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94)
2023(20956)
2022(18190)
2021(17259)
2020(14557)
2019(33866)
2018(33307)
2017(62857)
2016(34400)
2015(39040)
2014(38740)
2013(38368)
2012(35313)
2011(31836)
2010(31697)
2009(29693)
2008(29549)
2007(26004)
2006(22463)
2005(20287)
作者
(98738)
(82455)
(81787)
(78149)
(52366)
(39450)
(37507)
(32026)
(31149)
(29500)
(27969)
(27910)
(26087)
(26001)
(25672)
(25560)
(24920)
(24375)
(23710)
(23581)
(20309)
(20295)
(20033)
(18694)
(18474)
(18417)
(18387)
(18321)
(16768)
(16347)
学科
(133998)
经济(133852)
管理(101824)
(94240)
(79269)
企业(79269)
方法(64251)
数学(55762)
数学方法(55042)
(37826)
中国(37582)
(35473)
(30301)
业经(29592)
(29588)
(28054)
银行(27907)
(26590)
贸易(26574)
(26361)
(25841)
地方(24700)
(24639)
财务(24541)
财务管理(24486)
农业(23417)
(23416)
金融(23412)
企业财务(23195)
理论(22718)
机构
大学(483475)
学院(480372)
(192953)
经济(188723)
管理(188110)
研究(162576)
理学(160994)
理学院(159160)
管理学(156217)
管理学院(155326)
中国(129277)
(103618)
科学(100909)
(91198)
(82444)
(81163)
中心(75786)
研究所(75128)
财经(72285)
业大(71795)
(71152)
(65799)
北京(65776)
农业(64027)
(62828)
师范(62187)
(58769)
经济学(58721)
(58040)
财经大学(53929)
基金
项目(323242)
科学(253114)
基金(234798)
研究(233274)
(205385)
国家(203714)
科学基金(174306)
社会(145950)
社会科(138261)
社会科学(138221)
(124889)
基金项目(123442)
自然(114730)
自然科(112080)
自然科学(112048)
自然科学基金(110044)
教育(108295)
(105895)
资助(98432)
编号(95081)
成果(77388)
重点(72653)
(71470)
(67753)
(66413)
课题(65363)
科研(62578)
创新(62082)
教育部(61190)
大学(60686)
期刊
(208165)
经济(208165)
研究(142297)
中国(94903)
学报(78732)
(72653)
(72413)
科学(71246)
管理(69321)
大学(59275)
学学(55479)
教育(52806)
(52396)
金融(52396)
农业(48705)
技术(42257)
财经(35609)
经济研究(34112)
业经(33079)
(30550)
(27851)
问题(26444)
图书(26244)
理论(23362)
(23308)
技术经济(23274)
(23083)
统计(22927)
科技(21495)
实践(21151)
共检索到721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雅炯  
有效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已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几年,世界上很多国家通过实施中央银行沟通引导市场预期,实现有效的货币政策调控。本文通过考察通货膨胀预期和中央银行沟通及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中央银行沟通能否有效引导市场通胀预期。结果显示,由于缺乏系统性,中央银行沟通对市场预期的引导作用仍不如其他经济变量,但国内中央银行沟通对市场通胀预期的影响是显著的。其中,相对书面沟通,口头沟通对通胀预期的影响更为显著。在目前较强的通胀预期背景下,系统实施中央银行沟通将对未来通胀预期的管理起到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史焕平  陈琪  胡滨  
中央银行沟通是中央银行旨在引导市场预期、实现政策目标而向社会公众传递未来货币政策目标和策略等相关信号的过程。随着各国中央银行对"央行沟通"的逐步重视,中央银行沟通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特别是对货币市场的影响更为显著。利用中国2006年10月~2014年12月的月度数据,运用SVAR模型对中央银行沟通的货币市场效应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中央银行沟通对货币市场具有显著影响,书面沟通的影响效应比口头沟通的影响效应更大,某种意义上说,中央银行沟通可以作为货币政策工具来使用。最后,提出了加强中央银行沟通以及提高政策效果的三点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史焕平  陈琪  胡滨  
中央银行沟通是中央银行旨在引导市场预期、实现政策目标而向社会公众传递未来货币政策目标和策略等相关信号的过程。随着各国中央银行对"央行沟通"的逐步重视,中央银行沟通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特别是对货币市场的影响更为显著。利用中国2006年10月~2014年12月的月度数据,运用SVAR模型对中央银行沟通的货币市场效应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中央银行沟通对货币市场具有显著影响,书面沟通的影响效应比口头沟通的影响效应更大,某种意义上说,中央银行沟通可以作为货币政策工具来使用。最后,提出了加强中央银行沟通以及提高政策效果的三点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倩   欧昕莛  
基于中央银行沟通的市场预期管理措施是调控跨境资本流动的重要手段。结合中央银行沟通特点和人民币外汇市场上交易主体异质性特征,文章构建了在中央银行沟通影响下的外汇市场均衡模型,并利用时变参数法探讨不同形式和内容的中央银行沟通在不同时期通过引导异质性外汇交易主体汇率预期对跨境资本流动进行管理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央银行针对宏观基本面和汇率沟通的管理效果要优于针对利率的沟通;不同形式中央银行沟通的管理有效性与异质性外汇交易主体所占市场比率及外部环境密切相关;多项沟通内容同时实施所产生的交叉性效应在危机时期能够有效增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调控。文章的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潘再见  
中央银行沟通是中央银行管理预期的重要工具。本文基于新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采用待定系数法推导利率的决定方程,进而阐释中央银行沟通引导利率预期的内在机理和渠道。本文还进一步利用2006年10月至2012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的沟通数据,运用EGARCH实证检验利率对中央银行沟通的反应。研究发现:中央银行沟通确实能向金融市场传递有效信号,使利率做出与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一致的反应,但却未能减少不确定性,降低利率的波动率;口头沟通的效果优于书面沟通,行长沟通的效果优于他人沟通。本文最后提出了增强中央银行沟通效果的若干思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冀志斌  宋清华  
本文利用我国2006年10月至2011年6月的数据,对中央银行沟通的短期金融市场效应进行了考察。结论表明,我国中央银行沟通对短期收益率和汇率具有显著的、合意的影响,但小于货币政策决定的效应。沟通有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但不足以抵消政策决定中意外成分引起的波动性。沟通对资产价格水平和波动性的影响均是非对称的,紧缩意图沟通的效应大于宽松意图沟通。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口头沟通的效应强于书面沟通,货币政策意图沟通的效应强于宏观经济展望沟通。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彭芸  
成功的沟通,对于有效引导市场预期、促进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都富有积极的意义。随着"预期管理"成为货币政策的核心任务,沟通成为了管理预期的重要工具。中央银行沟通无疑在引导市场预期,从而改善经济运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国培  潘再见  
本文以2006年10月~2012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的沟通实践为样本,采用EGARCH模型检验我国中央银行沟通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1)中央银行沟通对金融资产价格有一定影响,且影响的方向符合中央银行预期,但效果不够明显,特别是对长期利率的影响微弱;(2)口头沟通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比书面沟通更明显;(3)央行行长沟通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大于他人沟通。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央银行沟通可作为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配合使用,以丰富政策工具的组合菜单;在沟通策略上,应注重口头沟通与行长沟通,提高沟通效果。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付英俊  
近些年来,主流经济学家将信息与福利的关系引入经济学研究当中,引起了学者们极大的关注。本文基于M-S扩展模型的分析,考察了中央银行沟通信息的公开度、精确度与社会福利三者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央行沟通设计的基本规则。研究结果表明:在沟通内容上,当中央银行信息的精确度较高时,提高信息的公开度会促进社会福利,央行应该"直言不讳"地与经济主体进行沟通。当中央银行信息的精确度较低,且经济主体的从众动机较强时,降低信息公共度能减小社会福利损失,此时央行应该选择"沉默不语"的沟通策略。当央行信息的精确度较低,经济主体的从众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剑文  郭雪萌  姚远  
参照Myatt和Wallace(2014)的研究,本文将信息相关性引入lucas岛式模型,研究中央银行沟通设计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并以12个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中央银行1998—2010年的数据为样本,利用PVaR模型分析了中央银行沟通的信息公开度、信息精确度与社会福利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中央银行信息精确度的正向变化会引起社会福利的正向变化,而信息公开度对社会福利没有显著影响。因此,我们认为中央银行的最优沟通设计应该是努力提高信息精确度并保留一定的信息公开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力军  朱洪  
文章用两种方法测度了我国通胀预期:(1)未来物价预期指数衡量通胀预期;(2)ARMA模型对通胀的预测值。并计量分析了影响通胀预期的因素,结果显示:CPI上升、正产出缺口增加和广义货币供应量增加,是形成通胀预期的主要因素。利率、人民币汇率和食品价格对通胀预期的形成作用不显著和影响较小。因此,存款准备金率动态微调,是目前管理好通胀预期的最好选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冀志斌  周先平  
本文通过检验我国中央银行沟通对金融市场的影响,间接考察了其是否具有货币政策工具的效力。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中央银行沟通对短期利率和股票日收益率水平及波动性具有显著的、与预期一致的影响,但对长期利率的影响不明显;书面沟通与口头沟通相比,后者的效力更强一些,并且在口头沟通中,中央银行行长比其他人更能影响金融市场。主要的政策含义是沟通可以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一种新的工具,与传统的工具配合使用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云峰  李仲飞  
根据《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本文构造了中央银行沟通指示器变量,检验了中央银行沟通在货币政策中的有效性。本文分别比较了沟通信息、前瞻性宏观经济信息和当期宏观经济信息对利率变化的影响及各自对利率变化的预测能力,检验了沟通信息与宏观经济信息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的评论、预期宏观经济信息以及通货膨胀都与利率变化显著相关;但在预测利率变化上,沟通信息不能胜过宏观经济信息。此外,中央银行沟通信息只是宏观经济信息的补充,并不能完全替代宏观信息。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云峰  王彦卿  
本文针对中央银行应该沟通什么、怎样沟通,中央银行增加或限制沟通信息的原因以及中央银行在管理预期中应该做什么进行调查,分析中央银行沟通在预期管理中的策略。研究发现,中央银行沟通策略应围绕沟通的确定性及易理解性,提升公众的关注度,强调预测的条件性以及尽可能提高中央银行预测的准确性展开。以此为基础,本文构建了适合我国的中央银行沟通策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博  高青青  
良好的沟通是央行实现预期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Wordscores和潜在狄利克雷模型(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LDA),对以“存款准备金率”为关键词爬取的新闻进行机器学习,研究中央银行沟通的一致性及其是否存在主题不对称。央行沟通的一致性包括外部一致性和内部一致性。其中,外部一致性指央行沟通和媒体新闻对货币政策预测和解读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央行沟通与新闻在短期更为一致;货币政策立场转变时,央行更为“委婉”,媒体更为“直接”;媒体对金融市场关注度较高;紧缩政策前后,财经新闻较官方媒体对政策立场有更多不同的声音;央行沟通和媒体报道有助于稳定公众预期和提升货币政策效力,对于央行职责范围内的主题,两者的预测和解读都较准确。内部一致性则包括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前瞻性沟通与实际政策决定的一致性、货币政策委员会不同成员沟通效果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前瞻性沟通确实存在且存在不对称效应;在紧缩货币政策前,央行沟通更频繁,但立场较为模糊;前瞻性沟通与实际政策的相关性在短期更高;此外,行长的前瞻性沟通相较外部委员更频繁,且与政策声明更一致,说明不同成员的沟通效果存在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