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10)
- 2023(6535)
- 2022(5660)
- 2021(5270)
- 2020(4257)
- 2019(9447)
- 2018(9416)
- 2017(18124)
- 2016(9760)
- 2015(10656)
- 2014(10182)
- 2013(9783)
- 2012(8827)
- 2011(8107)
- 2010(8358)
- 2009(7922)
- 2008(7625)
- 2007(6887)
- 2006(6254)
- 2005(5697)
- 学科
- 济(34335)
- 经济(34302)
- 管理(29816)
- 业(29093)
- 企(24456)
- 企业(24456)
- 农(12347)
- 方法(11533)
- 中国(10697)
- 财(10625)
- 策(10354)
- 数学(9485)
- 数学方法(9283)
- 业经(8907)
- 贸(8591)
- 贸易(8584)
- 易(8374)
- 地方(8067)
- 制(8065)
- 农业(7851)
- 银(6557)
- 银行(6554)
- 划(6376)
- 及其(6350)
- 行(6316)
- 理论(6246)
- 技术(6120)
- 务(6085)
- 财务(6062)
- 财务管理(6052)
- 机构
- 学院(132554)
- 大学(127022)
- 济(55075)
- 经济(53811)
- 管理(51063)
- 研究(44435)
- 理学(43140)
- 理学院(42722)
- 管理学(42056)
- 管理学院(41787)
- 中国(34594)
- 财(27532)
- 京(26154)
- 科学(24767)
- 所(21447)
- 江(21166)
- 财经(20763)
- 中心(20454)
- 研究所(19011)
- 经(18682)
- 农(18173)
- 范(17576)
- 师范(17459)
- 州(16866)
- 院(16416)
- 北京(16386)
- 业大(15946)
- 经济学(15801)
- 财经大学(15021)
- 技术(14653)
- 基金
- 项目(82129)
- 科学(65364)
- 研究(65145)
- 基金(58167)
- 家(49137)
- 国家(48689)
- 科学基金(42298)
- 社会(40587)
- 社会科(38490)
- 社会科学(38485)
- 省(32908)
- 教育(30348)
- 基金项目(29428)
- 编号(28710)
- 划(27172)
- 自然(25984)
- 自然科(25387)
- 自然科学(25381)
- 自然科学基金(24904)
- 资助(24070)
- 成果(23995)
- 课题(20177)
- 发(18848)
- 重点(18413)
- 部(17969)
- 年(17556)
- 项目编号(17530)
- 创(17498)
- 性(17418)
- 创新(16210)
共检索到2070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克全
遏制通货膨胀是我国2011年宏观调控首要任务,扩大内需是"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内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扩大内需不能助长通货膨胀,治理通胀也不能影响扩大内需,因此,在通货膨胀条件下,扩大内需政策及措施必须要有新选择。
关键词:
通货膨胀 扩大内需 政策措施 新方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颖
面对物价不断上涨压力,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我国要在2011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由"宽松"回归"稳健",表明了政府"防通胀"的宏观调控决策。然而,从根本上说,我国经济生活中突出的矛盾还是总需求不足,"扩内需"是今后很长时间内宏观调控最重要的核心任务。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两大支柱工具,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目标呈现多元化趋势,需要在"防通胀"和"扩内需"之间进行权衡,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策
当前,受宏观调控政策和基数因素等的影响,物价增速总体呈现放缓趋势。2月份CPI增速降至3.2%,从而结束了长达24个月的"负利率时代"。正利率将减少因通胀而带来的财富损失,有利于促进
[期刊] 改革
[作者]
阎滔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伴随着“放乱收死”的周期性体制循环,我国经济发展大起大落。尽管平均经济增长速度并不慢,有些年份还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始终没有摆脱短缺的困扰,因此也始终没有摆脱或隐或显的通货膨胀阴影。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在进行市场取向改革的过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俊华
本文根据债券投资的基本理论,结合我国银行债券投资的实际经验,首先研究通胀对银行债券投资目标设定的影响,接着运用实际债券交易的数据量化分析通胀对不同期限和不同品种债券收益率曲线产生的不同影响,最后分析了银行在通胀条件下债券自营投资策略和自营交易策略选择。
关键词:
通胀 银行 债券投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敏强
[期刊] 改革
[作者]
倪琳 李通屏
扩大消费对克服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增长意义重大。美国关于消费调控的实践经验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借鉴意义。我国消费政策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消费政策体系,居民收入、政府收入、企业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严重失衡,以及社会保障制度、消费环境的缺失等。扩大消费应借鉴美国消费调控的经验教训,依据我国的国情构建有效的消费政策体系。
关键词:
消费政策 金融危机 美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颖
本文在对当前中国经济运行形态的特点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财政政策定位:近期应以刺激消费为主,长期应以结构优化与产业介组为目标的建议。
关键词:
经济转型 财政政策 扩大内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巫强 刘志彪 江静
扩大内需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体系中的核心战略之一,长三角必须改变过去三十余年对外开放所遵循的出口导向条件,其对外开放的方式转变和水平提升必须围绕扩大内需这一前提条件。扩大内需条件下长三角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意味着产业重心从制造业转移到服务业,在当地制造业全球化的基础上推动当地服务业的全球化;新条件下长三角对外开放瞄准自身的战略定位,与沿着一体化发展思路下率先实现现代化一致。高铁时代下长三角日益变平,这要求其内部城市间对外开放竞争的准则转变为在扩大内需条件下以人才建设为基础的创新能力竞争;而长三角企业要借助扩大内需机遇,实现从全球价值链参与者向国家价值链主导者的转变,实现对外开放水平的再次提升。
关键词:
扩大内需 长三角 对外开放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高舒扬
近年来,随着金融创新步伐的加快,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从无到有,个人银行结算业务、个人贷款业务、个人投资业务以及理财咨询和理财顾问服务等,形式多种多样。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城乡个人家庭可以灵活选择多途径、多品种的投资方式,增加投资收益、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等,从而达到弥补通胀损失和获得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
关键词:
通货膨胀 商业银行 个人理财 保值增值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斌
实施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措施以来,各口径货币总量对CPI的预测能力明显下降,CPI回升速度显著低于依据历史经验测算出的货币增长对物价形成的压力。这一现象主要与货币供给结构变化有关。从信贷增长与内需在GDP增长中贡献度的关系来看,扩张性政策导致的信贷高增长并未明显超出内需扩张之所需,加之经济增长也并未超出其潜在水平,因此短期内没有产生明显的CPI通胀压力,但经济回升和货币信贷增长推升了通胀预期。鉴于通胀机理所发生的变化,宏观政策需要更多关注更广泛意义上的整体价格水平稳定,更多关注预期和环比数据变化以提高调控的前瞻性和有效性,同时要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多运用市场化和有弹性的政策工具实施调控。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货币信贷 通货膨胀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刘明学
2010年宏观经济基本面将面临经济增长由复苏走向扩张、物价预期由通缩走向通胀、货币供给由内生走向外生的三大转变。由此,货币政策可能在适度宽松基调下有所收紧。在此背景下,2010年的债市机会与风险并存,投资者需要在债券品种、期限和等级方面做出谨慎选择,以应对宏观经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的变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成
本文从需求格局和储蓄吸收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经济将持续出现储蓄盈余,财政金融政策在未来一个阶段应扩大经济的储蓄吸收能力,维持可行而持续的经济增长速度。运用财政金融政策扩张居民需求,需要注意居民预期的影响,防止储蓄率的过大变化。扩张企业储蓄吸收能力,需要注意防范金融风险,并激发和保持金融部门的活力。中国财政应在未来一段时间继续利用国债政策吸收民间部门剩余的储蓄资源,货币政策的放松应关注长期的物价、汇率稳定,财政政策的放松要关注经济的持续均衡
关键词:
需求扩张,高储蓄,财政政策,货币金融政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鹏
资本扩张型增长下,货币政策应在坚持适度宽松的原则下,战略性的运用利率手段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人创业,为平衡未来的通货膨胀压力积蓄力量。而财政政策则是在坚持"保增长、促调整"的基础上,采取推进、引导、保障、控制和转型五项原则实施财政政策的微调。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洛丽塔·梅斯特 王宇
量化的通胀目标有助于增加货币政策透明度,形成通胀预期锚。通过货币政策操作来实现物价稳定目标,需要科学地测算通货膨胀率并进行通胀预测。货币政策需要前瞻性,然而基于市场数据的通胀补偿等指标无法准确评估长期通胀预期,需要通过对多种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评估和修正,并通过多种途径完善对通胀趋势和通胀预期的理解。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通胀预期 不确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