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47)
- 2023(11154)
- 2022(9477)
- 2021(8845)
- 2020(7698)
- 2019(17528)
- 2018(17056)
- 2017(34713)
- 2016(18406)
- 2015(20272)
- 2014(19863)
- 2013(19589)
- 2012(17768)
- 2011(15867)
- 2010(15208)
- 2009(13766)
- 2008(13333)
- 2007(11134)
- 2006(9237)
- 2005(7833)
- 学科
- 济(75931)
- 经济(75864)
- 管理(53719)
- 业(53152)
- 方法(44431)
- 企(44389)
- 企业(44389)
- 数学(40887)
- 数学方法(40467)
- 财(26261)
- 税(21751)
- 税收(20294)
- 收(20122)
- 农(17118)
- 中国(16546)
- 务(16125)
- 财务(16091)
- 财务管理(16061)
- 企业财务(15401)
- 贸(14669)
- 贸易(14664)
- 易(14332)
- 业经(13852)
- 制(12417)
- 地方(12062)
- 学(12040)
- 农业(11633)
- 技术(11248)
- 融(11138)
- 金融(11135)
- 机构
- 大学(250684)
- 学院(248930)
- 济(107555)
- 经济(105812)
- 管理(101456)
- 理学(89963)
- 理学院(89138)
- 管理学(87670)
- 管理学院(87207)
- 研究(74499)
- 中国(57418)
- 财(56018)
- 京(48357)
- 财经(44875)
- 科学(43358)
- 经(41140)
- 中心(36067)
- 农(35976)
- 经济学(35481)
- 业大(35365)
- 所(35193)
- 江(34191)
- 财经大学(34031)
- 经济学院(32584)
- 研究所(31800)
- 北京(28991)
- 商学(28589)
- 农业(28520)
- 商学院(28345)
- 范(27683)
- 基金
- 项目(177532)
- 科学(142367)
- 基金(134929)
- 研究(125880)
- 家(117439)
- 国家(116604)
- 科学基金(102548)
- 社会(84162)
- 社会科(80359)
- 社会科学(80341)
- 基金项目(71297)
- 自然(67492)
- 省(66790)
- 自然科(66105)
- 自然科学(66089)
- 自然科学基金(64951)
- 教育(58710)
- 划(56639)
- 资助(56505)
- 编号(48330)
- 部(40926)
- 重点(39187)
- 成果(37824)
- 创(37365)
- 国家社会(36623)
- 教育部(36187)
- 发(35745)
- 科研(35334)
- 创新(35042)
- 人文(35015)
共检索到343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严楷 王红建 李茫茫
通货膨胀会将财富从债权人向债务人转移,因而对企业资产与负债具有非对称性影响。所得税作为一种现实债务,在通货膨胀条件下推迟支付会降低企业实际缴税成本。文章选择2003—2014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别使用基于央行储户调查报告中的预期指数模型、随机游走模型与简单菲利普斯曲线模型估算预期通货膨胀率,实证检验通货膨胀预期是否导致企业通过利润跨期转移而推迟缴税。研究发现:当预期通货膨胀率越高时,企业利润跨期转移程度越大,且在名义税率越高、税收征管力度越宽松、盈利能力越强的公司中,面临通货膨胀预期条件下进行利润跨期转移的动机越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在预期通货膨胀率较高时,主要通过将未来成本费用转移至当期来实现利润跨期转移;上述研究结论不仅在排除税制改革因素的影响后依然稳健,而且还发现在通货膨胀预期条件下,所得税税率上升会显著抑制利润推迟行为,所得税税率下降会进一步加剧利润推迟行为。以上研究不仅揭示了通货膨胀预期影响微观企业会计行为的具体作用机理,而且为企业使用会计工具对冲通货膨胀、进而为公司创造价值提供经验证据。
关键词:
利润跨期转移 通货膨胀预期 税收筹划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亮亮
税制改革引起的利润跨期转移是吸引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以往研究中,学者们往往通过财务报表数据间接测度利润转移程度,此种做法隐含的假设前提是会计与税收之间的一致性。然而,现实中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制之间往往存在差异,而且通过"账税差异"账户进行的利润转移不易受到财务报告成本的影响,因而通过"账税差异"账户反映或达成的利润转移也具有普遍性和重要性。鉴于此,基于我国2008年企业所得税法改革,本文通过考察公司的"账税差异"检验税制改革引起的利润跨期转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产权性质、管理层持股两个角度检验利润跨期转移的截面差异。检验结果表明:税制改革前,相较于税率不变公司,税率降低公司存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石柱鲜 孙皓 宋平平
基于自然失业率的角度,对我国通货膨胀的适度区间与非对称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的适度区间约为2.2179%~6.6389%。近年来,我国通货膨胀处于适度区间之内,但上升趋势比较明显;我国通货膨胀对实际失业率缺口的反应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即通货膨胀对负向实际失业率缺口的反应要强于其对正向实际失业率缺口的反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洋 于洋
文章基于中国人民银行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数据估算了2012—2022年的中国通胀预期季度序列,并对其所具有的实证特征进行了分析与统计检验。结果发现,在此期间中国城镇通货膨胀预期具有适应性预期的特点,不满足无偏性假定,但仍包含一些主要宏观变量的信息,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央行应进一步完善预期管理机制,对通胀预期调查数据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关键词:
通货膨胀 通胀预期 货币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子晖 周林洁 李广众
本文采用动量一致门槛自回归等非线性模型,对中国等亚洲国家价格传导的门槛非对称机制展开研究,以对通货膨胀的驱动类型进行有效甄别。研究发现:中国物价在短期呈现出"供需混合驱动"的特征,而在长期则面临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风险;与此同时,中国在短期存在着由货币供应量到下游物价指数的驱动效应,因此,中国可实施"逆经济风"的货币政策来缓解物价短期上升的压力。此外,本文进一步指出,在宏观调控中政策当局不仅需要考虑价格机制的传导方向,而且需要依据价格传导的非对称机制"相机抉择"地实施"非对称"的调控政策进行对冲干预,以实现物价的长期稳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黎政
文章以2003—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通货膨胀预期对企业"经营性"营运资本管理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企业的"经营性"营运资本需求将增加;针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变动,企业主动调整"经营性"营运资本水平,未来会有更好的经营业绩;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抑制企业"经营性"营运资本因预期通货膨胀而产生的调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和市场竞争强度越小,通货膨胀预期对企业"经营性"营运资本需求的影响越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乔海曙 王军华
本文首先分析了通货膨胀与投资需求之间的关系,对投资需求助推了通货膨胀的观点进行了实证检验,认为投资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继而对投资需求扩张的原因及效果进行了研究,并针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通货膨胀 动态无效率 格兰杰因果检验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朱映凤 傅强 袁晨
以通货膨胀在何种水平下将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的通货膨胀门限值为研究对象,借鉴Khan等研究通货膨胀结构断点的方法,建立包括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人口增长率和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在内的四元变量门限值回归模型,估计1978年至2009年中国通货膨胀的最优门限值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通货膨胀的最优门限值为5%,当通货膨胀超过5%时将对经济增长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最优通货膨胀门限值的存在不仅为中国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制定了一个特定的数字目标,即保持通货膨胀在5%以下,还拓展了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中国实施的讨论,在技术层面上完善了中国通货膨胀目标量化和预测的可操作性,为中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施提供重要支持...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门限值 货币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艾慧 张艺馨
通胀预期的重要性在于它会改变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从而形成非均衡力量推动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未来CPI的信息极有可能在某些活跃的市场中预先表现出来,黄金价格和M1适用于短期预测,而原材料价格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综合指数适用于长期预测。同时,根据检验结果,央行的货币政策对于治理通胀效果明显。
关键词:
通货膨胀 预警指标 微观基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屹山 张代强
基于通货膨胀持久性视角的通货膨胀动态波动机制对于更好地理解体现通胀持久性的现代新凯恩斯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利用一个带有单位根的门限自回归模型对我国通胀率的波动路径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通胀率是一个具有局部单位根的门限自回归过程,并且可以划分为加速通胀状态和减速通胀状态。在减速通胀状态,通胀率是一个平稳自回归过程,而在加速通胀状态下,通胀率是一个具有单位根的自回归过程。同时发现,我国通胀率在两个状态下都具有高持久性,并且加速通胀阶段的持久性更高。那些能够体现通胀持久性特征的现代新凯恩斯模型都可能成为解释具有高持久性特征的通胀波动路径的理论机理,同时高持久性通胀的结论也可以为那些体...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会清 王剑
近年来中国的物价水平上涨较快,少数国家认为中国的出口扩张正在对外输出通货膨胀,引发全球性的通胀压力。针对这种言论指责,本文基于详实的数据资料,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与进口国通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的出口扩张不仅没有输出通胀,反而是稳定全球价格的重要力量。最后,对全球通胀的影响因素作了进一步的计量分析,发现进口国自身的宽松货币政策和国际市场中能源、原材料及运输价格的上涨才是全球通胀之源。
关键词:
中国 出口 通货膨胀 实证检验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东华
已有的许多研究文献显示,关于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宏观经济效应的检验结果在工业国与新兴市场国之间存在着"非对称性"。本文以46个国家(地区)为研究样本、运用DID方法对此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胀目标制在新兴市场国成功地发挥了稳定通胀预期的"名义锚"作用是促使这些国家宏观经济表现改善的一个重要原因。勿须赘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逐渐转型和市场化倾向的不断深化,通胀预期稳定的重要性将日益凸现,因而本文的这一研究结论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最后,本文探讨了我国采用通胀目标制的可行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韩筱雯
通货膨胀在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中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原因是通货膨胀过高会给社会造成较高的成本,本文分析认为不仅未预期的通货膨胀而且预期通货膨胀也带来一定的成本,通货膨胀目标在各国都不为零。通过对我国货币供给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进行单位根检验和Granger影响关系检验表明,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实施中货币供给仍然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货币供给通过影响通货膨胀而作用于经济运行。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彭红枫 谭小玉 李艳丽 胡利琴
研究通货膨胀持续性对中央银行制定应对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在检验通货膨胀持续性的结构性特征时,传统的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建立在截面之间同质性和独立性假设之上,往往因截面相关性和异质性而导致检验功效偏低。本文考虑了中国不同类别商品通货膨胀的相关性和异质性特征,使用面板估计的SURADF方法,对中国总体、城市和农村八大类商品通货膨胀持续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不同大类商品通货膨胀持续性的确存在差异,与传统单位根检验方法相比,SURADF能更准确地描述商品间通货膨胀的结构性特征。中央银行应根据各部门通货膨胀持续性程度不同而制定差异化的通货膨胀调控政策。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铖 郭树华
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提高,再加上我国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宏观经济调控变得异常复杂,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既要调控货币数量维护币值稳定又要调节总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同时还要负责内外经济均衡的调节,所以二者之间的配合与协调显得异常的重要。然而很多时候,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会出现相互制约的冲突效应,以至于偏离政策预期甚至阻碍经济发展,所以冲突效应的研究对建立完善的政策协调机制意义重大。另外从更为细致的角度来看,这种冲突效应在不同的政策姿态或者经济环境下是否存在差异,即是否存在非对称性,这种非对称性的存在将影响政策协调机制建立的精准度。所以本文在进行理论和现实表现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在不同通货膨胀环境下运用STVAR模型研究同一个政策变量在不同方向上相同强度的冲击对另一个政策变量影响的差别,以探索中美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冲突效应的非对称性,以期为建立完善、精准的政策协调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汇率政策 货币政策 冲突效应 非对称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