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64)
2023(5019)
2022(4181)
2021(3706)
2020(3048)
2019(6649)
2018(6568)
2017(12835)
2016(6887)
2015(7615)
2014(7632)
2013(7468)
2012(6857)
2011(6258)
2010(6219)
2009(6048)
2008(6187)
2007(5545)
2006(4995)
2005(4764)
作者
(19005)
(16067)
(15815)
(15232)
(10135)
(7525)
(7165)
(6006)
(5969)
(5671)
(5528)
(5344)
(5253)
(5204)
(5101)
(4901)
(4725)
(4710)
(4622)
(4508)
(4068)
(3796)
(3764)
(3693)
(3638)
(3614)
(3549)
(3496)
(3081)
(3041)
学科
管理(28389)
(26289)
经济(26217)
(23789)
(21427)
企业(21427)
(11956)
(11507)
方法(10222)
数学(8764)
数学方法(8680)
(8051)
(7440)
财务(7422)
财务管理(7402)
业经(7103)
企业财务(7085)
体制(7085)
中国(7012)
(6671)
(5930)
银行(5925)
(5650)
金融(5648)
(5625)
(5410)
环境(5305)
(4802)
(4739)
制度(4737)
机构
大学(102694)
学院(101089)
(45989)
经济(45099)
管理(38854)
研究(33326)
理学(33029)
理学院(32722)
管理学(32379)
管理学院(32180)
中国(26300)
(26138)
(20731)
财经(19958)
(18110)
科学(16534)
(15783)
(15663)
经济学(15350)
中心(15289)
财经大学(14953)
经济学院(13812)
研究所(13667)
北京(12803)
(12690)
(12067)
业大(11882)
(11770)
商学(11478)
商学院(11363)
基金
项目(65151)
科学(53042)
研究(49987)
基金(49713)
(42209)
国家(41898)
科学基金(36993)
社会(34400)
社会科(32722)
社会科学(32717)
基金项目(25671)
(24058)
教育(23287)
自然(22325)
自然科(21814)
自然科学(21810)
自然科学基金(21476)
(20312)
资助(20119)
(19650)
编号(19187)
成果(16531)
(15952)
国家社会(15035)
重点(14748)
教育部(14423)
(14047)
人文(13788)
(13719)
课题(13603)
期刊
(51985)
经济(51985)
研究(34001)
(22654)
中国(21903)
管理(16323)
学报(13055)
(12826)
金融(12826)
科学(12321)
(12219)
财经(11139)
大学(11125)
学学(10528)
教育(10032)
(9532)
经济研究(8260)
技术(8001)
农业(7594)
业经(7192)
问题(6771)
(5654)
财会(5544)
会计(5212)
国际(5011)
理论(4951)
世界(4804)
现代(4595)
(4576)
改革(4562)
共检索到158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胡小文  周端明  
基于汇率传递的风险溢价渠道,本文将我国利率调控通胀、外汇储备对冲干预汇率纳入新凯恩斯政策模型,构建双目标双工具政策分析框架,比较泰勒规则与双目标双工具规则下通胀目标与汇率目标共存的经济机制与效应。本文模拟显示:(1)双目标双工具政策框架下通胀目标与汇率目标能够共存,此时通过影响汇率风险溢价来盯住汇率不影响通胀;而单工具政策下两目标无法共存,此时降低国内资产的收益率盯住汇率会刺激居民的消费行为引起通胀。(2)国际资本冲击下,双目标双工具政策在固定汇率的同时能保证经济稳定;而当贸易条件恶化时,选择完全浮动汇率制度最优。央行政策损失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以上结论。(3)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深入,外汇储备稳定汇率的有效性将下降,冲销成本会大幅提升。资本账户开放下,双目标双工具政策仍是央行抵御外部资本冲击的首选政策;但是汇率市场化后,通胀目标制与双目标双工具政策效果基本无差异。本文结论的启示是:面对国际资本,需必要的汇率管制;但是面对贸易冲击,可适度提升汇率弹性来减少冲击对产出和通胀的影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鹏  岳安时  袁尉然  
根据议息会议规则,美联储大约每隔一个半月会对期间的经济形势进行评估并做出议息决议。美联储这种短期的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究竟依据的是什么?这种短期内货币政策立场变化是否对市场预期制造混乱局面?美联储是如何平衡短期经济增长目标与长期通胀目标的关系呢?通货膨胀目标制或许是我们更加透彻理解美联储行动意图的"钥匙"。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宏瑾  
2020年8月和2021年7月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相继转向新的货币政策框架,这是对当前全球流行的通胀目标制实践的拓展和延伸。理论上,最优通胀率应为负或为零,但由于零利率下界等现实因素,各国都设定了大于零的通胀目标(2%标准),采用兼顾其他目标的弹性通胀目标制。尽管通胀目标制获得巨大成功,但越来越兼顾其他目标及更灵活的安排呈现出明显的相机抉择特征。基于理论溯源和早期的实践分析表明,美联储的平均通胀目标制实质上是临时价格水平目标制,欧洲央行的新框架实质上是价格水平目标制。与简单工具规则相比,将通胀目标制作为最优货币政策目标规则的政策效果并不稳健。探索能够更好解释现实的简单稳健货币规则,仍是未来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的重要方向,这对健全中国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具有重要的启示性意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蔡璐婧  
2014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探索利率走廊。早在20世纪90年代,一些实施通胀目标制的国家纷纷开始采用利率走廊作为政策工具,成为了"单一目标,单一工具"货币政策规则的代表。理论模型表明利率走廊的原理是预期管理,因此中央银行的公信力是关键。而国际经验则表明,发达国家的通胀目标制透明度高,有助于构建可信的利率走廊,为利率走廊创造了有利的制度环境。这一发现对我国构建利率走廊提出启示,中国现阶段货币政策透明度较低,暂不适宜发展利率走廊。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文龙  
以美元作为主要参考锚是2005~2015年人民币维持强势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2015年"8·11"汇改及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提高正在推动形成新的人民币参考锚——货币篮子指数。当前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以及美元加息预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汇率贬值及资本外流压力,在此情况下,除了依靠货币篮子指数来稳定人民币汇率外,强化通胀目标也有助于增强人民币信心和巩固新的人民币参考锚。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蔡璐婧  
2014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探索利率走廊。早在20世纪90年代,一些实施通胀目标制的国家纷纷开始采用利率走廊作为政策工具,成为了"单一目标,单一工具"货币政策规则的代表。理论模型表明利率走廊的原理是预期管理,因此中央银行的公信力是关键。而国际经验则表明,发达国家的通胀目标制透明度高,有助于构建可信的利率走廊,为利率走廊创造了有利的制度环境。这一发现对我国构建利率走廊提出启示,中国现阶段货币政策透明度较低,暂不适宜发展利率走廊。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波  伍戈  裴诚  
实施通胀目标制并不意味着央行只关注通胀,要实现物价稳定、增加就业以及金融稳定等多个目标的关键是要扩大央行的法定职责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在2012年1月份宣布其长期通胀目标为2%,继美联储之后日本银行在2月份也首次设定其中长期物价稳定目标。笔者认为,公开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钱宗鑫  
目前,国内关于引入通货膨胀目标制这一国际经验的意见存在分歧。本文利用菲利普斯曲线估计中国通货膨胀的内在持续性,发现中国的通货膨胀是具有高度的内在持续性的,反通货膨胀政策受到这一内在持续性的限制。对于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最优的反通货膨胀政策是先遏制住通货膨胀率的快速攀升,而不是急于在短期内降低通货膨胀率,操之过急的做法不仅不利于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还有产生持续的经济衰退的危险。因此,通货膨胀目标制这一国际经验目前在中国并不适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冰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实施通胀目标制的国家之一。其通胀目标制有很多鲜明的特点,实施效果也较为明显。澳大利亚实施通胀目标制的成功经验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框架选择、决策实施以及中央银行的透明度和独立性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从6月20日起,我国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上调幅度达到16%到17%。分析人士认为,在面临全球通胀的困境之下,中国政府宣布大幅上调成品油和电力价格,表明目前国内食品价格回落令短期通胀压力缓解,也表明政府后续调控政策将能有效抑制通胀。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7.7%,涨幅较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食品价格回落对CPI回落做出了重要贡献:5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9.9%,涨幅较上月下降2.2个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丽  
通货膨胀目标制是指中央银行直接确定和公布其通货膨胀目标,并以此规划货币政策操作的政策制度。按照央行对通胀目标承诺的清晰度及其公信力的差异,可将该制度框架划分为三种类型:标准型、混合型和初始型。对不同类型的制度框架进行分析研究,可以为从一种框架向另一种框架转型提供政策指南。本文借助于时不同类型通胀目标制之间转型的实证分析,尝试总结归纳出转型过程中所存在的一般规律,为中国货币政策制度框架未来的改革提供一些国际经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乔桂明  李松峰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台湾现行货币政策运行机制的弊端日益显露。目前,金融先进国家大多采用通胀目标制作为货币政策运行的机制,笔者根据台湾经济的发展现状,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台湾可以把通胀目标制作为货币政策运行机制的现实选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贵  万解秋  
通货膨胀目标制是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货币政策框架。文章从理论阐释了通胀目标制的功能机理,运用48个国家的相关数据对通胀目标制的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通货膨胀目标制有助于锚住通胀预期,降低通货膨胀,稳定产出,是一种比较成功的货币政策框架。这一结论对货币政策框架需要调整的我国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成  马文涛  王彬  
本文在国内首次采用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测度我国的季度通胀预期,并运用贝叶斯法估计模型参数。研究发现:时变通胀目标和学习机制能增强新凯恩斯DSGE模型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刻画程度,对主要宏观变量提供较好的预测;模型测度的通胀预期较好反映1992年以来实际通胀的变化,具有迟缓性、自我实现性、平稳化和近理性特征,同时,比统计调查法、状态空间模型、SVAR模型和马尔科夫范式转换模型等传统方法的通胀预测能力和测度稳健性更强。本文所揭示的学习机制为中央银行的通胀预期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央银行应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构造通胀预期形成的名义瞄,积极向公众宣示坚定的反通胀立场,以实现对通胀预期的有效管理。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邝雄  孙强  
预期形成机制是关系到货币政策有效性能否发挥的关键问题。本文引入锚定心理,首先建立信息锚定的预期形成机制模型,然后对锚定心理在预期中的存在性进行实证检验,最后阐明通胀目标制货币政策的作用机理。研究认为,锚定心理的存在会使得经济主体即使在完全信息的情况下也会存在系统性偏差;历史信息锚定普遍存在于人们的预期形成过程中;在存在信息锚定的情况下,实行通胀目标制能够起到引导价格预期,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