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06)
- 2023(6051)
- 2022(5069)
- 2021(4728)
- 2020(3842)
- 2019(8797)
- 2018(8601)
- 2017(17465)
- 2016(9215)
- 2015(10014)
- 2014(10240)
- 2013(10012)
- 2012(9431)
- 2011(8618)
- 2010(8731)
- 2009(7908)
- 2008(7948)
- 2007(7101)
- 2006(6321)
- 2005(5791)
- 学科
- 济(35033)
- 经济(34997)
- 管理(26892)
- 业(26845)
- 企(21283)
- 企业(21283)
- 方法(15394)
- 数学(13871)
- 数学方法(13657)
- 财(11064)
- 农(11027)
- 中国(9441)
- 贸(9258)
- 贸易(9254)
- 易(8875)
- 策(8439)
- 制(8237)
- 业经(7585)
- 银(7150)
- 银行(7144)
- 学(6903)
- 行(6878)
- 务(6754)
- 财务(6738)
- 财务管理(6727)
- 融(6630)
- 金融(6630)
- 农业(6453)
- 企业财务(6377)
- 地方(6173)
- 机构
- 学院(131430)
- 大学(128521)
- 济(56899)
- 经济(55665)
- 管理(49155)
- 研究(46058)
- 理学(41808)
- 理学院(41364)
- 管理学(40667)
- 管理学院(40404)
- 中国(36608)
- 财(29074)
- 科学(26572)
- 京(26188)
- 所(23410)
- 财经(22387)
- 农(21371)
- 中心(21294)
- 研究所(20986)
- 经(20363)
- 江(20185)
- 经济学(17798)
- 业大(17721)
- 农业(16742)
- 财经大学(16630)
- 院(16582)
- 北京(16581)
- 州(16301)
- 范(16204)
- 师范(16051)
- 基金
- 项目(83710)
- 科学(66410)
- 研究(61616)
- 基金(61356)
- 家(53359)
- 国家(52902)
- 科学基金(45247)
- 社会(39196)
- 社会科(37296)
- 社会科学(37287)
- 省(32211)
- 基金项目(31144)
- 自然(29295)
- 自然科(28656)
- 自然科学(28648)
- 教育(28444)
- 自然科学基金(28171)
- 划(27440)
- 资助(26603)
- 编号(24708)
- 成果(20699)
- 部(19078)
- 重点(18790)
- 性(18029)
- 发(17973)
- 课题(17681)
- 创(17412)
- 教育部(16421)
- 创新(16307)
- 国家社会(16074)
共检索到201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孟方琳 赵袁军 张晨曲
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和货币政策效力存在相对冲进而会弱化货币政策,因此提出货币流通速度逆变速之谜。通过研究预期通货膨胀循环阻碍货币政策影响实际通胀率的运行机理和传导机制,探讨了公众通胀预期是货币流通速度逆变速的根本原因。在资本市场存在泡沫的前提下,设定不同政策目标与力度的货币政策会瞬时对冲,对冲击后的产出缺口和通胀波动进行分析,得出不考虑对资本市场中股票价格形成影响的情况,执行严格的货币政策最有效。
关键词:
货币流通速度 通胀预期循环 货币政策准则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昭 张晨曲
本文从2005-2010年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情况出发,分析其逆变速性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研究发现,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对冲了货币政策稳定物价水平的一部分效果。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此期间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方向与货币政策的作用方向背离。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海虹
货币流通速度与隐性通货膨胀武汉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刘海虹通货膨胀压力表现为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差额,它又可划分为两个部分,即通货膨胀压力一物价上涨十短缺。可见,通货膨胀压力将主要以显性通货膨胀和隐性通货膨胀两种形式表现出来。在我国的经济转轨中,特别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佳 靳玉英
近年来,我国巨额的外汇占款导致基础货币投放不断增加,进而产生通货膨胀压力。通过格兰杰因果分析发现,我国外汇储备的持续激增直接造成了国内货币供给的扩张,但货币供给的扩张未能显著引起物价水平的上升;而基于货币数量论分析框架得知,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忽略了货币流通速度变化对物价水平的影响。以Kumhof理论模型为基础建立的货币流通速度变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模型表明,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引起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铿
当前经济下滑的基本原因是人民币升值,而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原因是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和对流动性过剩的估计有偏差。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宏观调控政策应定位于平衡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组合。财政应当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努力压减行政支出;货币应当稳定汇率,调整利息,以便引导和控制信贷规模,调整贷款结构。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通货膨胀 宏观调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海虹
通货膨胀压力形成过程中的货币流通速度效应刘海虹通货膨胀压力表现为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差额,通货膨胀压力又可划分为两个部分,即通货膨胀压力=物价上涨+短缺。可见,通货膨胀压力将主要以两种形式表现出来,一种是显性的通货膨胀,一种是隐性的通货膨胀。在我国的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俊
通货膨胀最终是一种货币现象的观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通货膨胀是否完全由货币供给所决定却很值得研究。近期国内对央行超发货币引起通货膨胀的讨论,开始甚嚣尘上,其背后的潜台词就是过量货币供给必然引发通货膨胀,而不论该国的经济状态如何。本文通过引入货币流通速度并比较美国、日本、英国与中国的情况,发现中国目前并不存在货币超发,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也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大,在国内经济进一步增长以及货币流通速度不断下降的背景下,央行保持充分的货币供给是维护物价稳定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
货币供给 货币流通速度 通货膨胀 比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俊
通货膨胀最终是一种货币现象的观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通货膨胀是否完全由货币供给所决定却很值得研究。近期国内对央行超发货币引起通货膨胀的讨论开始甚嚣尘上,其潜台词就是过量货币供给必然引发通货膨胀,而不论该国的经济状态如何。本文通过引入货币流通速度并比较美国、日本、英国与中国的情况,发现中国目前并不存在货币超发,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也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大,在国内经济进一步增长以及货币流通速度不断下降的背景下,央行保持充分的货币供给是维护物价稳定的重要条件。
[期刊] 改革
[作者]
阎虎勤 罗凯
从货币数量论基本关系式出发,以动态分析的方法,从理论上推导出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水平之间不存在直接关系的两个判断条件。以我国1979~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流通中货币M0的供应量水平与物价水平有关,而M1、M2的供应量水平与物价水平无关,这可能是因为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率具有降低或者部分抵消通货膨胀对于货币需求变化影响的作用。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通货膨胀 货币中性 物价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课题组 杜金富
中央银行要实现最终标题通货膨胀的稳定,需要了解物价变动最基本的趋势,识别通货膨胀信号中的临时性噪音,分析导致物价波动的政策影响因素,才能对经济信息进一步作出合理反应。因此,测度通货膨胀,尤其是测度核心最终消费价格成为世界各国中央银行普遍的做法。核心通货膨胀的测度有统计途径和建模途径两大类方法。计量建模的测度多为经济学家所采用,各国中央银行一般采用统计途径测算,其中以剔除法最为基本。依据当前可以获取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我们测算了较为切合中国实际的核心CPI指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少新
在当前通货膨胀压力下,中央银行利用公开市场业务、准备金率政策和窗口指导等措施进行紧缩,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目前通货膨胀压力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既要借鉴以往的治理经验,又要明确此次由投资过度引发的通货膨胀压力与以往的通货膨胀在成因和治理手段上都应有所不同,在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上都要有严格的针对性。
关键词:
通货膨胀 投资过度 经济政策 货币政策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建
本文认为,进入21世纪以后,造成中国通货膨胀(以下简称"通胀")的长期因素已经从以往的需求方面的因素转向供给方面的因素,即输入性通胀和结构性通胀已经成为目前国内通胀的主因,而传统的以加息为主的货币政策是对付不了这两种类型的通胀。只有相应改变应对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手段,以货币政策保增长,以财政政策保稳定,才能在不伤害增长的条件下,将通胀的不利影响压缩到最小。
关键词: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宏观调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田涛 许泱 蔡青青
利用2001年1月—2013年6月的月度数据,构建DCC-MVGARCH模型分析用货币供应量表征的我国内部因素和用汇率和国际原油价格表征的外部因素对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既源于内部调整,也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内部因素中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是影响我国通货膨胀水平的主要决定因素;相对而言,外部因素对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不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外部冲击 通货膨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云 陈炳才
全球已经进入持续通货膨胀时期,国内面临价格持续上涨和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预期。我国货币政策存在效率下降、利率与汇率政策不协调导致货币自测自我游戏、货币政策目标相互矛盾等问题,不利于抑制通货膨胀。为有效应对通货膨胀,应尽快实施从紧货币政策,控制信贷规模,缩小利差,加快外汇储备运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