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11)
2023(5184)
2022(4367)
2021(4310)
2020(3538)
2019(8312)
2018(7927)
2017(14733)
2016(7861)
2015(9046)
2014(8699)
2013(9009)
2012(8677)
2011(8170)
2010(8062)
2009(7660)
2008(7717)
2007(6893)
2006(6216)
2005(6038)
作者
(22358)
(18765)
(18652)
(18046)
(12074)
(8984)
(8409)
(7291)
(7270)
(6755)
(6631)
(6243)
(6204)
(6099)
(6078)
(5839)
(5585)
(5530)
(5304)
(4838)
(4835)
(4502)
(4436)
(4319)
(4237)
(4190)
(4146)
(3748)
(3727)
(3672)
学科
(40716)
经济(40679)
管理(20630)
(18603)
方法(17974)
数学(16040)
数学方法(15966)
(14896)
贸易(14890)
中国(14792)
(14723)
(14209)
企业(14209)
(11805)
(10302)
(9176)
出口(8633)
(8633)
出口贸易(8632)
(7948)
(7301)
业经(6706)
(6683)
银行(6683)
(6533)
(6466)
金融(6465)
关系(6307)
农业(5646)
(5613)
机构
大学(127317)
学院(121180)
(64247)
经济(63468)
研究(48208)
管理(42120)
中国(39043)
理学(35230)
理学院(34797)
管理学(34478)
管理学院(34228)
(29789)
(27855)
科学(24950)
(24003)
财经(23868)
经济学(23254)
(22079)
研究所(21575)
经济学院(21017)
中心(20275)
北京(18489)
财经大学(17921)
(17042)
(16744)
(16684)
师范(16609)
(15700)
科学院(14640)
(14167)
基金
项目(73600)
科学(59554)
基金(58002)
研究(55522)
(50598)
国家(50269)
科学基金(42436)
社会(39573)
社会科(37785)
社会科学(37774)
基金项目(29000)
教育(24988)
资助(24626)
自然(24397)
自然科(23900)
自然科学(23894)
自然科学基金(23541)
(22906)
(21107)
中国(19633)
编号(19599)
(19235)
国家社会(18675)
成果(17264)
教育部(17101)
重点(16843)
(15772)
人文(15593)
社科(15132)
大学(14848)
期刊
(69737)
经济(69737)
研究(46125)
中国(25250)
(22937)
学报(18478)
科学(17421)
管理(16597)
大学(14779)
财经(14399)
(14215)
学学(13527)
(13360)
(13077)
金融(13077)
经济研究(12811)
(12580)
教育(12488)
国际(11603)
问题(10468)
世界(10161)
农业(9802)
技术(8834)
业经(7437)
技术经济(6856)
(6307)
图书(6271)
(5941)
贸易(5941)
统计(5880)
共检索到198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奔  
本文从3个方面分析了关于中国输出通缩的观点在理论上和事实上都缺乏根据:一,通缩和降价根本是两个不同的经济现象;二,人民币在现行制度下不存在输出通缩或降价的机制;三,市场扩大与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实现所产生的物价水平下降是有利于各方的好事,与输出通缩或降价无关。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立坚  江彦  
本文根据国际贸易中价格传递效应的理论 ,通过考察中、日、美三国间进出口价格的相互影响来检验是否存在所谓中国“通缩出口”的现象。为了使检验结果更具有统计意义上的稳健性 (Robustness) ,论文除了保留自己前期研究方法上的特色以外 ,还根据结构变化检验 (ChowTest)的结果 ,将上述这些方法分阶段运用 ,同时 ,又进一步利用体系转换模型 (RegimeSwitchingModel)来考察受货币政策影响的三种价格环境的制约作用。另外 ,对冲击反应函数 (VMA)又做了因素确定的方差分解 (VarianceDecomposition) ,从而使得价格传递效应的动态特征被揭示得更为明显和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志君  
本文在传统消费函数,即消费与收入关系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试图从政策和体制的角度,分析消费与利率、就业、价格等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而获得具有明确政策含义的结论。 一、消费倾向的不稳定性及其影响 在总需求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中,消费与投资和净出口的地位是不同的,其中,消费占据特别重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邹静娴  
自2012年3月以来,中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一直保持一正一负的状态,其走势分化的时间之长、缺口之大都实属罕见。这种不同物价指数的走势分化也使得经济学家在对未来经济走向的判断和政策建议上出现了明显分歧。但事实上,类似现象在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并不乏先例。本文整理了一些典型"通缩"期的CPI、PPI表现,以及文献中对于度量通胀指标的评价,并结合CPI的先导指标预测,认为当前中国的情况更接近于通货紧缩。基于这一判断,我们进一步分析了CPI、PPI走势对当前"债务-通缩"循环的影响。本文认为CPI、PPI一正一负的组合不仅不会扭转对于当前通缩的判断,反而会恶化本轮"债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毛振华  
抓住降杠杆和减税,不仅可以缓解经济结构调整中面临的通缩压力和债务危机,还有利于增强市场活力,纠正资源配置扭曲的现状,加快市场化进程当前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表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经济特征。一方面,宏观经济增长进入"次高速"阶段,由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的14.5%下降到目前的7.4%左右,预计未来将保持在7%上下。"三驾马车"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投资增速的大幅下降,2014年底已经由过去25%以上的增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姚永玲  
工业化国家70 年代以来的经验表明,在一定范围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失业更多地表现为与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率之差(相对通货膨胀率)的关系,尤其是与相对通货紧缩同时出现的机会更多,即失业率高峰与相对通货膨胀率低谷对应;失业率低谷与相对通货膨胀率高峰对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启迪  
文章从债务通缩理论传导渠道的视角系统评述了债务通缩理论产生和演进的发展脉络,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从债务通缩产生的初始条件、触发条件以及适用部门三个维度对债务通缩理论进行了重要拓展,并提出了一个新债务通缩理论的分析框架——三部门债务通缩论。三部门债务通缩论不仅适用于企业部门,同时也适用于居民和政府部门。之后,文章运用三部门债务通缩论全面分析、评估了中国爆发债务通缩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国爆发债务通缩的总体风险可控,但风险在加大。未来政府应积极降低非金融企业债务水平,坚决落实供给侧改革,促进价格水平回升;同时也要鼓励银行积极处置不良贷款,关注债券市场风险,在经济企稳回升前维持适度宽松的货币环境,避免债务通缩的爆发。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启迪  
文章从债务通缩理论传导渠道的视角系统评述了债务通缩理论产生和演进的发展脉络,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从债务通缩产生的初始条件、触发条件以及适用部门三个维度对债务通缩理论进行了重要拓展,并提出了一个新债务通缩理论的分析框架——三部门债务通缩论。三部门债务通缩论不仅适用于企业部门,同时也适用于居民和政府部门。之后,文章运用三部门债务通缩论全面分析、评估了中国爆发债务通缩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国爆发债务通缩的总体风险可控,但风险在加大。未来政府应积极降低非金融企业债务水平,坚决落实供给侧改革,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军  
上半年CPI同比上涨2.1%,其中,第一季度逐渐上升,第二季度逐渐回落。整体来看,除部分食品价格波动较大以外,物价运行基本平稳,不存在明显的通胀压力,也没有实质性地跌入通缩。但是,下半年我们仍面临着滑向通缩而非通胀的巨大压力,未来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仍是积极对抗通缩而非反通胀。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管涛  
当前有关经济体面临的通货紧缩威胁,是长期的结构性问题而非临时的流动性问题。低利率甚至负利率政策对于化解因生产能力过剩、人口老龄化等结构性问题导致的通货紧缩帮助较小。从信用、资产价格、资产组合、通胀和汇率等传导渠道看,负利率刺激可能难以传导到实体经济。对于以间接融资为主的经济体来讲要特别注意负利率政策对于银行体系的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崔晓敏  肖立晟  
2019年,全球经济再面通缩威胁。一方面,主要国家核心CPI临近1%的事实性通缩判断标准。欧元区核心HICP同比增速长期在1%附近挣扎,中国非食品CPI同比增速自2019年初持续下滑并在9月抵达1%的临界点。另一方面,主要国家PPI价格指数重返负增长。自2018年第四季度起,美国、欧元区和中国PPI定基指数重返下行阶段,而这距离2014~2015年的"潜在"通缩状态刚刚过去2年。通缩压力来自工业品而非服务品。2012年以来,主要国家CPI和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分别在1984、1988、1993年发生了三次较大的通货膨胀。当前我国的情况,特别是一些现行指标的变化,与前几个时期相比有许多相似之处,如投资率以及通货膨胀率正随着GDP的增长而相应提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立坚  江彦  
本文的目的是根据价格传递效应的理论,通过考察中、日、美三国间进出口价格的相互影响来检验是否存在中国“通缩出口”的现象。为了使检验结果更具有统计意义上的稳健性(robustness),论文在两个方面作出了创新的努力:首先,数据处理方法的选择。不再是只依赖对数据要求苛刻的古典最小二乘法来做参数估计,以免造成“虚假回归”的问题。注意到数据本身的序列相关、异方差、结构变化和非线性等特征,我们还分别采用了工具变量(IV)、虚拟变量(DM)、一般矩(GMM)、向量自回归(VAR)和误差修正(ECM)等比较科学的方法来检验中国“通缩出口”论假说的真伪性。其次,代理变量界定及其数据的设计。由于数据本身的不稳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毕吉耀  陈磊  
当前,我国CPI和GDP平减指数仍在缓慢上涨,而PPI则于3年前就陷入负增长,与以往通缩情况有较大不同。综合考虑,当前我国经济处于"中高速增长伴随低通胀"运行状态,尚未出现实质性通货紧缩。表现有:第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幅缓慢下行(见图1);第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已陷入负增长;第三,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先降回升。当前通缩压力的出现有着深层次的原因总需求增速放缓抑制物价水平上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