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76)
- 2023(7908)
- 2022(6026)
- 2021(5196)
- 2020(4436)
- 2019(9820)
- 2018(9781)
- 2017(19200)
- 2016(10420)
- 2015(11595)
- 2014(11267)
- 2013(11536)
- 2012(10354)
- 2011(8622)
- 2010(8706)
- 2009(8274)
- 2008(8574)
- 2007(7808)
- 2006(6863)
- 2005(6469)
- 学科
- 业(72052)
- 企(66447)
- 企业(66447)
- 济(51337)
- 经济(51267)
- 管理(48377)
- 财(24576)
- 业经(24504)
- 方法(22873)
- 农(22100)
- 务(17679)
- 财务(17673)
- 财务管理(17661)
- 农业(17608)
- 企业财务(16725)
- 数学(15595)
- 数学方法(15537)
- 技术(14145)
- 策(11879)
- 企业经济(11783)
- 中国(11238)
- 划(11183)
- 经营(10884)
- 制(10602)
- 和(10484)
- 理论(9774)
- 技术管理(9737)
- 体(9104)
- 收入(8560)
- 决策(8495)
- 机构
- 学院(154484)
- 大学(146585)
- 济(71100)
- 经济(70155)
- 管理(65673)
- 理学(56570)
- 理学院(56138)
- 管理学(55584)
- 管理学院(55311)
- 研究(43666)
- 中国(37430)
- 财(34348)
- 京(29236)
- 农(28275)
- 财经(27129)
- 经(24692)
- 科学(24608)
- 江(24323)
- 农业(22140)
- 经济学(21757)
- 业大(21679)
- 所(21620)
- 商学(20289)
- 中心(20195)
- 商学院(20104)
- 经济学院(19839)
- 财经大学(19836)
- 研究所(19097)
- 经济管理(18753)
- 州(18303)
- 基金
- 项目(97198)
- 科学(79625)
- 基金(73715)
- 研究(72258)
- 家(62499)
- 国家(61847)
- 科学基金(56068)
- 社会(49051)
- 社会科(46653)
- 社会科学(46642)
- 省(39113)
- 基金项目(38942)
- 自然(35525)
- 自然科(34793)
- 自然科学(34786)
- 自然科学基金(34265)
- 教育(31455)
- 划(30685)
- 业(29262)
- 资助(29048)
- 编号(28258)
- 创(24259)
- 创新(21641)
- 部(21281)
- 成果(21212)
- 国家社会(20921)
- 发(20912)
- 重点(20911)
- 制(20495)
- 性(19051)
共检索到2321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鹏程 金环
优化要素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企业ESG建设对生产经营活动产生深刻影响,成为优化要素收入分配格局的新动力。为此,本文在理论分析企业ESG表现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基础上,基于2009—2021年的上市非金融企业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企业ESG表现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能够显著提升劳动收入份额。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外部融资能力低、外部治理能力弱、劳动密集型和高污染的企业中,企业ESG表现的收入分配效应更强。机制分析发现,重塑要素投入结构、改善融资约束和治理能力是ESG建设提高劳动收入份额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微观视角拓展了劳动收入份额决定因素的研究边界,为新时代如何深化企业ESG建设和优化要素收入分配结构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玉龙 孟琰婷 彭健
本文基于劳动收入份额的视角探讨国资参股对民营企业共同富裕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资参股能够显著提升民营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作用机制分析发现:一方面,国资参股可以促进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本升级,进而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另一方面,国资参股可以抑制民营企业的高管机会主义行为,从而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此外,进一步研究发现,国资参股的确有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其对民营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在西部地区和处于低竞争地位的民营企业中更为明显,并且国资参股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还有助于提高民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本文丰富了国资参股民营企业的经济后果研究,拓展了劳动收入份额的研究视角,为国有资本与民营企业有机融合提供了客观的经验证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胥文帅 袁莹利 杨明高 尹亚华
为廓清数字化转型能否优化企业内部收入分配格局、夯实共同富裕经济根基,本文选取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在企业内实现了“分好蛋糕”的功能。其作用机制在于,随着数字化转型程度提高,企业融资约束缓解、创新激励增加,两者共同促进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提升。基于企业特征的异质性研究显示,数字化转型对信息透明度较低和非国有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提升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普通雇员劳动收入份额,但对高管劳动收入份额并未产生了显著影响,缩小了管理层与普通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本文建议,构建数字中国与共同富裕双向互动的发展格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霞 李向虹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代际流动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居民财富的代际传递会对代际收入流动产生显著影响,当财富分配差距过大时容易导致阶层固化、阻碍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提高劳动收入份额能否影响代际收入流动、从而促进阶层跃升?影响机制如何?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和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劳动收入份额对代际收入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可以显著促进代际收入流动;实现途径主要是通过提升家庭的人力资本、积累财富资本和拓展社会资本。此外,该效应在无组织参与、女性子女、低职业声望父代和农村个体等群体中更加显著。本研究表明,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是促进代际流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政策手段。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宫汝凯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技术这一新型要素的市场化进程发挥着越发重要的作用,其不仅会积极促进区域创新和经济增长,还可能会对要素收入分配产生影响。文章在探讨技术市场发展、劳动收入份额变化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经验事实基础上,实证研究技术市场发展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技术市场发展与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技术市场发展指标每变化1个百分点,劳动收入份额将同向变化0.009-0.012个百分点,考虑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和劳动收入份额动态变化的稳健性检验后均得到一致的结果,且这一效应在2008年之前和中西部地区尤为明显;产业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价格扭曲是主要的作用机制;技术市场发展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正向效应随着所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提高而增强,而随着产品市场化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而减弱。文章为探讨技术市场发展与劳动收入份额之间关系提供了全面和细致的经验证据,基于“要素市场联动”视角为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化提供了新的解释,为科学制定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相关政策和走向共同富裕之路提供了现实借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从文 湛泳 杨洁
文章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企业履行ESG责任的劳动收入分配效应。研究发现:企业履行ESG责任提高了劳动收入份额,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及内生性检验,该结论依然成立。作用机制分析发现,企业履行ESG责任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促进创新投资提高了劳动收入份额;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履行ESG责任对普通员工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显著的影响,而对管理层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不显著,同时企业履行ESG责任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在大型企业和高政府补贴样本组中更为显著。研究拓宽了企业履行ESG责任经济后果和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的研究边界,较为系统地揭示了企业履行ESG责任的劳动收入分配效应,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企业制定ESG战略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经验数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增福 陈嘉滢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大样本数据检验证实:企业ESG表现提升劳动收入份额源自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笔者依据相关公司治理理论,以2009—2021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样本有效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企业ESG表现与劳动收入份额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检验结果证实:企业ESG表现与劳动收入份额正相关;资金支持、内部控制水平、技术升级中介企业ESG表现与劳动收入份额的相关性;以劳动密集程度和技术密集程度为代表的要素密集程度正向调节企业ESG表现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而企业规模和劳动调整成本则发挥反向调节作用。本研究通过将公司内部治理和公司外部性等相关理论原理尝试性地运用于企业ESG表现与劳动收入份额关系的实证研究,从一系列检验诸多相关要素的有机联系上证实了企业ESG表现显著提升劳动收入份额,丰富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现有文献,研究结论有助于为企业以改善ESG表现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滕磊 景然 关芊茵 王晓丽
在构建共同富裕指数的基础上,基于2011~2019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共同富裕有促进作用,劳动收入份额在数字普惠金融与共同富裕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维度异质性分析表明,覆盖广度和数字化程度均能促进共同富裕,而使用深度对共同富裕促进效果不显著;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的效应在中西部地区存在,且西部促进效果更明显。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盟
作为再分配调节机制的主要手段之一,政府间转移支付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笔者利用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以及地市财政转移支付数据,系统性考察了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实证分析指出,专项转移支付占GDP之比每提高1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平均下降0.747个百分点,政府转移支付规模扩大显著阻碍了劳动收入份额提升,并且这一结论在稳健性检验中均保持稳健。机制分析进一步得出,一方面,转移支付显著提高了资本要素的回报率,因此使得企业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更偏向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另一方面,转移支付也进一步削弱了劳动者的议价能力。最后,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发展当地消费服务业能够有效缓解这一影响。
关键词:
转移支付 劳动收入份额 共同富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洪 仲黍林 彭乔依
在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探索同步提升制造业领域劳动收入份额的有效途径可丰富共同富裕的实践框架。本研究基于商道融绿ESG评级事件,运用2007—2022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探究ESG评级对制造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ESG评级显著提高了制造业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机制分析表明,ESG评级兼具市场激励与市场监督功能,由此提升了制造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其中,市场激励表现为ESG评级促使企业积极投资于可持续发展实践,市场监督则表现为ESG评级对企业形成了来自多方市场主体的外部监督压力。异质性分析发现,ESG评级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在智能制造领域与绿色产业领域更为突出,且行业竞争程度的加剧与地区市场化程度的提升可强化ESG评级的要素收入分配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ESG评级有益于缩小企业内部收入不平等。本研究不仅为深化我国ESG体系建设并由此形成助推共同富裕的市场驱动力提供了经验证据,更为实现效率与公平统一,进而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添了新的实践维度。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裴璇 陆岷峰 王稳华
数字技术会驱动劳动要素收入分配格局发生转变,进而影响我国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本文从微观企业层面,以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会提高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有利于实现企业内部共同富裕目标;员工规模的扩大、员工平均工资水平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中介路径;数字化转型能够提升普通员工的劳动收入份额,而对管理层的劳动收入份额没有显著影响;相比数字技术实践应用,底层数字技术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幅度更大;相比国有企业和非高科技企业,数字化转型对非国有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幅度更大。研究结论从微观层面为技术进步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争议提供证据,同时也对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战略提供参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杜勇 孙帆 谭丽丽 黄小勇
完善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报酬比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现有研究对资本市场中的共同机构所有权如何影响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关注不足,文章探讨了其中的影响效应及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有助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提升。机制检验表明,共同机构所有权显著促进了投资组合企业间的研发溢出,提高了企业研发人员占比和高学历人才占比,优化了人力资本结构,从而带动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提升。文章还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增加了企业技术人员,减少了生产工人,进一步支持了协同效应的理论逻辑,并基于行业竞争视角排除了合谋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在共同机构投资者控股企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中更加显著。文章不仅将共同机构所有权的研究拓展至劳动力市场,还从全新的视角探究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翟君 陈瑜 王少华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是优化收入分配格局。探讨作为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资本市场新兴投资者,共同机构投资者能否助力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7—2021年上市公司数据,从所有权结构视角检验共同机构所有权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机制及其经济后果。结果表明:(1)共同机构所有权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显著促进作用;(2)共同机构所有权会产生协同治理效应,促进企业创新投入,进而提高企业劳动收入份额,这种提高主要以工资率占主导;(3)共同机构所有权的协同治理效应在高行业竞争程度、高市场化水平以及低公司治理水平的样本中更为明显;(4)共同机构所有权通过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提升企业价值。研究结论为收入分配公平、促进实现共同富裕提供重要启示,是公司治理影响劳动力市场的有益探索。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卫志民 杨修博 王浚懿
借助地方政府分批上线数据开放平台的准自然实验,利用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和双重差分法研究政府数据开放能否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结果发现:政府数据开放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限制企业垄断利润、减少政府干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增强企业管理能力,是政府数据开放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机制;地区市场分割程度、企业所有制以及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会导致政府数据开放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产生差异化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阎曼华 刘婷婷
以2006~2011年的季度数据为样本,以负债资产率作为企业融资约束的代理变量,就证监会行业分类中的制造业企业的融资约束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融资约束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是负向的,这主要是长期负债资产率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结果。
关键词:
融资约束 负债资产率 劳动收入份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