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64)
2023(5843)
2022(4901)
2021(4606)
2020(3885)
2019(9066)
2018(9368)
2017(17216)
2016(9585)
2015(10400)
2014(10526)
2013(10095)
2012(9253)
2011(8372)
2010(8591)
2009(8338)
2008(8474)
2007(7402)
2006(6762)
2005(6426)
作者
(25742)
(21846)
(21658)
(20853)
(14021)
(10333)
(9907)
(8446)
(8222)
(7851)
(7546)
(7431)
(7283)
(7086)
(7034)
(6784)
(6418)
(6359)
(6347)
(6292)
(5617)
(5278)
(5201)
(5110)
(4966)
(4857)
(4830)
(4799)
(4385)
(4218)
学科
(34222)
经济(34149)
管理(31405)
(26200)
(23026)
企业(23026)
(16530)
(12711)
方法(11304)
(10700)
中国(10111)
(9821)
数学(9614)
数学方法(9469)
体制(9299)
业经(9195)
(7775)
制度(7743)
(7469)
银行(7462)
地方(7406)
(7194)
金融(7192)
(7169)
(6880)
财务(6860)
财务管理(6838)
企业财务(6505)
(6253)
(6253)
机构
大学(130087)
学院(128502)
(53812)
经济(52451)
管理(48309)
研究(45895)
理学(40400)
理学院(39893)
管理学(39296)
管理学院(39015)
中国(36153)
(30298)
(28794)
科学(25481)
(22493)
财经(22118)
(21678)
中心(21547)
(19975)
研究所(19701)
(19029)
北京(18486)
(17212)
师范(17059)
(17057)
经济学(16780)
业大(16726)
(16702)
财经大学(16302)
(15830)
基金
项目(82227)
科学(65268)
研究(62323)
基金(59748)
(51294)
国家(50846)
科学基金(44081)
社会(40577)
社会科(38376)
社会科学(38367)
基金项目(31527)
(31222)
教育(29391)
自然(27347)
(26835)
自然科(26673)
自然科学(26665)
自然科学基金(26200)
编号(24973)
资助(23822)
(21896)
成果(21616)
(19077)
重点(18697)
课题(18633)
(17230)
(17170)
国家社会(16804)
教育部(16737)
(16669)
期刊
(68089)
经济(68089)
研究(44485)
中国(35352)
(25442)
管理(19845)
教育(17893)
(17655)
学报(17323)
科学(17120)
(15618)
金融(15618)
大学(14221)
学学(13178)
财经(11804)
农业(11020)
技术(10999)
(10132)
经济研究(9865)
业经(9845)
问题(8504)
(6459)
改革(6389)
(6389)
理论(6381)
(6202)
现代(6016)
会计(5910)
(5835)
财会(5825)
共检索到2129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董惠琴  
通化市本级公费医疗制度改革从1989年开始,实行公费医疗经费与个人经济利益挂钩的办法,1990年又采取与定点医院、享受单位经济利益挂钩的办法,今年又将推出市本级公费保险制度改革方案。通过3年的改革尝试,逐步摸索了一条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公费医疗改革的新路子。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立溪  黄耐寒  
江西省九江市公费医疗制度改革,是从1988年4月开始起步的,1991深化了一步,1992年本着既要积极改革,又要稳步推进的精神进行了第三步改革。通过改革实践,社会效益日渐明显。据统计,1988年享受公费医疗人数达13797人,实际支出数为1745365元,年人均数为126.50元,较1987年下降20.14%。1991年享受公费医疗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潘福森  
一、公费医疗超支浪费严重辽宁省1986年享受公费医疗的干部职工105万人。公费医疗开支逐年增加,1985年为7 776.6万元。1986年为8 819.9万元,1986年比1985年上升了11.1%,1987年预计达9 000余万元。我省规定预算标准年人均1985年为48元,而1986年提高到60元,全省还超支2 800余万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宗连  
一、公费医疗经费实行“全县统管,定点医疗,分级承包,结余有奖,超支查补,分级负担” 1.公费医疗经费由县财政局按上年人均实际支出数统一承包给县卫生局和县公费医疗办公室,实行一年一定,结余留用,超支查补的原则。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马材芳  
一、财政与单位负担情况1949年全国公费医疗、劳保医疗享受者仅400万人,至1991年底已达1.63亿人。1990年我国各级财政负担的人均公费医疗费约200元,全民所有制企业人均医疗费约190元,集体所有制人均医疗费约97元。1990年全国公费医疗经费挤占行政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韩体瑛  
一、现状分析西藏现行的公费医疗制度是指对全区各类国家机关、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实行的一种无偿医疗保健制度。这种制度实际上是同在全区范围实行的对各类学校学生、城镇居民和农牧民的免费医疗制度相一致。因此,它在本质上也只能算作一种免费医疗制度,只是在叫法上有所不同。长期以来,这种医疗制度在为西藏高原工作的人员提供医疗保障,消除职工的思想顾虑,减轻人们由于在西藏高寒缺氧的特殊地理环境中工作,所产生的恐俱心理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种医疗制度在实际执行中却存在许多弊端。其一,管理中的“大锅饭”。目前,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立彬  
实行公费医疗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提高广大职工的健康水平,促进“四化”建设起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公费医疗制度本身存在的弊端已日趋明显地表现出来,目前已经到了不进行改革就难以为继的严重关头。积弊益彰损失浪费惊人当前在公费医疗方面存在的损失浪费,损公肥私现象十分严重,这里仅举几例,以彰其弊。其一,一人享受公费医疗,全家沾光。其二、一人住院,多方“搭车”。住院者押上转帐支票后,本单位的同事,外单位的熟人、亲友、关系户,同病房的自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廉日海,东玉利  
为进一步深化集安市行政事业单位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使有限的公费医疗资金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达到既不浪费资金,又能使患病人员得到及时医治的目的,我市在积极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同时,于1995年末组织市财政局、卫生局、公费医疗办等单位前往江苏省镇江市、江西省九江市进行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学习和考察。根据“两江”经验,结合本地实际,集安市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科学测算和多方征求意见、信息讨论研究的基础上,卫生局、财政局及公费医疗办提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唐玉兰  
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制度建立于50年代,几十年来,始终保留着一些特征:一是无偿性。医疗费用是免费或基本免费的,即使有些医疗费用需职工付费,也往往是象征性的。无法与医疗费用“价格”相比较。二是集团性。我国公有制企业职工的医疗费用是由企业提供的。三是普遍性。无论企业、事业单位或机关单位,在其内部,每个人都有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卫生经济网络《中国职工医疗制度改革与完善研究》课题组 ,汪宏,刘克军  
一、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了已开展公费医疗改革工作的8个地区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对门诊就医的公疗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8个地区包括:四平、石景山、洛阳、宝鸡、上海、南京、襄樊、璧山。 调查内容包括公疗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对现行公疗制度的满意程度以及可能影响公疗患者满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新明  
公费医疗问题是当前社会生活中人们议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难点。国内外一些专家甚至预言,中同的免费医疗制度将不可避免地重走西方医疗保险费用剧增、赤字严重、效益低下的老路。如何评价我国的公赞医疗制度,客观地分析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寿祺  
面临困境从全国而言,笔者根据卫生部和《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资料报告,1986年全国享受公费医疗的人数达2300万。医药费用19亿多元,比1980年增长1.8倍,平均每年递增18.9%。同年人均83.14元,占同年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人均工资13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于杏林  
作者于杏林认为,目前公费、劳保医疗制度改革有以下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公费、劳保医疗费划提标准太低;第二,医疗费支出如何与医院、单位、个人挂钩的问题;第三,医疗费和医院收入流量分流的问题;第四,高级干部是否参加公费医疗改革的问题;第五,离退休干部职工是否参加公费、劳保医疗制度改革的问题。此冲,作者对近几年各地所试行的公费、劳保医疗制度改革方案及实施效果的利弊得失,进行了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