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54)
2023(7708)
2022(6233)
2021(5248)
2020(4149)
2019(9173)
2018(8832)
2017(17564)
2016(8810)
2015(9747)
2014(9811)
2013(10033)
2012(9566)
2011(8710)
2010(8712)
2009(7830)
2008(7310)
2007(6311)
2006(5920)
2005(5253)
作者
(25390)
(21401)
(21316)
(20347)
(13508)
(9781)
(9628)
(8293)
(8105)
(7445)
(7418)
(6938)
(6834)
(6756)
(6579)
(6576)
(6348)
(6081)
(6077)
(5667)
(5364)
(5120)
(5054)
(4913)
(4837)
(4802)
(4419)
(4236)
(4218)
(4125)
学科
(68392)
经济(68355)
管理(28015)
(22205)
地方(19273)
(18074)
企业(18074)
方法(17923)
数学(15479)
数学方法(15395)
地方经济(14302)
环境(13421)
业经(13365)
中国(13065)
产业(11736)
(11525)
(11267)
经济学(9303)
(8570)
(7966)
农业(7900)
(7825)
(7811)
(7601)
(7104)
金融(7104)
(7041)
资源(7000)
技术(6814)
结构(6718)
机构
学院(137150)
大学(135010)
(74675)
经济(73534)
管理(52624)
研究(50558)
理学(45161)
理学院(44683)
管理学(44255)
管理学院(43987)
中国(36515)
(29486)
(27166)
科学(26307)
经济学(25124)
财经(23922)
(23749)
经济学院(22397)
中心(22113)
(21604)
研究所(21269)
(19993)
(18560)
财经大学(17574)
北京(17024)
(16438)
(16356)
师范(16340)
业大(16117)
(15658)
基金
项目(89598)
科学(72729)
研究(68418)
基金(66557)
(56625)
国家(56239)
科学基金(49309)
社会(48453)
社会科(46310)
社会科学(46302)
(35109)
基金项目(35103)
(28781)
教育(28539)
自然(28299)
自然科(27562)
自然科学(27559)
自然科学基金(27049)
资助(25586)
编号(25275)
(23098)
国家社会(21167)
重点(20208)
发展(19932)
(19805)
(19630)
成果(19219)
(19158)
(18114)
人文(18013)
期刊
(90290)
经济(90290)
研究(46432)
中国(24182)
(21718)
管理(21528)
科学(16696)
经济研究(15930)
(15080)
学报(14782)
业经(13277)
财经(12801)
技术(12316)
大学(12156)
学学(11818)
问题(11752)
(11487)
(11406)
金融(11406)
农业(10347)
技术经济(9494)
(8012)
世界(7724)
商业(7570)
经济问题(7570)
教育(7559)
现代(7365)
统计(7337)
经济管理(6990)
国际(6821)
共检索到209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余壮雄  陈婕  董洁妙  
基于中国1998—2015年的制造业碳排放数据,本文考察了中央与地方产业规划的碳排放倾向对地区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央产业规划着眼于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更倾向于发展低碳排放行业,而地方政府更关注短期经济增长,偏向发展高产值的高碳排放行业;地方产业规划对高碳排放行业的扶持能够降低地区的碳排放强度,而中央产业规划的影响则不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政府对特定行业的扶持能够提升行业的工业增加值、降低行业的碳排放强度;由于高碳排放行业的产值与碳排放水平更高,地方政府对高碳排放行业的扶持所带来的行业碳排放下降最终导致整个地区的碳排放强度下降。研究结论揭示了中央与地方政府在推动经济向低碳化发展时所选择的不同路径及其影响差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余猛  吕斌  
低碳经济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但现行城市规划在某些方面与低碳经济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针对于此,本文从低碳经济和现代城市规划的缘起着手,认为两者都源自于工业化进程,同根同源决定了其在社会发展中相生相伴的关系。之后采用比较研究法,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要求、多种相关规划理念的比较,探讨我国低碳经济和城市的实质,认为我国低碳城市应将低碳生产、生活与促进新经济形态产生和发展相结合。并据此进一步提出合适的规模、紧凑的形态、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促进低碳技术和政策实施等四点与城市规划密切相关的低碳城市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规划指导思想和编制方法重外延而轻内涵式发展、规划科学性和管理力度不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钱洁  张勤  
低碳经济转型背景下,低碳政策系统中的政策行动主体子系统强调政府、企业和公民社会组织的多元网络与合作共治;政策工具子系统区分并综合运用强制性、混合型及自愿性工具;政策变迁子系统聚集于政策移植与政策创新的交互作用。我国政府低碳政策规划应基于各子系统间交互作用的系统运作模型分析,通过改善政策环境,制定适应各地区实际的低碳发展目标,实现全社会共同参与低碳经济转型的良性机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秦萧  沈山  石春艳  
低碳城市规划是应对全球气候异常的重要手段,也是新时期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战略转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研究从工具理性向自由理性转变,在低碳经济理念、精明增长和生态理念的指导下,低碳导向已经扩展至城市规划建设的各个领域。低碳城市规划转向的理论体系构建,为规划的编制、实施、评估与管理提供了基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明娟  赵晓丽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与能源安全问题的日益严重,低碳经济应运而生。文章简要介绍了低碳经济产生的背景、意义与概念,对比分析了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措施,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与经济转型期出现的能源安全和环境安全问题,论证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紧迫性。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进而指出中国以发展新能源为策略走低碳经济之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文章以发展新能源为重点,介绍了中国新能源利用现状和发展前景,论述了中国发展太阳能和风能的优势以及当前的发展瓶颈,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罗喆  刘云丽  苏友娣  
以退货物流为研究对象,并对低碳经济与逆向物流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逆向物流产生的根本动因,探讨了基于低碳经济的逆向物流中退货物流的指导原则和规划内容,提出了低碳时代发展退货逆向物流的创新措施。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吴垠  王雪梅  
要实现我国造纸产业的低碳化转变,必须走技术创新之路,通过研发适用于低碳产业的工艺技术、装备和化学助剂,从节约原材料、节约水资源、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方面出发,让整个生产过程更加高效和环保。首先,要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加强造纸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其次,要培养和造就系统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增强造纸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再次,要积极引导、扶持造纸科研单位和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技术装备和基础设备,创建一批富有活力的体现低碳经济理念的生态工业示范基地,并尽快推广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汪忠杰  刘一恒  
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是我国走可持续的能源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文章梳理了发达国家在促进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方面的政府引导、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和财税支持、创新体系建设以及人才培育等有效做法,分析了我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产业政策支持力度不足、能源消费市场有待培育、技术创新能力相对滞后以及金融财税体系有待优化等问题,认为我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应坚持财税补贴战略、创新驱动战略、技术标准战略、市场培育战略、金融支持战略和跨国并购战略。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晓冬  
低碳经济是我国未来经济的主流模式,将深刻影响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目前吉林省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着集群化程度较低、基础较差,特别是污染重、资源开发过度等问题。如何将产业集群升级嵌入低碳经济发展的框架内,构建新的产业集群升级模式,是未来吉林省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方向和目标。因此,应通过构建生态环保运行制度、完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以及培育新兴产业集群等手段,加快吉林省产业集群优化升级,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升级模式,以实现吉林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裕全  
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主要经济体都选择了向低碳经济转型,形成了以新能源产业为代表的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产业的低碳发展和转型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低碳经济发展也为产业转型和升级提供了路径和方法,因此理顺和思考低碳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系对实现"十二五"期间的低碳经济发展目标至关重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玲  孙爱军  
服务外包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突破口,从低碳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出发,探寻促进江苏省服务外包发展的有效对策,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推行低碳化管理,才能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江苏省经济增长,实现江苏省经济社会向低碳转型。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秋红  裴斐斐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区域工业发展的一个方向。本文从低碳经济发展角度出发确定主导产业选择基准,运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各产业因子综合得分,最终确定甘肃工业中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飞燕  张力  李孟刚  
文章提出基于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产业安全评价"五因素模型"指标体系。构建了低碳经济产业安全层次结构表,运用功效系数法对我国2004—2014年的低碳经济视角下产业安全进行实证分析,对其发展趋势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玉安  孙琪  刘虔  
把民生思想贯彻于低碳景观设计之中,试图通过民生的视角寻找可持续发展框架下低碳景观建设的创新途径。文章指出了当前低碳景观建设的紧迫性,阐述了民生视角的低碳景观的相关概念,明确了低碳景观规划建设的基本原则,进而从人性化需求、材料的综合运用、景观施工和养护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设途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惠茹  李秀莲  
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碳排放量作为重要的成本核算要素将纳入企业的成本核算体系,进而成为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低碳经济视角,阐述了碳成本管理产生的背景及碳成本的内涵和计量,并着重探讨了碳成本管理内容,以提高企业在低碳经济时代的竞争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