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
- 2023(60)
- 2022(45)
- 2021(41)
- 2020(33)
- 2019(91)
- 2018(83)
- 2017(197)
- 2016(113)
- 2015(107)
- 2014(142)
- 2013(147)
- 2012(103)
- 2011(144)
- 2010(117)
- 2009(114)
- 2008(126)
- 2007(82)
- 2006(73)
- 2005(87)
- 学科
- 济(535)
- 经济(535)
- 方法(394)
- 数学(392)
- 数学方法(391)
- 货(356)
- 贸(316)
- 贸易(316)
- 易(315)
- 期货(245)
- 农(243)
- 管理(225)
- 市场(222)
- 产品(200)
- 业(199)
- 农产(186)
- 农产品(186)
- 价格(185)
- 产品价格(184)
- 企(169)
- 企业(169)
- 融(169)
- 金融(169)
- 银(138)
- 银行(138)
- 行(136)
- 理论(128)
- 币(111)
- 货币(111)
- 财(91)
- 机构
- 大学(1704)
- 学院(1677)
- 济(936)
- 经济(920)
- 中国(643)
- 管理(568)
- 研究(536)
- 财(507)
- 理学(492)
- 理学院(490)
- 融(487)
- 管理学(486)
- 管理学院(485)
- 金融(483)
- 财经(395)
- 银(391)
- 银行(388)
- 经济学(380)
- 经济学院(365)
- 人民(357)
- 经(357)
- 行(355)
- 国人(336)
- 中国人(335)
- 中国人民(334)
- 京(325)
- 中心(300)
- 财经大学(286)
- 金融学(283)
- 金融学院(274)
共检索到27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德元
2003年10月,长期持续低速的中国物价忽然“起飞”,其中尤以粮油价格上涨更引人注目。国内一些经济学家惊呼,中国的通货膨胀已经来临或即将来临,他们其中的有些人把“粮油涨价”看成这次可能发生的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笔者自知,自身的学识水平和研究条件都不足以支持本人对通货膨胀是否来临做出一个负责任的判断;但是,笔者想说的是,如果通货膨胀真的已经来临或即将来临,那么这次通货膨胀也“罪”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夏永强
试论转制期通货膨胀夏永强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凯恩斯认为: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是由总需求的过度增加引起的,而总需求的过度增加却不一定由货币数量增加而引起,传统货币数量说将货币流通速度作为一个固定不变的常数是有失偏颇的。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只要经济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学彬
通货膨胀形成机制研究□陈学彬作者简介陈学彬,男,四川自贡人,1953年生。上海财经大学财务金融学院副教授。1994年于四川大学经济系荣经济博士学位。先后在政府机关、研究所和高等院校从事宏观经济、价格、货币理论与政策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应用经济教学、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锡良 袁炜
自1990年新西兰率先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以来,其实践已经走过10多个年头,目前大约有20个国家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这些国家中既包括加拿大、英国等发达国家,也包括巴西、智利等发展中国家以及捷克、匈牙利等转轨经济国家。由于各国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一耿
测定通货膨胀率的方法不只是一种,而是具有多种。不论采用什么方法,都必须根据我国货币流通所联系的经济活动对象来研究,离开了它,设计的计算方法就不尽科学,计算的结果必然脱离实际。现在在我国运用货币职能进行经济活动,主要的有支付劳动者报酬;在零售市场和农副产品市场用货币进行商品交易,消费者用货币支付各项劳务服务;发放农业贷款、农产品预购定金、社会劳保福利费用;城乡居民同银行发生的储蓄往来;银行用人民币在国内购买外币,等等。据此,便可对通货膨胀作出简单的定义,即流通中的货币、随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田方钰 刘海英 刘达禹 陈婉莹
采用时变Granger因果检验明确中国历次典型通胀时期下的通货膨胀传导机制与通胀成本负担状况,并基于反事实模拟给出结构性通货膨胀的治理方略。研究结果显示:(1)2012年前中国的通货膨胀基本都是全局性通胀,而在2012年后,通货膨胀则具有典型的结构性特征;(2)治理全局性通胀只需盯住通胀源头和成本终端,而治理结构性通胀则应关注疏通通胀传导链条;(3)当下的通货紧缩是一轮由最终消费端发起的全局性通缩,但由于此轮通缩中只存在价格逆向传导链条,导致其仍有演化为结构性通缩的可能;(4)面对结构性通货紧缩,中央银行应采取适度盯住生产端价格指数的方式予以治理,这不仅有利于事前化解可能出现的产业链断裂风险,而且也能为后疫情时期的经济复苏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增长空间。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寒波 王雍君
一、问题的提出通货膨胀是一种由于投入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货币必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既然货币贬值、物价上涨,那么一切以货币单位计量的收入、支出以及债权、债务的实际价值同名义价值就会发生偏差,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产生一种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效果.如果不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这种由通货膨胀造成的再分配效果往往会给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种种消极影响.比如,近年来已引起理论界关注的固定资产补偿不足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万山
自20世纪90年初新西兰率先采用通货膨胀钉住(Inflation Targeting)作为货币政策框架以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工业化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开始采用这种新的货币政策制度。这些国家包括:新西兰、智利、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巴西、捷克共和国、芬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商建初 虞拱辰 李海海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基本态势,接着对"流动性过剩"的内涵进行了讨论,分析了我国流动性过剩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探讨了我国当前高额外汇储备与流动性过剩的因果关系。最后本文认为,当前通货膨胀以及货币政策难以凑效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在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和资本流动的冲击下,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货币政策目标日益受到严峻的挑战,改革汇率制度势在必行。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通货膨胀 汇率制度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松奇
在制度条件大体稳定的国家中,通货膨胀总是由一般的经济运行原因所引致。但在体制条件处于迅速变动的国家中,通货膨胀的引发原因则可划分为两类:一般经济因素和制度性因素。中国目前的情况就是如此。毫无疑问,对中国目前的高通货膨胀必须进行治理。在治理方案的选择中,可以这样考虑:以改革措施来解决或消除易于滋生通货膨胀的制度性因素;以配套的经济政策来缓解助长通货膨胀的一般因素的作用。我们姑且将前者称之为通货膨胀的制度调节,后者称之为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宗新 张雪娇
我国本轮通胀预期在本质上是超额货币供给引致实际货币购买力下降的结果,这表明近年中国持续高货币增长并非简单用"货币迷失"所能解释。为有效实施通胀预期管理,控制宏观经济运行和金融体系风险,有必要进一步对我国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温桂芳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过去如此,现在依然如此。过去、现在都在表明,农业基础不稳,市场就要发生波动,就要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当我们研究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寻求抑制和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时,认真研究农业、农价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明皓
经济开放度在汇率传导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考虑经济开放度后,汇率调整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显著增强。研究表明,进口依存度与汇率传导效应正相关,金融开放度与汇率传导效应负相关。通过构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的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进口依存度、金融开放度和人民币汇率波动关系密切。在现阶段的宏观经济形势下,人民币合理适度的升值有助于缓解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促进我国经济内外部均衡发展。
关键词:
经济开放度 人民币升值 通货膨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