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91)
2023(12469)
2022(11061)
2021(10640)
2020(8942)
2019(20959)
2018(20839)
2017(40056)
2016(21759)
2015(24798)
2014(24665)
2013(24669)
2012(22874)
2011(20974)
2010(20775)
2009(19213)
2008(18715)
2007(16091)
2006(14159)
2005(12648)
作者
(62818)
(52045)
(51664)
(49148)
(33327)
(24823)
(23535)
(20566)
(19757)
(18469)
(17800)
(17679)
(16691)
(16382)
(16056)
(16033)
(15428)
(15130)
(14917)
(14752)
(12959)
(12817)
(12504)
(11861)
(11607)
(11527)
(11516)
(11229)
(10335)
(10209)
学科
(91382)
经济(91274)
管理(60313)
(56647)
(47319)
企业(47319)
方法(43494)
数学(37413)
数学方法(37054)
中国(25892)
(21869)
(21142)
(20308)
(20178)
贸易(20169)
(19659)
业经(18687)
地方(16350)
(16049)
理论(15574)
(15033)
(14911)
金融(14909)
农业(14394)
(14153)
银行(14114)
环境(13850)
(13555)
技术(13131)
教育(12556)
机构
大学(321657)
学院(314539)
(131830)
经济(129264)
管理(123326)
研究(110408)
理学(106749)
理学院(105499)
管理学(103820)
管理学院(103266)
中国(82925)
(69420)
科学(66774)
(59035)
(55598)
研究所(50958)
财经(48098)
中心(47758)
(46529)
北京(44698)
业大(44376)
(43937)
(43105)
(42905)
师范(42779)
经济学(40639)
(39413)
经济学院(36582)
农业(36514)
财经大学(35968)
基金
项目(212604)
科学(167567)
研究(156552)
基金(156545)
(136338)
国家(135253)
科学基金(115464)
社会(99529)
社会科(94337)
社会科学(94311)
基金项目(82747)
(78576)
自然(74246)
自然科(72526)
自然科学(72510)
教育(71504)
自然科学基金(71236)
(67931)
资助(65385)
编号(62572)
成果(52223)
(48630)
重点(47480)
(44554)
(43527)
课题(43189)
教育部(42063)
国家社会(41308)
创新(40610)
科研(40394)
期刊
(141322)
经济(141322)
研究(99051)
中国(56659)
学报(50379)
科学(46872)
管理(44800)
(42722)
(41610)
大学(38187)
学学(35547)
教育(35336)
农业(29529)
(27277)
金融(27277)
技术(25211)
财经(24595)
经济研究(23376)
(21024)
业经(20168)
问题(19095)
(18150)
图书(17984)
国际(17259)
(15929)
世界(15744)
理论(15717)
技术经济(15180)
科技(14548)
实践(14136)
共检索到462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子晖  李广众  张宁  
本文首次采用最新发展的样本外GranGer因果检验等技术方法,对中国通货膨胀的"输出性"与"输入性"特征展开系统性的研究,并结合滚动广义脉冲响应技术方法,从动态分析的角度对中国在价格国际传递链中的地位与作用展开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考察在不同汇制区间,中国物价变动的"输入性"特征,并指出,2005年启动的汇率形成机制尚无法有效地吸收来自国外物价变动的冲击,汇率的"通胀屏蔽功能"并未显现。最后,本文进一步提出现阶段"实现价格稳定"的若干启示与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白钦先  张志文  
本文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TSLS)就1994年第一季度至2011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对中国CPI通货膨胀的传递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控制了通胀惯性、实质GDP增长、国际能源和食品涨价、流动性过剩等影响CPI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非常有限,并且以半年前的变动对当期通货膨胀的影响最大,不过幅度非常小: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10%,CPI衡量的通货膨胀下降不到1个百分点。在考虑了2005年"7.21"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影响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徐新华  俞开江  卢抒音  
人民币汇率和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对国內价格的传递程度和速度,是决定国內物价水平走势的一个关键因素,利用带有结构突变的结构向量自回归分析法,本文实证结果表明:(1)美元货币供给量、大宗商品价格变动沿价格链纵向传递率呈现递减的差异化特征,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国內物价形成"反了曲线"冲击效应,反之亦然。(2)由于"货币漏出效应"的存在,人民币汇率和美元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发生结构突变时,人民币汇率升值对物价的短期上推效应变大,而对物价的长期抑制效应变小,反之亦然。(3)人民币汇率波动在不同行业的横截面上的传递率呈现出差异化特征,对食品和居住类消费价格的传递率较高,而对其他类消费价格的传递率较低。(4)可以根据C...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学红  谌金宇  钟美瑞  
本文基于拓展的菲利普斯曲线,结合时空二维分析方法,实证测度2003-2015年国际有色金属价格对我国31个省市通货膨胀的传递系数,并利用状态空间模型考察传递效应的时变特征,进而揭示传递效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国际有色金属价格对我国通胀的传递效应呈现中部、西部、东部依次递减的趋势,各个省份之间的空间差异明显;国际有色金属价格的传递效应随着时间而渐进变化,并在2008年第三季度前后存在一个明显的结构突变。进一步研究表明,对外开放度、有色金属行业投资、人民币汇率、石油价格是影响国际有色金属价格传递的关键因素。为此,政策制定者要把握区域特征,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有效应对国际有色金属价格向我国通胀...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素琴  
我国这次通货膨胀是在全球流动性过剩下内外通胀因素不断叠加,从而激活了国内潜在的物价上涨压力,并在偶发现象的诱导下迅速形成。它是通过国际贸易、吸引外资和虚拟经济转换等介质传递到中国,再加上我国内部存在过度投资、过多基础货币被动投放,以及全民炒股形成的虚拟财富效应等原因,促进了物价连续上涨。解决我国通胀的具体措施是:完善经济结构改变增长方式、稳定利率阻止热钱流入、适度从紧货币政策下协调货币的发放、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内外经济平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婕  
文章利用2000年1月至2011年9月的分省月度数据序列对人民币汇率的传递效应进行实证研究。面板协整及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对国内物价的影响较小,而货币供给量、通货膨胀预期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高通胀不应成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障碍,人民币浮动弹性仍然要继续扩大。而以紧缩流动性为目的的金融创新、结售汇制度改革以及通货膨胀预期的管理才是抑制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宋金奇  舒晓惠  
笔者用新汇改以来的数据研究了汇率传递效应,并重点分析了汇率传递受通胀环境影响发生的非线性变化。利用2005年7月~2014年3月中国对美国出口价格月度数据进行协整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对美出口价格长期受汇率、美国居民收入及竞争对手价格的影响。与其他研究不同,笔者在线性误差修正模型的基础上采用STR非线性检验考察通胀环境对汇率传递的影响,发现短期内汇率传递受通胀环境影响在0~0.354之间发生逻辑斯蒂转换。通货膨胀小于3.985时,汇率传递较小,出现通货紧缩时,几乎不存在汇率传递。通货膨胀大于3.985时,汇率传递较大,通货膨胀超过7之后,汇率传递达到0.354的最大值不再改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孟蓼筠  赵庆光  
本文基于混合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采用状态空间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通货膨胀的动态特征、影响因素和未来趋势。主要结论为:我国通货膨胀具有显著的动态性,理性预期、适应性预期及产出缺口均是现实通胀的有效驱动因素。2011年第四季度通胀压力依然较大,且明年上半年物价在相对高位运行。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子寅  范科才  
从非线性视角出发,文章首先采用门限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汇率传递与通货膨胀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发现汇率变动对通胀具有显著的"门限效应"。随后,文章利用广义脉冲分析方法分析了汇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动态关系并发现,在不同通胀环境下汇率变动对通胀产生了非对称性影响,即通胀变化超过门限值时的汇率传递效应大于通胀变化低于门限值时的情形。同时,文章指出,货币冲击与国内需求冲击对CPI的影响也受到通胀环境的影响,并且两类冲击给CPI带来的影响程度明显大于汇率冲击带来的影响。最后,文章从预测方差分解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可以从预测意义上支持广义脉冲的分析结果。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伍戈  李斌  
长期以来,中国的货币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保持着良好的同步关系。但2010年下半年以来,这种稳定的关系似乎被打破,货币与通胀的同步关系出现趋势性背离。这无疑给经济预测以及宏观调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这种趋势性背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未来这种背离是否仍将继续以及货币政策将如何应对,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尝试从多个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以期得到若干基本结论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谢杰  
我们通过扩展"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对名义汇率升值和通胀的相互替代作用进行了理论解释,并使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研究了1983年1月至2010年11月间人民币/美元汇率和中国通胀率的时间序列行为。经验研究显示,在缩小中美之间价格差距的过程中,"结构性通胀"与名义汇率升值有着相同的作用。人民币外在升值压力与国内通胀并存的问题,对于宏观经济平衡和货币政策制定者来说,既意味着机遇,也意味着挑战。我们认为,通胀与名义汇率升值的合适政策搭配会降低人民币升值预期,并逐步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帅  赵昕  王茂林  
本文试图回答以下问题:我们可以用人民币升值替代通货膨胀吗?如果可以,定量的替代关系如何?在综合使用了多种分析方法后,我们发现人民币升值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可以抑制国内价格水平的上涨,但其效果决定了升值不能成为抑制通胀的主要工具。另外,通过模型我们还揭示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于国内物价的上涨具有决定性意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钟涛  
本文分析了通胀预期的表现形式,重点探讨了通胀预期与物价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通胀预期对不同种类的价格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对消费品价格变化影响较小,CPI对通胀预期缺乏敏感;对企业生产品价格影响程度远大于对消费品价格的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磊  张同斌  
采用三变量SVAR模型对月度通胀率进行结构冲击分解,分析需求冲击、货币冲击和供给冲击对通胀率的影响,并对我国核心通胀率进行测度和检验,同时采用STAR模型分析通胀率及核心通胀率的波动机制和非线性转换特征。结果表明,通胀率的变动机制与经济景气状况有关,在经济景气阶段,通胀率具有更强的持续性,表现为较大幅度的持续上涨,通胀压力不断增加,而核心通胀率的变动机制与货币供应的松紧状况有关。实证研究表明,在M2增速高于16.1%的货币供应偏松阶段,核心通胀率通常会出现较大程度的上涨,而当货币供应结束宽松状态时,核心通胀率同时或稍晚开始下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春艳  文新雷  
研究通胀水平与通胀波动之间的关系对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SV模型估计出我国的通胀波动,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两个STAR模型研究通胀水平与通胀波动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以丰富现有的二者关系理论。结果表明,通胀水平与通胀波动之间存在双向的正相关因果关系;非线性体现为存在明显的机制划分,高机制对应高通胀水平及较大的通胀波动,低机制对应低通胀水平及较小的通胀波动;此外,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高低机制下通胀水平对通胀波动的响应是非对称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