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95)
2023(4374)
2022(3515)
2021(3614)
2020(2585)
2019(6294)
2018(6468)
2017(9069)
2016(6249)
2015(7179)
2014(7248)
2013(6230)
2012(5732)
2011(5352)
2010(5863)
2009(4551)
2008(4520)
2007(4050)
2006(3772)
2005(3568)
作者
(14536)
(11858)
(11702)
(11523)
(7668)
(5705)
(5545)
(4823)
(4630)
(4493)
(4057)
(4051)
(3946)
(3904)
(3875)
(3802)
(3738)
(3595)
(3592)
(3551)
(3327)
(3023)
(2968)
(2870)
(2850)
(2784)
(2682)
(2650)
(2541)
(2487)
学科
教育(19721)
中国(11157)
(10819)
经济(10803)
管理(9422)
教学(8133)
理论(7984)
(6322)
(5763)
(4867)
企业(4867)
学法(4453)
教学法(4453)
(4413)
发展(4132)
(4010)
(3898)
思想(3840)
学理(3793)
学理论(3793)
政治(3765)
研究(3744)
方法(3648)
(3644)
思想政治(3517)
政治教育(3517)
治教(3517)
德育(3474)
改革(3360)
学校(3337)
机构
大学(75009)
学院(70292)
研究(30012)
教育(27973)
(21763)
师范(21654)
(18320)
(18177)
师范大学(18086)
经济(17510)
科学(17098)
管理(17089)
中国(16032)
(14845)
职业(14475)
技术(14012)
理学(13883)
(13717)
理学院(13542)
研究所(13397)
管理学(13011)
管理学院(12830)
北京(12692)
中心(12199)
(11201)
教育学(10779)
(10550)
职业技术(10059)
(9247)
技术学院(9102)
基金
项目(42114)
研究(40204)
科学(33588)
教育(28635)
基金(24973)
社会(21109)
(20760)
国家(20385)
编号(19700)
社会科(19512)
成果(19511)
社会科学(19508)
(18361)
课题(18117)
(17653)
科学基金(16244)
(16083)
规划(12562)
基金项目(11635)
项目编号(11633)
重点(11571)
(11366)
(11243)
(11124)
研究成果(10605)
(10385)
教育部(10348)
年度(10084)
(9965)
资助(9944)
期刊
教育(50515)
研究(33098)
中国(29356)
(22750)
经济(22750)
职业(13411)
技术(12359)
学报(9324)
技术教育(9001)
职业技术(9001)
职业技术教育(9001)
大学(8338)
科学(7986)
(7806)
管理(7580)
(7300)
(6333)
论坛(6333)
高等(5965)
学学(5762)
农业(5343)
成人(5296)
成人教育(5296)
(5235)
图书(5202)
高等教育(5076)
发展(4322)
(4322)
(4268)
金融(4268)
共检索到127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杜祖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邵晓枫  
近三十来年,我国学术界对社区教育的本质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但对社区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还存在着争议。社区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以社区为地域范围进行的、居民自主参与的教育社会一体化的现代教育形式,是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属性表现为育人性、社区性、大教育性、民主性和现代性几个方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康宁  
对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再审思发现,从教育的社会属性来看,纯而又纯的教育并不存在;在教育的职责履行问题上,需要相应的保障条件;教育的地位形成不仅取决于外部社会,教育自身状态也是影响因素;教育的角色扮演,是教育对社会发展进程的态度及其实际社会地位共同作用的产物;而在教育的功能结构中,"显性负功能"已成为一种严峻的新挑战。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万力维  
教育中有各种各样的因素在妨碍创造,但根本的原因在于权力的滥用,包括国家权力的直接强势干预、教育规训权力的控制和知识权力的压制。因此,只有清算权力滥用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创造的环境条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学军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究竟是什么?它不只是义务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更是义务教育价值取向的调整,是为了实现所有人所有可能方面的发展。它始终应是一种大视野的教育发展观,不能局限于一些学校、一个地区、一段时期、一个环节和教育一域。它的核心任务仍然在于要合理配置资源,而非意味着"资源均衡"向"质量均衡"的转变。它不是政策修辞,不是一般性的行政工作,也不是政府对于人们的恩惠,而是一种法律要求,是政府的责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济康  
品牌原动力是消费者(或受从)非理性的情感需求;各种消费需求之间存在着共性,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也带有普遍性;研究人的情感需求是打追强势品牌的关键。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高培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圣明  
参与式预算主要体现了公开与民主这两大价值。公开就是要将政府活动的"节目表"公之于众,让全社会知道"钱从何而来,用到哪里去了?"而民主则是一种诉求的表达和利益的整合,权利所有者基于他们应有的权利,在给定信息条件(资源约束)下,按照各自的偏好,对公共服务项目的优先性进行选择,会使预算的安排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西真  
"发展中的大国"这个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制造业的发展需要掌握核心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打造叫得响的品牌,这些归根结底在于人的能力和素质。没有顶尖的科技人才、潜心创业的企业家和精益求精的产业工人,就不可能有世界一流的企业和制造品牌,也就不可能助推中国成为制造强国。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需要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来培养,低质量的职业教育很难培养出满足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宁宁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学者对教育政策制定与教育研究二者之间的沟通活动产生了兴趣。西方学者对政策制定过程中研究的"利用"的认识不断深入,认为"利用"不仅包括"直接指导与线性运用",还包括"理念渗透"。他们习惯从两个立场切入问题:从教育政策的视角切入,目的是促进政府完善政策的制定过程;从教育研究的视角切入,目的是推动教育研究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学者们建立了空间模型、时间模型以及活动者的模型,对教育政策活动与教育研究活动之间的沟通方式进行解释。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紫薇  牛风蕊  
利用分层线性模型展开对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收入差异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收入受院校特征和省份特征两个主效应及跨院校-省份特征间交互作用的共同影响;院校特征(学校规模、学校层次等)对地方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收入具有显著影响,但其影响作用受省份层面因素的约束与调整;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分担能力对地方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收入具有正向影响,但政府财政能力对地方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收入具有不稳定性,且政府教育财政政策对地方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收入具有负向影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振天  杨雅文  
通识在本体论与认识论层面 ,是对常识、对科学的超越 ,在人生观与价值观层面 ,通识是对人的生命本然、终极目的与理想等意义世界的观照。在物质化与科技化的今天 ,人类需要特别关注通识。然而 ,达至通识之境并非自然自发过程 ,而是一个自为自觉过程。人类的通识 ,需要教育的参与、引导、培育和建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