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6)
- 2023(1032)
- 2022(850)
- 2021(690)
- 2020(641)
- 2019(1219)
- 2018(1206)
- 2017(2525)
- 2016(1275)
- 2015(1533)
- 2014(1670)
- 2013(1616)
- 2012(1464)
- 2011(1358)
- 2010(1423)
- 2009(1274)
- 2008(1005)
- 2007(1002)
- 2006(829)
- 2005(805)
- 学科
- 济(6088)
- 经济(6079)
- 业(4104)
- 中国(3835)
- 人民(3728)
- 方法(3572)
- 消费(3563)
- 管理(3437)
- 数学(3383)
- 数学方法(3379)
- 结构(3116)
- 水平(2883)
- 消费水平(2883)
- 农(2675)
- 农业(2293)
- 收入(2123)
- 企(1776)
- 企业(1776)
- 贸(1541)
- 贸易(1541)
- 易(1452)
- 劳(1416)
- 劳动(1416)
- 分配(1300)
- 财(1238)
- 供销(1219)
- 销(1219)
- 业经(1164)
- 产业(1097)
- 电子(1056)
- 机构
- 学院(21209)
- 大学(19834)
- 济(10701)
- 经济(10601)
- 管理(8293)
- 理学(7412)
- 理学院(7370)
- 管理学(7293)
- 管理学院(7263)
- 研究(5824)
- 中国(4536)
- 财(4511)
- 财经(3889)
- 京(3668)
- 经济学(3592)
- 经(3538)
- 经济学院(3273)
- 商学(3006)
- 商学院(2992)
- 科学(2886)
- 财经大学(2851)
- 所(2794)
- 范(2636)
- 师范(2621)
- 中心(2586)
- 研究所(2544)
- 经济管理(2516)
- 江(2513)
- 农(2412)
- 业大(2369)
共检索到29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志君  
                                    
                                
                            
                            本文在传统消费函数,即消费与收入关系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试图从政策和体制的角度,分析消费与利率、就业、价格等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而获得具有明确政策含义的结论。 一、消费倾向的不稳定性及其影响 在总需求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中,消费与投资和净出口的地位是不同的,其中,消费占据特别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姚永玲  
                                    
                                
                            
                            工业化国家70 年代以来的经验表明,在一定范围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失业更多地表现为与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率之差(相对通货膨胀率)的关系,尤其是与相对通货紧缩同时出现的机会更多,即失业率高峰与相对通货膨胀率低谷对应;失业率低谷与相对通货膨胀率高峰对应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峰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基于个人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家户)行为模型来推导出旨在刺激消费、改善通缩的货币政策能否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然后利用资产选择模型对1998—1999年中国的有关数据进行检验,利用其结果给出有关以降低银行利率为手段的货币政策对于刺激消费、改善通货紧缩有效性的合理评价。
                            关键词:
                                
                                    
                                    
                                        通货紧缩  利率  货币政策  有效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军  
                                    
                                
                            
                            上半年CPI同比上涨2.1%,其中,第一季度逐渐上升,第二季度逐渐回落。整体来看,除部分食品价格波动较大以外,物价运行基本平稳,不存在明显的通胀压力,也没有实质性地跌入通缩。但是,下半年我们仍面临着滑向通缩而非通胀的巨大压力,未来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仍是积极对抗通缩而非反通胀。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管涛  
                                    
                                
                            
                            当前有关经济体面临的通货紧缩威胁,是长期的结构性问题而非临时的流动性问题。低利率甚至负利率政策对于化解因生产能力过剩、人口老龄化等结构性问题导致的通货紧缩帮助较小。从信用、资产价格、资产组合、通胀和汇率等传导渠道看,负利率刺激可能难以传导到实体经济。对于以间接融资为主的经济体来讲要特别注意负利率政策对于银行体系的影响。
                            关键词:
                                
                                    
                                    
                                        负利率  通货紧缩  货币政策  实体经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崔晓敏  肖立晟  
                                    
                                
                            
                            2019年,全球经济再面通缩威胁。一方面,主要国家核心CPI临近1%的事实性通缩判断标准。欧元区核心HICP同比增速长期在1%附近挣扎,中国非食品CPI同比增速自2019年初持续下滑并在9月抵达1%的临界点。另一方面,主要国家PPI价格指数重返负增长。自2018年第四季度起,美国、欧元区和中国PPI定基指数重返下行阶段,而这距离2014~2015年的"潜在"通缩状态刚刚过去2年。通缩压力来自工业品而非服务品。2012年以来,主要国家CPI和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分别在1984、1988、1993年发生了三次较大的通货膨胀。当前我国的情况,特别是一些现行指标的变化,与前几个时期相比有许多相似之处,如投资率以及通货膨胀率正随着GDP的增长而相应提升。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邹静娴  
                                    
                                
                            
                            自2012年3月以来,中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一直保持一正一负的状态,其走势分化的时间之长、缺口之大都实属罕见。这种不同物价指数的走势分化也使得经济学家在对未来经济走向的判断和政策建议上出现了明显分歧。但事实上,类似现象在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并不乏先例。本文整理了一些典型"通缩"期的CPI、PPI表现,以及文献中对于度量通胀指标的评价,并结合CPI的先导指标预测,认为当前中国的情况更接近于通货紧缩。基于这一判断,我们进一步分析了CPI、PPI走势对当前"债务-通缩"循环的影响。本文认为CPI、PPI一正一负的组合不仅不会扭转对于当前通缩的判断,反而会恶化本轮"债务-...
                            关键词:
                                
                                    
                                    
                                        CPI  PPI  通货紧缩  债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奔  
                                    
                                
                            
                            本文从3个方面分析了关于中国输出通缩的观点在理论上和事实上都缺乏根据:一,通缩和降价根本是两个不同的经济现象;二,人民币在现行制度下不存在输出通缩或降价的机制;三,市场扩大与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实现所产生的物价水平下降是有利于各方的好事,与输出通缩或降价无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毛振华  
                                    
                                
                            
                            抓住降杠杆和减税,不仅可以缓解经济结构调整中面临的通缩压力和债务危机,还有利于增强市场活力,纠正资源配置扭曲的现状,加快市场化进程当前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表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经济特征。一方面,宏观经济增长进入"次高速"阶段,由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的14.5%下降到目前的7.4%左右,预计未来将保持在7%上下。"三驾马车"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投资增速的大幅下降,2014年底已经由过去25%以上的增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温彬  应习文  
                                    
                                
                            
                            2023年3月物价数据和金融数据已经公布,但呈现出的信号却不尽相同。面对金融数据的高增长,CPI和PPI同比涨幅均出现回落,其中CPI创18个月以来新低,PPI连续6个月处于负增长区间,引发了“当前是否陷入通缩”的讨论。除了采用CPI、PPI对通胀进行判断外,还可以通过GDP平减指数进行更全面的价格观察。通过对历史上(类)通缩时点的GDP平减指数与当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笔者认为,当前经济仍属于“低通胀”而非通缩。
                            关键词:
                                
                                    
                                    
                                        平减指数  GDP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郝联峰  
                                    
                                
                            
                            宏观有息负债过重或致通缩压力纵向看,随着全球M2/GDP的上升,全球通胀率有不断下降的趋势,近年全球经济甚至有陷入通缩的压力。横向看,M2/GDP越高的国家,通胀率越低,M2/GDP畸高的国家(如M2/GDP超过200%),通常通缩压力都比较大。从各主要发达国家来看,分为两大类:一般以股权融资为主的国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郝联峰  
                                    
                                
                            
                            宏观有息负债过重或致通缩压力纵向看,随着全球M2/GDP的上升,全球通胀率有不断下降的趋势,近年全球经济甚至有陷入通缩的压力。横向看,M2/GDP越高的国家,通胀率越低,M2/GDP畸高的国家(如M2/GDP超过200%),通常通缩压力都比较大。从各主要发达国家来看,分为两大类:一般以股权融资为主的国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