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02)
- 2023(10703)
- 2022(8945)
- 2021(8102)
- 2020(6654)
- 2019(14690)
- 2018(14503)
- 2017(27833)
- 2016(14728)
- 2015(16243)
- 2014(15960)
- 2013(15493)
- 2012(14495)
- 2011(13530)
- 2010(13827)
- 2009(13161)
- 2008(12499)
- 2007(11293)
- 2006(10502)
- 2005(9572)
- 学科
- 济(78329)
- 经济(78271)
- 管理(41836)
- 业(35645)
- 企(28689)
- 企业(28689)
- 方法(24832)
- 数学(21888)
- 数学方法(21581)
- 地方(19536)
- 中国(18390)
- 农(17613)
- 业经(15154)
- 学(15154)
- 财(14934)
- 地方经济(13236)
- 贸(12998)
- 贸易(12988)
- 制(12587)
- 易(12568)
- 农业(11506)
- 策(11328)
- 融(10661)
- 金融(10660)
- 环境(10349)
- 银(10342)
- 银行(10318)
- 行(10012)
- 理论(9685)
- 及其(9231)
- 机构
- 学院(214857)
- 大学(211598)
- 济(98508)
- 经济(96512)
- 研究(79783)
- 管理(76911)
- 理学(65145)
- 理学院(64389)
- 管理学(63166)
- 管理学院(62783)
- 中国(61191)
- 科学(46944)
- 财(44948)
- 京(44100)
- 所(41125)
- 研究所(36829)
- 农(35554)
- 中心(35355)
- 财经(34489)
- 江(33843)
- 经济学(31215)
- 经(31174)
- 业大(29366)
- 院(28618)
- 北京(28113)
- 农业(27876)
- 经济学院(27609)
- 范(27536)
- 师范(27203)
- 州(26628)
- 基金
- 项目(134788)
- 科学(105910)
- 研究(98813)
- 基金(97186)
- 家(84856)
- 国家(84155)
- 科学基金(71421)
- 社会(63664)
- 社会科(60279)
- 社会科学(60266)
- 省(53032)
- 基金项目(49194)
- 自然(45170)
- 教育(45112)
- 划(44347)
- 自然科(44121)
- 自然科学(44104)
- 自然科学基金(43308)
- 资助(41116)
- 编号(39720)
- 成果(32912)
- 发(31117)
- 重点(30918)
- 部(29286)
- 课题(28869)
- 创(27943)
- 国家社会(26261)
- 创新(26170)
- 科研(25447)
- 发展(25326)
共检索到342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金全
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环境下 ,宏观经济政策具有不同的作用效果。新凯恩斯经济学认为 ,在通货紧缩环境下 ,由于价格粘性和调整成本等原因 ,将导致经济政策乘数作用更为显著。但是我们通过模型检验发现 ,在我国经济运行的不同价格变化阶段 ,这种新凯恩斯经济学的政策命题并不成立。在通货紧缩环境下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乘数均出现了明显降低 ,其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 ,导致政府投资乘数作用下降和货币政策实际作用减弱。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金全 郭整风
如果价格粘性较弱 ,反周期的货币需求冲击能够起到稳定经济增长的作用 ;如果价格粘性较强 ,顺周期的货币需求冲击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降低。因此 ,货币需求函数的性质将依赖经济周期的阶段性 ;我们使用协整关系模型估计了我国经济三个特殊发展阶段中的货币需求函数 ,发现在不同的价格变化区域内货币需求函数体现出比较显著的变化 ,这说明货币政策对于价格水平的变化产生了比较灵敏的反应 ,货币政策的长期目标仍然是保持价格稳定 ,刺激有效内需还应依靠积极财政政策等实际扩张政策。
关键词: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货币需求 协整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子晖
本文首次采用最新发展的"有向无环图"等技术方法,对中国是否输出"通货紧缩"以及是否输出"通货膨胀"这一问题展开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中,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实体的美国发挥着主导作用,与此同时,无论是在中国"通货紧缩"时期还是在"通货膨胀"时期,中国对各主要贸易伙伴国物价水平的冲击均十分微小,因此,中国并非全球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的引发因素。在此研究过程中,最新发展的"有向无环图"技术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本文分析结论的可靠性与合理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少平 彭方平
本文应用ESTAR模型对我国通胀的非线性调节和通胀与通缩的非线性转换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具有显著的非线性调节,通胀与通缩的转换具有显著的非线性指数转换的特征,这种转换发生在滞后二期,转换的速度显著;我国通胀具有整体稳定性和局部非稳定性,由于我国通胀与通缩的临界水平c为3.3个百分点,表明我国通胀在3%左右的水平上处于非稳定运行状态;进一步,本文所估计的指数转换函数和c,基本准确地揭示了我国通胀的动态随机周期行为特征。本文的结论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具有总体有效性和相机适宜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志伟
针对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周期性交替的现实 ,本文认为客观存在通胀与通缩的目标区间 ,在此区间中的通胀率是良性的。据此 ,文章重新定义了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估算了中国通胀与通缩的目标区间 ,并认为可以用此区间作为宏观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建议采用微调作为主要的宏观调控方式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萨奇
关于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及相关货币政策的若干假设萨奇美国近年来“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局面致使一些经济学家对未来充满极端乐观的情绪,欢呼“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时代”即将到来,甚至认为即便出现负通涨也无关大局。而另外一些经济学家却完全相反,为可能出现的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赵晓
本文对于从通货紧缩向通货膨胀反转时期的中国经济的争论、走向及选择进行了分析。根据有关过热的标准判断,中国经济目前尚未“过热”,只是“预热”,2004年也不太可能过热,但通货紧缩向通货膨胀的反转已不可逆转。与此同时,治理通货膨胀将面临失业、利益分化等许多成本,因此,需要谨慎观察并考虑宏观调控的成本。
关键词: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宏观调控 中国经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曹阳
紧缩,能遏制通货膨胀吗?──与“压低经济增长速度以抑制通货膨胀”政策思路的商榷曹阳一、经济“过热”,谁“过热”?1.通货膨胀起因于经济过热,这似乎是大多数经济学家的看法。然而,什么是经济“过热”?怎样确定“过”与”不过”?进一步,从更深层次分析,究竟...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思群
经济生活中的微观主体的活动行为,对国家宏观政策有重要影响。其中对宏观经济政策作用最明显的是通货膨胀预期、紧缩预期及预期行为。国家在制定宏观货币经济政策时必须考虑以追求和保护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微观主体的行为以及支配这些行为的经济预期。宏观货币政策应具有规则性,可信性和权威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蒋海 储著贞
本文在新凯恩斯主义动态宏观经济分析框架中引入成本渠道,构建了含成本渠道的"混合型"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进而分析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成本渠道总供给效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文章首先采用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数据和SVAR方法,验证了货币政策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动态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GMM方法,对引入成本渠道的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估计,检验了中国货币政策传导中成本渠道的存在性。结果表明,紧缩性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增加企业融资成本,推高通货膨胀。因此,央行在最优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不仅需要考虑货币政策的总需求效应,而且应该考虑它的总供给效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林峰
近期我国出现了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快速上涨的现象,通货膨胀压力逐步显现,货币当局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性货币政策。然而当前通货膨胀的重要特征是结构性价格调整,其深层次原因是扭曲的要素价格体系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数据也显示货币供给量的平稳增长和通货膨胀率存在背离的现象。因此,继续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应对当前通货膨胀是低效的,应当综合采取多种政策手段实现对经济的调控。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戴辉
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宏观经济走势显示出经济“软着陆”后新的特征:增长速度逐渐放缓,物价总水平持续出现负增长。朱基总理于1998年7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和山西省考察工作时首先使用了“通货紧缩”一词来表示政府对当时经济形势的判断①。政府也运用了相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宋安平 孙伯银
本文对通货紧缩下的政策及效果作了深入研究 ,首先对凯恩斯流动性陷阱理论作了重新表述 ,认为“陷阱”源于公众对未来预期的逆转 ,与其说是流动性陷阱 (投机需求无限大 ) ,不如说是信贷需求陷阱 (信贷需求不足 ) ,如何创造和引致信贷需求至关重要。基于此 ,分析了货币政策的低效性、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以及其他政策的配合 ;最后 ,指出事前采取预防性政策操作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流动性陷阱 信贷需求陷阱 预防性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