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17)
- 2023(10068)
- 2022(8173)
- 2021(7580)
- 2020(6199)
- 2019(14005)
- 2018(13259)
- 2017(26817)
- 2016(14135)
- 2015(15382)
- 2014(15383)
- 2013(15108)
- 2012(14092)
- 2011(12706)
- 2010(13017)
- 2009(12465)
- 2008(11634)
- 2007(10449)
- 2006(9409)
- 2005(8778)
- 学科
- 济(56294)
- 经济(56238)
- 业(42054)
- 管理(40693)
- 企(34152)
- 企业(34152)
- 融(28291)
- 金融(28291)
- 银(26192)
- 银行(26185)
- 行(25344)
- 方法(24885)
- 数学(22618)
- 数学方法(22368)
- 中国(21661)
- 财(19254)
- 农(16406)
- 制(15917)
- 贸(13667)
- 贸易(13656)
- 易(13427)
- 地方(12795)
- 务(12609)
- 业经(12586)
- 财务(12581)
- 财务管理(12562)
- 企业财务(12120)
- 中国金融(11546)
- 农业(10873)
- 策(10134)
- 机构
- 学院(196444)
- 大学(193898)
- 济(89257)
- 经济(87368)
- 管理(74042)
- 研究(66751)
- 理学(63081)
- 理学院(62472)
- 中国(62022)
- 管理学(61488)
- 管理学院(61123)
- 财(46015)
- 京(38967)
- 科学(36889)
- 财经(35906)
- 中心(34168)
- 所(33108)
- 经(32701)
- 农(32194)
- 江(30101)
- 研究所(29619)
- 经济学(29443)
- 银(28708)
- 融(27743)
- 银行(27743)
- 金融(27295)
- 财经大学(26939)
- 经济学院(26819)
- 行(26039)
- 业大(25962)
- 基金
- 项目(126703)
- 科学(101010)
- 基金(94480)
- 研究(93186)
- 家(81585)
- 国家(80907)
- 科学基金(70124)
- 社会(61296)
- 社会科(58582)
- 社会科学(58569)
- 省(48660)
- 基金项目(48419)
- 自然(44442)
- 自然科(43527)
- 自然科学(43514)
- 自然科学基金(42786)
- 教育(42458)
- 划(40615)
- 资助(40364)
- 编号(36480)
- 成果(29983)
- 部(28880)
- 重点(28499)
- 发(27705)
- 创(26968)
- 性(26386)
- 国家社会(26107)
- 课题(25567)
- 教育部(25295)
- 创新(25274)
共检索到3089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最近金融领域的两件大事足以引起我们的关注。一是国内物价水平继续攀升,二是美国次级贷款风波在全球资本市场的传递。前者与国内的宏观经济运行高度相关,而后者对一个实行分业经营、资本市场开放程度相对不高的经济体而言似乎意味着某种安全。但是,如果我们把两件事情综合起来判断,则可以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宏观经济政策作出一个理性预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夏江山
针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否应关注金融稳定问题,本文结合金融危机前后经济金融运行实际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框架进行了反思。研究发现,早期发达国家所实施的货币政策,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目标与一项工具,一个目标就是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一项工具就是政策利率,合理设定政策利率就能达到稳定物价的目标,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和金融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通货膨胀稳定性和产出缺口之间的联系日趋松散,追求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并不能保证实现宏观经济稳定,鉴于物价稳定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内生关联性,未来货币政策需加强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夏江山
针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否应关注金融稳定问题,本文结合金融危机前后经济金融运行实际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框架进行了反思。研究发现,早期发达国家所实施的货币政策,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目标与一项工具,一个目标就是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一项工具就是政策利率,合理设定政策利率就能达到稳定物价的目标,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和金融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通货膨胀稳定性和产出缺口之间的联系日趋松散,追求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并不能保证实现宏观经济稳定,鉴于物价稳定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内生关联性,未来货币政策需加强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配合,以同时实现物价稳定、产出稳定和金融稳定三个目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钱放
中国通货膨胀的持续性及其与利率的关系钱放内容摘要通货膨胀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即所谓持续性。而经典的费雪效应理论又认为通货膨胀的大小与利率的高低有密切的关系。在具体研究通货膨胀的持续性及其与利率的关系时,由于金融数据资料的限制,现有的经济模型不能把两者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卢盛荣 邓童
本文根据通货膨胀持续性的定义给出了三种通货膨胀持续性的分类,即通货膨胀的自相关性、系统性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最大影响的滞后期以及非系统性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最大影响的滞后期。第一种通货膨胀持续性在各主要国家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第三种通货膨胀持续性属外生的货币冲击是不可控的,而第二种通货膨胀持续性却常被人们所忽视。本文重点探讨第二种通货膨胀持续性,并借助于卢卡斯预期模型分析了其政策含义。
关键词:
通货膨胀持续性 货币政策 卢卡斯预期模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石雷 米忠合
坚持稳定政策,制止通货膨胀石雷,米忠合如何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的关系,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的关系,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来:发展是目的。正如毛主席所说:“发展经济...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朱孟楠 韩晓雪
通过建立中国特色的宏观开放模型,得出在利率、汇率双管制,且短期投机资本疯狂追逐升值与利差双盈利的情况下,利率与物价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汇率与物价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并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脉冲响应图进行实证研究;在IS-LM的框架下,进行利率与汇率政策的搭配协调研究。结果显示,降低利率、人民币升值能缓解物价上涨,并可以达到市场均衡,但物价对总供给冲击的敏感度将提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拉亚
作者在文章中对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宏观关系进行了研究,他着重分析了资产组合与信息混淆对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交织影响;又探讨了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数量关系。他的研究结论是在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长期的稳定替代关系;拉下通货膨胀比拉上通货膨胀要困难一些,治理通胀代价比通胀收益要沉重;在治理通胀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邵文献
当前金融形势十分严峻。通货膨胀已影响到经济的稳定、改革的深化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如何抑制通物膨胀,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关注的大事。本文拟从金融角度就通货膨胀的成因、启示和对策谈点己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白钦先 赖溟溟
通货膨胀—产出的相关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货币政策的稳定化目标。正是基于这一点,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通货膨胀和产出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宏观经济学家和货币政策制定者广泛关注的焦点,本文正是以此作为切入点,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通货膨胀—产出的相关关系,从而为货币政策稳定化目标的选择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江凯
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中央银行通过实施差异化的货币政策工具和手段有效服务于物价稳定、经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然而,危机期间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低利率、定量宽松等刺激经济政策,国际货币超额供给导致全球通货膨胀预期不断升温。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金融合作日益紧密,国际输入型通货膨胀对我国物价冲击日益显著,在金融危机后期和国际金融格局悄然变化新形势下,对物价新形势、金融市场新形势、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速背景下的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分析,以及构建统计计量模型进行论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计量模型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田夫
美国治理通货膨胀稳定物价的经验田夫通货膨胀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对通货膨胀都持警惕和加以控制的态度,美国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进入70年代,美国的通货膨胀达到高峰,平均涨幅为7.5%。其中1979年、1980年的涨幅分别高达11...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宇 李季
核心通货膨胀对于宏观经济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测度核心通货膨胀是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和框架的重要环节。本文采用自回归和均值回归方法构造的持续性加权核心通货膨胀指数具有低波动性特征,与总体通货膨胀的动态变化高度相关,无论对判断总体通货膨胀趋势还是对确定货币政策取向,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研究还发现,CPI成分中服务类成分相对于食品的持续性高、权重偏低,短期内可能会增加CPI波动性,长期将造成CPI低估,为此应在降低食品在CPI权重的同时,逐步提高服务类的权重以充分反映我国不同部门生产率相对变化的长期效应。
关键词:
核心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持续性加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丁洪福 赵丽洲
通货膨胀持续性是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重要参数,理解驱动通货膨胀持续性变化的因素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该文在新凯恩斯模型框架下,基于一个时变参数的泰勒规则,分析了货币政策机制转换对通货膨胀持续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通货膨胀持续性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通货膨胀缺口调整系数与通货膨胀持续性不存在负相关关系,中央银行增加通货膨胀目标权重不能够显著地降低通货膨胀持续性;GDP增长率缺口调整系数与通货膨胀持续性存在正相关关系,中央银行减小经济增长目标权重能够降低通货膨胀持续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碧云 易行健 周义
笔者对我国1990年~2006年通货膨胀率的结构变化特征与持续性进行了实证估计。结果表明,1994年第4季度是我国通货膨胀率均值的结构突变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通货膨胀率持续性显著下降。最后,笔者从最优货币政策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