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39)
- 2023(3568)
- 2022(3005)
- 2021(2896)
- 2020(2499)
- 2019(5796)
- 2018(5669)
- 2017(10998)
- 2016(6093)
- 2015(6766)
- 2014(6575)
- 2013(6724)
- 2012(6536)
- 2011(5899)
- 2010(5740)
- 2009(5367)
- 2008(5467)
- 2007(4834)
- 2006(4376)
- 2005(4155)
- 学科
- 济(26073)
- 经济(26035)
- 管理(17844)
- 业(17663)
- 企(15339)
- 企业(15339)
- 方法(13457)
- 数学(12421)
- 数学方法(12282)
- 财(9188)
- 务(6840)
- 财务(6835)
- 财务管理(6825)
- 企业财务(6680)
- 学(6481)
- 农(5788)
- 制(5656)
- 地方(5354)
- 中国(5208)
- 业经(4297)
- 体(4116)
- 农业(3904)
- 融(3518)
- 金融(3518)
- 体制(3357)
- 环境(3234)
- 税(3211)
- 贸(3177)
- 贸易(3176)
- 税收(3058)
- 机构
- 大学(89298)
- 学院(86856)
- 济(34444)
- 研究(33991)
- 经济(33753)
- 管理(31473)
- 理学(26974)
- 理学院(26614)
- 中国(26333)
- 管理学(25836)
- 管理学院(25695)
- 科学(22433)
- 京(20986)
- 农(19125)
- 所(18543)
- 财(17762)
- 研究所(16720)
- 中心(15710)
- 农业(15404)
- 业大(15129)
- 财经(13922)
- 北京(13725)
- 江(13715)
- 经(12796)
- 院(12671)
- 省(11861)
- 州(11058)
- 财经大学(10681)
- 经济学(10612)
- 范(10408)
- 基金
- 项目(59154)
- 科学(45948)
- 基金(44208)
- 家(40815)
- 国家(40519)
- 研究(37266)
- 科学基金(33900)
- 自然(25166)
- 自然科(24603)
- 自然科学(24590)
- 自然科学基金(24173)
- 社会(23089)
- 基金项目(22864)
- 社会科(21885)
- 社会科学(21877)
- 省(21283)
- 划(20137)
- 资助(20105)
- 教育(17215)
- 重点(13780)
- 部(13433)
- 编号(13209)
- 计划(12822)
- 科研(12273)
- 发(11911)
- 创(11709)
- 创新(11083)
- 教育部(10967)
- 科技(10955)
- 成果(10686)
共检索到136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宗新 朱伟骅
作为金融市场的一种"异像",通胀幻觉是投资者采用名义利率对实际现金流进行贴现从而导致资产价值低估。传统通胀幻觉理论对资产定价机制的分析,揭示了已实现通胀率对股票内在价值的扭曲,而未关注通胀预期对资产定价行为的影响。本文正是基于预期通胀的前提,分析通胀预期造成投资者行为预期的"双重偏差":通胀预期造成股利贴现偏差和投资者行为预期偏差。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基于通胀预期对投资者行为和资产估值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检验结果表明通胀幻觉效应同样存在中国股票市场,在通胀预期条件下投资者情绪和主观风险溢价对资产定价产生影响,导致股票价格偏离红利现金流贴现,从而引发市场过度投机和资产价格非理性膨胀。
关键词:
通胀幻觉 风险溢价 预期偏差 股市估值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国进 张贻军 王景
泡沫意味着股价偏离了其真实价值,而真实价值由其未来现金流和贴现率决定。再售期权与通胀幻觉两因素分别从投资者对股票未来现金流分布的信念差异和对贴现率估计的偏差的角度解释股价泡沫的形成和膨胀。本文以1997—200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动态剩余收益估价模型估计我国股市的基本价值进而估计股市泡沫水平和波动性;在此基础上,检验再售期权和通胀幻觉对我国股市泡沫的解释作用。本文发现,再售期权和通胀幻觉都是影响我国股市泡沫的重要因素,但是再售期权具有更强解释作用。这一结论与我国股市存在严重异质信念和严格禁止卖空的特征相吻合,也为有效监控我国股市风险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股市泡沫 再售期权 通胀幻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仁和 陈柳钦
上海A股市价格波动无法用红利与无风险利率的变化来解释。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跟传统理论相反,中国股价跟通货膨胀呈现反向关系。其原因在于Fed模型的拥护者将E/P跟名义利率进行比较来判断股市估值是否合理。中国投资者中存在通货膨胀幻觉。通货膨胀幻觉假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上海A股市场价格变化,特别是该假设能解释1996-2001年的大牛市。
关键词:
股市 通货膨胀幻觉 Fed模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少林
预期的重要性在于其存在自我实现的能力,对其管理也随之成为当前宏观经济管理的突出体现。从存在性和偏差方向两个维度判断我国居民通胀预期的偏差,并进一步应用时变参数模型分析不同群体通胀预期自我实现的异质性以及央行如何对不同群体通胀预期做出反应。结果表明:我国居民通胀预期存在偏差,呈现"好动"倾向;居民预期未来物价"下降"比预期未来物价"上升"自我实现能力更强,但是存在较大的时变性;不论是在利率还是在货币供应量方面,央行对居民预期未来物价"上升"都存在较高容忍度,而对居民预期未来物价"下降"反应表现出更为迅速、更
关键词:
通胀预期 货币政策 异质性 偏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谢闽
公司运营是一个资本与人力等要素的联合生产过程,股东的投资行为使其自有资产得以向公司法人财产转换,这一转换完成之后,在公司中保障股东利益的主要途径是股权。在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的条件下,作为公司的实际控制者——董事与经理,与公司所有者——股东之间,由于公司中股东群体的扩大和在知识类型与劳动形态分化推动下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加上公司的多要素联合生产的性质,使股东通过股权对公司的控制能力实际上被弱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仁和 陈英楠 程昆
我国城市住宅租金收益率随着名义无风险利率和主观风险溢价的提高而提高,与货币幻觉假设相吻合,说明在高通货膨胀时期,投资者降低估值倍数,低估市场;低通货膨胀时期,提高估值倍数,高估市场。近年来在长期低通胀环境下,尽管我国几大城市实际租金指数保持稳定,但是投资者受到货币幻觉的影响,提高住宅市场的"市盈率",从而高估房价。
关键词:
货币幻觉 通货膨胀 房价 租金收益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谭天骄 李亘
通过放松理性预期假设,引入有偏性预期构建一个非完美预期模型,采用SVAR方法考察货币政策透明度结构冲击对预期偏差波动的影响在两种货币政策操作框架下是否存在一致性,得出结论: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是否有利于降低预期偏差与实际通胀率偏离均衡通胀率的程度有关。同时,价格型货币政策框架下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更能有效锚定通胀预期,降低通胀预期偏差;数量型货币政策框架下通胀预期偏差对政策工具反应呈现较小的粘性,且货币供给量对通胀预期偏差的影响要强于价格型货币政策框架。为此,若要引导公众预期与政策形成合力,应在使用价格型工具时强化货币政策透明度;若要发挥政策工具的逆周期调节作用,应在使用数量型工具时弱化货币政策透明度。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徐筱雯 高艳
由于预期的形成是需要成本的,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引入预期成本的简单模型,分析可得信息的开发和处理信息成本之间的权衡关系对货币政策博弈的影响。模型得到两个结论:一是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可以降低通货膨胀率;二是在特定的情况下,越“保守的”中央银行可能会导致更高的通货膨胀。因此,为了减少由动态不一致所导致的通胀偏差,中央银行越保守,就应该越透明。
关键词:
预期成本 货币政策 通胀偏差 透明度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达禹 李清 王金明
现有关于核心通货膨胀的研究多聚焦于估值方法的拓展,但却逐渐偏离了提出核心通货膨胀概念的初衷。实际上,构建核心通货膨胀的最初目的主要是为了消除标题通货膨胀的计量偏差,使公众感知真实的通胀状态。鉴于此,本文首先采用动态因子模型估计出中国核心通货膨胀的走势,随后利用CPI的分布滞后模型对核心通货膨胀进行倒逼拟合,主要得出如下三个推论:第一,中国历次通胀和紧缩多是由部门局部变化所引致的,导致以CPI度量的通货膨胀产生了过度反应,引发了公众的感知幻觉;第二,CPI的分布滞后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核心通货膨胀的走势,可以作为修正通胀预期的有效手段;第三,受近期粮食部门价格剧烈波动的影响,以CPI度量的通货膨胀再度诱发了公众的弱通缩幻觉。这对货币当局的预期管理和通货膨胀盯住机制的改善提出了新的要求。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元琪 刘善存
笔者利用沪深交易所2005年开始推行的业绩快报制度分离上市公司盈余信息和股利分配信息,重新研究了A股股票股利的市场反应,并采用信号假设和流动性假设对其内在原因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发现市场在已预期盈余信息的情况下,仍然对股票股利存在正面反应。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发现发放股票股利的上市公司在未来二到四个季度仍能保持盈余增长,因此信号假设可以较好地解释股票股利的市场反应;而股票股利虽然能显著提高小额交易者的活跃程度,但大部分流动性指标并没有显著改善,因此流动性假设对A股不太适用。
关键词:
股票股利 信号 流动性 价格幻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庞晓波 钱锟
文章根据莫迪利安尼提出的货币幻觉假说,构建通货膨胀与股票分红收益关系的理论模型,并运用门限模型和TVP-VAR模型检验通货膨胀与股票估值偏差的非线性关系。门限模型结果表明,通货膨胀对股票估值偏差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当处于低通货膨胀水平时,通货膨胀对股票估值偏差的影响更显著;TVP-VAR模型结果表明,通货膨胀对股票估值偏差部分在不同时期的影响程度具有明显的差异,在稳健的货币政策下,通货膨胀对股票估值偏差的冲击影响较大,货币幻觉导致股票价格的波动加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庞晓波 钱锟
文章根据莫迪利安尼提出的货币幻觉假说,构建通货膨胀与股票分红收益关系的理论模型,并运用门限模型和TVP-VAR模型检验通货膨胀与股票估值偏差的非线性关系。门限模型结果表明,通货膨胀对股票估值偏差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当处于低通货膨胀水平时,通货膨胀对股票估值偏差的影响更显著;TVP-VAR模型结果表明,通货膨胀对股票估值偏差部分在不同时期的影响程度具有明显的差异,在稳健的货币政策下,通货膨胀对股票估值偏差的冲击影响较大,货币幻觉导致股票价格的波动加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涂人猛
长期以来,中国股市的功能定位和制度设计偏向于融资者,这在解决国有企业资金问题、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股市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上市公司重融资轻回报,"圈钱"效应突出,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股市成为少数人的造富场所,普通投资者的利益严重受损等。因此,必须对目前股市制度进行变革,建立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的股市制度。
关键词:
股市制度 功能定位偏差 重塑股市制度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方文全
本文运用ADL模型实证检验1995~2004年中国和世界主要股市的实际收益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国股票实际收益与通货膨胀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与西方主要成熟股票市场相比并不异常。经过检验发现,股票收益与实质经济和货币政策都呈现不显著的负相关,并不支持代理假说;同时,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通货膨胀提高了实际收益,通货紧缩降低了实际收益,通货膨胀幻觉是导致股票收益与通货膨胀呈现负相关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代理效应 股票收益 通货膨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仁和
本文研究货币幻觉是否有助于解释中国低通胀环境下股票价格膨胀机制。应用动态戈登增长模型,将反映股市估值水平的红利-股价比率分解为代理效应、通货膨胀风险溢价效应和货币幻觉效应三个动态部分。中国股票市场的这三个动态分解部分和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实证结果表明:代理效应不存在,通货膨胀风险溢价效应的解释力弱,而通货膨胀解释了货币幻觉效应时序变化的较大部分,说明近十年来我国股市两次暴涨主要是在长期低通货膨胀背景下,通过投资者的货币幻觉引起的。
关键词:
股票 货币幻觉 代理假说 风险溢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