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96)
2023(12397)
2022(10321)
2021(9658)
2020(8228)
2019(18357)
2018(18276)
2017(35333)
2016(18727)
2015(20877)
2014(20765)
2013(19735)
2012(17820)
2011(15708)
2010(15091)
2009(13345)
2008(12748)
2007(10754)
2006(8725)
2005(7328)
作者
(51668)
(43188)
(42789)
(40950)
(27288)
(20707)
(19613)
(16964)
(16491)
(15225)
(14754)
(14502)
(13680)
(13278)
(13269)
(13232)
(12900)
(12828)
(12569)
(12278)
(10573)
(10566)
(10460)
(10032)
(9674)
(9583)
(9550)
(9195)
(8649)
(8576)
学科
(68711)
经济(68621)
管理(54369)
(50073)
(42141)
企业(42141)
方法(35016)
数学(30832)
数学方法(30395)
(20732)
(17912)
中国(17396)
(16511)
业经(15410)
(13963)
财务(13908)
财务管理(13882)
(13771)
企业财务(13294)
理论(13007)
技术(11735)
地方(11674)
农业(11671)
(11276)
贸易(11273)
(11137)
银行(11112)
(10966)
(10904)
(10876)
机构
大学(252328)
学院(251351)
管理(99926)
(97652)
经济(95674)
理学(87213)
理学院(86282)
管理学(84597)
管理学院(84118)
研究(80731)
中国(60016)
(51120)
科学(51039)
(46408)
(42258)
中心(39510)
业大(39223)
(39045)
财经(37891)
研究所(36089)
(35998)
(34737)
农业(33500)
(32370)
师范(31934)
北京(30519)
经济学(30341)
(30008)
财经大学(28684)
(28582)
基金
项目(184475)
科学(146858)
基金(136673)
研究(132140)
(120795)
国家(119866)
科学基金(103763)
社会(84598)
社会科(80231)
社会科学(80215)
基金项目(72779)
(71600)
自然(68909)
自然科(67391)
自然科学(67369)
自然科学基金(66190)
教育(61574)
(61100)
资助(54649)
编号(52827)
成果(42173)
重点(41884)
(40933)
(38898)
(38431)
科研(36433)
创新(36403)
国家社会(35974)
课题(35403)
教育部(35253)
期刊
(95277)
经济(95277)
研究(65836)
中国(44560)
学报(43649)
科学(37907)
(37435)
(36497)
管理(34952)
大学(32781)
学学(31045)
教育(25946)
农业(24783)
技术(21985)
(19791)
金融(19791)
财经(18402)
业经(16414)
经济研究(16277)
(15841)
图书(14324)
(13140)
(12714)
问题(12579)
理论(12208)
科技(11995)
统计(11396)
财会(11337)
情报(11315)
实践(11205)
共检索到349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郑挺国  范馨月  靳炜  方匡南  
本文使用主流中文财经报刊中的近百万篇新闻报道构成语料库,利用潜在狄利克雷分配模型将新闻文本转换为结构化的高维新闻主题关注度序列,旨在探讨媒体新闻对通胀预期的驱动作用。为此,本文运用LASSO、LASSO-UMIDAS模型识别对通胀预期具有重要影响的新闻主题,并基于噪声信息模型估计时变信息黏性,通过将其与媒体报道持续期和信噪比进行联合建模分析,进一步考察了媒体新闻对通胀预期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媒体信息会从数值驱动和速度驱动两个方面对通胀预期产生重要影响。在数值方面,媒体信息中的经济增长、物价波动、国家要闻与金融信贷等多个主题在通胀预期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速度方面,媒体报道的持续期和信噪比会对信息黏性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进而影响通胀预期的调整速度。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卞志村  宗旭姣  
本文在采用措辞提取法构建我国媒体信息披露指数的基础上,利用SVAR模型重点研究了媒体信息披露对公众通胀预期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媒体信息披露与通胀预期形成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媒体信息披露越多,对公众预期行为的影响越大。在比较分析媒体信息披露和央行信息披露对通胀预期影响程度时发现:短期内媒体信息披露的影响程度大于中央银行信息披露,并且居民更加关注媒体新闻发布的物价信息。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阳长征  
为了探索社交媒体用户黏性、情感负荷和信息共生之间动态影响机制,本文使用2015—2020年我国具有代表性的11起突发事件面板大数据,以新浪微博社交平台为例,采用向量自回归(vector autoregression,VAR)、面板数据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对用户黏性、情感负荷和信息共生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在信息共生过程中,情感负荷和用户黏性对信息共生的冲击影响效应均较大,且情感负荷的影响大于用户黏性的影响;在情感负荷波动中,情感负荷自相关效应的影响最大,信息共生和用户黏性的冲击影响较大。(2)用户黏性对信息共生的边际影响大于情感负荷的边际影响,信息共生对情感负荷的边际影响大于用户黏性的边际影响,情感负荷对用户黏性的边际影响大于信息共生的边际影响。(3)情感负荷对信息共生波动的贡献率大于用户黏性的贡献率,情感负荷对用户黏性波动的贡献率大于信息共生的贡献率,信息共生对情感负荷波动的贡献率大于用户黏性的贡献率。(4)情感负荷、用户黏性和信息共生之间的相互影响效应,在不同人口统计学群体间存在差异。根据研究结论,可制定有针对性的情感引导策略以及危机信息共生行为的管控和预防措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玉龙  吴文  高永靖  张倩男  
我国媒体产业呈现双轨制特色,产业中同时存在政策导向媒体与市场导向媒体。两类媒体的功能定位与激励机制迥然不同,使得两者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存在差异。文章发现,在资本市场上,媒体主要通过负面报道,促进公司特质性信息反映在股价中,而正面报道则无此作用。在区分政策导向媒体和市场导向媒体后,文章进一步发现,媒体对资本市场信息整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政策导向媒体上,市场导向媒体则无显著影响。为了考察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文章对两类媒体在资讯报道方面的文本特征(信息挖掘与信息传递)进行了比较,发现政策导向媒体相对于市场导向媒体进行了更深层次的信息挖掘与更精准的信息传递,这是它对资本市场信息整合更具影响力的真正原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成思  芦哲  
本文首次将传播学领域"沉默的螺旋"理论与流行病学传染机制作为统一的理论基础,应用于通胀预期的传染机制研究,分析两类不同新闻媒介(纸质和网络)关于物价变化的报道对通胀预期的传染效应。我们通过人工阅读印刷版资料和电子数据库资料,甄别、区分并统计出2001-2012年各月份媒体报道中涨价、降价和中性三种不同报道的量化指标,进而构建和估计媒体报道对通胀预期的动态传染模型。研究表明,不同媒体报道不仅可以形成不同方向的"意见气候",而且"意见气候"的传染强度也显著不同,从而形成"不对称的螺旋"。这种非对称性在传统纸媒和网媒上的表现截然相反:纸媒的降价报道对公众预期的传染性相对更强,而网媒的涨价报道则具有更...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胡军  郭峰  龙硕  
本文将经济地理空间权重矩阵引入通胀惯性和通胀预期共存的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框架,通过空间动态面板模型计量方法考察我国地区通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特征。我们通过蒙特卡罗模拟发现,使用拟最大似然函数方法估计空间动态面板模型明显优于用于估计动态面板模型的向前正交离差广义矩方法。分析发现,消费者物价指数和零售商品物价指数空间传染性较强,GDP平减指数空间相关性较弱。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较好地拟合了我国通胀的运行机理,其中,在影响当期通胀水平上,通胀惯性明显占优于通胀预期,治理通胀必须承受必要代价。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袁靖  陈国进  
笔者根据DSGE模型,首次全面考虑价格黏性和工资黏性,对产出缺口、通货膨胀预期、利率及工资之间动态关系采用高阶滞后DSGE模型建模,结果显示考虑价格黏性和工资黏性的DSGE模型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拟合效果较好,通货膨胀预期冲击对宏观经济变量影响不可忽视,滞后时间为1年到2年半,我国工资黏性特征不如价格黏性特征明显,调整时间为半年,货币政策冲击对通货膨胀和利率影响较快,通货膨胀预期冲击、劳动供给替代弹性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能够解释宏观经济变量波动的大部分,央行采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需考虑预期效应,政策制定应及时发布消息,提高政策透明度,从而增强政策的长期有效性。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成思  佟冠良  芦哲  
本文研究媒体报道对通胀预期的影响以及预期对现实通货膨胀的驱动效应。文章根据发行量排名、影响力和覆盖范围选取媒体库并计算相关媒体报道的量化指标,通过调查数据获得现实中公众对未来的通胀预期,进而检验媒体报道是否对公众预期通胀率具有显著影响。文章还进一步构建了基于微观基础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用以考察通胀预期对现实通胀率的驱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媒体舆论显著驱动公众预期,媒体舆论对公众预期变化的解释程度接近30%;单份报刊每增加1篇关于物价上涨的相关报道,公众预期通胀率会上升0.1%~0.2%;同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马文涛  
本文以新凯恩斯DSGE模型为骨架,构建公众学习机制并探讨其对通胀预期形成与演变的影响。研究表明:(1)我国通过调整通胀目标,包容了外生冲击对实际通胀的影响,在保持货币政策相对稳健性的同时促成通胀的大起大落;(2)公众学习不仅在我国存在且对通胀预期产生显著影响,其程度受到政策可信度、外生冲击类型、信号噪声比和通胀目标持续性等制约。在管理通胀预期时我国应选择合理通胀目标调整方式,并提高政策透明度与可信度,积极塑造公众的预期。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提高经济吸纳外部冲击的能力,使得潜在通胀压力能通过有效的市场化改革得到有序释放。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成  马文涛  王彬  
本文在国内首次采用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测度我国的季度通胀预期,并运用贝叶斯法估计模型参数。研究发现:时变通胀目标和学习机制能增强新凯恩斯DSGE模型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刻画程度,对主要宏观变量提供较好的预测;模型测度的通胀预期较好反映1992年以来实际通胀的变化,具有迟缓性、自我实现性、平稳化和近理性特征,同时,比统计调查法、状态空间模型、SVAR模型和马尔科夫范式转换模型等传统方法的通胀预测能力和测度稳健性更强。本文所揭示的学习机制为中央银行的通胀预期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央银行应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构造通胀预期形成的名义瞄,积极向公众宣示坚定的反通胀立场,以实现对通胀预期的有效管理。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邝雄  孙强  
预期形成机制是关系到货币政策有效性能否发挥的关键问题。本文引入锚定心理,首先建立信息锚定的预期形成机制模型,然后对锚定心理在预期中的存在性进行实证检验,最后阐明通胀目标制货币政策的作用机理。研究认为,锚定心理的存在会使得经济主体即使在完全信息的情况下也会存在系统性偏差;历史信息锚定普遍存在于人们的预期形成过程中;在存在信息锚定的情况下,实行通胀目标制能够起到引导价格预期,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薇  雷丰善  
我国近几年通货膨胀不断创新高对经济社会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通货膨胀率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也是各国最为关注的货币政策目标之一。控制通货膨胀的关键是厘清通货膨胀的动态特性,选择合乎实际经济状况的通胀动态模型为货币政策的最优执行提供理论依据。双黏性通胀动态模型不仅具有较强的微观基础也能拟合出符合实际观察到的通胀特性,是当前通胀动态模型发展的最前沿。在分析双黏性模型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分析其货币政策目标及福利损失的影响,探讨其对我国最优货币政策选择的启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冠超  郭凯  赵孔思  
本文通过推导卡尔曼滤波式适应性学习方程,利用1990年第1季度至2016年第2季度的通胀数据,对我国学习型通胀预期的特征进行估计,并进一步从认知偏差检验、无偏性检验和有效性检验三个层面对我国学习型通胀预期的特征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学习型通胀预期较好地反映了实际通胀率的波动,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有较明显的平滑倾向,学习型通胀预期有较明显的近理性特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冠超  郭凯  赵孔思  
本文通过推导卡尔曼滤波式适应性学习方程,利用1990年第1季度至2016年第2季度的通胀数据,对我国学习型通胀预期的特征进行估计,并进一步从认知偏差检验、无偏性检验和有效性检验三个层面对我国学习型通胀预期的特征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学习型通胀预期较好地反映了实际通胀率的波动,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有较明显的平滑倾向,学习型通胀预期有较明显的近理性特征。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孙艳梅  郭红玉  江新新  
本文从媒体的金融市场角色入手,研究了现代信息环境下,央行沟通的效果及媒体传导渠道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央行沟通行为能有效降低通货膨胀,沟通次数、负向沟通次数以及对于央行操作行为的提前沟通有助于抑制市场通货膨胀预期和名义通货膨胀水平;而纸质媒体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纸媒的降价报道对市场短期通胀预期有更强影响,而涨价报道对月度名义通胀率有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传统媒体关于通胀的报道弱化了央行沟通行为对通货膨胀的管理效果,搜索引擎及媒体预期对央行沟通效果的作用并不显著。研究结果证实了公众"理性疏忽"的存在和媒体渠道的重要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