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66)
- 2023(16058)
- 2022(13827)
- 2021(13018)
- 2020(11254)
- 2019(25907)
- 2018(25790)
- 2017(50165)
- 2016(27542)
- 2015(31068)
- 2014(31139)
- 2013(30600)
- 2012(28371)
- 2011(25572)
- 2010(25681)
- 2009(23730)
- 2008(23485)
- 2007(21072)
- 2006(18175)
- 2005(16266)
- 学科
- 济(109805)
- 经济(109687)
- 管理(77847)
- 业(75159)
- 企(62092)
- 企业(62092)
- 方法(55000)
- 数学(49089)
- 数学方法(48306)
- 财(30559)
- 农(30069)
- 中国(27791)
- 贸(25179)
- 贸易(25171)
- 易(24611)
- 学(23054)
- 业经(22383)
- 制(20485)
- 地方(19933)
- 农业(19095)
- 务(18784)
- 财务(18711)
- 财务管理(18664)
- 理论(18535)
- 企业财务(17674)
- 银(17185)
- 银行(17133)
- 融(16579)
- 金融(16576)
- 技术(16481)
- 机构
- 学院(389361)
- 大学(388316)
- 济(159452)
- 经济(156120)
- 管理(149378)
- 研究(130559)
- 理学(128964)
- 理学院(127579)
- 管理学(124910)
- 管理学院(124231)
- 中国(99819)
- 科学(81514)
- 京(81334)
- 财(74157)
- 农(69381)
- 所(67256)
- 中心(61169)
- 研究所(61129)
- 业大(60551)
- 江(59361)
- 财经(58775)
- 农业(55049)
- 经(53459)
- 北京(50744)
- 经济学(49197)
- 范(48831)
- 师范(48208)
- 院(47114)
- 州(46665)
- 经济学院(44588)
- 基金
- 项目(262120)
- 科学(205500)
- 基金(190658)
- 研究(185964)
- 家(168199)
- 国家(166859)
- 科学基金(142371)
- 社会(115989)
- 社会科(110057)
- 社会科学(110024)
- 省(102678)
- 基金项目(99489)
- 自然(95416)
- 自然科(93289)
- 自然科学(93257)
- 自然科学基金(91591)
- 教育(87848)
- 划(87341)
- 资助(81382)
- 编号(75008)
- 成果(60799)
- 重点(59470)
- 部(58308)
- 发(55349)
- 创(54357)
- 课题(52295)
- 科研(51492)
- 创新(50855)
- 教育部(49717)
- 计划(49062)
- 期刊
- 济(167142)
- 经济(167142)
- 研究(109314)
- 中国(75266)
- 学报(64480)
- 农(61361)
- 财(58375)
- 科学(57798)
- 管理(54749)
- 大学(48689)
- 学学(46107)
- 农业(41492)
- 教育(40997)
- 融(38077)
- 金融(38077)
- 技术(35738)
- 财经(28928)
- 经济研究(28079)
- 业经(26928)
- 经(24838)
- 业(22779)
- 问题(22044)
- 统计(21204)
- 贸(20459)
- 技术经济(19335)
- 理论(19152)
- 版(19076)
- 策(19020)
- 国际(17396)
- 实践(17323)
共检索到573134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君斌
本文基于中国宏观季度数据,运用三变量结构向量自回归方法,给出了通货膨胀率和产出对技术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行为,得到了三个经验事实:技术冲击引起产出持续增长,通货膨胀率呈倒驼峰形态,惯性回复稳态;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正的货币增长率冲击)引起产出短期内温和增长,呈现驼峰形态,并缓慢回到初始状态;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引起通货膨胀率呈现驼峰形态,惯性回复稳态。同时,在随机动态一般均衡(DSGE)模型框架内引入价格刚性和垄断竞争,对模型结构参数校准后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模型能较好地模拟上述三大经验事实。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田涛 许泱 蔡青青
利用2001年1月—2013年6月的月度数据,构建DCC-MVGARCH模型分析用货币供应量表征的我国内部因素和用汇率和国际原油价格表征的外部因素对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既源于内部调整,也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内部因素中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是影响我国通货膨胀水平的主要决定因素;相对而言,外部因素对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不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外部冲击 通货膨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君斌 郭新强 蔡建波
本文基于动态新凯恩斯主义视角,讨论了货币政策冲击对产出、消费和通货膨胀的动态效应和传导机制。首先,基于中国宏观季度数据,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得到产出、消费和通货膨胀对扩张性货币政策冲击的动态反应:产出呈驼峰型增长后,经历倒驼峰形态的"超调"过程,具有很强的产出持续性;消费温和下降,呈倒驼峰缓慢回到稳态,呈现较强的消费平滑性;通货膨胀率上升,表现出很强的通货膨胀惯性,但在中远期会出现通货紧缩。然后,模拟了一个基于工资刚性的动态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发现该模型较好地拟合了上述3个经验事实;同时表明:在投资效率底下、产能严重过剩的经济条件下,扩张性货币供给冲击在短期内迅速增加产出的同时,倾向于抑制消...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云清 朱启贵
本文基于中国宏观季度数据,运用SVAR方法,得出了我国利率冲击对消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经验事实:下调利率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引起消费和产出都呈驼峰型的持续增长,通胀率先以倒驼峰快速下降然后正驼峰上升,惯性回复至稳态。同时,为进一步从经济理论上解析利率冲击对消费、产出和通胀的传导机制,模拟了一个融入"深度"习惯的动态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并运用贝叶斯方法估计模型结构参数,发现其较好地拟合了上述三个经验事实。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志刚 王世杰
本文基于我国货币政策在通胀水平和增长速度不同的情况下对通胀和产出具有非线性非对称反应的实际背景,分别以经济增长率和通胀率为阈值变量建立非线性货币政策反应函数,估计结果表明:(1)我国货币政策对通胀和产出的反应随着预期的通胀率和经济增长率的变化而有显著的非线性非对称性,非线性转换形式由逻辑函数刻画,转换速度较快且显著;(2)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率的调节区间为2.96%—3.23%,对经济增长率的调节区间为8.52%—8.83%;(3)当经济增长率或通胀率高于调节区间的上限,央行应以通货膨胀为主要调节目标,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当经济增长率或通胀率低于调节区间的下限时,央行应以经济增长为主要调节目标,...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伍戈 李三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有关中国通货膨胀的文献,我们发现,现有的研究通常偏重于数据挖掘,而忽视了普适性宏观经济理论的约束,因而所得出的结论其经济学含义值得商榷。尽管总供给-总需求框架是十分简洁的宏观分析框架,但是很少有人用它的具体方程来推导通货膨胀的决定式,并将所得来的决定式用之进行中国的实证分析,使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互印证。本文创新性地在总供给-总需求框架下,首先对封闭经济下的通货膨胀成因做了较为深入分析,接着将模型推广到开放经济中以获得计量上可估的线性方程,并利用中国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通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曦 王茜 陈中飞
本文在新凯恩斯DSGE的框架下,从消息冲击的视角,区分并探讨了预期与未预期的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通货膨胀的作用。同时,通过中美政策作用比较,以及参数和预期结构替换,探寻我国货币政策作用特征的根源及其机制。主要结论为:(1)我国货币政策预期冲击的效果要远强于未预期冲击;(2)与美国相比,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力度更大、持续性更小且存在轻微超调;(3)我国货币政策的特征源于经济主体的短视预期以及央行货币政策的不连贯性。本文的政策启示包括:(1)央行应通过沟通等形式引导公众预期以增强政策效果;(2)尽力避免相机抉择式的政策制定方式,保持货币政策的持续性;(3)货币政策应言行一致。概言之,我国货币政策应该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庞晓波 钱锟
货币搜寻理论为货币、物价与资产价格三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提供假说,使货币当局便于在不同经济状态中把握干预物价与资产价格的时机。在此理论基础上,笔者构建MS-VAR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股票市场低迷时期,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调节都可以对股票市场产生影响;在股票市场繁荣时期,更适宜使用利率手段抑制资产价格上涨。我国央行应在必要时干预资产价格,并注意多种工具的协调使用以及总量调控与价格调控在不同时期的各有侧重。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资产价格 非线性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晓春 罗江华
文章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的季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之间确实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资产价格对通货膨胀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中房价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大于股价变动。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正处于一个螺旋上升的阶段,对产生资产泡沫和出现全面通货膨胀有重大隐患。
关键词:
资产价格 通货膨胀 协整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守东 易晓溦 刘洋
本文基于包含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SV-TVP-VAR)模型研究了货币供给冲击作用下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动态响应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货币传导机制具有明显的时变效应,SV-TVP-VAR模型能够很好的刻画货币传导机制中的时变特征。同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时变效应大于惯性效应。此外,我国的货币供给过程表现为逐渐增强的产出缺口驱动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增加货币供给量这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具有真实效应,能够显著的影响实际利率和产出水平,然而从长期来看对实际利率和产出水平却缺乏永久性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周恒 张晶晶
文章构建TVP-VAR-SV模型考察了中国货币政策和周期波动对CPI和PPI通货膨胀的传导幅度、速度和持续时间的时变特征。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CPI具有非对称性传导;货币政策和周期波动对PPI的影响幅度较大,传导速度较快但持续时间较短,而对CPI的影响幅度较小,传导速度较慢但持续时间较长;2008年之后,货币政策和周期波动对CPI和PPI的传导均发生了结构性变动,影响幅度降低但持续时间大幅延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金成晓 卢颖超
本文针对不同区制下通货膨胀惯性所具有的不同特征,运用MS-DSGE模型,分析了在不同区制下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所具有的不同效果。结果表明:(1)我国通货膨胀存在明显的高低区制,并且惯性特征明显,低区制的平均持续期为25个月,高区制的平均持续期为11个月,高通胀状态对应较大的政策波动;(2)从数理及实证的角度证明,政策在不同区制间转换对通胀预期不存在影响。(3)政策转换对实际通胀、产出缺口以及利率等变量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非对称性特征。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在DSGE模型中加入了区制转移效应;(2)考虑了MS-DSGE模型中家庭部门对政策信息的了解服从贝叶斯学习型规则情况。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周光友 邵锦萍 陈睿洁
以国际金融危机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为背景,深入分析汇率波动、外部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机制,并构建通货膨胀的决定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汇率波动和外部冲击是影响中国通货膨胀长期的、重要的因素;且人民币升值短期内会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物价上升,但18个月后这种影响就会消失甚至相反;同时通过FDI途径进入中国的国外资本进入实体经济不会造成国内通货膨胀,而通过QFII间接投资以及通过非法途径进入国内的资本将会助推通胀的形成;此外金融危机期间,外部冲击对中国物价水平的影响明显大于国内因素。因此,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不能根据物价水平的短期回落来判断通货膨胀的长期趋势;在治理通货膨胀时应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苒 郝渊晓 秦建群
文章以2005年1月至2013年11月的月度数据为基础,建立农产品价格与农副产品购进价格、工业品生产者出厂价格和通货膨胀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来研究农产品价格波动对我国通货膨胀动态冲击效应,研究发现:农产品价格波动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冲击具有持续性,而农副产品购进价格是农产品价格冲击我国CPI的主要传导渠道。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与工业品生产者出厂价格传导相比,农副产品购进价格的信息反应机制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更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金全 张达平 张都
在中央银行损失函数的基础上构建最优货币政策规则后,利用TVP-VAR模型对我国名义利率的动态调控路径进行了相应研究。根据等间隔及时点脉冲响应分析结果发现:我国中央银行针对异质通货膨胀指标进行的利率调控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同时在"二率背离"的时点上,PPI的波动并未引起货币当局的充分反应,而货币政策在稳定物价方面更加关注CPI的变化趋势。因此,面对近年来我国PPI持续紧缩的情况,我国中央银行应充分重视PPI的走势,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以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