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80)
- 2023(4249)
- 2022(3447)
- 2021(2954)
- 2019(5353)
- 2018(5257)
- 2017(10325)
- 2016(5235)
- 2015(5887)
- 2014(6001)
- 2013(6199)
- 2012(6100)
- 2011(5950)
- 2010(6003)
- 2009(5765)
- 2008(5377)
- 2007(4805)
- 2006(4614)
- 2005(4348)
- 2004(4043)
- 学科
- 济(52310)
- 经济(52287)
- 管理(15320)
- 方法(14870)
- 地方(14195)
- 数学(13611)
- 数学方法(13582)
- 地方经济(11427)
- 业(10821)
- 企(8913)
- 企业(8913)
- 中国(8675)
- 业经(7767)
- 学(7575)
- 经济学(6169)
- 融(5825)
- 金融(5825)
- 农(5707)
- 环境(5464)
- 财(5329)
- 贸(5189)
- 贸易(5183)
- 制(5085)
- 产业(5066)
- 易(4937)
- 体(4866)
- 发(4727)
- 银(4613)
- 银行(4611)
- 行(4518)
- 机构
- 大学(89395)
- 学院(88720)
- 济(53022)
- 经济(52236)
- 研究(34515)
- 管理(31343)
- 中国(27407)
- 理学(26615)
- 理学院(26294)
- 管理学(25938)
- 管理学院(25778)
- 财(22047)
- 经济学(18688)
- 京(17631)
- 财经(17501)
- 科学(17402)
- 所(17394)
- 经济学院(16498)
- 经(15829)
- 研究所(15369)
- 中心(14592)
- 财经大学(12899)
- 江(12830)
- 院(11624)
- 北京(11504)
- 科学院(10650)
- 社会(10412)
- 经济研究(10312)
- 州(10206)
- 范(10133)
- 基金
- 项目(51441)
- 科学(41248)
- 基金(39204)
- 研究(37261)
- 家(33234)
- 国家(33011)
- 科学基金(28596)
- 社会(27519)
- 社会科(26227)
- 社会科学(26221)
- 基金项目(19973)
- 省(18672)
- 资助(16891)
- 自然(16524)
- 教育(16300)
- 自然科(16158)
- 自然科学(16155)
- 自然科学基金(15886)
- 划(15154)
- 编号(12912)
- 济(12867)
- 经济(12767)
- 发(12307)
- 国家社会(12198)
- 部(11866)
- 重点(11606)
- 教育部(10749)
- 发展(10728)
- 展(10603)
- 成果(10562)
共检索到146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林进成
各国经验表明,任何企图通过通货膨胀剌激经济增长的做法都是要不得的,任何靠货币的超量发行,靠赤字财政,靠通货膨胀来维持经济的超高速发展都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高敏雪
通货膨胀会计与国民经济核算高敏雪一、通货膨胀会计产生的背景传统会计是依历史成本原则计价的会计。它所依据的重要前提条件是稳定货币原则。然而“二战”以后,尤其是70年代以来,世界各主要工业国家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价值并未实现稳定,而是普遍持久地受到通...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沈成文
实践中,我国把零售物价总指数作为通货膨胀测量指标。而这一指标采用“年距环比指数”。不反映生产资料和服务价格变动,加之控制物价的行政手段,产生了通货膨胀率的偏低性。即隐蔽性通货膨胀。当这种隐蔽性的通货膨胀与潜在的通货膨胀形成合力,通货膨胀由隐蔽转为公开,由潜在转为现实时,就形成通货膨胀反弹。潜在的通货膨胀指诱发通货膨胀的诸因素正处于积累或待萌发状态。当前经济活动中诱发通货膨胀的潜在因素有:1、市场物价上涨压力并未消除;2、产品库存积压使国民经济进入投入——无效产出——高投入的高速低效循环之中;3、货币流通量偏多并大量沉淀;4、经济由冷到热的复苏中社会总需求会相应增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树才 贾凯威
文章将汇率引入到货币政策效应研究中,基于非限制性VAR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与产出、通货膨胀及汇率之间波动规律的数量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来检验我国这次实行的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长期及短期影响、非对称性效应的大小、政策效应在时间、贡献率上的差异性等作用和特点。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德芳
经济转型与通货膨胀问题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刘德芳一、基本情况战后几十年来,通货膨胀问题一直是困扰许多国家的经济难题。由于各国情况复杂多变,各有特点,因此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和严重程度以及持续时间的长短和反通胀措施的成败,各国相比,又有很大差异。到9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马伯钧
封闭经济的通货膨胀和开放经济中的通货膨胀是不同的。我国经济是开放经济,需要开放经济的通货膨胀理论,但我国经济理论界过去研究较多的只是封闭经济中通货膨胀理论,很少研究过开放经济中的通货膨胀理论。为了适应治理通货膨胀和发展对外开放的现实需要,应该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在借鉴西方经济中的通货膨胀理论的同时,对开放经济的通货膨胀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L.R.克莱因 沈利生
一、对通货膨胀的理解把价格的概念作一般的延伸就是通货膨胀指标。如果我们把价格指数定义为:我们就可用下式来量度通货膨胀上式用变化率的形式表示就是(以上各式中的P为价格,W为权数,t为时间——译者注)。把单个的百分比变化平均(在加权的意义上)以后的其他公式也能同样很好地表示。实际上都用离散的变化,作为瞬间变化的近似。
[期刊] 预测
[作者]
徐连仲
高速度增长、高通货膨胀的一年──1994年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徐连仲(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1994年是9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经济改革深入发展的关键一年。经过1992、1993两年的高速发展,国民经济运行条件与两年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好学
理清通货膨胀的成因对货币当局的宏观调控有重要作用。根据以往研究成果,本文首先介绍了通货膨胀的一般因素,然后用因子分析法和VAR模型对通货膨胀率CPI、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BR、汇率水平E、经济增长速度GDP、劳动力成本LC、货币供应量M2和企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FRD七个因素进行了深层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的通货膨胀是由不同的因素引起的;同一时期不同因素对物价上涨的冲击力度也是不同的。
关键词:
通货膨胀成因 因子分析 VAR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左大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之高举世瞩目。但同时城镇地区的就业问题也十分严重;物价总水平屡屡高速上升,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局面。在这种形势下,通货膨胀与失业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自然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经济学界的部分人士主张对高通货膨胀采取宽容态度,认为这样可以换得较低的失业率和较高的经济增长率。这种主张的理论依据就是所谓的通货膨胀具有“替换(trade-off)作用”。按照这种论点,可以用通货膨胀去“替换”失业,也就是说,可以用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去换得较低的失业率和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坚持这种主张的人认为他们的观点在经济学上是有充分根据的,是得到国际学术界支持的。不能不看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华祥 张燕 车翼
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中国经济呈现出"高增长—高通胀"与"低增长—低通胀"交替的周期运行态势;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逐渐进入了"高增长—低通胀"的稳定发展阶段。文章以中国1978年~2010年的宏观经济增长数据和通货膨胀数据为基础,研究长期中中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实际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文章还构建了误差修正模型,对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短期之间的长期和短期关系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宝琛 徐爱华
通货膨胀的测度王宝琛,徐爱华(四川省经济信息中心610016)通货膨胀的测度是对通货膨胀严重程度的量化。这个问题实质上是对通货膨胀的判断问题。正确判断我国通货膨胀的发展状况是制定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础。因而对通货膨胀测度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下面讨论...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盖国凤
投资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一方面,过量投资及投资结构不合理会带来通货膨胀、并在某种程度上加剧通货膨胀;另一方面,投资也可以在抑制通货膨胀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发挥这种作用,关键在于减少决策的失误、寻求适度规模、制定合理结构、注重提高效益。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磊
本文在戴蒙德的迭代模型中引入纯粹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构建了一个货币迭代模型,证明了货币冲击可能影响产出,且一般价格水平是反周期的,尝试性地解开了基德兰德和普瑞斯科特(Kydland&Prescott,1990)发现的"货币之谜"(monetary myth)。其机制是货币冲击通过影响商品的跨期相对价格来影响资源的跨期配置,从而使得产出在未来偏离其长期趋势。
关键词:
货币 经济波动 货币制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章梦生
(一)“过热”与“过冷”是相对地比较而言的。从经济增长率来说,前三年(1988—1990年)由于治理整顿的关系,经济增长率只有5.4%,后三年(1990—1992年)的高速增长达到10—12%,这乃是对前三年低速增长率的纠偏,重新恢复1984——1988年的平均年增长率11.5%的水平,这不能说是“过热”。由此可见经济增长率是有一定的规律性,这就是经济发展的周期性。经验证明,之所以社会主义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