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36)
2023(8786)
2022(6901)
2021(6400)
2020(5368)
2019(11901)
2018(11568)
2017(22664)
2016(11529)
2015(13094)
2014(12311)
2013(12136)
2012(10996)
2011(9499)
2010(10372)
2009(10095)
2008(8950)
2007(8164)
2006(7360)
2005(6748)
作者
(30551)
(25017)
(24731)
(23636)
(15795)
(11889)
(11172)
(9640)
(9373)
(9128)
(8608)
(8504)
(8065)
(8039)
(8015)
(7696)
(7374)
(7255)
(7211)
(6964)
(6327)
(6135)
(5931)
(5758)
(5742)
(5691)
(5670)
(5643)
(5036)
(4965)
学科
(39211)
管理(38700)
(38065)
经济(38017)
(35017)
企业(35017)
(27494)
金融(27493)
(25506)
银行(25497)
(24684)
中国(19877)
(15450)
(14835)
方法(13813)
技术(13143)
数学(11545)
业经(11426)
数学方法(11368)
中国金融(11223)
(11010)
财务(10979)
财务管理(10954)
(10912)
企业财务(10502)
地方(10037)
技术管理(9652)
理论(9119)
(9048)
(8236)
机构
学院(150042)
大学(147887)
(62616)
经济(61124)
管理(57702)
中国(49255)
理学(48002)
理学院(47554)
研究(47366)
管理学(46842)
管理学院(46561)
(33901)
(30311)
中心(26188)
财经(25691)
(24890)
科学(24881)
(24299)
银行(23869)
(23282)
(22445)
(22374)
(21207)
(21019)
金融(20606)
(20343)
经济学(19988)
研究所(19765)
人民(19583)
财经大学(19319)
基金
项目(94259)
科学(74516)
研究(73021)
基金(67335)
(57384)
国家(56860)
科学基金(49739)
社会(46633)
社会科(44416)
社会科学(44401)
(38245)
基金项目(34956)
教育(33473)
(30928)
自然(30064)
编号(29843)
自然科(29480)
自然科学(29471)
自然科学基金(28940)
资助(27054)
成果(24771)
(23474)
创新(22108)
重点(21429)
课题(21132)
(20770)
(20418)
国家社会(19479)
(19407)
(19376)
期刊
(69449)
经济(69449)
研究(50308)
(40735)
金融(40735)
中国(36327)
(28408)
管理(24378)
(19917)
学报(18956)
教育(18856)
科学(17730)
大学(15730)
学学(14656)
技术(14155)
财经(13195)
农业(11629)
经济研究(11320)
(11218)
业经(10986)
理论(8944)
实践(8123)
(8123)
财会(7932)
问题(7821)
科技(7714)
国际(7273)
技术经济(7257)
(7246)
论坛(7246)
共检索到249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文君  
次贷危机发生后,一些发达国家准备或正在改进其金融监管以防止危机对经济的进一步拖累。这些改进主要体现在组建超级监管机构、加强监管合作和重新重视规则监管,其实质是通过监管的改进来避免监管套利、监管本位主义和监管宽容。发达国家金融监管的改进是其对本国金融监管的深刻总结,对我国有着多重启示。不仅使我国认清了发达国家金融监管的不成熟一面,而且对我国的监管制度移植与本土化、监管分权和高度合作、以及规则监管在我国的实施都有着深远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丹尼尔·塔鲁洛  门超  
在过去六七年间,监管体制大体上建立起来,新监管体制有四个要素,即资本监管、流动性监管、风险监管和清算计划金融危机及其后果金融危机造成的重大损失,以及后续的大萧条,是我们在金融监管方面着力进行各项改进的首要动机。根据美联储研究人员的估计,金融危机时期,美国经济总产出相对于潜在产出水平的累积损失,约占全年经济产出总值的四分之一。尽管我们不能确定这些损失完全是由金融危机引起的,但损失的规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丹尼尔·塔鲁洛  门超  
在过去六七年间,监管体制大体上建立起来,新监管体制有四个要素,即资本监管、流动性监管、风险监管和清算计划金融危机及其后果金融危机造成的重大损失,以及后续的大萧条,是我们在金融监管方面着力进行各项改进的首要动机。根据美联储研究人员的估计,金融危机时期,美国经济总产出相对于潜在产出水平的累积损失,约占全年经济产出总值的四分之一。尽管我们不能确定这些损失完全是由金融危机引起的,但损失的规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葛奇  
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已造成了全球金融危机,究其根源在于次级房屋贷款发放环节。由于包括美国政府、美联储、投资银行、评级机构、保险公司在内的各个市场参与者的共同作用,次级房屋贷款市场迅速膨胀。通过房贷-评级-卖出的证券化过程,次级贷款的风险被散播到了全球的各类投资者。金融监管机构对此次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传统的最佳标准式的监管理念通过巴塞尔新协议等方式导致了市场行为趋同从而流动性缺失、系统性风险发生、亲周期问题显现。此外,监管机构对于高杠杆率和负债与资产错配的金融机构监管明显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危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陶长高  郑磊  
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金融监管制度和政策的不完善。本文回顾了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的金融监管模式和监管体系特点,并对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由谁监管、如何监管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如何处理监管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如何对监管者实施监管等四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得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一些启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孙燕  
本文认为"次贷危机"的发生,同美国疏于金融监管有直接的关系。"次贷危机"的发生由房贷银行放贷、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包装加工、信用评级公司评级、对冲基金"炒作"四步构成,在这四个环节中都暴露出了美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监管真空、监管部门疏忽、监管体制不完善等问题。我国要积极汲取美国金融监管的经验教训,改善金融创新的风险监管,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并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以期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廖岷  
随着美国居民次级房屋抵押贷款债券危机(以下简称"次贷危机")的不断蔓延,此次危机已经逐步演变成为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全球最为严重的一次危机:它给全球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造成的直接损失已经超过千亿美元;它的影响也已波及到美国的实体经济,消费和就业出现比较明显的衰退迹象。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廖岷  
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与影响是惨痛和深远的。金融业必须遵循审慎经营的原则,这是由其高杠杆率、高关联度和高信息不对称性所决定的;市场约束不等于放任自流,越是发达的金融市场,越是需要与风险复杂程度相匹配的严格监管;金融监管要适应创新和市场变化,不宜过分依赖具体"规则"的约束,而应采取更具灵活性的原则导向监管模式,注重加强同市场的沟通,处理好创新与稳定的关系,从而构建更加稳健的金融体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谢俊  
本文对发达国家因全球金融海啸后所实行的各种金融改革计划和未来促进金融安定和成长与金融监管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评述。本文认为,金融监管新趋势,将从顺景气循环转为缓和景气循环;从银行信息高度保密转为全球联合反制租税不合作国家年代;从限制监管范畴转为金融体系重要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等均需受到审慎监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饶波  郑联盛  何德旭  
由次贷问题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凸显了美国金融监管缺失的风险和加强金融改革的重要性。在几十年的发展中,美国金融监管体系逐步演进为双层多头的分业监管模式,促进了美国金融市场的繁荣。但是危机的爆发表明这种监管体系缺乏统一监管者,无法有效防范系统性危机,因而存在监管缺陷和监管效率相对低下的问题。危机后,美国政府开始意识到有效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并着力进行实质性的改革,以减轻美国金融监管体系与其金融市场制度、金融业务模式等的背离程度。新的监管体系方案有利于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促进金融稳定,但并不能根除金融危机根源,并且可能萌生新的金融风险。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肖崎  
现代经典金融理论假定市场参与者和政策当局都是完全理性、市场具有自我调节修复的能力,但现实中微观经济主体和监管者的非理性行为充斥市场,非理性的金融市场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容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本文从人类实际决策心理出发,运用行为金融理论,分析"非理性的行为因素"在次贷危机中的作用,提出融入行为金融思想,建立"有限理性范式"下的金融监管框架。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再  
本文从外在诱因和内在原因对次贷危机的形成机理进行剖析,其外在诱因为长时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内在原因是监管失灵。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货币政策和房贷市场进行分析,认为我国也存在次贷危机产生的土壤,在宽松货币政策下须构建科学的金融监管体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树生  祁敬宇  
本文通过对美国次贷危机所暴露的金融创新中的深层次问题的分析,对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分析。作者提出在进行金融创新的同时,必须加强金融监管。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边卫红  韦艳华  齐树天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全球金融市场结构性变化,面对过度的金融创新,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没有顺应市场的变化进行适当调整,美国次贷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监管当局受到了来自各方的严厉批评和质疑。而历史上每次危机的发生同时也是新机会的开始,美国次贷危机中监管当局不断反思本国金融监管以及协调体制的不足,加快了金融监管改革的步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斯坦利·费希尔  刘圣  
宏观审慎监管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对金融系统整体性风险的监管;二是利用监管政策或其他非利率政策工具应对由资产价格行为造成的问题2007~2009年的危机是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各发达经济体均经历了经济上、政治上的严峻考验。所幸的是,政策制定者成功吸取了经济大萧条中的部分经验教训,实际表现明显优于市场预期。通过成立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和巴塞尔委员会扩容,各国央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监管者制定了金融监管改革方案。本文将从资本和流动性要求、宏观审慎监管以及"大而不倒"问题(TBTF)三个方面,介绍金融监管改革的进展情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