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69)
- 2023(6424)
- 2022(5595)
- 2021(5386)
- 2020(4491)
- 2019(10596)
- 2018(10400)
- 2017(19743)
- 2016(10767)
- 2015(12486)
- 2014(12057)
- 2013(12456)
- 2012(11835)
- 2011(11209)
- 2010(10786)
- 2009(9991)
- 2008(9898)
- 2007(8388)
- 2006(7565)
- 2005(7051)
- 学科
- 济(52484)
- 经济(52431)
- 管理(26681)
- 方法(26415)
- 数学(24396)
- 数学方法(24257)
- 业(24103)
- 企(19141)
- 企业(19141)
- 中国(16027)
- 贸(13373)
- 贸易(13364)
- 易(13126)
- 农(11693)
- 财(10398)
- 学(10218)
- 制(8916)
- 融(8323)
- 金融(8323)
- 业经(8202)
- 银(8093)
- 银行(8064)
- 行(7874)
- 关系(7449)
- 出(6738)
- 环境(6652)
- 农业(6574)
- 策(6474)
- 地方(6319)
- 体(6235)
- 机构
- 大学(163220)
- 学院(156782)
- 济(78589)
- 经济(77443)
- 研究(65333)
- 管理(56171)
- 中国(52756)
- 理学(48338)
- 理学院(47760)
- 管理学(46999)
- 管理学院(46756)
- 科学(37725)
- 京(35899)
- 所(34341)
- 财(33475)
- 研究所(31412)
- 农(28706)
- 中心(28091)
- 财经(27257)
- 经济学(26765)
- 经(25373)
- 经济学院(24151)
- 北京(23674)
- 院(23212)
- 农业(23079)
- 业大(22903)
- 江(21242)
- 财经大学(20927)
- 科学院(20391)
- 范(18823)
- 基金
- 项目(104468)
- 科学(82867)
- 基金(81139)
- 家(73655)
- 国家(73193)
- 研究(70787)
- 科学基金(60765)
- 社会(48462)
- 社会科(46172)
- 社会科学(46163)
- 基金项目(41296)
- 自然(39761)
- 自然科(38919)
- 自然科学(38902)
- 自然科学基金(38300)
- 资助(35904)
- 省(34751)
- 划(32138)
- 教育(32051)
- 部(25762)
- 编号(24270)
- 重点(24183)
- 中国(23525)
- 国家社会(22099)
- 教育部(22005)
- 发(21817)
- 创(21044)
- 科研(20658)
- 成果(20143)
- 创新(19989)
共检索到245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华妤 马跃
应用增加时滞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滚动估计(surplus lag VAR rolling estimation)检验方法对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时期中国各层次货币数量对价格水平的因果关系做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自1998年进入通货紧缩时期后货币政策的作用有减弱趋势;而在早期通货膨胀期间,货币供给有显著的内生迹象。除了M_0在1990年4月到1995年3月以外,没有迹象表明M_0、M_1、M_2是价格水平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货币供给量不是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
货币 物价 格兰杰因果关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巍
文章建立一个由货币供应、通货膨胀、证券以及房地产市场指数收益指标组成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别利用中国通货紧缩时期以及货币流动性充裕、通胀水平相对较高时期的月度数据,对这些参变量的长期协整关系和短期调整动力学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提示:(1)宏观当局在实行货币政策时,必须同时防止出现严重的货币流动性过剩或不足;(2)有效抑制国内物价水平短期内的大幅波动,维持国内经济和社会稳定;(3)完善国内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维护投资者信心,使其保持稳步上扬的态势;(4)加大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避免房地产市场价格出现大起大落,使其逐步与其他宏观经济金融变量建立起比较稳固的长期关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方方 田野
根据传统主流货币经济学理论,货币供给量的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呈现一种大致平行的关系,但是,由于不同经济发展时期情况的差异和实证分析中计量模型和数据选择的不同,传统的货币经济学理论并不能很好地拟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货币供给量和通货膨胀相关性的实际数据。本文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中国货币供给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结合中国具体情况运用经济学原理对实证结果做出解释,并提出相应的货币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谢亚轩 蔡瑞文
该文比较研究了中国、美国和欧元区不同时期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特征。研究发现:货币流通速度在经济和金融危机期间急剧下降,使得巨量的货币供给在短期内并不会带来严重通货膨胀;货币流通速度通常会受到资产价格上升的抑制,在一定条件下,资产价格上升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替代关系;货币流通速度在长期(10年以上)呈U型,中国可能已经进入货币流通速度的上升期,等量的货币供应可能对应更高的通胀水平。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鹏 武传利
英国的通货膨胀治理无疑卓有成效,其通货膨胀目标制由"政府通胀目标—-透明的利率政策—-通胀预测和预期引导—-利率市场传导机制"四个核心要件有机构成。该文对各要件分别进行客观分析,在充分探讨英国成功治理通胀的制度精髓和全貌的基础上,对中国货币政策制度选择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通货膨胀目标制 利率政策 预期引导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星
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达到鼎盛,中国货币成为域外国家和地区广泛使用的流通货币,货币国际化程度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宋元时期中国货币在域外流通过程中,承担了国际结算货币职能、他国流通货币职能、可兑换货币职能、财富贮藏职能。宋元时期中国货币高度国际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商品经济发达,对外贸易繁荣,货币流通市场广阔;宋朝、元朝币制先进,信誉较好,货币体系完善;铜钱具有货币和商品双重属性,销熔可作为铜原料加剧铜币外流。宋元时期中国货币在域外广泛流通对当时国内外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是增加中国国内社会财富,提高宋元时期货币的流动性;二是承担国际货币职能,推动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发展;三是推动周边国家和地区货币制度演进,促进域外国家和地区商品经济发展;四是成为文化交流的载体,传播中华货币文化和中华文明。宋元时期货币域外流通经验对当今人民币国际化和人民币制度变革带来如下启示:一是贸易竞争力是货币国际化的物质基础,要大力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夯实实体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基础;二是货币国际化具有市场自发性,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要遵循市场规律、顺势而为;三是货币制度的先进性是货币国际化的关键因素,要与时俱进、加快完善和革新人民币制度;四是货币制度创新应当从实际出发,人民币制度创新要与全球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戴晓兵
一、经济转型时期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未来趋向——综合目标框架。中国没有选择单纯的复制是基于客观条件约束和主观判断甄别的,就中国当前的现实情况,应将中介目标拓宽至更为广义的范围,实施综合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框架。这个综合框架中至少要包括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两个变量,但是两者要有主辅之分,即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爱俭 刘玚
通胀指标的选择是货币当局长期关心的重要问题。本文在消费者货币定价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两国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通过实证模拟考察在技术冲击条件下央行钉住消费者价格指数对中国经济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冲击的理论传导机制。模拟显示,技术冲击对两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没有影响,并且在货币政策约束下能够使短期出现剧烈波动的PPI指数迅速恢复平稳。在技术进步的冲击下,央行实施钉住消费者价格指数的最优货币政策能够有效维持经济增长、改善贸易条件、维护汇率稳定,说明钉住消费者价格指数的最优货币政策在本国货币定价模式下更加合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昕 刘玉峰
货币供给、实际产出和价格水平会因新的经济背景而呈现不同的关系,文章利用我国1952~2010年的数据,讨论了货币冲击对真实产量和价格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价格水平和真实产量与M0、M2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而与M1不存在协整关系。然后构建一个三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讨论了货币冲击对真实产量和价格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供应具有内生性;货币短期内(3年)非中性,长期中性;而货币对价格水平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都有显著影响。继而引入利率,建立四变量VAR模型,发现,利率对于研究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梁爽
本文研究当前中国货币政策和资产价格之间的关系,在Roberto2004年文章所使用的计量方法基础上,解决了内生性与共线性两方面问题,使模型扩展到三个主要变量,六个重要参数,能够更好地刻画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文章的实证研究部分得出了中国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反应程度的估计、资产价格随货币政策变化情况的估计、以及两种资产价格——股票价格与房地产价格之间相互影响程度的估计结果,并运用两种方法对文章的实证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利率的调整,对股指有较弱的反向反应,对房地产指数则有相对较强的正向反应;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和房地产市场的反应都比较强烈,对利率的反应是正向的,对房地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资产价格 房地产价格 利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雪松
文章基于VAR模型,对中国货币供应量、产出和通货膨胀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选取了中国1979年-2016年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采用了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函数分析的方法,展开了三者关系的分析和检验,得出中国货币供应量、产出和通货膨胀之间具有长期的协整关系,三者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货币供应量增加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短期内会具有一个正向的影响和冲击,但长期影响不大,产出对通货膨胀短期和长期影响均不大,通货膨胀对产出短期内存在一定的负向影响,而长期却具有正向影响的基本结论,提出我国应将现在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改为调整利率作为中国货币政策的主要中介变量的政策建议,以期实现优化我国货币政策规则的目的。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通货膨胀 脉冲响应 货币利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薇 雷丰善
我国近几年通货膨胀不断创新高对经济社会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通货膨胀率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也是各国最为关注的货币政策目标之一。控制通货膨胀的关键是厘清通货膨胀的动态特性,选择合乎实际经济状况的通胀动态模型为货币政策的最优执行提供理论依据。双黏性通胀动态模型不仅具有较强的微观基础也能拟合出符合实际观察到的通胀特性,是当前通胀动态模型发展的最前沿。在分析双黏性模型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分析其货币政策目标及福利损失的影响,探讨其对我国最优货币政策选择的启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于杰
张嘉璈著,于杰翻译的《通胀螺旋——中国货币经济全面崩溃的十年:1939—1949》于2018年10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本书的英文原版于1958年由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通胀螺旋》以张嘉璈先生的个人经历
关键词:
全面崩溃 张嘉璈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卞志村
货币政策操作规范通常有"相机抉择"和"规则"两种方式,但究竟哪种方式更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本文在对中国货币政策操作实践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对相机抉择性货币政策和规则性货币政策成分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论是:中国目前是以相机抉择型货币政策操作为主。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动态模拟的方法对采用规则型货币政策操作的效果进行了分析,认为规则型货币政策操作可以明显减少中国经济的波动。因此,中国的货币政策操作应由目前的相机抉择型操作向规则型操作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