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37)
2023(11267)
2022(9775)
2021(9226)
2020(7911)
2019(18211)
2018(17971)
2017(34534)
2016(18612)
2015(21252)
2014(20923)
2013(20694)
2012(19005)
2011(17291)
2010(17060)
2009(16212)
2008(15856)
2007(13992)
2006(11943)
2005(10850)
作者
(51480)
(43436)
(43076)
(41444)
(27355)
(20631)
(19724)
(16760)
(16349)
(15114)
(14780)
(14463)
(13544)
(13536)
(13494)
(13489)
(13096)
(12794)
(12588)
(12388)
(10659)
(10518)
(10361)
(9917)
(9835)
(9733)
(9539)
(9463)
(8665)
(8602)
学科
(80061)
经济(79977)
管理(48792)
(46227)
方法(38706)
(35513)
企业(35513)
数学(34998)
数学方法(34759)
中国(24006)
(22785)
(19676)
(19167)
贸易(19157)
(18712)
业经(15204)
(14789)
农业(14736)
(14227)
地方(13500)
(13339)
银行(13318)
(12811)
(12604)
金融(12602)
环境(11133)
(11082)
(11012)
财务(10987)
财务管理(10958)
机构
大学(265731)
学院(265017)
(119780)
经济(117660)
管理(100652)
研究(92193)
理学(86919)
理学院(85977)
管理学(84653)
管理学院(84164)
中国(72732)
(55128)
(53315)
科学(53208)
(46442)
(43218)
财经(43182)
中心(42355)
研究所(42165)
(39411)
经济学(38947)
(37430)
业大(36716)
经济学院(35259)
北京(35054)
农业(34161)
(33849)
师范(33548)
(32322)
财经大学(32097)
基金
项目(173922)
科学(137714)
基金(129439)
研究(127473)
(112279)
国家(111421)
科学基金(95294)
社会(83793)
社会科(79506)
社会科学(79487)
基金项目(67844)
(64805)
自然(59953)
教育(58760)
自然科(58642)
自然科学(58625)
自然科学基金(57639)
(55295)
资助(53883)
编号(51348)
成果(41214)
(40488)
重点(39157)
(37441)
(35766)
国家社会(35681)
教育部(35138)
课题(34662)
人文(33848)
科研(33753)
期刊
(129415)
经济(129415)
研究(79807)
中国(48271)
(40260)
(39558)
学报(38489)
科学(36918)
管理(34542)
大学(29079)
(27487)
金融(27487)
学学(27458)
农业(26754)
教育(23381)
经济研究(23330)
财经(21688)
业经(20771)
技术(20750)
(18685)
问题(17189)
(16338)
(14950)
国际(14104)
世界(14048)
商业(13377)
统计(13280)
技术经济(13206)
理论(12457)
(12026)
共检索到3895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树才  蒋诗  
本文基于跨时叠代模型与理性预期理论,建立含有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变参数两期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探讨了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其消费和效用随预期通胀率与利率变化的关系,得出在理性预期的前提下,消费者可以合理调整自己的消费行为,以维持基本不变的效用水平。并且,当消费者预期通胀率小于某一较高水平时,提高利率并不能起到降低消费从而抑制通胀的作用。同时,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中国城镇居民1995-2012年间的消费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短期内消费行为是具有理性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宏利  
近年来,我国通货膨胀压力日渐增大,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控制通货膨胀的任务依然艰巨。居民通货膨胀预期与人们的消费行为紧密相关,进而也成为助推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本文将借鉴以往对通货膨胀预期与居民消费行为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十一五期间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分析,大致测算居民预期对其消费行为的影响程度,并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丽丽  王飞  
由物价上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与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有着较强的关联性。由于城镇不同收入层次居民的消费支出存在差异,通货膨胀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可能具有非线性特征。通过梳理相关理论发现,通货膨胀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存在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最终作用表现为这两种效应会造成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形成两极分化的局面。针对于此,本文通过格子搜索法确定城镇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水平的门槛值,并利用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通货膨胀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货膨胀对城镇不同收入层次居民的消费支出有显著的门槛效应;并且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提高,这种效应的显著效果越强烈。由此,为抑制通货膨胀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马树才  蒋诗  
该文结合中国自1995-2012年18年城镇居民相关经济数据,利用跨时叠代模型与C-D效用函数,探讨了最初消费倾向不同的消费者其消费、效用随预期通胀率与利率变化的关系,得出中国城镇居民短期消费具有理性。因此,通货膨胀连同利率变化对消费的实际影响较弱,改变消费者最初消费倾向的政策能够明显提高消费者消费与效用水平。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赖志花  
为了检验通货膨胀对我国不同收入水平城镇居民影响的结构效应,基于中国1995—2012年17个省份城镇居民收入分组数据,构建了均衡模型论证通货膨胀对不同收入水平居民总收入和分项收入的影响机理,采用动态GMM方法检验了通货膨胀对不同收入水平城镇居民收入份额影响,进而分析其对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最高收入水平城镇居民外,通货膨胀降低了其他各收入水平组的当期收入份额,从而加剧了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中低收入组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份额对通货膨胀没有调整应对能力;通货膨胀却极大地提升了低收入组、中等收入组和中等偏上收入组的经营净收入份额,降低了高收入组和最高收入组的经营净收入份额,从而缓解了城...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马洁  
我国养老金缺口问题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而不断加剧,养老金缺口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我国养老金缺口到底有多大,政府应当采取怎样的长效机制才能保证养老金的供求平衡,本文试图测算养老金供求缺口,并初步分析其成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雷钦礼  
本文将物价变动和家庭非消费支出明确纳入了分析家庭消费行为的理性预期-持久收入分析框架,构建了一个在物价变动环境下居民家庭消费跨期优化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按收入等级分类的住户调查伪面板数据对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消费行为进行计量分析。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影响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因素主要有上期消费的惯性作用、家庭实际可消费收入水平及其增长和通货膨胀的速度。近些年来,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需求不足引致内需不振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城镇居民家庭可消费收入增长慢于人均GDP的增长速度,其次是物价特别是住房价格的快速大幅上涨。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朝明  马文武  
由于通货膨胀承受能力具有明显的主观判断性,那么基于传统的消费者价格指数计算的通胀承受能力,因为其纯粹依赖客观经济数据而没考虑人的自我感知而具有局限性。本文通过MIU模型和变异补偿法,使货币需求函数和个人效用函数联系起来,构建一个新指数——消费效用不变补偿指数,将人的主观感受与客观经济的通胀状况相结合,建立了新的通货膨胀承受能力指标,并与以消费者价格指数为基础建立的通胀承受能力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使用这两组指标的三种通胀承受能力,通过对城镇居民整体、各收入阶层、城镇居民分项收入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两组指标的三种通货膨胀承受能力在各个较高通货膨胀历史时期,表现出较大差异性。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周雅玲  肖忠意  于文超  
利用2010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微观数据,本文考察了通货膨胀、自有住房与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通货膨胀能够显著降低城镇居民的主观幸福感,且对"无房"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造成的负面影响更为强烈。对其机制的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在通货膨胀的冲击下,社会保障预期、投资保值增值预期、住房保值增值预期等三个因素能够对冲通货膨胀对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造成的负面影响,可能成为提升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有效路径。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周雅玲  肖忠意  于文超  
利用2010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微观数据,本文考察了通货膨胀、自有住房与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通货膨胀能够显著降低城镇居民的主观幸福感,且对"无房"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造成的负面影响更为强烈。对其机制的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在通货膨胀的冲击下,社会保障预期、投资保值增值预期、住房保值增值预期等三个因素能够对冲通货膨胀对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造成的负面影响,可能成为提升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有效路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潘明清  臧志谊  张典  
本文以我国城镇家庭为样本,测度通货膨胀预期对家庭耐用品消费和非耐用品消费的影响,并考虑到家庭资产和收入的差异进行子样本回归。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物价上涨预期增强会刺激家庭当期的耐用品消费、抑制当期的非耐用品消费;不同资产、不同收入家庭的当期耐用品消费和非耐用品消费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潘明清  臧志谊  张典  
本文以我国城镇家庭为样本,测度通货膨胀预期对家庭耐用品消费和非耐用品消费的影响,并考虑到家庭资产和收入的差异进行子样本回归。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物价上涨预期增强会刺激家庭当期的耐用品消费、抑制当期的非耐用品消费;不同资产、不同收入家庭的当期耐用品消费和非耐用品消费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齐杨  柳欣  
货币政策的成本渠道传导机制是近年来货币政策传导领域中提出的新观点。成本渠道传导机制表明,厂商受到利率紧缩冲击时,产品的边际成本会上升,产品价格上升。因此从成本渠道的角度看,利率紧缩冲击是可以引起通货膨胀率上升的。通过对我国1997年至2010年的数据分析,本文发现利率冲击通过成本渠道对通胀的影响是显著的。以控制通胀为目的的利率政策,其效应会因成本渠道的存在而被部分抵消。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申朴  刘康兵  
本文通过对 Campbell和 Mankiw消费过度敏感性模型的扩展 ,选择 1 982 - 2 0 0 0年间中国宏观经济有关数据 ,采用工具变量法对转轨时期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的经验分析。结果是 :城镇居民在收入增长率减缓 ,并面临较强的不确定性和流动性约束条件下 ,必然会减少当前消费 ,增加储蓄 ,从而导致目前消费疲软和总需求不足的状况。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金晓彤  杨晓东  
本文从西方传统消费行为理论不能充分解释中国经济转轨期居民消费行为的现实出发,深入地探讨了中国体制转轨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内在相关性,提出了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变异的“假说”,并对所提出的“假说”进行了理论分析,印证了居民消费行为变异“假说”的真实性。得出的基本结论为:制度变迁是导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变异的根本性原因;政府应重视居民消费行为问题的研究,确定适宜的宏观经济政策定位与政策组合,引导居民消费行为,以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