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33)
- 2023(3568)
- 2022(3085)
- 2021(2996)
- 2020(2377)
- 2019(5501)
- 2018(5354)
- 2017(10988)
- 2016(6032)
- 2015(6756)
- 2014(6896)
- 2013(6647)
- 2012(6394)
- 2011(5896)
- 2010(6126)
- 2009(5698)
- 2008(5642)
- 2007(5138)
- 2006(4698)
- 2005(4292)
- 学科
- 济(23393)
- 经济(23370)
- 管理(18726)
- 业(17496)
- 企(13722)
- 企业(13722)
- 方法(9027)
- 农(8492)
- 数学(8272)
- 数学方法(8125)
- 财(7456)
- 策(7231)
- 中国(6925)
- 贸(6693)
- 贸易(6690)
- 易(6573)
- 制(5604)
- 及其(5309)
- 政策(5203)
- 农业(5111)
- 业经(4991)
- 地方(4923)
- 银(4706)
- 银行(4706)
- 方针(4578)
- 行(4563)
- 述(4516)
- 阐(4516)
- 阐述(4516)
- 税(4509)
- 机构
- 学院(85374)
- 大学(83116)
- 济(39280)
- 经济(38376)
- 管理(33537)
- 研究(30050)
- 理学(27990)
- 理学院(27744)
- 管理学(27355)
- 管理学院(27189)
- 中国(24787)
- 财(20453)
- 京(17193)
- 科学(15475)
- 财经(15012)
- 所(14839)
- 中心(14146)
- 江(13946)
- 经(13549)
- 研究所(12879)
- 农(11842)
- 经济学(11662)
- 北京(11274)
- 州(10968)
- 院(10885)
- 财经大学(10884)
- 范(10774)
- 师范(10704)
- 经济学院(10389)
- 业大(9755)
- 基金
- 项目(49916)
- 研究(39965)
- 科学(39807)
- 基金(35949)
- 家(29924)
- 国家(29643)
- 科学基金(25710)
- 社会(24807)
- 社会科(23558)
- 社会科学(23554)
- 省(18964)
- 教育(18466)
- 基金项目(17605)
- 编号(17381)
- 划(16104)
- 资助(16099)
- 自然(15737)
- 自然科(15358)
- 自然科学(15354)
- 成果(15303)
- 自然科学基金(15089)
- 课题(12358)
- 部(11570)
- 策(11434)
- 发(11107)
- 性(10943)
- 重点(10922)
- 项目编号(10361)
- 年(10200)
- 创(10168)
共检索到140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晓西
本文认为我国当前已进入了通货紧缩状态,需求不足是其根本原因。我国转轨中的城市需求不足有四个特点:①“消费不足”与“消费不起”并存;②“实现的购买力不足”与“潜在的购买力充足”并存;③支出预期与收入预期同时都不稳定;④城市居民中存在一种“收入—消费黑洞”的独特现象。在解决通货紧缩和需求不足的政策操作上,作者认为:①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分析了财政政策的空间;②要提高投资效益,关键是解决好投资与投劳的关系;③适当扩大财政性货币发行,认为在通货紧缩条件下财政性增发货币,就其实质来讲,接近于特种铸币税,也是一种特殊的不用偿还的“国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吕江林
我国当前出现的通货紧缩有多方面原因 ,其中前几年宏观政策调控有所不当也是一个原因。本文建立了一个动态总供给模型 ,通过这一模型 ,揭示了在我国当前阶段存在一个“通胀率平台” ,即 6%—7%左右的适度通货膨胀率 ,阐明了通货膨胀率对应的是GDP缺口 ,而不是GDP增长率缺口 ;从而在此基础上既剖析了我国当前通货紧缩的政策成因 ,也提出了关于我国宏观调控的正确操作方式的建议 :盯住适度通胀率这个目标通胀率 ,灵活、稳健地实行财政、货币政策的紧缩性或扩张性调节 ,使通胀率保持在目标通胀率附近小幅波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殷剑峰
为了防止经济陷入通货紧缩,需要保持住当前在消费、投资和金融方面呈现的积极因素,大力推动实体经济的"去杠杆"进程。具体来说,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既采取着眼于长期的改革措施,又采取立足当前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实施广泛的"债转股",减少存量负债,降低杠杆率。这是防止和治理通货紧缩的首要任务。过去,我们之所以能够走出亚洲金融危机后的通货紧缩,其中最重要的举措就在于与各种改革措施相辅相成的"债转股"和债务清理核销。当前需要采取的措施主要有:(1)切实加快发展各种形式的股权融资市场。我国企业负债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股权融资渠道狭窄,为此,应该切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能民 汪应洛
本文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分析了我国通货紧缩的形成原因,认为实施需求、供给的双重管理是治理通货紧缩、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与协调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通货紧缩 需求管理 供给管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广军
从经济周期波动的角度分析,通货紧缩是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主要特点,形成这一局面的供给和需求原因应该探讨,近几年出台的政策还存在的诸如滞后效应、力度不当、认识错位等缺陷有待改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反思及对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尹雪芬
1997年 9月,我国零售物价指数首次降到零值以下,随后其一路下滑,全国零售物价连续 30个月呈现负增长。与此相伴随,经济增长率持续下降,我国经济周期已经运行到了谷底阶段,通货紧缩与经济发展相伴。如何将经济拉出通货紧缩的阴影,适时地调整财政、货币政策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
通货紧缩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华妤
最近两年,我国通货紧缩过程中国内生产总值并未下降,只是增长趋缓,这是由总供给的增长相对于总需求增长更大造成的,关键因素是总供给的增长。本文在分析通货紧缩的原因后,指出通货紧缩对经济的利弊影响,并从人口政策、产业政策、制度变革和微观财政货币政策四个方面提出了应对货币政策的措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洛林 余永定 李薇
本文首先对当代日本经济做简单回顾,指出当前的通货收缩始于1997年第四季度,属经济在过度负债下由物价下降陷入萧条的一种动态过程,但政府所采取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并未取得明显效果。因此,日本经济的严重衰退将对亚洲国家(地区)经济的稳定产生极大消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有两个传导机制:日本对亚洲国家(地区)的进口需求减少;日元贬值。作者认为,陷入通货紧缩性经济衰退的日本经济完全有可能把世界经济拖入全球性通货收缩的恶性循环之中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彭文兵 孙昌来 曾军平
通货紧缩中的正统政策是指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框架所强调的。财 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核心的需求管理政策;而结构调整、政治承诺、打击走私骗汇等 措施因未纳入正统的分析框架而被定义为非正统成份。正统政策与非正统政策只有相 互协调与配合,才能在治理通货紧缩中有效发挥作用。
关键词:
通货紧缩 正统政策 非正统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谢平 沈炳熙
今年上半年,货币供应量保持较快增长,人民币汇率继续稳定,但基础货币投放减少,在银行存款高速增长的同时,金融机构贷款增长缓慢。与此同时,物价继续走低,引人瞩目,通货紧缩问题事关全局。一、通货紧缩是当前经济金融运行中的突出问题1通货紧缩的定义和判断标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军泽 杨柳勇
本文通过对我国货币政策低效的原因进行分析,考察了当前制约货币政策选择的一些深层次因素,如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银行信贷渠道狭窄等,并就如何提高货币政策效率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通货紧缩 货币政策 利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