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31)
2023(11958)
2022(10079)
2021(8897)
2020(7677)
2019(17424)
2018(16765)
2017(32130)
2016(17791)
2015(19833)
2014(19821)
2013(19783)
2012(18666)
2011(17277)
2010(17391)
2009(16314)
2008(16065)
2007(14532)
2006(12793)
2005(11534)
作者
(56278)
(47402)
(47292)
(45028)
(29973)
(22800)
(21454)
(18612)
(17676)
(16665)
(16314)
(15562)
(15187)
(14908)
(14797)
(14671)
(14555)
(14058)
(13647)
(13601)
(12077)
(11706)
(11551)
(10996)
(10712)
(10490)
(10316)
(10293)
(9508)
(9415)
学科
(95495)
经济(95419)
管理(49053)
(45234)
方法(38824)
(35795)
企业(35795)
数学(34903)
数学方法(34665)
(20464)
地方(20358)
中国(20180)
(19687)
(18875)
业经(17313)
(16393)
贸易(16388)
(15878)
农业(13868)
(13781)
地方经济(13471)
环境(12798)
(12349)
金融(12347)
(11971)
银行(11910)
(11654)
(11359)
(11277)
财务(11262)
机构
大学(272020)
学院(270313)
(122383)
经济(120142)
管理(98961)
研究(97250)
理学(85815)
理学院(84799)
管理学(83361)
管理学院(82876)
中国(71998)
科学(61024)
(56079)
(54477)
(51946)
(51452)
研究所(47129)
业大(45240)
农业(43555)
中心(43502)
财经(42268)
(40054)
经济学(39649)
(38340)
经济学院(35796)
北京(34860)
(33656)
(33423)
师范(32954)
财经大学(31278)
基金
项目(180275)
科学(140400)
基金(131905)
研究(123077)
(117975)
国家(117029)
科学基金(98287)
社会(80663)
社会科(76566)
社会科学(76538)
(70374)
基金项目(70103)
自然(64778)
自然科(63313)
自然科学(63287)
自然科学基金(62208)
(59631)
教育(55990)
资助(54085)
编号(46925)
重点(41303)
(39741)
(39572)
成果(37346)
(37169)
科研(35359)
计划(35108)
创新(34947)
国家社会(34098)
教育部(33546)
期刊
(134244)
经济(134244)
研究(78304)
学报(50749)
(48154)
中国(47496)
科学(43398)
(40174)
大学(36825)
学学(35468)
管理(34468)
农业(31973)
(25485)
金融(25485)
经济研究(23568)
财经(22212)
技术(21452)
教育(19717)
业经(19559)
(19216)
问题(17908)
(17094)
技术经济(15359)
(14697)
(13972)
统计(13844)
商业(13295)
业大(12788)
世界(12658)
国际(12548)
共检索到395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进文  丁林涛  
本文首先利用贝叶斯向量自回归(BVAR)模型,分析了通货膨胀对宏观经济的冲击响应及其程度。然后,利用门限模型验证了通货膨胀在不同变量作为门限变量情况下的门限效应。结果表明:通货膨胀对六个因素冲击的反应程度各异,其中,对流动性过剩的反应程度最强,对股票价格、产出缺口和国际油价的反应适度,对实际有效汇率和房价的反应较弱;股票价格、汇率和国际油价具有明显的门限特征,它们分别将通货膨胀分为高低两种区制状态。以上结果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通货膨胀的反应机制,采用合理的经济政策应对通货膨胀。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连城  
宏观经济运行具有周期性,通货膨胀也具有周期性。通货膨胀周期决定于经济周期,但又滞后于经济周期。根据我国经济周期的运行规律,2010年不会爆发通货膨胀。同时,只要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掌握好宏观经济政策的力度,并根据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优适度区间及时地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就能够在保证宏观经济平稳和较快增长的同时,避免通货膨胀的发生。排除随机因素的冲击和货币政策的影响,可以预期,在2010年以及今后的几年中,经济稳步增长和低通胀将是我国经济运行的主旋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宁叶  王一鸣  
进一步的探讨发现,相比于独立的货币政策,日本更加看重维持稳定的汇率水平和推动金融开放。日本外汇储备的增加和汇率的稳定会降低日本的物价水平,而金融开放度的增加有助于抬高物价水平。基于实证结果,日本政府应进一步推动国际资本流动,削弱对日元汇率浮动的干预,并减少外汇储备的持有,配合安倍政府的"三支箭"经济刺激计划,日本经济有望突破"流动性陷阱",重回长期增长路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封北麟  
运用递归的VAR模型,本文经验估计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对国内消费者价格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及其分类指数的传递效应;同时考察了其他宏观经济冲击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结论表明:在我国,汇率的传递效应不显著;汇率变动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及其分类指数的影响,显著大于对消费者价格指数及其分类指数的影响;不同行业的汇率传递效应存在显著差别;供给冲击是导致工业品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因素,而实际需求冲击是导致消费者价格变化的主要因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好学  
理清通货膨胀的成因对货币当局的宏观调控有重要作用。根据以往研究成果,本文首先介绍了通货膨胀的一般因素,然后用因子分析法和VAR模型对通货膨胀率CPI、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BR、汇率水平E、经济增长速度GDP、劳动力成本LC、货币供应量M2和企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FRD七个因素进行了深层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的通货膨胀是由不同的因素引起的;同一时期不同因素对物价上涨的冲击力度也是不同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马文涛  
利用马尔科夫范式转换模型分析了1985年1月到2009年7月我国通货膨胀的状态转换特征,并考察了与之伴随的不确定性及其对我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发现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仅对消费波动有显著影响,对投资和净出口的影响不显著,且方差不确定性和均值不确定性分别导致了消费波动增大与减小。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凸显了宏观调控的重要性,积极、有效、透明的政策能够减少消费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保证居民消费的稳定和可持续增长,将有助于扩大内需,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宋平平  孙皓  
本文利用新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对我国隐性通货膨胀目标、潜在产出和自然利率进行联合估计,并根据估计结果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缺口可以度量我国的实际通货膨胀压力,我国的实际通货膨胀率整体上与隐性通货膨胀目标较为一致,经济政策对通货膨胀的调控具有有效性;隐性通货膨胀目标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密切相关,通货膨胀缺口与产出缺口、实际利率缺口具有显著的动态影响关系。因此,应该充分发挥隐性通货膨胀目标在通货膨胀风险识别和预警方面的作用,提高其政策应用价值。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明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通货膨胀的测度指标,透过其可以分析宏观经济运行和经济管理中的问题。本文运用基本的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发现,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受到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存在6-8个月的时滞效应;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是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对通货膨胀也存在影响作用;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呈现出一定的菲利普斯曲线特征,这些特征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不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林建华  任保平  
本文对2007年至2008年6月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根源进行了剖析,认为引发此番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不合理的经济增长结构,其他诸如原油、粮食、矿产品价格的上涨以及美元贬值等因素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不过是这一根本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所引发的连锁反应。文章认为,此类情况需要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减少流动性,实现物价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来化解通货膨胀。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超  王智强  
通过研究1999年1月到2010年11月的月度数据,本文采用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在通货膨胀的预期形成方式中,适应性预期占据主导地位,导致通货膨胀存在惯性,而消费者预期变量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并不显著;货币政策是导致通货膨胀的首要影响因素,当期便可以产生影响;财政政策的合理使用可以起到刺激经济又不会造成通货膨胀的作用,但是其作用存在时滞,其使用需要以精确的判断为基础。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许健  
治理通货膨胀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许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政策研究室副研究员)造成1994年通货膨胀最直接的原因是近两年来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过快。据统计,1992年底货币供应量M。、M;、M。年增长率已达到36·5%、35.7%、31.3%。1993年第...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利锋  
基于不同部门异质性显著存在的事实,以我国统计CPI的8大部门为例,采用2002年第1季度至2012年第4季度的数据,考察部门外生供给冲击与总供给冲击对于整体通货膨胀的影响,发现食品部门供给冲击对于整体通货膨胀的冲击效应最大,并且不同部门的外生供给冲击对于整体通货膨胀具有不同的冲击效应;在此基础上,条件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食品部门、衣着部门供给冲击以及总供给冲击在推动整体通货膨胀波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其余部门供给冲击对于整体通货膨胀波动具有相对较小但却持续性较强的作用。研究表明,忽略不同部门的异质性而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贾茜  
文章首先分别就我国通货膨胀对每个经济影响因素(经济增长率、货币供应增长率、外汇储备增长率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上一期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这五个因素)和通货膨胀率建立分布滞后模型,确定每个影响因素的最佳滞后期;接着将每个影响因素的最佳滞后期引入,建立以通货膨胀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衡量)为被解释变量,各个最佳滞后期的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的分布滞后模型;然后对这个分布滞后模型进行经济意义(包括是否符合经济规律)、统计意义(包括参数值和模型是否显著)以及计量经济意义上(包括多重共线性、异方差和自相关等)的检验,对初步的回归模型进行修正,获得最终的分布滞后模型;最后根据此模型进行结果分析,并根据回归结果得出结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向雯  
本文分析了我国1979–2010年经济增长周期的特征,实证研究了我国外汇储备、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外汇储备剧增导致基础货币过度投放,是造成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加强货币市场对冲操作、加快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和使用新增外汇储备买进特别国债等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钟伟  
建议目前宏观调控以"防过热、防通胀"向"保增长、保就业、抑通胀"适当转型,进一步调整和兼顾号对外开放节奏和对内深化改革的平衡,紧信贷松财政、调退税慎减税、放油价补粮价,以维持经济平稳运行、化解经济运行深层矛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