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13)
2023(4479)
2022(3798)
2021(3303)
2020(2730)
2019(6046)
2018(6005)
2017(11655)
2016(6443)
2015(7194)
2014(7335)
2013(7201)
2012(6601)
2011(6054)
2010(6036)
2009(5931)
2008(6023)
2007(5456)
2006(4876)
2005(4686)
作者
(18048)
(15149)
(14955)
(14478)
(9636)
(7153)
(6796)
(5709)
(5647)
(5432)
(5211)
(5053)
(4988)
(4910)
(4891)
(4647)
(4456)
(4451)
(4342)
(4313)
(3906)
(3611)
(3601)
(3469)
(3441)
(3412)
(3411)
(3367)
(3005)
(2899)
学科
管理(26502)
(23947)
经济(23882)
(21725)
(19599)
企业(19599)
(11316)
(10791)
方法(8884)
(7762)
数学(7523)
数学方法(7436)
体制(6836)
中国(6587)
(6560)
业经(6554)
财务(6535)
财务管理(6515)
(6262)
企业财务(6210)
(5800)
银行(5795)
(5517)
(5282)
金融(5280)
(5120)
环境(5001)
(4785)
制度(4783)
(4605)
机构
大学(95490)
学院(94432)
(41707)
经济(40828)
管理(35890)
研究(31546)
理学(30318)
理学院(30026)
管理学(29675)
管理学院(29490)
中国(25172)
(23862)
(19672)
财经(17917)
科学(16191)
(16126)
(15177)
(15133)
中心(14461)
经济学(13607)
财经大学(13303)
研究所(13170)
(12312)
北京(12269)
经济学院(12158)
业大(11422)
(11418)
(11409)
(10720)
师范(10626)
基金
项目(59639)
科学(48029)
研究(45808)
基金(44665)
(37910)
国家(37622)
科学基金(32921)
社会(30852)
社会科(29292)
社会科学(29287)
基金项目(23168)
(22525)
教育(21330)
自然(19820)
自然科(19339)
自然科学(19334)
自然科学基金(19007)
(18854)
(18278)
资助(17974)
编号(17953)
成果(15795)
(14297)
重点(13547)
国家社会(13237)
课题(12904)
教育部(12821)
(12784)
(12639)
人文(12257)
期刊
(48989)
经济(48989)
研究(31748)
中国(21439)
(20687)
管理(15432)
学报(12251)
(12020)
(11988)
金融(11988)
科学(11925)
大学(10302)
教育(9823)
财经(9794)
学学(9715)
(8350)
技术(8067)
经济研究(7522)
农业(7415)
业经(7018)
问题(6294)
财会(5162)
(4978)
会计(4864)
理论(4787)
改革(4534)
(4534)
(4493)
(4388)
现代(4385)
共检索到150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鹏  岳安时  袁尉然  
根据议息会议规则,美联储大约每隔一个半月会对期间的经济形势进行评估并做出议息决议。美联储这种短期的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究竟依据的是什么?这种短期内货币政策立场变化是否对市场预期制造混乱局面?美联储是如何平衡短期经济增长目标与长期通胀目标的关系呢?通货膨胀目标制或许是我们更加透彻理解美联储行动意图的"钥匙"。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易皓  徐牧阳  王家祺  
美联储当前货币政策高度锚定通货膨胀指标,甚至不惜以经济放缓及衰退为代价,全力以赴将通胀控制在目标区间。据此,文章以通货膨胀指标为研究基点,首先论证了CPI作为通胀研究指标的原因及合理性,接着通过对CPI构成的拆分,构建CPI各分项与基准利率之间的回归模型,分析通货膨胀与美联储货币政策之间的关联关系,发掘影响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的核心变量。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杨航  
美国当前正面临40年来最严峻的高通胀形势。美联储在疫情后实施的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美国通胀的走高,但在2021年10月之前,美联储坚持认为高通胀是暂时的,因此未及时采取行动。在高通胀愈演愈烈之后,美联储终于抛弃了高通胀暂时论而启动加息。但之前的错失良机导致其在未来将采取较为猛烈的加息方式,对全球经济和金融的冲击都极大。美联储本轮通胀调控失策的主因在于其过去对通胀形势的误判。本文分析了美联储误判通胀走势的原因,并得出了一系列教训和启示。
关键词: 美联储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杰拉尔丁-奥德里斯科尔  沈仲凯  
本文探讨了美国央行在现实意义上能够做些什么,并分析了三条美联储不能加息的理由:第一,美联储希望提升国内短期利率可能面临金融阻力;第二,加息会带来一些不合意的后果;第三,在技术层面上可能就无法实现加息。上述所谓金融阻力是指来自其他国家央行的措施。当下已有超过20家央行实行负利率政策,这本身使得更多国家陷入其中。如果美联储加息0.25%,那就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王华明  
本文旨在通过对美联储的构架、货币政策目标进行梳理,从而论证当前形势下,美联储不仅在制定货币政策方面具有独立性,而且其货币政策目标具有单一性,即稳定物价。因此,在通胀抬头和就业稳定的背景下,2017年美联储将进一步上调联邦目标利率区域以稳定物价水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毛文莉  
2016年美联储加息预期一再推迟,美国货币政策决策几经波折。文章试图通过分析美联储利率规则--泰勒规则面临的若干挑战,来辨析美联储推迟加息及美国货币政策变化的原因。文章认为,虽然美国采取了基于双重目标的单一泰勒规则的货币政策框架,但是双重目标的权衡、预期管理的变化、均衡实际利率的确定与世界经济回溢效应的考量都对货币政策的利率规则产生了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毛文莉  
2016年美联储加息预期一再推迟,美国货币政策决策几经波折。文章试图通过分析美联储利率规则--泰勒规则面临的若干挑战,来辨析美联储推迟加息及美国货币政策变化的原因。文章认为,虽然美国采取了基于双重目标的单一泰勒规则的货币政策框架,但是双重目标的权衡、预期管理的变化、均衡实际利率的确定与世界经济回溢效应的考量都对货币政策的利率规则产生了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立晟  朱昱昭  
2018年6月14日,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决定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上调至1.75%~2.0%。自2018年3月美联储加息以来,截至6月13日,美元指数累计涨幅达到4.1%,一度突破94关口。随着美元持续走强,新兴市场国家普遍面临货币贬值压力。其中,阿根廷比索的表现最为糟糕。5月7日至6月13日,阿根廷比索兑美元汇率下跌超17.88%,最低下探至25.86的历史低点。从历史经验来看,美元短期内大
关键词: 美联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樊志刚  
面对美联储高举加息的靴子,严阵以待,谨慎应对,应是各国政府和全球市场的必然选择有一只靴子,被人们紧盯着的靴子,惊扰了人们很久以后,终于砰然落地了。2015年12月17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0.25点,将新的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调至0.25%~0.5%。别看只有25个基点,"靴子"落地的声响并不大,但却意义深远,这是自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天龙  
随着美国经济复苏步伐加快,其货币政策走向成为关注焦点。美联储7月份货币政策会议纪要以及主要官员在全球央行行长会议上的讲话信息表明,美国将于今年10月份退出购债计划,随后可能加息。在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将给全球经济和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应高度关注,早定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卫东  王家强  
美联储加息对全球金融市场和各国的影响将有所区别。应高度关注以大宗商品出口为主导、外部赤字和美元敞口较大的国家爆发危机的可能性2015年12月,美联储9年半以来的首次加息行动牵动全球神经。从历史视角看,这是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的重大一步,具有标志性意义;从现实情况看,美联储加息前路依然扑朔迷离。在全球经济增长力度依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伟  
在美国商业银行体系、美国资产市场和全球市场形成了三大流动性“蓄水池”,将削弱美联储此轮紧缩政策降通胀的效果高通胀成为美国经济当前最严重的问题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美国经济呈现出大落大起态势。首先是因疫情冲击而遭受重创,陡然衰退。2020年3月,当疫情在美国迅速蔓延后,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生柳荣  谭宇曦  
作为2021年最关键的宏观变量之一,美国通胀走势具有全球性意义。随着复苏前景日趋明朗,通胀高企正加速演化为后疫情时代美国经济面临的"灰犀牛"事件。处于通胀压力漩涡中的美联储正面临一个关键问题:如何调整政策策略和路径,以合理的加息步伐保证经济平稳运行,避免重复其20世纪60~70年代的历史教训。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宏瑾  
2020年8月和2021年7月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相继转向新的货币政策框架,这是对当前全球流行的通胀目标制实践的拓展和延伸。理论上,最优通胀率应为负或为零,但由于零利率下界等现实因素,各国都设定了大于零的通胀目标(2%标准),采用兼顾其他目标的弹性通胀目标制。尽管通胀目标制获得巨大成功,但越来越兼顾其他目标及更灵活的安排呈现出明显的相机抉择特征。基于理论溯源和早期的实践分析表明,美联储的平均通胀目标制实质上是临时价格水平目标制,欧洲央行的新框架实质上是价格水平目标制。与简单工具规则相比,将通胀目标制作为最优货币政策目标规则的政策效果并不稳健。探索能够更好解释现实的简单稳健货币规则,仍是未来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的重要方向,这对健全中国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具有重要的启示性意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胡小文  周端明  
基于汇率传递的风险溢价渠道,本文将我国利率调控通胀、外汇储备对冲干预汇率纳入新凯恩斯政策模型,构建双目标双工具政策分析框架,比较泰勒规则与双目标双工具规则下通胀目标与汇率目标共存的经济机制与效应。本文模拟显示:(1)双目标双工具政策框架下通胀目标与汇率目标能够共存,此时通过影响汇率风险溢价来盯住汇率不影响通胀;而单工具政策下两目标无法共存,此时降低国内资产的收益率盯住汇率会刺激居民的消费行为引起通胀。(2)国际资本冲击下,双目标双工具政策在固定汇率的同时能保证经济稳定;而当贸易条件恶化时,选择完全浮动汇率制度最优。央行政策损失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以上结论。(3)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深入,外汇储备稳定汇率的有效性将下降,冲销成本会大幅提升。资本账户开放下,双目标双工具政策仍是央行抵御外部资本冲击的首选政策;但是汇率市场化后,通胀目标制与双目标双工具政策效果基本无差异。本文结论的启示是:面对国际资本,需必要的汇率管制;但是面对贸易冲击,可适度提升汇率弹性来减少冲击对产出和通胀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