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93)
2023(3633)
2022(2955)
2021(3082)
2020(2526)
2019(6061)
2018(6102)
2017(9145)
2016(6313)
2015(7296)
2014(7257)
2013(6126)
2012(5578)
2011(5316)
2010(5712)
2009(4794)
2008(4606)
2007(4321)
2006(4033)
2005(3817)
作者
(13444)
(11088)
(11004)
(10834)
(7147)
(5307)
(5274)
(4496)
(4311)
(4193)
(3782)
(3627)
(3602)
(3598)
(3564)
(3523)
(3430)
(3407)
(3355)
(3248)
(3084)
(2796)
(2767)
(2751)
(2659)
(2543)
(2542)
(2435)
(2314)
(2299)
学科
教育(21153)
中国(11842)
(11771)
经济(11761)
理论(8028)
管理(7990)
教学(7765)
(5368)
(5041)
研究(4277)
思想(4252)
政治(4125)
(4119)
企业(4119)
学校(4093)
高等(4001)
(3921)
思想政治(3912)
政治教育(3912)
治教(3912)
德育(3888)
学法(3770)
教学法(3770)
(3694)
发展(3676)
改革(3563)
(3553)
关系(3389)
方法(3319)
学理(3044)
机构
大学(77205)
学院(66640)
教育(30746)
研究(29441)
(23037)
师范(22972)
师范大学(19257)
(19050)
(16608)
科学(16417)
管理(16007)
经济(15879)
(14147)
中国(13804)
北京(13521)
理学(13399)
理学院(13027)
研究所(12791)
(12474)
职业(12426)
管理学(12334)
技术(12174)
管理学院(12159)
教育学(11595)
中心(11353)
(10906)
(9561)
(8796)
研究院(8736)
教育学院(8605)
基金
项目(39972)
研究(38703)
科学(32821)
教育(28677)
基金(24091)
社会(20500)
成果(19824)
(19730)
国家(19383)
社会科(18970)
社会科学(18964)
编号(18961)
课题(17917)
(17341)
(17075)
(15703)
科学基金(15624)
规划(12693)
项目编号(11346)
基金项目(11303)
(11251)
重点(11107)
大学(11096)
研究成果(11042)
(11009)
(10897)
(10857)
教育部(10308)
年度(9961)
资助(9734)
期刊
教育(55434)
研究(36238)
中国(29688)
(19040)
经济(19040)
职业(12338)
技术(10369)
大学(9951)
学报(9855)
高等(8197)
技术教育(7633)
职业技术(7633)
职业技术教育(7633)
科学(7573)
高等教育(7156)
(6984)
(6787)
管理(6444)
成人(6092)
成人教育(6092)
学学(5991)
图书(5880)
(5616)
论坛(5616)
(5243)
农业(4729)
书馆(4588)
图书馆(4588)
发展(4442)
(4442)
共检索到124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舒圣祥在《大河报》10月9日发表文章认为,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通识教育不是大学体制改革中的单独方面,而是一整套改革动作中不可分离的其中一环,故而不以自主办学、教授治校、学术自由等作为前提,通识教育只能是自欺欺人。这种观点不能说毫无道理,但至少对外因有过于夸大之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义光  
单一模式的远程教育大学可以成为一流大学,双重模式中的远程教育可以为一流大学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别敦荣  张征  
世界一流大学是在大学现代化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杰出代表,依其办学历程可分为古典大学和创办于19世纪之后的现代大学。古典大学通过教育理念的革命而获得新生,后发的现代大学继承古典大学的合理传统,并通过教育理念的创新而实现了迅速崛起。在两类大学发展成世界一流的过程中,教育理念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演进方式,即强制性理念变迁与自主性理念变迁。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理念的演进受社会环境、时代潮流、领袖人物、学校传统等重要因素的影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光礼  
近年来,国内已有多所大学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然而,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界定。英国泰晤士报的大学排名认为,社会声誉高的大学就是世界一流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大学学术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杜宁凯  刘清伶  陈铸芬  
从历史上看,美国政府创办公立大学的目的是增加人们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并将这些大学的教学、科研使命导向更实际、应用性更强的学科。因此,优秀公立大学的意义不仅在于其提供受教育机会,更重要的是其大规模提供公众负担得起的教育机会。旗舰公立大学受到重视,应该不仅仅因为其学术品质卓越,还因为它们成倍地增加了获得卓越教育的机会。现在,如果我们优秀公立大学要坚持服务公共利益的使命,我们必须以新方式思考跨行业乃至跨国界的合作关系,因为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越来越是全球挑战。如果我们将全面应对这些复杂的全球挑战作为我们的集体责任,那么我们必须致力于在无论是公共还是私营机构之间建设新型伙伴关系,并通过各种方法来提升世界...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光斗  
谈谈一流大学的建设张光斗对“211工程”的认识党中央、国务院倡导建立“211工程”,要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一百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力争下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也为我国在科技上争得...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叶赋桂  马莹  
世界一流大学是近年来国际高等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在一流大学的热潮中,世界一流高等教育体系也浮出水面。一些国家的政府开始实施建设世界一流高等教育体系的政策,一些组织和学者开始研究、评价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一、各国建设一流大学的基本情况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竞相推出一流大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牟小刚  
通识教育既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内在要求,又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关键支撑。优化通识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关键在于厘清传统通识教育的困境,探索在新时期下通识教育的出路。当前,我国的通识教育存在着四重困境:能力困境、认知困境、规划困境和培养陷阱困境。建立持续教育的培养体系、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理念、采用多样科学的通识教育方法、筹措个性化培养的教学实践是打破传统通识教育四重困境的有效途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斯荣喜  龚山平  邹晓东  
“一流大学”与大学评价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对此,国内学术界尚无定论。有人说要“学科水平很高,门类较为齐全;学术大师汇聚,教师素质很高;科研经费充裕,研究力量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办学理念明确;管理科学规范,杰出校长掌舵;学生素质一流,生师比例不高;国际化程度高,留学生比例高;经费投入巨大,办学设施优良”。有人说“要有一流的学科,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生源和一流的人才培养,一流的科学研究成果,一流的管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卢铁城  
在论述大学有关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高科技孵化、先进文化创造、辐射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作用的基础上,指出:大学,尤其研究型大学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而要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就必须进行教育创新,包括教育思想创新、管理制度创新、教学制度创新、科研手段创新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福涛  
本文通过历史和比较的方法,分析世界主要大学排行榜中的相关数据和美国、日本以及香港部分院校的案例,侧重探讨什么是一流大学的本科教育。结果发现:(1)由于制约和影响本科教育水平的因素极其复杂,有限的资料和仅有的简单案例无法充分说明一流大学提供的本科教育就是世界一流本科教育。(2)尽管存在差异,世界一流大学强调更多的是研究生特别是博士阶段的教育,更加强调教师从事世界一流的研究活动。鲜有证据或资料显示世界前10名的大学在力争构建世界一流本科教育,宣传自己的本科教育居于世界一流。因此,提出建设世界一流本科教育的口号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志华  
人工智能在全世界都受到了高度关注。国务院在2017年7月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教育部2018年4月制定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支持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推进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力度",为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关键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嫣  
一流大学构建个性化教育模式既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更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举措。当前,我国一流大学的个性化教育模式仍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设置方式不够合理、教学制度体系亟待健全、教学管理模式刚性过强、教学评价方式亟待改革等。为改革个性化教育模式,实现教育模式创新发展,一流大学还需要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方式,着眼大学生个性发展,健全教学制度体系,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服务大学生个性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唐玉溪  何伟光  
构建智能教育生态系统是人工智能时代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新趋势。世界一流大学智能教育生态系统将沿着"无智能化-部分智能化-高度智能化-完全智能化"的进路展开生态演替。以美国密歇根大学智能教育生态系统为案例,该校构建起学习智能化、教学智能化、评估智能化、管理智能化和基础平台智能化五位一体的"智能+"教育新形态,呈现适应性、灵活性、实时性、协作性和集成性的特征。以世界一流大学智能教育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为观照点,可剖析该校智能教育生态系统的核心参与者、关键位置、重要链接和基本活动。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智能教育生态系统,需要夯实世界一流大学智能教育创新基础、完善世界一流大学智能教育创新制度并树立世界一流大学智能教育创新理念。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曹金祥  冯春英  
1947年9月,北京大学校长胡适在公开发表的言论中明确提出中国一流大学建设的初步设想,立即引发了文化教育界关于"学术独立"的激烈论争。众多大学校长和专家学者围绕"学术独立"的概念与内涵、实现条件、实现路径等问题,从不同角度表达了改革高等教育和强化国家学术的强烈愿望。但因受多种因素制约,彼时教育界的一流大学设想未能付诸实施,学术独立最终沦为空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