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55)
2023(7509)
2022(6379)
2021(6066)
2020(4893)
2019(10986)
2018(10765)
2017(21379)
2016(11388)
2015(12351)
2014(12134)
2013(11518)
2012(10357)
2011(9378)
2010(9557)
2009(9340)
2008(9089)
2007(8169)
2006(7469)
2005(6957)
作者
(29287)
(24013)
(23961)
(23069)
(15573)
(11343)
(11058)
(9368)
(9052)
(8929)
(8063)
(8019)
(7711)
(7597)
(7578)
(7507)
(7209)
(7112)
(7043)
(6942)
(6051)
(5908)
(5738)
(5635)
(5591)
(5500)
(5468)
(5425)
(4716)
(4685)
学科
(37358)
经济(37321)
管理(31410)
(29506)
(24431)
企业(24431)
(18257)
银行(18112)
(16835)
(16174)
方法(14828)
数学(12859)
数学方法(12659)
(12437)
(11851)
中国(11697)
(11490)
金融(11489)
(11091)
贸易(11079)
(10689)
(10619)
制度(10618)
业务(10159)
业经(9449)
(9309)
银行制(8641)
农业(7742)
地方(7102)
(7066)
机构
学院(147208)
大学(142796)
(62682)
经济(61192)
管理(56397)
研究(47431)
中国(47368)
理学(46738)
理学院(46320)
管理学(45643)
管理学院(45364)
(33735)
(29378)
(27215)
银行(26199)
财经(25388)
科学(25038)
中心(24748)
(24688)
(24479)
(22960)
(22898)
(22223)
(20335)
研究所(19983)
经济学(19340)
财经大学(18810)
(18693)
北京(18612)
金融(18404)
基金
项目(88772)
科学(70478)
研究(70174)
基金(63970)
(53338)
国家(52855)
科学基金(46391)
社会(44082)
社会科(41844)
社会科学(41840)
(34891)
教育(32648)
基金项目(32144)
编号(30554)
(28815)
自然(28460)
自然科(27818)
自然科学(27813)
自然科学基金(27310)
资助(27147)
成果(25357)
课题(21069)
重点(19708)
(19663)
(19494)
(19082)
(19034)
项目编号(18779)
(18381)
(17778)
期刊
(73537)
经济(73537)
研究(51992)
(38646)
金融(38646)
中国(30902)
(25961)
管理(22115)
(21073)
教育(17605)
科学(16146)
学报(15641)
业经(13459)
大学(12663)
财经(12627)
经济研究(12332)
技术(12262)
农业(12063)
学学(11916)
(10714)
(9260)
理论(8965)
国际(8936)
问题(8525)
实践(8214)
(8214)
商业(7659)
农村(7561)
(7561)
(7349)
共检索到245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云仙  
商业银行应对通货紧缩的对策是 :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 ,调整信贷结构 ,开发客户潜在价值 ,创新金融服务产品 ,创造货币“乘数效应” ,扩大货币供应量等 ,以寻求增加竞争性领域投资 ,搞活经济 ,促进就业和经济稳定增长。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宏伟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分析和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发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国内CPI、PPI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对国内物价水平亦形成短期冲击,对PPI冲击尤为强烈。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对三类价格指数均存在正向影响,表明数量型的调控措施仍有效。因此,本文提出面对通货紧缩压力要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并利用信贷政策引导经济发展"去资源化",同时注意管理通胀预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莉芳  
2011年,国家多次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控制货币和信贷增长速度,实现对通货膨胀预期的管理。通过调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收缩银行信贷规模,商业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和谋发展上面临挑战。文章通过研究紧缩货币政策下缓释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压力的工具,达到维稳银行大客户的目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石汉祥  
通货紧缩导致国有商业银行风险增加,而国有商业银行风险增加降低银行贷款的 能力和贷款的意愿,导致货币供给减少,降低了社会有效需求,最终反映为物价的下跌,加重通 货紧缩。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国松  
The credit channel of our monetary transmission during deflation is empirically studied from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credit capital balance in this paper. It turns out that the monetary policy provides “active” monetary policy and “managed” floating foreign exchange rate policy with strong fund support,and implement macro regulation goals to pull economy growth and stabilize foreign exchange rate by credit channels of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ecurity & investment” and “money occupied by foreign exchange” etc.as the transitional “monetary channel” of our monetary policy is impeded.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吕江林  
我国当前出现的通货紧缩有多方面原因 ,其中前几年宏观政策调控有所不当也是一个原因。本文建立了一个动态总供给模型 ,通过这一模型 ,揭示了在我国当前阶段存在一个“通胀率平台” ,即 6%—7%左右的适度通货膨胀率 ,阐明了通货膨胀率对应的是GDP缺口 ,而不是GDP增长率缺口 ;从而在此基础上既剖析了我国当前通货紧缩的政策成因 ,也提出了关于我国宏观调控的正确操作方式的建议 :盯住适度通胀率这个目标通胀率 ,灵活、稳健地实行财政、货币政策的紧缩性或扩张性调节 ,使通胀率保持在目标通胀率附近小幅波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元璋  程建国  秦春花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夏林  
完善的市场经济机制是宏观经济政策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 ,灵活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基础尚不完全具备 ,而且经济政策与其他政策缺乏协调。作者认为 ,通货紧缩环境下我国政策传导机制具有若干特殊性 ,货币政策手段受到种种制约而无法得心应手 ,财政政策效果尽管颇多争议却并未明显产生负面作用 ,因此不能简单套用某些现成结论 ,应在现实背景下讨论宏观政策配合问题。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戴辉  
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宏观经济走势显示出经济“软着陆”后新的特征:增长速度逐渐放缓,物价总水平持续出现负增长。朱基总理于1998年7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和山西省考察工作时首先使用了“通货紧缩”一词来表示政府对当时经济形势的判断①。政府也运用了相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宋安平  孙伯银  
本文对通货紧缩下的政策及效果作了深入研究 ,首先对凯恩斯流动性陷阱理论作了重新表述 ,认为“陷阱”源于公众对未来预期的逆转 ,与其说是流动性陷阱 (投机需求无限大 ) ,不如说是信贷需求陷阱 (信贷需求不足 ) ,如何创造和引致信贷需求至关重要。基于此 ,分析了货币政策的低效性、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以及其他政策的配合 ;最后 ,指出事前采取预防性政策操作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义伦  高秀菊  
通货紧缩对新中国来说是一种新的经济现象。面对通货紧缩如何调整企业的经营策略 ,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削减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 ;调整心态 ,形成合理预期 ;以客户为中心 ,以特色服务为导向 ;企业要与员工共担风险 ;提高资产负债表的稳健性 ;尽可能生产与经营进口替代程度低的产品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叙果  
为了治理通货紧缩,刺激需求带动经济增长,我国中央银行自1996年以来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但这些政策工具的运用效果如何,影响其效果的因素又怎样?怎样才能使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其最大的效率,以实现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呢? 一、货币政策工具及效力分析 1.利率政策 利率政策工具是我国央行较常用的政策工具。自1996年以来,央行已连续七次下调了利率,至此,存款利率平均下调4.73个百分点,达到198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贷款利率平均累计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曾鹏  
我国经济已进入结构调整阶段,经济内在矛盾发生了巨大变化,物价低位运行是这一阶段矛盾变化的集中反映。目前,由于受传导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难以显现出来,并导致政府投资的乘数效应弱化。本文的研究认为,面对通货紧缩,政府一方面应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完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合理实施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结构性调控功能,刺激宏观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在投资支出既定的情况下,选择投资乘数效应强、能引导企业和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发挥政策导向功能和作用,推动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