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33)
- 2023(15229)
- 2022(11917)
- 2021(10656)
- 2020(8541)
- 2019(18769)
- 2018(18637)
- 2017(35672)
- 2016(19025)
- 2015(21061)
- 2014(20714)
- 2013(20236)
- 2012(18588)
- 2011(16618)
- 2010(17005)
- 2009(15963)
- 2008(15986)
- 2007(14834)
- 2006(13520)
- 2005(12752)
- 学科
- 济(92378)
- 经济(92281)
- 业(84662)
- 企(77152)
- 企业(77152)
- 管理(70091)
- 业经(34818)
- 中国(28927)
- 农(28823)
- 方法(27594)
- 财(25732)
- 地方(23732)
- 技术(22059)
- 农业(21028)
- 制(19088)
- 务(19031)
- 财务(19004)
- 财务管理(18985)
- 数学(18861)
- 数学方法(18730)
- 企业财务(17969)
- 和(16247)
- 理论(16217)
- 策(16109)
- 发(15490)
- 银(15469)
- 银行(15449)
- 体(15222)
- 划(15158)
- 行(15034)
- 机构
- 学院(272341)
- 大学(264348)
- 济(118303)
- 经济(116047)
- 管理(108653)
- 研究(92223)
- 理学(91263)
- 理学院(90350)
- 管理学(89308)
- 管理学院(88763)
- 中国(73971)
- 京(56623)
- 财(55043)
- 科学(51881)
- 所(45375)
- 江(44795)
- 农(43385)
- 财经(42142)
- 中心(41948)
- 研究所(40267)
- 经(38052)
- 北京(36041)
- 州(36021)
- 业大(35548)
- 经济学(34896)
- 范(34572)
- 师范(34272)
- 院(33634)
- 农业(33116)
- 经济学院(31282)
- 基金
- 项目(170310)
- 科学(137002)
- 研究(132242)
- 基金(121986)
- 家(103888)
- 国家(102825)
- 科学基金(90576)
- 社会(86694)
- 社会科(82236)
- 社会科学(82219)
- 省(69963)
- 基金项目(64054)
- 教育(58581)
- 划(55803)
- 自然(54131)
- 编号(54130)
- 自然科(52943)
- 自然科学(52934)
- 自然科学基金(52085)
- 资助(46811)
- 成果(43664)
- 发(43185)
- 创(42024)
- 创新(38239)
- 业(38156)
- 重点(38059)
- 课题(37659)
- 部(36436)
- 国家社会(35995)
- 发展(35951)
- 期刊
- 济(147336)
- 经济(147336)
- 研究(85466)
- 中国(63860)
- 管理(48995)
- 财(45641)
- 农(42968)
- 科学(35228)
- 学报(33307)
- 教育(32157)
- 融(30771)
- 金融(30771)
- 农业(29167)
- 业经(27547)
- 技术(27494)
- 大学(26827)
- 学学(24944)
- 经济研究(22597)
- 财经(21299)
- 问题(18780)
- 经(18597)
- 业(17910)
- 技术经济(16518)
- 现代(14614)
- 贸(14469)
- 商业(14458)
- 科技(14343)
- 世界(14207)
- 坛(13472)
- 论坛(13472)
共检索到4398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巍 姜智鑫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数字技术的应用对企业生产和创新模式将产生巨大影响。文章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全国制造业企业中推行的“两化”融合试点工作为背景,通过匹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与上市公司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识别数字化转型的异地合作创新效应。实证结果显示:相较于未进行“两化”融合的制造业企业,试点企业的异地联合申请专利数量明显增加。异质性检验显示: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异地合作创新的影响效应在边缘城市、市场竞争程度较低、研发背景高管占比较高以及国有企业组别中更加明显;机制分析显示: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压缩时空距离和流程再造两个方面影响企业异地合作创新;扩展研究显示: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合作创新效应对不同类型的专利申请活动都存在正面影响;同时,数字化转型能有效促进异地不同知识背景的主体相互合作,有效发挥了知识匹配效应。基于实证结果,本文提出积极把握企业数字化转型机遇,加强数字化场景建设,降低企业合作成本促进企业合作创新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博 康琦
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利用Python技术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采用企业环境绩效和财务绩效相结合的方式更为全面地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影响,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企业的财务绩效和环境绩效水平,对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发挥积极作用。在使用一系列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实证结果依旧保持一致。(2)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促进企业绿色产品创新、绿色工艺创新和绿色管理创新的途径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水平。(3)异质性检验发现,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和中西部地区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对国有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正向影响程度更大。(4)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大和地区数字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对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表现出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本文揭示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为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方向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军航 郭玲丽
企业可持续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以2018—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影响,并对吸收能力、内部控制质量和公司治理水平的中介机制以及生命周期和风险承担水平的异质性特征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提高吸收能力、内部控制质量和公司治理水平,进而促进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在非成长期和高风险承担水平的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促进效应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相关研究,也为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可持续发展绩效 公司治理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辽辽 张亚莉 杨朝君
研究从双元学习视角出发,将组织韧性作为短期生存目标,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长期发展目标,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转型经济企业的双重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在数字化转型企业的管理层中收集有效问卷314份,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ping等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双元学习在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探索式学习和组织韧性在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绩效之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但利用式学习对组织韧性无显著促进作用。稳健性检验依旧证实上述结论。拓展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探索式学习有助于促进经济绩效,利用式学习则有助于促进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劲松 张云姝
“十四五”规划指出,以数字化引领绿色化发展,实现数字技术与绿色发展的高效互动。文章以2012—2022年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在进行倾向得分匹配、安慰剂检验、替换变量等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机制检验显示,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和内部控制质量两条路径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提升效应在国有企业、小规模企业及重污染行业企业中更加显著。研究结论揭示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影响,有利于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助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伦晓波 刘颜
数字政府是数字中国的核心要义,以数字政府建设引领和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数字中国建设的迫切需求。基于文本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探讨数字政府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政府建设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政府建设在宏观层面能够显著改善数字发展环境,在微观层面能够更好地发挥“扶持之手”的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政府建设更有利于数字技术驱动维度。另外,在非国有企业、竞争程度较高行业企业、中东部地区企业、初始数字政府基础较好地区企业的样本中,数字政府建设有更明显的促进效应。进一步的经济效应分析表明,数字政府建设引领数字化转型,既从微观上显著提高企业创新水平,也从宏观上驱动高质量发展,贴合数字政府建设的主要目标。本文完善了数字化转型的测度研究,丰富了数字政府建设影响效应的宏观、微观证据,对把握数字政府发展机遇和通向数字中国之路提供现实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任静 谢靖
随着全球产业竞争的日益加剧,资源有限性意味着企业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维持可持续的绩效增长。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作用下,零售企业能否快速实现数字化转型目标成为推动企业绩效突破性提升、促进我国经济绿色发展的关键。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来自零售业的数据,旨在探讨可持续发展战略、数字化转型与零售企业可持续供应链绩效的关系,以期为我国零售企业转型发展提供重要理论借鉴。结果表明:零售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数字化转型有积极影响,数字化转型正向影响零售企业可持续供应链绩效,数字化转型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和零售企业可持续供应链绩效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艺馨 曹敬博
基于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系,以及内部控制水平、企业创新是否在数字化转型中发挥了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正向作用,在此过程中,内部控制水平与企业创新发挥了中介效应。进一步检验中,将数字化转型划分为五个层面,均能显著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且应用层面的作用要强于技术层面。在调节作用中,高管团队年龄抑制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正向作用,法律环境则起到了促进作用。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建议,为我国上市公司健康发展及政府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白福萍 刘东慧 燕爱国 岳一恒
运用2012—2021年我国2 774家A股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对数字化转型与企业ESG责任履行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探索及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企业的ESG责任履行,已经成为推动企业深入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强劲驱动力。在作用机制方面,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改善企业内部信息环境、增强企业内部控制能力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机制推动企业ESG责任履行。异质性分析发现,产权性质、同群效应、环境规制会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ESG责任履行效应产生差异性影响。研究结论对指导企业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以驱动ESG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启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久田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孔令磊
创新是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唯有不断创新,才能有效拓展产品的利润空间,将企业由大做到强。过去,尽管我们工厂和生产线的规模挺大,但外国合作伙伴认为我们做的是中低端产品,主要靠数量说话,对我们比较轻视。那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秋满 黄友松
发展是硬道理,21世纪的中国要实现经济的发展,更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支撑国家经济支柱的企业同样如此。当代企业应该以什么方式发展,才能与可持续发展的命题相一致,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着手,分析了我国企业组织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最终提出了几点基于组织创新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冯凯
从长远看,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与竞争对手的竞争,更取决于为顾客所提供的核心价值,对顾客价值模型的分析要有助于企业进行顾客价值的创新。企业应摆脱传统的战略思维,围绕顾客价值创新,探索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顾客价值 创新 竞争优势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