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44)
2023(10998)
2022(9261)
2021(8374)
2020(6928)
2019(15781)
2018(15330)
2017(29555)
2016(15784)
2015(17679)
2014(17796)
2013(17706)
2012(17057)
2011(15688)
2010(16167)
2009(15341)
2008(15185)
2007(14208)
2006(13306)
2005(12678)
作者
(48138)
(40307)
(40012)
(38406)
(26170)
(19044)
(18289)
(15701)
(15398)
(14751)
(14242)
(13444)
(13374)
(13339)
(13099)
(12562)
(12080)
(11843)
(11841)
(11228)
(10491)
(10112)
(9968)
(9558)
(9423)
(9231)
(8969)
(8794)
(8242)
(7884)
学科
(84002)
经济(83932)
管理(43781)
(40013)
(32372)
企业(32372)
方法(27753)
数学(24078)
数学方法(23818)
(21861)
银行(21715)
(21183)
中国(20997)
地方(20681)
(20433)
(18386)
(17777)
(17753)
(16294)
金融(16293)
业经(16205)
(14151)
贸易(14137)
(13700)
地方经济(13690)
(12400)
制度(12395)
农业(12330)
(12104)
(11580)
机构
大学(238044)
学院(235844)
(109863)
经济(107597)
研究(90228)
管理(82459)
中国(75918)
理学(67955)
理学院(67152)
管理学(66032)
管理学院(65592)
(54099)
科学(51590)
(50712)
(47132)
研究所(41889)
财经(41059)
(40715)
中心(40690)
(39558)
(37188)
经济学(36015)
北京(32730)
经济学院(31916)
(31850)
农业(31807)
(31119)
(31039)
业大(30853)
师范(30768)
基金
项目(139998)
科学(109416)
研究(102336)
基金(102032)
(89325)
国家(88579)
科学基金(74360)
社会(66352)
社会科(62910)
社会科学(62892)
(52995)
基金项目(50924)
教育(46399)
自然(46394)
自然科(45283)
自然科学(45262)
(45249)
自然科学基金(44493)
资助(44167)
编号(39703)
成果(35021)
重点(32327)
(32030)
(31493)
课题(29579)
(28029)
国家社会(28003)
(27003)
教育部(27003)
创新(26381)
期刊
(134693)
经济(134693)
研究(86244)
中国(52327)
(42237)
金融(42237)
(41985)
学报(37456)
(37213)
管理(34642)
科学(33569)
大学(28668)
学学(27071)
教育(24850)
财经(23279)
农业(23177)
经济研究(22813)
(20185)
技术(19697)
业经(17923)
问题(16929)
(15611)
国际(14925)
技术经济(12989)
世界(12809)
理论(12278)
(11906)
统计(11659)
现代(10819)
实践(10587)
共检索到401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东琪  
1998年以来,宏观经济理论界的热门话题是,我们是否正在进入一个无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时代?无论是宏观决策是领导人,还是经济学家,回答这个问题时,都心存几分疑虑和谨慎,但是,这的确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回答的问题。一、国际上关于通货紧缩的争论1998年...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云峰  
近年来,中央银行沟通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本文把中央银行沟通因素引入修正的卢卡斯总供给函数,发现加大中央银行沟通力度有利于引导通货膨胀预期,稳定通货膨胀。采用2003-2009年月度数据,利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方法对中央银行沟通及实际干预在稳定通货膨胀中的作用进行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正的中央银行沟通冲击能有效降低通货膨胀预期以及名义通货膨胀率,且时滞短;(2)正的实际干预(包括银行贷款利率、央票利率及货币供应量)冲击,在短期内不但不能降低通货膨胀预期及名义通货膨胀率,反而会加剧通货膨胀,出现"价格之谜"现象。此外,本文对大多数情况下我国中央银行沟通模棱两可的合理性进行了解释。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子晖  
本文首次采用最新发展的"有向无环图"等技术方法,对中国是否输出"通货紧缩"以及是否输出"通货膨胀"这一问题展开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中,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实体的美国发挥着主导作用,与此同时,无论是在中国"通货紧缩"时期还是在"通货膨胀"时期,中国对各主要贸易伙伴国物价水平的冲击均十分微小,因此,中国并非全球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的引发因素。在此研究过程中,最新发展的"有向无环图"技术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本文分析结论的可靠性与合理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少平  彭方平  
本文应用ESTAR模型对我国通胀的非线性调节和通胀与通缩的非线性转换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具有显著的非线性调节,通胀与通缩的转换具有显著的非线性指数转换的特征,这种转换发生在滞后二期,转换的速度显著;我国通胀具有整体稳定性和局部非稳定性,由于我国通胀与通缩的临界水平c为3.3个百分点,表明我国通胀在3%左右的水平上处于非稳定运行状态;进一步,本文所估计的指数转换函数和c,基本准确地揭示了我国通胀的动态随机周期行为特征。本文的结论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具有总体有效性和相机适宜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志伟  
针对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周期性交替的现实 ,本文认为客观存在通胀与通缩的目标区间 ,在此区间中的通胀率是良性的。据此 ,文章重新定义了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估算了中国通胀与通缩的目标区间 ,并认为可以用此区间作为宏观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建议采用微调作为主要的宏观调控方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拉亚  
作者在文章中对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宏观关系进行了研究,他着重分析了资产组合与信息混淆对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交织影响;又探讨了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数量关系。他的研究结论是在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长期的稳定替代关系;拉下通货膨胀比拉上通货膨胀要困难一些,治理通胀代价比通胀收益要沉重;在治理通胀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萨奇  
关于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及相关货币政策的若干假设萨奇美国近年来“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局面致使一些经济学家对未来充满极端乐观的情绪,欢呼“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时代”即将到来,甚至认为即便出现负通涨也无关大局。而另外一些经济学家却完全相反,为可能出现的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赵晓  
本文对于从通货紧缩向通货膨胀反转时期的中国经济的争论、走向及选择进行了分析。根据有关过热的标准判断,中国经济目前尚未“过热”,只是“预热”,2004年也不太可能过热,但通货紧缩向通货膨胀的反转已不可逆转。与此同时,治理通货膨胀将面临失业、利益分化等许多成本,因此,需要谨慎观察并考虑宏观调控的成本。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怀清  
鉴于中外文献都没有对中央铸币税和通货膨胀税的关系进行详细的分析,有些文献还混淆了二者,隐含假定中央银行所得就是中央银行纸币持有者所失,本文从不同角度详细地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金全  
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环境下 ,宏观经济政策具有不同的作用效果。新凯恩斯经济学认为 ,在通货紧缩环境下 ,由于价格粘性和调整成本等原因 ,将导致经济政策乘数作用更为显著。但是我们通过模型检验发现 ,在我国经济运行的不同价格变化阶段 ,这种新凯恩斯经济学的政策命题并不成立。在通货紧缩环境下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乘数均出现了明显降低 ,其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 ,导致政府投资乘数作用下降和货币政策实际作用减弱。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曹华  
通货膨胀目标制作为一种新兴的货币政策框架,近年来备受推崇。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大都实施了加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改革。本文依据不同的方法测算出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的中央银行独立性指数,分析了通货膨胀目标制框架下中央银行独立性加强与政策信誉之间的关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伍志文  鞠方  
本文首先描述了中国通货紧缩与资产膨胀并存的金融怪现象,这是与传统理论相悖的;然后通过引入以资本市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部门将传统的货币数量论拓展为三部门的广义货币数量论,在新的模型框架下侧重从货币政策角度分析了通货紧缩与资产膨胀并存的生成机理。我们的分析表明:“中国悖论”是货币总量理论在偏松情况下货币结构严重失衡的产物,是货币结构失衡大于货币总量失衡的结果。优化货币结构是解决“中国悖论”的关键所在,中国货币政策应更多关注货币结构而不仅仅是货币总量问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喻瑞祥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商品货币经济中两种相对应的经济现象。前者表现为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了经济正常运行所需要的货币量;后者则表现为流通中的货币量不足经济正常运行所需要的货币量。因此,不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是货币流通与经济运行失衡的表现,当然都不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