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29)
2023(3786)
2022(3385)
2021(3227)
2020(2915)
2019(6623)
2018(7053)
2017(14099)
2016(7848)
2015(9186)
2014(9316)
2013(9347)
2012(9224)
2011(8523)
2010(8906)
2009(8496)
2008(8926)
2007(8160)
2006(7445)
2005(6852)
作者
(25934)
(21347)
(20990)
(20225)
(13525)
(10081)
(9785)
(8175)
(7958)
(7839)
(7290)
(7128)
(6904)
(6772)
(6738)
(6633)
(6359)
(6315)
(6222)
(6208)
(5513)
(5331)
(5283)
(4950)
(4863)
(4848)
(4825)
(4795)
(4382)
(4312)
学科
(33817)
经济(33779)
管理(20330)
(18485)
方法(17920)
数学(15970)
数学方法(15627)
(13866)
企业(13866)
中国(10735)
(8652)
(8485)
(8030)
(7903)
(7319)
银行(7300)
(6988)
(6983)
贸易(6978)
(6823)
(5870)
金融(5868)
业经(5769)
理论(5322)
农业(5254)
(5169)
(4908)
(4774)
环境(4581)
(4566)
机构
大学(128804)
学院(126736)
(50746)
经济(49538)
管理(45072)
研究(44059)
理学(38042)
理学院(37545)
管理学(36555)
管理学院(36324)
中国(35244)
(28971)
科学(27824)
(26709)
(23843)
研究所(21495)
财经(21085)
(20791)
中心(19228)
北京(19107)
(19073)
(18874)
业大(18117)
(17089)
师范(16925)
农业(16702)
经济学(16085)
(15555)
财经大学(15531)
(15445)
基金
项目(74624)
科学(57355)
基金(53530)
研究(53119)
(47074)
国家(46746)
科学基金(38491)
社会(32193)
社会科(30560)
社会科学(30549)
(27949)
基金项目(27377)
自然(25120)
教育(24989)
(24597)
自然科(24515)
自然科学(24502)
资助(24088)
自然科学基金(24019)
编号(21840)
成果(19566)
(17140)
重点(16977)
(15538)
课题(15436)
科研(14379)
(14318)
教育部(14266)
计划(13936)
大学(13578)
期刊
(57180)
经济(57180)
研究(39649)
中国(22521)
学报(20825)
(18668)
科学(18639)
(18256)
管理(16964)
大学(15362)
学学(14420)
(13429)
金融(13429)
教育(13382)
农业(12608)
技术(11396)
财经(10236)
经济研究(9558)
统计(9554)
(8745)
业经(8629)
问题(8371)
理论(7672)
(7623)
(7559)
决策(7352)
技术经济(7017)
实践(6984)
(6984)
图书(6783)
共检索到193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封思贤  居维维  任琇卿  
科学测度居民的通胀预期水平,是宏观调控部门有效引导公众形成合理预期并实现物价稳定的核心技术环节。在对各种测算方法进行理论比较的基础上,本文运用我国1997—2013年的季度数据,实证分析了净差额统计测算法、概率测算法、计量模型测算法等在我国的适用性。结果发现:不同特征的通胀预期有着不同的测算原理;我国公众的通胀预期属于适应性预期,具有黏性特征,是一种有限理性的预期;基于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的方法更适合于测度并预测我国居民的通胀预期水平。我国应从健全物价预期统计调查体系、加强与公众信息沟通、提高央行货币政策独立性等方面提高通胀预期管理效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崔惠民  马涛  崔永  
我国财政收支持续近30年的赤字状态,长期赤字如果不能以税收收入作为担保,政府必然最终会通过征收铸币税的方式来弥补,在政府的举债能力不受到任何限制情况下,极有可能会引起恶性通货膨胀。基于此,我们从政府跨期预算约束方程着手,建立一个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从理论上探讨我国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相关计量检验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在当前政府融资体制安排下,我国的通货膨胀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财政现象,财政政策在价格水平决定中发挥主导作用,货币政策处于从属地位。如果想要从根本上治愈周期性的通货膨胀,就必须进行相应的财政政策调整、财政体制改革和货币体制改革,健全政府融资体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毅  吕本富  陈航  薛添  
本文结果表明,基于网络搜索行为的通货膨胀预期指数与通货膨胀趋势高度相关,二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协整关系,且实际通货膨胀是预期通货膨胀的格兰杰原因。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所得结论与学术界的主流研究取得一致,为监测宏观经济形势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春琦  翁毅  
通胀预期测度是通胀预期管理的前提。文章基于通货膨胀持久性特征,在无套利假设下,将实际通胀率这一宏观变量纳入传统的因子模型中,并运用银行间债券市场收益率数据对我国居民通胀预期进行了估计,结果显示我国居民通胀预期并不完全满足理性预期假设,而是与实际通胀之间存在有规律的系统性偏差,短期实际利率的变动是造成偏差的主要原因。文章认为通过强化货币政策前瞻性可以消除这种偏差,从而抑制实际通货膨胀水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伍戈  
本文对通胀预期进行了重新思考,认为通胀预期不总是负面现象。通胀预期能自我实现,也能自我消逝。通胀预期能否自我实现,最终取决于通胀趋势是否真实存在。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了通胀预期能否管理以及如何管理,最后提出了未来挑战及其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秦响应  尹继志  韩景旺  
通胀预期是人们对未来通胀率的趋势性判断。西方国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证券名义收益利差法和计量模型对通胀预期进行测度,并采取多种方法对通胀预期进行管理。我国经济启稳回升后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相继出现。对此,近期应采取多种应急性管理措施,远期则应致力于通胀预期管理体系的构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毓坤  
本文利用央行的调查统计数据实证分析我国居民的通胀预期变化,发现居民通胀预期存在不确定性、粘性和突变性,居民对通胀变化的反应不对称,更倾向于物价上涨。且心理反应对通胀预期有重要影响,其中未来不确定心理反应的影响最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超  
随着经济的复苏,我国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增大且通胀预期也起到了进一步助推作用。本文首先概括出当前我国通胀预期的基本特征,其次分析了当前我国需加强通胀预期管理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加强通胀预期管理的对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许文立  程建华  
通胀预期是影响当前和未来通货膨胀形成的主导因素之一,但我国通胀预期具有较大波动性,直接影响了通胀管理政策的实施效果。通过ARMA-GARCH模型对我国通胀冲击和通胀预期的动态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理性预期和通胀惯性是独立影响通胀的因素,并且通货膨胀扰动具有惯性、周期性和周期滞后性特征;(2)通胀预期冲击具有惯性特征,且实际通胀冲击会影响通胀预期稳定性;(3)通胀波动对通胀预期稳定性存在非对称影响,其对负向实际通胀波动更加敏感。上述分析结果的通胀管理政策启示是,政府只能通过预期引导方式实现通胀目标,但需要采取谨慎的通胀管理政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许文立  程建华  
通胀预期是影响当前和未来通货膨胀形成的主导因素之一,但我国通胀预期具有较大波动性,直接影响了通胀管理政策的实施效果。通过ARMA-GARCH模型对我国通胀冲击和通胀预期的动态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理性预期和通胀惯性是独立影响通胀的因素,并且通货膨胀扰动具有惯性、周期性和周期滞后性特征;(2)通胀预期冲击具有惯性特征,且实际通胀冲击会影响通胀预期稳定性;(3)通胀波动对通胀预期稳定性存在非对称影响,其对负向实际通胀波动更加敏感。上述分析结果的通胀管理政策启示是,政府只能通过预期引导方式实现通胀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璧  贺根庆  
本文利用2000-2013年宏观经济的季度数据,通过建立SVAR模型,对我国通胀预期的影响因素进行动态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显示:通胀预期具有一定的锚定性和较强的适应性;产出缺口对通胀预期的冲击是一个由正向转为负向的过程;财政收支差额占GDP的比例和汇率波动均在短期内会对通胀预期形成一个较强的正向冲击,但中长期的影响不大;国际粮食价格、石油价格和我国通胀预期关系紧密;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通胀预期具有一定的时滞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孟蓼筠  赵庆光  
本文基于混合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采用状态空间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通货膨胀的动态特征、影响因素和未来趋势。主要结论为:我国通货膨胀具有显著的动态性,理性预期、适应性预期及产出缺口均是现实通胀的有效驱动因素。2011年第四季度通胀压力依然较大,且明年上半年物价在相对高位运行。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贺强  
今年以来,有许多人预期我国将会爆发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有人建议实行收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加以调节。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客观地说,从1996年之后,我国就没有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通货膨胀,由于经济背景的转换,我国爆发单纯性通货膨胀的概率已经大大降低。我们必须看到,当前的主要矛盾是通货紧缩而不是通货膨胀。我们必须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才有可能保证经济触底回暖,出现一轮新的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锐夫  李远航  黄明皓  
通胀预期虽然只是一种心理行为,但它会影响到经济主体的消费、储蓄和投资行为,进而对经济运行产生实质性影响,中央银行必须对其加以高度关注20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滞胀"局面,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各种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其中"公众对通胀的预期"这一理论开始受到重视并得以快速发展。目前,通胀预期理论已逐渐替代货币数量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常黎  
从长期来看,无论是根据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还是根据利率的市场化改革方向,央行都不可能专门针对负利率而频繁调整基准利率实际利率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概念。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剔除了物价上涨因素后计算出来的真实利率,标准的计算公式为: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预期通货膨胀率。如果实际利率为负,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负利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