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96)
- 2023(9719)
- 2022(8311)
- 2021(8069)
- 2020(6670)
- 2019(15616)
- 2018(15191)
- 2017(29911)
- 2016(16331)
- 2015(18358)
- 2014(18222)
- 2013(18397)
- 2012(17595)
- 2011(16356)
- 2010(16569)
- 2009(15799)
- 2008(15944)
- 2007(14378)
- 2006(13338)
- 2005(12632)
- 学科
- 济(71195)
- 经济(71109)
- 管理(46298)
- 业(43403)
- 企(34975)
- 企业(34975)
- 方法(29387)
- 数学(25935)
- 数学方法(25590)
- 中国(23705)
- 财(20439)
- 农(19675)
- 贸(17480)
- 贸易(17470)
- 制(17370)
- 易(17149)
- 学(15359)
- 银(14332)
- 银行(14305)
- 业经(14012)
- 行(13716)
- 融(13162)
- 金融(13161)
- 策(12596)
- 农业(12186)
- 体(11558)
- 地方(11548)
- 务(11406)
- 财务(11377)
- 财务管理(11344)
- 机构
- 大学(246241)
- 学院(241665)
- 济(111768)
- 经济(109693)
- 研究(94162)
- 管理(85898)
- 中国(76611)
- 理学(71243)
- 理学院(70419)
- 管理学(69266)
- 管理学院(68836)
- 财(55382)
- 京(53956)
- 科学(53437)
- 所(49420)
- 研究所(44044)
- 财经(42468)
- 中心(41269)
- 农(39652)
- 经(38645)
- 江(37732)
- 经济学(36539)
- 北京(35746)
- 院(33211)
- 经济学院(32659)
- 范(32581)
- 师范(32252)
- 财经大学(31380)
- 业大(31089)
- 农业(30918)
- 基金
- 项目(145430)
- 科学(114878)
- 基金(108099)
- 研究(107012)
- 家(95080)
- 国家(94321)
- 科学基金(78961)
- 社会(69646)
- 社会科(66102)
- 社会科学(66086)
- 基金项目(53978)
- 省(52084)
- 自然(49372)
- 教育(49057)
- 自然科(48154)
- 自然科学(48137)
- 资助(47594)
- 自然科学基金(47358)
- 划(46311)
- 编号(41066)
- 成果(36774)
- 部(34781)
- 重点(33693)
- 发(31813)
- 课题(30407)
- 中国(30053)
- 教育部(29902)
- 国家社会(29887)
- 创(29025)
- 性(28529)
- 期刊
- 济(129643)
- 经济(129643)
- 研究(87022)
- 中国(51489)
- 财(42802)
- 学报(38148)
- 农(36584)
- 科学(35527)
- 管理(34689)
- 融(33316)
- 金融(33316)
- 大学(29164)
- 学学(27145)
- 教育(26587)
- 农业(24321)
- 财经(23576)
- 经济研究(22345)
- 经(20460)
- 技术(18887)
- 贸(17967)
- 问题(17776)
- 业经(17640)
- 国际(16583)
- 世界(15043)
- 业(13064)
- 技术经济(12248)
- 理论(11551)
- 统计(11345)
- 版(10682)
- 图书(10662)
共检索到396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伍志文 鞠方
本文首先描述了中国通货紧缩与资产膨胀并存的金融怪现象,这是与传统理论相悖的;然后通过引入以资本市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部门将传统的货币数量论拓展为三部门的广义货币数量论,在新的模型框架下侧重从货币政策角度分析了通货紧缩与资产膨胀并存的生成机理。我们的分析表明:“中国悖论”是货币总量理论在偏松情况下货币结构严重失衡的产物,是货币结构失衡大于货币总量失衡的结果。优化货币结构是解决“中国悖论”的关键所在,中国货币政策应更多关注货币结构而不仅仅是货币总量问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萨奇
关于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及相关货币政策的若干假设萨奇美国近年来“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局面致使一些经济学家对未来充满极端乐观的情绪,欢呼“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时代”即将到来,甚至认为即便出现负通涨也无关大局。而另外一些经济学家却完全相反,为可能出现的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静 刘志光 夏洪涛
近年来 ,在反通货紧缩中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不够理想 ,主要原因在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问题。在研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基本理论的基础上 ,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央银行和各经济主体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以及金融市场和相关政策因素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从而对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提出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通货紧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林峰
近期我国出现了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快速上涨的现象,通货膨胀压力逐步显现,货币当局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性货币政策。然而当前通货膨胀的重要特征是结构性价格调整,其深层次原因是扭曲的要素价格体系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数据也显示货币供给量的平稳增长和通货膨胀率存在背离的现象。因此,继续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应对当前通货膨胀是低效的,应当综合采取多种政策手段实现对经济的调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谢平 沈炳熙
今年上半年,货币供应量保持较快增长,人民币汇率继续稳定,但基础货币投放减少,在银行存款高速增长的同时,金融机构贷款增长缓慢。与此同时,物价继续走低,引人瞩目,通货紧缩问题事关全局。一、通货紧缩是当前经济金融运行中的突出问题1通货紧缩的定义和判断标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军泽 杨柳勇
本文通过对我国货币政策低效的原因进行分析,考察了当前制约货币政策选择的一些深层次因素,如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银行信贷渠道狭窄等,并就如何提高货币政策效率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通货紧缩 货币政策 利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通货紧缩及对策研究课题组
Dr. Hu Angan and Dr. Xie Ping headed this research project . In the article , the author pointed out that the current deflation has caused negative effect on the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y analyzing equ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of economic growth rate, unemployment rate and the inflation ra...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思群
经济生活中的微观主体的活动行为,对国家宏观政策有重要影响。其中对宏观经济政策作用最明显的是通货膨胀预期、紧缩预期及预期行为。国家在制定宏观货币经济政策时必须考虑以追求和保护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微观主体的行为以及支配这些行为的经济预期。宏观货币政策应具有规则性,可信性和权威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蒋海 储著贞
本文在新凯恩斯主义动态宏观经济分析框架中引入成本渠道,构建了含成本渠道的"混合型"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进而分析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成本渠道总供给效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文章首先采用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数据和SVAR方法,验证了货币政策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动态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GMM方法,对引入成本渠道的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估计,检验了中国货币政策传导中成本渠道的存在性。结果表明,紧缩性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增加企业融资成本,推高通货膨胀。因此,央行在最优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不仅需要考虑货币政策的总需求效应,而且应该考虑它的总供给效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云 陈炳才
全球已经进入持续通货膨胀时期,国内面临价格持续上涨和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预期。我国货币政策存在效率下降、利率与汇率政策不协调导致货币自测自我游戏、货币政策目标相互矛盾等问题,不利于抑制通货膨胀。为有效应对通货膨胀,应尽快实施从紧货币政策,控制信贷规模,缩小利差,加快外汇储备运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红升
通货紧缩的货币成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货币供应增长率下降 ,导致名义总需求疲软 ;2 .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削弱了货币扩张的效应 ;3.货币结构流动性下降 ;4.实际利率上升加剧内生性通货紧缩。货币政策取向为 :通过“国债货币化”增加货币供给 ;进一步调低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利率 ;扩大存贷利差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保险机构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慧颖
当前经济处于实际的通货紧缩阶段 ,在货币流通领域中通过种种指标表现出来 ,而目前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没有取得相应效力 ,在此基础上 ,本文浅析关于今后货币政策取向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通货紧缩 货币政策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叙果
为了治理通货紧缩,刺激需求带动经济增长,我国中央银行自1996年以来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但这些政策工具的运用效果如何,影响其效果的因素又怎样?怎样才能使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其最大的效率,以实现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呢? 一、货币政策工具及效力分析 1.利率政策 利率政策工具是我国央行较常用的政策工具。自1996年以来,央行已连续七次下调了利率,至此,存款利率平均下调4.73个百分点,达到198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贷款利率平均累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