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10)
2023(7386)
2022(6316)
2021(5790)
2020(4835)
2019(11319)
2018(10855)
2017(21350)
2016(11585)
2015(12672)
2014(12465)
2013(12462)
2012(11938)
2011(11034)
2010(11247)
2009(10423)
2008(10297)
2007(9380)
2006(8732)
2005(8106)
作者
(34385)
(28670)
(28329)
(27132)
(18530)
(13659)
(12785)
(11095)
(10987)
(10555)
(9801)
(9499)
(9448)
(9441)
(9248)
(9057)
(8509)
(8501)
(8418)
(8259)
(7287)
(7151)
(7087)
(6825)
(6650)
(6472)
(6395)
(6370)
(6026)
(5727)
学科
(47112)
经济(47058)
管理(31235)
(27876)
(22473)
企业(22473)
方法(18442)
数学(16240)
数学方法(15962)
(14360)
中国(13046)
(12276)
(11207)
贸易(11198)
(10926)
(10038)
(9787)
(9715)
业经(9459)
地方(8965)
农业(8200)
(7919)
银行(7891)
(7754)
金融(7754)
(7647)
及其(7353)
理论(7335)
(6776)
税收(6456)
机构
大学(163381)
学院(161297)
(70420)
经济(68872)
研究(63520)
管理(58463)
中国(50134)
理学(48946)
理学院(48390)
管理学(47375)
管理学院(47081)
科学(37140)
(35723)
(35324)
(33404)
(31449)
研究所(29860)
中心(28882)
(26998)
财经(26393)
农业(24881)
业大(24196)
(24030)
北京(23196)
(23065)
经济学(21457)
(20829)
师范(20561)
(20497)
(20316)
基金
项目(102070)
科学(79615)
基金(74221)
研究(73496)
(66237)
国家(65706)
科学基金(54599)
社会(45826)
社会科(43512)
社会科学(43500)
(38633)
基金项目(37032)
自然(35622)
自然科(34795)
自然科学(34779)
自然科学基金(34191)
(33797)
教育(33760)
资助(32579)
编号(29296)
成果(25406)
重点(23594)
(23101)
(22406)
课题(21584)
(20675)
科研(19792)
教育部(19455)
创新(19391)
(19263)
期刊
(80164)
经济(80164)
研究(54753)
中国(37444)
(28049)
学报(27024)
(26065)
科学(24331)
管理(23628)
(22338)
金融(22338)
大学(20450)
教育(19433)
学学(19052)
农业(18664)
经济研究(13928)
技术(13607)
财经(13181)
业经(11726)
(11432)
(10913)
国际(10334)
(10259)
理论(10259)
问题(10203)
实践(9362)
(9362)
世界(8462)
价格(8293)
统计(7983)
共检索到268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汪兴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取得了稳定增长,经济学家认为成绩归功于适当的货币政策。其中,绝大多数的国家选择了通货膨胀定标的货币政策。但这一货币政策规则也存在使价格水平基准漂移的缺陷。经济学家的目光又转向价格水平定标的货币政策规则并讨论两者的优劣。讨论的结果出现了将通货膨胀和价格水平合成的定标规则。本文给出了一个简化的框架,并对我国货币政策规则的选择提出一些看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洪福  
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分析框架研究通货膨胀持久性的不确定性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面对通货膨胀持久性不确定性时,低估通货膨胀持久性程度能够降低通货膨胀波动。更确切地说,不论是否存在通货膨胀持久性,低估通货膨胀持久性的货币政策是最优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建明  
上世纪 90年代以后 ,许多国家的货币政策目标纷纷转向通货膨胀 ,与此同时 ,各国的货币政策监控目标和实施程序也相应发生了改变。本文在一个委托代理框架下发展了一个关于通货膨胀钉住制度的理论模型 ,考察钉住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操作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影响 ,以及货币政策透明度在通货膨胀钉住制度有效性中所起的作用。同时 ,我们还分析了通货膨胀钉住制度对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货币政策制度改革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中华  莫学斌  
随着我国经济和金融的发展 ,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着诸多问题。鉴于以通货膨胀率作为中介目标具有显著优势 ,本文认为我国应当构建通货膨胀目标制下的货币政策框架 ,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卢宝梅  
通货膨胀目标制是追逐长期价格稳定的一种货币政策策略,实践证明通货膨胀目标制已经成功地取得了长期的价格稳定。货币政策应当密切关注信贷的过度增长、快速的资产价格上涨和投资的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实现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侯成琪  龚六堂  
本文建立了一个多部门新凯恩斯模型来描述食品部门在需求价格弹性、价格粘性和供给冲击等方面的异质性,研究货币政策应该如何应对我国食品价格的较快上涨。本文的研究表明:(1)食品价格粘性较低和食品需求缺乏弹性是导致我国食品价格较快上涨的主要原因;(2)根据福利损失贡献加权法计算的核心通货膨胀是最优的,货币政策盯住这个最优核心通货膨胀能够显著降低外生冲击导致的福利损失;(3)食品价格在这个最优核心通货膨胀中的权重为8.8%,这意味着不应该由于食品具有较大的支出权重而对食品价格上涨过度反应,也不应该由于食品价格具有较高的波动性而对食品价格上涨无动于衷。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项后军  于洋  
通过纳入通货膨胀预期,本文研究了我国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房价和股价)反应的方式、非对称性和急缓程度,结果表明:①货币政策在对房价和股价的反应中,通货膨胀预期起到明显不同的作用;②货币政策"关注"房价而"盯住"股价,即货币政策"间接地"根据通货膨胀预期调整对房价的反应,但通常并未考虑通货膨胀预期就"直接"调整对股价的反应;③货币政策在整个样本期内均对房价作出正向反应,且随通货膨胀预期的不断攀升反应逐渐增强,但对股价却采取所谓"调牛不调熊"的非对称反应,且随股价涨幅的增加反应逐渐增强;④这两种非对称反应均是逐渐(平滑)调整的。最后,本文还从政策层面上讨论了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反应的持续性问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万山  
在与有弹性钉住通货膨胀相一致的货币政策动态优化问题中,本文将货币政策工具对不同目标变量影响的时滞引入损失函数,并分别在确定性等价条件下,以及模型参数不确定性条件下给出了最优的利率反应函数,进而讨论了模型参数以及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对最优利率反应函数的影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孔丹凤  
通货膨胀目标框架研究是近年来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分析的前沿课题,它主要是从政策操作的角度探讨采取通货膨胀目标名义锚来实现货币政策的最主要目标——物价稳定。自1990年新西兰开始采用通货膨胀目标框架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倾向于把货币政策目标框架(货币目标框架或汇率目标框架)改为通货膨胀目标框架或者货币供应量和通货膨胀目标同时公布的框架体制。1994年以来,我国"显性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耿强  李群  张永杰  
以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为分析框架,在考虑利率滞后项和预期项的情况下,通过最优化中央银行的目标损失,构建中国的通货膨胀方程,并采用1992年以来的季度数据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形成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事后调节和事前引导的实际效果。实证结果显示,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主要受经济主体通货膨胀预期和产出缺口的影响;利率变化在短期内并不改变通货膨胀的变化方向,不过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利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逐步显现;预期实际利率对当期物价波动有着正向引导作用,并且在子样本的稳健性分析中证实这种关系有加强趋势。这些实证检验结果对我国调控物价水平及制定更加有效的货币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伍戈  李三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有关中国通货膨胀的文献,我们发现,现有的研究通常偏重于数据挖掘,而忽视了普适性宏观经济理论的约束,因而所得出的结论其经济学含义值得商榷。尽管总供给-总需求框架是十分简洁的宏观分析框架,但是很少有人用它的具体方程来推导通货膨胀的决定式,并将所得来的决定式用之进行中国的实证分析,使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互印证。本文创新性地在总供给-总需求框架下,首先对封闭经济下的通货膨胀成因做了较为深入分析,接着将模型推广到开放经济中以获得计量上可估的线性方程,并利用中国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通胀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志刚  
通货膨胀目标法是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一些中小规模工业化国家率先采用的一种新货币政策框架。它对货币理论的发展和各国货币政策的实践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课题组  杜金富  
中央银行要实现最终标题通货膨胀的稳定,需要了解物价变动最基本的趋势,识别通货膨胀信号中的临时性噪音,分析导致物价波动的政策影响因素,才能对经济信息进一步作出合理反应。因此,测度通货膨胀,尤其是测度核心最终消费价格成为世界各国中央银行普遍的做法。核心通货膨胀的测度有统计途径和建模途径两大类方法。计量建模的测度多为经济学家所采用,各国中央银行一般采用统计途径测算,其中以剔除法最为基本。依据当前可以获取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我们测算了较为切合中国实际的核心CPI指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少新  
在当前通货膨胀压力下,中央银行利用公开市场业务、准备金率政策和窗口指导等措施进行紧缩,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目前通货膨胀压力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既要借鉴以往的治理经验,又要明确此次由投资过度引发的通货膨胀压力与以往的通货膨胀在成因和治理手段上都应有所不同,在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上都要有严格的针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