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23)
- 2023(10711)
- 2022(8965)
- 2021(7949)
- 2020(6348)
- 2019(13884)
- 2018(13630)
- 2017(25114)
- 2016(13054)
- 2015(14380)
- 2014(13738)
- 2013(13654)
- 2012(13134)
- 2011(11900)
- 2010(12181)
- 2009(11045)
- 2008(11002)
- 2007(10173)
- 2006(9319)
- 2005(8769)
- 学科
- 济(58902)
- 经济(58855)
- 业(45027)
- 管理(42950)
- 企(36737)
- 企业(36737)
- 技术(21660)
- 中国(21038)
- 地方(19403)
- 农(17272)
- 方法(16590)
- 业经(16025)
- 技术管理(14117)
- 数学(13411)
- 数学方法(13288)
- 农业(12413)
- 财(12380)
- 融(11987)
- 金融(11987)
- 银(11866)
- 银行(11843)
- 行(11469)
- 发(11018)
- 地方经济(10864)
- 制(10720)
- 环境(10514)
- 学(10178)
- 贸(10113)
- 贸易(10098)
- 易(9704)
- 机构
- 学院(186676)
- 大学(182310)
- 济(79708)
- 经济(78081)
- 管理(71241)
- 研究(68839)
- 理学(59526)
- 理学院(58858)
- 管理学(58047)
- 管理学院(57667)
- 中国(53250)
- 科学(40172)
- 京(39800)
- 财(36671)
- 所(34802)
- 中心(31163)
- 江(31155)
- 研究所(30925)
- 农(30204)
- 财经(27485)
- 北京(26010)
- 范(25534)
- 州(25335)
- 业大(25288)
- 师范(25266)
- 院(25260)
- 经(24859)
- 经济学(23627)
- 农业(23054)
- 技术(22704)
- 基金
- 项目(119019)
- 科学(95152)
- 研究(91439)
- 基金(83527)
- 家(72480)
- 国家(71803)
- 科学基金(62258)
- 社会(58764)
- 社会科(55904)
- 社会科学(55893)
- 省(50251)
- 基金项目(43796)
- 教育(40983)
- 划(40758)
- 自然(37557)
- 自然科(36732)
- 自然科学(36727)
- 自然科学基金(36091)
- 编号(36071)
- 发(32647)
- 资助(32226)
- 创(31828)
- 成果(29013)
- 创新(28744)
- 重点(27329)
- 课题(27046)
- 发展(26763)
- 展(26292)
- 部(24974)
- 国家社会(24398)
共检索到310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沈悦 郑金麟 蒋耀辉
绿色债券能否以直接融资方式有效发挥绿色金融市场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支持作用,赋能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是重要的现实议题。以企业发行绿色债券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1-2021年我国主板上市公司研究数据,构建渐进式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绿色债券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绿色债券能够显著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作用机理分析发现,绿色债券通过提高企业融资可得性改善债务期限结构,缓解融资约束,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且具有显著的信号传递效应;(3)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高水平企业环境责任、高强度政府补助能够进一步强化绿色债券的绿色技术创新促进效应;(4)进一步研究发现,绿色债券有助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研究结论表明,应该不断健全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各项规章制度,优化绿色债券融资机制,提供绿色技术创新配套服务,促进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小可 张居营
绿色金融在引导资金重新配置、促进绿色企业技术创新中发挥巨大作用,绿色债券是绿色金融重要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为有效识别绿色金融影响绿色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效果和机制,本文以企业发行绿色债券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并将融资约束效应作为影响路径进行机制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债券发行能够显著促进绿色企业技术创新,且主要促进发明型和实用型技术创新。机制检验表明,发行绿色债券有助于企业缓解资金约束和流动性压力,促进企业进行创新。以上结论为绿色金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政策启示,相关政策应充分发挥绿色债券资源配置功能,提高绿色债券政策支持力度,加强绿色信息鉴别与披露工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卢羽 陈晓琦
绿色债券作为重要的绿色金融工具,其创新理念贯穿于不同发展时期。我国绿色债券虽然发展速度迅猛,但由于起步较晚,较欧盟、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丰富实践经验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发展与创新过程中其标准体系、项目认定、激励机制、产品创新、监管制度、信息披露等关键要素暴露出了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开展绿色债券发展与创新的国际比较研究,对于推动我国绿色债券的高质量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绿色债券 发展 创新 国际比较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雪莹 吴多文 王缘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下,绿色债券成为国家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工具。但“漂绿”风险的存在,使绿色债券是否能够发挥其积极作用、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和助力企业绿色转型而存疑,为此以上市公司发行绿色债券为研究契机,深入研究公司发行绿色债券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发行绿色债券后,其绿色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绿色债券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信息透明度来提升公司的绿色创新能力。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外部舆论关注强度大、委托代理问题较严重的公司中,绿色债券提升绿色创新能力的作用更显著;公司发行绿色债券后,其绿色投资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表现(ESG)都有显著改善。据此建议加快推进绿色债券市场的培育与建设;多渠道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助推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增强国内绿色债券发行主体的信息透明度,提升企业绿色债券信息披露的公信力。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高洪玮
技术创新“绿色化”是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高铁开通加速了资源要素的流动和重新配置,为绿色创新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文章以中国高铁开通作为准自然实验,从绿色创新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双重维度出发,基于2003—2019年282个地级城市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了高铁开通对技术创新“绿色化”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对技术创新“绿色化”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显著增加了沿线城市的绿色创新数量,但对绿色创新占比无显著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在需求层面,高铁开通促进了沿线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壮大,增大了绿色创新需求;在供给层面,高铁开通加快了沿线地区创新要素的流动,促进了空间知识溢出,改善了绿色创新供给条件,从而促进了绿色创新数量提升。进一步分析发现,高铁开通对旅游城市和非中心城市技术创新“绿色化”的促进作用较非旅游城市和中心城市更为突出;高铁开通优化了沿线地区的绿色创新结构,提升了绿色创新质量;高铁开通对绿色创新数量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文章为政府部门充分认识并发挥高铁开通对技术创新“绿色化”的正向作用,激发主体绿色创新积极性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遥 曹畅
绿色债券鲜明的概念性将更受责任投资者青睐,许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投资者在寻求更具有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投资渠道我国需大量资金推动经济的绿色转型,以缓解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绿色债券是近年来绿色金融领域大力发展的融资工具,其兼具"债券"的基本功能,同时又对"绿色效益"提出了要求。近两年全球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也给我国提供了很好的经验。绿色债券兼具"债券"和"绿色"特点绿色债券首先是债券,其具备普通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舒
我国发展绿色债券还面临一些基础性制度缺失问题,包括绿色债券没有第三方认证、债券增信和资金投后管理等配套法规缺乏,缺乏专业的责任投资者等境外绿色债券市场快速发展2007年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渐突出,要求绿色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为满足绿色发展的投融资需求,欧洲投资银行(EIB)发行了第一只绿色债券。2013年,全球绿色债券发行出现爆发式增长,年发行110.42亿美元。2014年进一步达到365.93亿美元,这两年发行量之和占从2007年起累计发行量的80%。2015年全球绿色债券发行量达到424亿美元。据彭博社新能源财经(BNEF)的预计,2016年全球范围的绿色债券发行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肖泉 方徐兵 李昆
企业绿色创新是绿色化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动力。本文基于2004—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企业内在动力与外在激励视角考察金融科技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发现,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且这一研究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旧稳健;金融科技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效应在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显著;机制检验表明,金融科技通过环境承诺的两个维度——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和增加企业环保投资对企业绿色创新产生影响;环境规制水平和企业社会责任的提高能够强化金融科技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本文研究结论为揭示金融科技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经验证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本刊特约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要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完善资源环境价格机制,将生态环境成本纳入经济运行成本。在价格工作领域,创新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第一,创新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任务。随着生态环境治理的日益加强,我国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但资源耗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梦媛 方厚政
绿色金融作为绿色技术创新的助推剂,在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0~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使用DID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绿色信贷政策实施对高环境风险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非高环境风险行业,《指引》实施后对高环境风险行业上市公司的绿色技术创新促进作用更强,促进了其企业绿色专利数量的增加。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绿色信贷政策对高环境风险行业上市公司的绿色发明专利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数量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绿色发明专利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最后,对规范和完善绿色信贷政策以及加快绿色金融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更好地融合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计含 代玉
绿色债券为国民经济的绿色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持,2016年以来我国的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不断扩大。基于当前清洁能源产业存在的资金短缺与技术发展两大难题,文章选取2016—2021年的A股清洁能源上市公司数据,通过DEA模型与多元回归的方法探究绿色债券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债券与企业研发创新呈现“倒U型”关系,大部分企业的绿色债券占比位于曲线左侧上升区间。引入融资效率后发现,融资效率能够缓和绿色债券与研发创新之间的关系,使“倒U型”曲线更加平缓。进一步研究发现,融资效率的提高会放大绿色债券对研发创新的积极作用。文章旨在揭示绿色债券对清洁能源产业研发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结论为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何凌云 梁宵 杨晓蕾 钟章奇
基于中国152家节能环保上市企业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考察绿色信贷对节能环保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分析融资约束的调节作用以及绿色信贷政策和环保产业政策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当期和滞后一期的绿色信贷水平及研发投入水平的提高均对环保企业技术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绿色信贷通过研发投入促进环保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存在时滞效应。考虑融资约束的调节作用时,无论是当期还是滞后一期,融资约束程度越高的环保企业,绿色信贷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越强;绿色信贷政策对于环保企业技术创新的直接促进作用尚未凸现,而环保产业政策的实施能显著增强绿色信贷对环保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绿色信贷 技术创新 融资约束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樊茂清
碳税是针对二氧化碳排放征收的一种税。它本质上可以看作是污染的价格。与常见的行政命令手段相比,它可以通过影响产品的成本,激励企业采用减少污染的技术从而达到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绿色技术创新特指有关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目前,国内外研究低碳经济与技术创新、税收政策与技术创新的文献比较多,研究碳税对技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新业 吴悠
为实现绿色发展,能源体系中的价格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创立并实施了成本监审机制、脱硫脱销激励机制、价格双重红利机制、交叉补贴和普遍服务机制、核电设备和新能源设备的补贴和鼓励政策等价格机制,有效地改善了产业结构,提升了非化石能源的使用比重,促进了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并提高了设备的国产化水平,成效显著。但现行的价格机制也存在着大量问题和改善空间,如政策监管能力有待提高、政策覆盖范围较为有限、政策间协同性有待加强等。为此,本文从创新政策工具、完善政策配套、优化政策实施三方面提出创新路径,为促进能源体系绿色发展助力。
关键词:
绿色发展 能源体系 价格机制创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兰冰 李焕杰
将技术创新、节能减排与绿色发展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准确识别节能减排视角下技术创新对中国城市层面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和路径机制,并通过异质性分析探究不同特征城市之间绿色发展可能存在的机制差异。结果发现:①技术创新会对城市绿色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在替换模型估计方法、核心解释变量等对模型重新估计后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②节能效应、减排效应和产业升级效应是技术创新促进城市绿色发展的有效路径机制;③资源型城市、非环保重点城市、北方地区技术创新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更加明显,技术创新作用于绿色发展的路径机制因城市资源丰裕度、环境规制强度以及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而有所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