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93)
- 2023(16048)
- 2022(14038)
- 2021(13229)
- 2020(11134)
- 2019(25971)
- 2018(25703)
- 2017(49942)
- 2016(27109)
- 2015(30439)
- 2014(30339)
- 2013(29651)
- 2012(27073)
- 2011(24310)
- 2010(24150)
- 2009(21932)
- 2008(21275)
- 2007(18122)
- 2006(15520)
- 2005(13152)
- 学科
- 济(104907)
- 经济(104790)
- 管理(76567)
- 业(72870)
- 企(61471)
- 企业(61471)
- 方法(53895)
- 数学(47357)
- 数学方法(46538)
- 农(26861)
- 财(26581)
- 中国(25669)
- 学(24338)
- 业经(22814)
- 理论(19876)
- 地方(19556)
- 贸(18916)
- 贸易(18907)
- 易(18369)
- 农业(18009)
- 务(17707)
- 财务(17621)
- 财务管理(17588)
- 制(17587)
- 技术(16845)
- 企业财务(16693)
- 和(16466)
- 环境(15609)
- 银(15140)
- 银行(15091)
- 机构
- 大学(381187)
- 学院(379557)
- 管理(150419)
- 济(145860)
- 经济(142724)
- 理学(132004)
- 理学院(130497)
- 管理学(127585)
- 管理学院(126907)
- 研究(123595)
- 中国(90367)
- 京(79968)
- 科学(79689)
- 财(66157)
- 农(62561)
- 所(61952)
- 业大(59321)
- 研究所(57192)
- 中心(56143)
- 财经(54437)
- 江(53274)
- 范(50436)
- 师范(49890)
- 经(49725)
- 北京(49652)
- 农业(49430)
- 院(45108)
- 经济学(44122)
- 州(43512)
- 财经大学(41058)
- 基金
- 项目(269700)
- 科学(212232)
- 基金(196613)
- 研究(192570)
- 家(172803)
- 国家(171424)
- 科学基金(147467)
- 社会(119741)
- 社会科(113467)
- 社会科学(113436)
- 省(105199)
- 基金项目(104290)
- 自然(99171)
- 自然科(96967)
- 自然科学(96938)
- 自然科学基金(95184)
- 教育(90473)
- 划(89536)
- 资助(82198)
- 编号(77863)
- 成果(62164)
- 重点(60583)
- 部(59325)
- 创(56219)
- 发(56118)
- 课题(53676)
- 创新(52420)
- 科研(52370)
- 教育部(50798)
- 大学(50432)
- 期刊
- 济(148446)
- 经济(148446)
- 研究(104985)
- 中国(65589)
- 学报(63997)
- 科学(57994)
- 农(55368)
- 管理(53818)
- 财(49882)
- 大学(48350)
- 学学(45686)
- 教育(42821)
- 农业(38656)
- 技术(34324)
- 融(30286)
- 金融(30286)
- 财经(25833)
- 业经(24440)
- 经济研究(24299)
- 经(22018)
- 业(20109)
- 问题(19218)
- 图书(18932)
- 版(18740)
- 科技(18323)
- 技术经济(17929)
- 统计(17898)
- 理论(17529)
- 业大(16843)
- 资源(16629)
共检索到5285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雄强 张晓峒 张庆昌
本文运用分位数自回归模型研究中国通胀率的持久性及其非对称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通胀率具有高持久性,从通胀率条件分布的低分位数到高分位数,持久性不断增强。基于不同分位数的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中国的通胀持久性具有非对称性,即在受到负向冲击或减速通胀状态下,通胀率序列往往服从平稳自回归过程;而在受到正向冲击或加速通胀状态下,通胀率序列通常服从单位根过程。分位数自回归模型可以有效区分通胀率波动路径中的平稳点和非平稳点。据此,央行可以构建预警机制,以对通胀率的波动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彭小静 邓明 吴亮
基于1990-2013年中国月度CPI数据,本文通过运用分位数自回归模型和分位数单位根检验方法,研究了中国通货膨胀惯性的非对称特征,并分析了不同分位点上的通货膨胀惯性系数、单位根检验结果和半衰期。结果发现:中国的通货膨胀持续期存在明显的非对称特征,1998年之后通货膨胀持续性要显著低于1998年之前;相比于高通货膨胀水平,低通货膨胀水平上的通货膨胀持续性要显著降低。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刘强 张赛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通货膨胀持久性的非参数测度方法:中位数回返方法。相对于现有的持久性测度方法,该方法不需要模型假定和参数估计,具有较强的稳健性。我们利用2001年1月至2014年2月的月度CPI同比数据,对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及八大类分指数的持久性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通货膨胀具有较强的持久性。具体到某个行业来看,烟酒及用品类的通胀持久性最强,其次是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以及居住类。相对而言,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的通胀持久性最弱。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刘强 张赛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通货膨胀持久性的非参数测度方法:中位数回返方法。相对于现有的持久性测度方法,该方法不需要模型假定和参数估计,具有较强的稳健性。我们利用2001年1月至2014年2月的月度CPI同比数据,对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及八大类分指数的持久性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通货膨胀具有较强的持久性。具体到某个行业来看,烟酒及用品类的通胀持久性最强,其次是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以及居住类。相对而言,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的通胀持久性最弱。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子晖 周林洁 李广众
本文采用动量一致门槛自回归等非线性模型,对中国等亚洲国家价格传导的门槛非对称机制展开研究,以对通货膨胀的驱动类型进行有效甄别。研究发现:中国物价在短期呈现出"供需混合驱动"的特征,而在长期则面临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风险;与此同时,中国在短期存在着由货币供应量到下游物价指数的驱动效应,因此,中国可实施"逆经济风"的货币政策来缓解物价短期上升的压力。此外,本文进一步指出,在宏观调控中政策当局不仅需要考虑价格机制的传导方向,而且需要依据价格传导的非对称机制"相机抉择"地实施"非对称"的调控政策进行对冲干预,以实现物价的长期稳定。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郭莹莹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元持续贬值引起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国际资本流动扩大。在全球流动性泛滥的背景下,我国通货膨胀屡创新高。文章从美元贬值导致的国际原材料价格波动、国内外利率因素、人民币预期升值三个角度,分别结合国内经济增长,探讨了国际因素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内经济的过热增长是我国通货膨胀的主导因素,但外部冲击特别是国际原油价格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我国不完善的汇率和利率机制,推动了外部因素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冲击,国际因素对我国工业领域通货膨胀的影响相对消费领域而言偏高。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林琳
本文对30多年来中国的通货膨胀对主要宏观影响因素冲击的动态响应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发现:通胀本身具有持续效应,GDP增长率、货币供给M2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能够造成通货膨胀压力。通货膨胀率自身的传导效应很大,通货膨胀一旦出现将会持续一段时期。
关键词:
通货膨胀 VAR模型 脉冲响应函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天顶 李汶骏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通货膨胀问题不断凸显,已成为备受瞩目的经济热点问题。为探究全球通货膨胀现象背后的助推因素,本文对全球流动性扩张如何影响全球通货膨胀进行考察,从全球金融市场数据中识别出货币政策、信贷供给和信贷需求等全球流动性因子,通过附加符号约束识别因子模型对全球流动性进行测量。在此基础上,将全球流动性指标纳入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框架,利用跨国面板数据实证研究金融、经济变量对全球流动性扩张冲击的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充沛的全球流动性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通货膨胀的重要推动力,降低了短期利率水平,对货币总量、国内生产总值以及股票价格亦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在全球流动性扩张和供应链瓶颈、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结构性因素相互交织的作用下,全球通货膨胀的持续性预期将长期存在,我国有必要储备足够的政策调节工具,通过深化改革,建立更加灵活的市场机制,妥善应对全球通胀危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平 王黎明
通货膨胀持久性是通货膨胀的动态特征之一,与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密切相关。为了扩展和完善我国传统通货膨胀理论,本文对通货膨胀持久性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的归纳和综述,在分析通胀持久性来源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估计持久性水平的"单变量"方法和"多变量"方法,并分析经济结构、价格机制或货币政策变化对通胀持久性的影响。同时,文章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描述了通胀持久性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指出制订货币政策时低估通胀持久性的危害。
关键词:
通胀持久性 货币政策 单变量 多变量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邓明
本文基于1999-2013的中国农产品交易价格月度数据,使用Koenker&Xiao(2006)提出的分位数自回归模型以及Koenker&Xiao(2004)提出的分位数单位根检验,对中国农产品价格惯性的非对称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分位点上的惯性系数、单位根检验和半衰期,本文得到了非常稳健的结果:中国农产品价格存在惯性特征,而且在不同分位点上的惯性特征是不一样的,呈现显著的非对称特征;2003年6月之前所以分位点上均存在惯性特征;而在2003年6月之后,在低分位点上,惯性特征并不显著,但在高分位点上,存在显著的惯性特征。总体来看,价格波动幅度越大,惯性越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志 胡日东
同比指标和环比指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指标;检验发现CPI同比指标为非平稳的,CPI环比指标具有滞后12阶的季节性。取对数差分后的同比指标和取对数滞后12阶差分的环比指标是完全相同的指标,在运用AR模型度量通货膨胀的持久性时是选择前者还是后者没有差异。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通货膨胀持久性水平在1999年1月前后有明显变化,在1991年1月之前通货膨胀受到冲击后持续的时间要长于1999年1月之后的。
关键词:
通货膨胀持久性 同比指数 环比指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苏梽芳 胡日东
基于1983.1—2008.11中国CPI数据,本文应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检验关于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之间关系的两个理论假说。研究结果发现,最小二乘法(OLS)与分位数回归方法均支持Friedman-Ball假说、Cukierman-Meltzer假说。而且进一步发现,通货膨胀水平对处于不同分位的通货膨胀不确定性有非对称性影响,影响程度从低分位点到高分位点逐渐上升,因此OLS回归在低分位点高估、而在高分位点则低估了通货膨胀水平对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作用。而且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对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同样具有类似特征。本文运用分位数回归以及运用两种不同方法对通货膨胀不确定性进行度量,不但较为完整地刻画...
关键词: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不确定性 分位数回归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全 刘达禹 徐宁
本文对我国通货膨胀成本的非对称性以及货币政策的惰性特征进行了检验和识别,发现中央银行具有明显的规避通货紧缩偏好,但其货币政策调控不存在明显的惰性区域。本文采用理性预期框架下的TVP-S-VAR模型测度中央银行在不同宏观背景信息下的利率调控规则。结果发现,中央银行在通货紧缩时期的政策调控力度将显著增强,而就新常态时期内的货币政策调控而言,其更加注重货币政策的持续性,坚持"总量平衡、适度从紧、适时微调、定向着力"的货币政策调控方针,从而为经济增速托底,也给经济结构全面升级和改革留出必要的时间。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雅炯
本文通过改进的预期通货膨胀率模型,将城镇居民调查问卷中未来物价变动预期的定性数据,转换为有效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同时,本文对通货膨胀预期的性质进行了结构性分析,结果表明,核心通货膨胀内涵下的通货膨胀预期变动符合理性预期假说,食品价格内涵下的通货膨胀预期变动更具备适应性预期的特点。通货膨胀预期的持久性较差,实际核心通货膨胀对通货膨胀预期不具备持续影响,而来自食品因素的实际通货膨胀对通货膨胀预期有持久的影响,但通货膨胀预期对实际通货膨胀的反馈效果并不稳定。因此,在充分重视核心通货膨胀变动的基础上,货币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郭志 王鹏
通货膨胀水平以及通货膨胀持久性在不同部门和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对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央行实施货币政策时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城乡通货膨胀持久性存在着差异。本文通过经济数理模型和实证分析对中国城乡通货膨胀的持久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货膨胀受到扰动冲击后在农村波动的时间长,在城市波动的时间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国内外通货膨胀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基于结构化向量自回归模型的经验研究
经济运行效率越高抗衡成本型通货膨胀的能力越强吗?——基于中国省级工业面板数据的分位数回归研究
通货膨胀持久性的体制转换分析及其政策意义
中国的通货膨胀:外部冲击抑或货币超发——基于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样本外预测模型的实证
我国通货膨胀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非线性影响——基于门限回归模型的分析
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对我国“费雪效应”的再检验——基于门限回归模型分析
中国通货膨胀持久性分析:基于经济结构变化的视角
国际油价波动与我国通货膨胀——基于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方法的实证研究
中美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冲突效应的非对称性分析——基于通货膨胀视角
基于PLS回归的我国通货膨胀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