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25)
2023(9047)
2022(7236)
2021(6815)
2020(5775)
2019(13485)
2018(13404)
2017(25510)
2016(14115)
2015(16183)
2014(16462)
2013(15741)
2012(14103)
2011(12446)
2010(12991)
2009(11950)
2008(12270)
2007(11311)
2006(9882)
2005(9109)
作者
(39038)
(32350)
(32138)
(30603)
(20763)
(15488)
(14813)
(12592)
(12125)
(11994)
(11149)
(10785)
(10574)
(10451)
(9802)
(9798)
(9791)
(9668)
(9618)
(9171)
(8087)
(8011)
(7897)
(7534)
(7511)
(7417)
(7234)
(7153)
(6533)
(6347)
学科
(72535)
企业(72535)
(68416)
管理(60344)
(59794)
经济(59715)
方法(29537)
(22441)
数学(21794)
业经(21479)
数学方法(21236)
(18875)
财务(18835)
财务管理(18809)
企业财务(17782)
理论(16737)
技术(15360)
(13966)
中国(12843)
(12733)
企业经济(12250)
(12156)
(11621)
经营(11453)
(11298)
(11185)
技术管理(10722)
(9684)
贸易(9671)
(9434)
机构
学院(200848)
大学(194952)
管理(83099)
(77939)
经济(76130)
理学(70462)
理学院(69818)
管理学(68484)
管理学院(68101)
研究(55501)
中国(45650)
(40784)
(39049)
(33181)
科学(31829)
财经(30517)
(27449)
(27061)
(26540)
中心(26365)
北京(25758)
业大(25335)
(24125)
技术(24001)
(23889)
研究所(23783)
师范(23669)
商学(23392)
商学院(23174)
经济学(22529)
基金
项目(123754)
科学(98343)
研究(94570)
基金(87948)
(74180)
国家(73433)
科学基金(65857)
社会(58124)
社会科(55038)
社会科学(55021)
(51333)
教育(46777)
基金项目(45623)
自然(42951)
自然科(42102)
自然科学(42094)
自然科学基金(41382)
(41198)
编号(40781)
资助(37497)
成果(32643)
(28223)
课题(28180)
重点(27400)
(26829)
项目编号(26168)
创新(25982)
(25438)
(24894)
教育部(23960)
期刊
(91787)
经济(91787)
研究(56339)
中国(43094)
管理(38232)
(36602)
教育(29456)
技术(24343)
学报(24177)
科学(23961)
(21069)
大学(19557)
(18119)
金融(18119)
学学(17995)
业经(16326)
财经(15623)
农业(13740)
(13532)
经济研究(13453)
财会(13236)
技术经济(12487)
会计(11216)
统计(10816)
职业(10735)
问题(10537)
(10476)
现代(10063)
图书(9914)
商业(9772)
共检索到3087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士强  王益云  陈士平  
校企合作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我国通讯企业人才培养始终没有得到很好发展,仍然缺乏体制、机制和制度的保障。本文通过对我国通讯企业人才需求的特征进行分析,深刻阐述了通讯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对如何开展校企合作共育高技能人才提出了解决方案,将企业大学前移,与高校紧密合作,实施S.M.A.R.T职业生涯模拟方案,对通讯专业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评估,为学生进入职场铺平道路,同时也为通讯企业培育出高技能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包红霞  
近年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兴未艾。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实践中,一直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已经形成了与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校企关系,对学院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体现出其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办学宗旨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石乐义  刘昕  
"云模式"校企合作IT人才培养新模式,将IT企业的最新项目案例通过云计算平台无缝嵌入到高校IT专业的实习实践环节中,克服了此前校企合作中出现的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缺乏安全保障、内容模式良莠不齐等问题,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且免费、统一又多样的工程能力实训平台,实现高校、企业、学生和社会的共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放鸣  
本文从校企合作、教学与生产一体、学习与就业一体、活动与创业一体等方面,探讨了高职数码快印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形式,并阐述了实践探索的基本经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存贵  
职技高师教育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校企合作是职技高师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针对职技高师校企合作存在的政策保障机制不健全、产教结合体制尚未建立、学校重视不够、利益关系有待协调等问题,要加强政府引导作用,创造良好的校企合作政策制度环境,以市场为引导,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突出办学特色,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积极转变观念,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晓波  孙伟国  
本文结合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及关键要素,分析了职业教育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职业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重点阐述学校与企业合作在定单培养、顶岗实习、合作生产经营、职工培训和产品研发、组建职业教育集团、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蔡新良  
桐乡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就坐落在桐乡市区,是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为核心任务,走校企合作、产教研结合办学之路。经过多年探索,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引厂进校"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拓展校企合作的方式。多措并举,形成符合学校实际和企业需求的校企合作模式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是学生的专业理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丽颖  
在都市农业背景下,培养高等农业院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不仅要面向现代都市农业生产、加工和流通等领域,掌握信息采集与智能处理技术,而且要熟练解决农业领域信息技术应用、物联网应用工程设计、系统管理和维护、应用推广等,也要克服人才培养存在的一些问题:校企合作是一个新生事物,缺乏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企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校企合作的认识不到位;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达不到标准,影响校企合作开展的深度;校企合作缺乏成功的经验支撑,学校与企业互利互惠性不明显。因此,高等农业院校物联网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政府应发挥指导和支持的作用,校企双方建立合作共信共赢机制,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要与企业无缝对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桂霞  康思琦  黄保德  
订单式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强调校企共同参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初期探索、理论构筑、实践应用的实施过程和实践效果,阐述了该模式可实现人才培养的三个零距离,教学过程的三个协调,实践教学的三个突破,学校、企业、学生的三赢。最终实现高职院校"技能教育"、"就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沈燕  
文章通过分析当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探索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机制即"5321"校企合作模式,以政府、学校、企业共同参与的"三个层面"的组织机构为基本框架,以"五个结点"的系校企合作办公室为联络纽带,以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为办学理念,以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共同利益诉求为"一个目标",形成互动系统,构建合力育人机制。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建立支持性激励制度;学校应构建开放性管理体系,适应校企合作深化需求;企业应重视校企合作的溢出效应,激发参与职业教育内在活力三个层面,为"5321"校企合作模式的良好运行提供充分的保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翟艳辉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其中,积极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形成前校后厂(场)、校企统一的办学实体是职业院校共同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了如何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形成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姚小英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也是高职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文章结合校企合作的实践探索,对校企合作的意义、模式、制约因素及对策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忠华  姚和芳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发展高职教育、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率的必然。本文以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阐述了校企合作的建设重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及其取得的成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蔡青  罗秋兰  黄秉钱  
产学合作教育是高等工程教育的基本趋势,笔者分析了实施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以广西工学院为例详细地论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已取得的显著成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静  刘旭东  
本文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意义入手,找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