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71)
- 2023(14020)
- 2022(12350)
- 2021(11880)
- 2020(9719)
- 2019(22406)
- 2018(22388)
- 2017(44055)
- 2016(23926)
- 2015(26824)
- 2014(26609)
- 2013(25977)
- 2012(23840)
- 2011(21441)
- 2010(21477)
- 2009(19892)
- 2008(19287)
- 2007(16795)
- 2006(14932)
- 2005(13240)
- 学科
- 济(89686)
- 经济(89573)
- 管理(70745)
- 业(65543)
- 企(55147)
- 企业(55147)
- 方法(40570)
- 数学(34932)
- 数学方法(34427)
- 农(26373)
- 财(25576)
- 中国(24049)
- 业经(20674)
- 贸(18566)
- 贸易(18559)
- 学(18501)
- 易(18065)
- 制(17986)
- 地方(17572)
- 农业(16621)
- 务(16468)
- 财务(16392)
- 财务管理(16357)
- 理论(16280)
- 企业财务(15452)
- 银(15350)
- 银行(15316)
- 策(14654)
- 和(14539)
- 行(14463)
- 机构
- 学院(329912)
- 大学(328686)
- 管理(132509)
- 济(131485)
- 经济(128415)
- 理学(113894)
- 理学院(112720)
- 管理学(110800)
- 管理学院(110216)
- 研究(108083)
- 中国(83759)
- 京(69292)
- 科学(65144)
- 财(63453)
- 所(53768)
- 财经(50067)
- 中心(49946)
- 农(49062)
- 江(48609)
- 研究所(48304)
- 业大(46347)
- 经(45401)
- 北京(44204)
- 范(43896)
- 师范(43577)
- 州(39894)
- 院(39317)
- 经济学(38493)
- 农业(38131)
- 财经大学(37126)
- 基金
- 项目(220204)
- 科学(173299)
- 研究(166046)
- 基金(158675)
- 家(136270)
- 国家(135089)
- 科学基金(116619)
- 社会(102839)
- 社会科(97359)
- 社会科学(97336)
- 省(85592)
- 基金项目(83823)
- 教育(76679)
- 自然(75392)
- 自然科(73546)
- 自然科学(73531)
- 自然科学基金(72184)
- 划(71968)
- 编号(70118)
- 资助(65879)
- 成果(57643)
- 部(48819)
- 重点(48759)
- 课题(47671)
- 发(46559)
- 创(45741)
- 项目编号(43420)
- 创新(42480)
- 教育部(42348)
- 人文(41742)
- 期刊
- 济(146476)
- 经济(146476)
- 研究(101620)
- 中国(59868)
- 财(48358)
- 管理(48271)
- 学报(46778)
- 农(44689)
- 科学(44104)
- 教育(39241)
- 大学(35741)
- 融(34534)
- 金融(34534)
- 学学(33384)
- 农业(30804)
- 技术(27967)
- 业经(25260)
- 财经(23778)
- 经济研究(23441)
- 经(20277)
- 理论(18975)
- 问题(18892)
- 图书(17777)
- 实践(17534)
- 践(17534)
- 贸(15517)
- 技术经济(15422)
- 现代(15181)
- 科技(14905)
- 业(14824)
共检索到490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项后军 于洋
通过纳入通货膨胀预期,本文研究了我国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房价和股价)反应的方式、非对称性和急缓程度,结果表明:①货币政策在对房价和股价的反应中,通货膨胀预期起到明显不同的作用;②货币政策"关注"房价而"盯住"股价,即货币政策"间接地"根据通货膨胀预期调整对房价的反应,但通常并未考虑通货膨胀预期就"直接"调整对股价的反应;③货币政策在整个样本期内均对房价作出正向反应,且随通货膨胀预期的不断攀升反应逐渐增强,但对股价却采取所谓"调牛不调熊"的非对称反应,且随股价涨幅的增加反应逐渐增强;④这两种非对称反应均是逐渐(平滑)调整的。最后,本文还从政策层面上讨论了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反应的持续性问题。
关键词:
通货膨胀预期 关注 盯住 非对称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卢宝梅
通货膨胀目标制是追逐长期价格稳定的一种货币政策策略,实践证明通货膨胀目标制已经成功地取得了长期的价格稳定。货币政策应当密切关注信贷的过度增长、快速的资产价格上涨和投资的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实现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正新 李爽
对我国预期通胀与货币政策目标变量综合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目标通胀率、预期通胀率和实际通胀率三者之间是正向关联。目标通胀率对预期通胀率的影响程度显著但具有滞后性,"目标锚"的引导作用尚有待进一步发挥。通胀预期陷阱在我国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实际通胀率的波动幅度较大且上升有利于拉动正产出缺口,货币当局确实有人为地调高目标通胀和实际通胀水平来刺激经济增长的故意,货币政策时间的非一致性存在但并非显著。我国通胀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公众通胀预期推动的,结论凸显了货币政策管理预期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颖 林景润 高铁梅
本文利用滚动构建VAR模型的方法进行样本外动态预测,估计得出粘性信息假设下的通货膨胀预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非线性的LSTR模型,刻画出通货膨胀率的非对称调整路径。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当通货膨胀预期超过某一特定门限值后,对未来通货膨胀的作用反而减小。另外,通过比较利率和M1这两种货币政策工具对物价的作用,本文发现当通货膨胀预期低于2.8%时,减少M1具有显著的抑制通货膨胀作用;当通货膨胀预期在2.8%~3.9%时,两种货币政策工具对通货膨胀均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而当通货膨胀预期高于3.9%时,利率是抑制未来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顾巧明
与西方国家中央银行单一的货币政策目标不同,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具有双重目标:稳定币值和促进经济增长。本研究考虑了这种特殊性,通过构建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央银行和经济主体的效用函数,研究了市场分割条件下我国中央银行与经济主体围绕通货膨胀进行博弈的动态过程。结果表明:我国中央银行天生具有制造通货膨胀的内在动机,但是由于经济主体理性预期的存在,中央银行在短期内获得的收益将会被在长期付出的更大代价所抵消。最后,本文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少新
在当前通货膨胀压力下,中央银行利用公开市场业务、准备金率政策和窗口指导等措施进行紧缩,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目前通货膨胀压力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既要借鉴以往的治理经验,又要明确此次由投资过度引发的通货膨胀压力与以往的通货膨胀在成因和治理手段上都应有所不同,在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上都要有严格的针对性。
关键词:
通货膨胀 投资过度 经济政策 货币政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宋清华
2003年以来,我国摆脱了通货紧缩的阴影,进入了一个温和的通货膨胀时期。这一轮温和的通货膨胀主要源于货币信贷的过快增长,而基础货币投放过多主要源于外汇占款的快速增长。实证研究表明,我国通货膨胀率与M0、M1、M2以及贷款增长率之间都存在正相关关系。缓解和释放通货膨胀压力既需要运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更需要运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为了缓解通货膨胀压力,中国人民银行应该实行"双升"的货币政策,在调升人民币利率水平的同时调整人民币汇率,既升息又升值,但升息和升值的幅度不宜过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利率 汇率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丁剑平 蔚立柱 陆长荣
次贷危机以来,越来越多国家的央行用核心通货膨胀来取代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借助开放经济新凯恩斯模型,将国际收支余额纳入央行福利损失函数,通过一阶条件得到最优利率规则,考察核心通货膨胀在最优利率规则中的作用,并运用GMM法比较分析盯住核心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反应,研究得出:与通货膨胀相比,盯住核心通货膨胀能避免利率过度调整,减少中国人民银行福利损失,能降低美联邦基准利率对中国人民银行基准利率的冲击;此外,外汇市场干预系数与实际汇率系数在核心通货膨胀目标与通货膨胀目标的政策反应中呈现不同的特征。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昆仑 张晶
文章以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为样本区间,以上证指数的收盘价为因变量、狭义货币供给(M1)增长率、汇率、消费价格指数及滞后一期上证指数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结果显示,模型拟合良好,平均而言上证指数89.7%的变动能被自变量的变动所解释,且残差不存在自相关和异方差。其中,消费价格指数与上证指数成负相关,而狭义货币供给(M1)增长率、汇率和滞后一期的上证指数与上证指数成正相关,结论符合预期且有现实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宝臣 苏云鹏
利用楼市指数、股市指数、CPI以及市场基准利率的月度数据对资产价格、通货膨胀以及货币政策之间的相关性及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定量分析,结论表明:资产价格过快膨胀会导致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又促使更多资金流入资本市场,加重资本市场的过热现象;并进而强化了政府的流动性过剩预期,促使政府通过收紧货币政策来平抑资产价格的过快膨胀,以消除通货膨胀。此外,本文通过向量误差修正模型量化阐释了三者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对于系统不均衡的调整规律。
关键词:
资产价格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互动机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鸣 倪玉娟
首先建立开放经济下的资产价格和货币政策的理论模型,运用最优化方法推导出央行利率政策最优反应函数,然后运用VAR方法分析了股价、产出、通胀率和货币政策的关系,最后运用State-Space方法计算出央行应对资产价格的时变反应系数。本文发现,央行的最优利率政策应对资产价格做出非负反应,反应系数大小与产出的利率弹性和资产内在价值的利率弹性呈负相关,与资产价格的财富效应等呈正相关。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股价波动显著地影响通货膨胀,利率相对于货币供应量来说能更有效地调控股价。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志刚 王世杰
本文基于我国货币政策在通胀水平和增长速度不同的情况下对通胀和产出具有非线性非对称反应的实际背景,分别以经济增长率和通胀率为阈值变量建立非线性货币政策反应函数,估计结果表明:(1)我国货币政策对通胀和产出的反应随着预期的通胀率和经济增长率的变化而有显著的非线性非对称性,非线性转换形式由逻辑函数刻画,转换速度较快且显著;(2)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率的调节区间为2.96%—3.23%,对经济增长率的调节区间为8.52%—8.83%;(3)当经济增长率或通胀率高于调节区间的上限,央行应以通货膨胀为主要调节目标,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当经济增长率或通胀率低于调节区间的下限时,央行应以经济增长为主要调节目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熊海芳 王志强
本文基于利率期限结构分析了通货膨胀预期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意外和中央银行沟通行为的反应,并对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货币政策意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场的中短期通胀预期,对长期通胀预期的影响不大;公开市场操作、存贷款利率调整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三种货币政策操作对通胀预期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央行惯例沟通对通胀预期没有影响,央行行长讲话会加大通胀预期波动;货币政策操作和央行沟通行为对通胀预期的冲击在2008~2009年出现了结构性变化;通胀预期管理效果一直不佳,需要进一步完善通胀预期形成及其传导机制并改善央行的政策操作与沟通行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韦 郑中华
近期我国货币供应量以及贷款规模的快速增长引发各界对我国通胀的担忧。对我国历年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当期的价格水平和前一期GDP的增长率是正相关,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引起下一年度物价水平的上升,检验结果都显著。货币当局在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应该增加货币供应量调节手段,防止流动性泛滥;进行窗口指导,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国际资金流动监管,防止输入型通货膨胀;维持汇率稳定,增强产品出口竞争力。
关键词: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货币供应量 窗口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