  
现有文献中从公共政策角度研究供给侧改革政策的成果比较少。因此,本文试图运用多源流理论框架分析我国目前提出的供给侧改革背后的多重推动因素,探究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在政策推出过程中发挥的影响作用,从而为对这一政策的理解和实施提供更深层的知识支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袁晓丽  刘圣中  
现有文献中从公共政策角度研究供给侧改革政策的成果比较少。因此,本文试图运用多源流理论框架分析我国目前提出的供给侧改革背后的多重推动因素,探究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在政策推出过程中发挥的影响作用,从而为对这一政策的理解和实施提供更深层的知识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