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95)
2023(4097)
2022(3494)
2021(3352)
2020(2666)
2019(6076)
2018(5876)
2017(11833)
2016(6511)
2015(7207)
2014(7321)
2013(7155)
2012(6940)
2011(6457)
2010(6574)
2009(6166)
2008(5964)
2007(5326)
2006(4862)
2005(4395)
作者
(18590)
(15478)
(15398)
(14858)
(10054)
(7327)
(6994)
(5932)
(5917)
(5818)
(5207)
(5068)
(5066)
(5015)
(4996)
(4811)
(4637)
(4599)
(4510)
(4467)
(3993)
(3854)
(3789)
(3648)
(3538)
(3492)
(3436)
(3425)
(3092)
(3077)
学科
(24278)
经济(24255)
管理(19478)
(18193)
(14450)
企业(14450)
方法(9300)
(8738)
数学(8370)
数学方法(8227)
(7375)
(7344)
(7200)
贸易(7197)
(7078)
中国(7055)
业经(5517)
(5473)
及其(5412)
农业(5312)
政策(5153)
(4898)
银行(4886)
地方(4866)
(4795)
(4730)
(4620)
(4532)
金融(4532)
方针(4512)
机构
学院(93078)
大学(90512)
(40828)
经济(39898)
管理(35406)
研究(34550)
理学(29826)
理学院(29476)
管理学(29021)
管理学院(28836)
中国(28286)
(20790)
科学(19969)
(19236)
(17978)
研究所(16000)
中心(15702)
财经(15438)
(15013)
(14636)
(13957)
(12692)
北京(12587)
(12194)
师范(12111)
经济学(12100)
业大(11939)
(11706)
农业(11392)
财经大学(11243)
基金
项目(57901)
科学(46147)
研究(43788)
基金(42140)
(36387)
国家(36066)
科学基金(30853)
社会(26888)
社会科(25499)
社会科学(25496)
(21740)
基金项目(21267)
自然(20179)
教育(19787)
自然科(19688)
自然科学(19685)
自然科学基金(19334)
(19008)
编号(18623)
资助(18186)
成果(15749)
课题(13177)
重点(13175)
(13059)
(12811)
(12047)
(11811)
(11775)
教育部(11046)
创新(11024)
期刊
(47642)
经济(47642)
研究(30827)
中国(18393)
(15074)
(14591)
金融(14591)
管理(13546)
(13496)
科学(12003)
学报(11467)
教育(9960)
农业(9062)
大学(8753)
学学(8290)
经济研究(7895)
业经(7887)
技术(7673)
财经(7480)
(6483)
(6416)
国际(5982)
问题(5742)
理论(4809)
资源(4690)
现代(4520)
世界(4463)
(4403)
实践(4326)
(4326)
共检索到148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晓慧  纪志宏  李斌  
本文构建了一个全球化背景下基于"两部门悖论"的简单模型框架,对全球通胀变化及其机理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全球通胀呈现几个突出特征:一是"结构性"价格上涨已经并很可能在未来成为通胀的主要表现形式;二是由金融投机引发的初级产品价格暴涨成为导致CPI、PPI大涨的重要原因;三是CPI、PPI明显上涨时,往往已处在经济金融泡沫最后破裂的前夜,因此在衡量周期变化上CPI特别是核心CPI会相对滞后。本文认为,鉴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运行和通胀机理所发生的变化,要深化对技术进步、生产率改进、初级产品和资产价格以及国际货币和汇率体系变化等多重因素的监测分析,在宏观调控中更加关注更广泛意义上的价格变动,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杨  
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现象,通货膨胀如今在新兴市场国家呈现出了超越全球平均水平以及与工业化国家差距不断拉大的特征。导致新兴市场国家通胀明显加强的主要原因是其自身经济扩张和出口强劲增长所产生的强大需求。且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中,新兴市场国家试图有效遏制通货膨胀已非本国单方面力量所能为,而必须加强国际性协调和区域政策的联合。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锐  
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现象,通货膨胀在新兴市场国家呈现出了超越全球平均水平以及与工业化国家差距不断拉大的特征。导致新兴市场国家通胀明显加强的主要原因是其自身经济扩张和出口增长所产生的强大需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中,新兴市场国家试图有效遏制通货膨胀已非本国单方面力量所能为,而必须加强国际性协调和区域政策合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炳才  
本文分析了全球经济复苏的形势和货币政策的差异,描述了中国通货膨胀周期的特征和制约当前通货膨胀的力量,指出了我国货币政策所面临的国内背景,提出以结构性货币政策来应对通货膨胀及其预期,用发展模式转变来根治通货膨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申建文  王立平  
文章首先论述了结构性通货膨胀在我国的表现形式,研究发现因部门瓶颈制约和劳动生产率增长水平差异导致结构性通货膨胀的机理;其次,从货币这个通胀的根本因素出发,分析出货币供大于求的流动性过剩对结构性通货膨胀起到助推作用,引起对农产品、房地产需求增加导致其价格大幅上涨;最后,为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提出解决若干宏观经济政策选择方面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林峰  
近期我国出现了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快速上涨的现象,通货膨胀压力逐步显现,货币当局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性货币政策。然而当前通货膨胀的重要特征是结构性价格调整,其深层次原因是扭曲的要素价格体系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数据也显示货币供给量的平稳增长和通货膨胀率存在背离的现象。因此,继续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应对当前通货膨胀是低效的,应当综合采取多种政策手段实现对经济的调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欧涛  
2010年7月以来,我国通货膨胀开始抬头。进入2011年,通货膨胀率高居不下,并呈现上升势头。为控制物价上涨,我国采取了稳健偏紧的货币政策,但效果还未显现。本文从此轮通货膨胀的特点分析入手,剖析其产生的各类原因,同时结合目前货币政策应对措施遇到的困难,提出完善货币政策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云  陈炳才  
全球已经进入持续通货膨胀时期,国内面临价格持续上涨和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预期。我国货币政策存在效率下降、利率与汇率政策不协调导致货币自测自我游戏、货币政策目标相互矛盾等问题,不利于抑制通货膨胀。为有效应对通货膨胀,应尽快实施从紧货币政策,控制信贷规模,缩小利差,加快外汇储备运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田新民  武晓婷  
本文主要通过对Quah和Vahey的两变量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进行扩展,建立了包括产出、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和食品价格的四变量SVAR模型来估计中国的核心通货膨胀率。根据估计出的核心通货膨胀率,分析我国核心通货膨胀的特征,说明我国的核心通货膨胀确实能更好地反映通货膨胀潜在的长期趋势。在政策方面,强调中央银行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要适度关注核心CPI的变化,从而使货币政策在保持长期物价稳定的同时,可以控制短期的通货膨胀,实现动态平衡。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东京  
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选择王东京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高达20%的通胀率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为此,党和政府决定把控制通货膨胀作为我们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之一。但是对于如何治理通胀,却还是一项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的现实课题。一、积极地面对通货膨胀,既不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永贵  
美国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上海财经大学王永贵美国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有三大政策,一是财政政策,二是货币政策,三是工资──价格政策。其中以货币管理和利用为主要手段来抑制消除通货膨胀。1、财政政策。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主要是减少财政赤字,紧缩政府消费。2、工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量  
一、通货膨胀总是一种货币现象,通货膨胀与物价水平总是相互推进的 1976年诺贝尔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称“通货膨胀总是并且无处不是一种货币现象”。这里讲的通胀是指物价的普遍上涨。不少经济学家从经济运行与货币、物价的关系分析中也得出同样结论。这从费雪方程式可以看得非常清楚:货币供应量(MS)×货币流通速度(A)=物价水平(P)×社会总交易(或总产出)(T或Y)。在近期内,货币流通速度基本不变,真实总产出增长取决于生产要素的增长和技术进步,基本上可理解为是固定的,这样货币供应变化与通货膨胀几乎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这一基本原理表明,货币供给从表象上看会带来名义GNP增长,而真实GNP正是名义G...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海口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胡振华  罗洋  
不断恶化的通货膨胀是东南亚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东南亚主要经济体积极运用市场干预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多种政策协调配合应对通货膨胀。本文分析了这些政策的可能效果及其缺陷,并研究了东南亚通货膨胀对我国的可能影响及其应对通货膨胀的经验与教训,从而给我国控制通货膨胀以启示和借鉴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洪银兴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并发表重要谈话以后,我国经济增长进入了快车道。GDP每年以12—13%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通货膨胀的压力也非常沉重。1993年从3月份开始全国零售物价总水平上涨幅度突破10%的安全临界线,到6月份达到13.9%;35个大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6月份比上年同期上涨21.6%,七大类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6月份比上年同期上涨52.9%。鉴于这种状况,国务院从当年6月起采取一系列反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措施。经过一年的调控,物价猛烈上涨的势头得到了扼制,但是,物价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朱国华  
作者认为,我国现实的通货膨胀,有其特殊的形成机理,其源于投资膨胀、价格改革、信用危机、结构失调、超分配、税制改革、汇率并轨、宏观调控乏力等方面的原因。因此,必须从货币发行、物价管理、控制基建、提高利率、调整结构等方面,做好反通货膨胀的工作,使国民经济处于稳定、协调的良性发展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